许方
小学生刚接触信息技术课时,充满好奇,在他们的眼中,信息技术课不就是一门好“玩”的课吗?可随着时间的推移、内容的增加、难度的加深,新鲜感顿减,畏难情绪增长,特别是反复的练习与专业的计算机词汇,更让学生觉得枯燥乏味。如果在课堂上能加入一些时间短、操作简便,又能改变课堂气氛的“微活动”,那么学生学习的兴趣也能随之调动起来。
信息技术智慧课堂“微活动”的开展,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在教师的有效引领下,以自主探研的方式,完成知识点的掌握。活动可以是学生单人进行,或是同桌互动,或是分组开展,也可以全班师生互动进行等;活动可以在课堂上临时加入,也可以提前设计,或是有一定的延续性。如果能对活动进行巧妙设计,把握细节,研究深入,并充分利用各类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及相关辅助工具,将活动与生活相结合,让学生切身体验“微活动”,就能使课堂效率显著提高,学生“慧”玩热情高涨。对于“微活动”的设计与实施,笔者从以下几方面来做简要探讨。
一、提升个人能力,“微活动”需要创新
首先,作为信息技术教师,在当前“黑科技”爆发的时代,我们要将各类可利用的硬件资源有机融合到课堂中,要清醒地认识到信息技术课堂不能只有单一的电脑,要在“微时代”时刻刷新自己的知识量,了解各类资源对课堂教学带来的帮助,如各类触摸式设备、VR体验,物联网等,为“微活动”的开展累积经验。例如,在三年级“驾驭键盘”指法教学中,定位键、基准键以及手指的摆放位置、手指击键分工是本课的重点,有些软件提供了相关的图片,但三年级学生对分解指示图并没有太大兴趣。为了让学生能快速认识键盘,掌握击键分工,笔者进行了一次指法直播,在课堂上使用Android手机和电脑同屏,利用手机摄像功能,结合电子教室,把自己在键盘上的指法演示直播到每个学生的电脑上,学生看完印象深刻。接着,立即开展“微活动”—指法直播秀,让学生对着手机摄像头进行指法演示,另一个学生说字母,演示的学生用对应的手指击键,对错一目了然。学生演示结束后,还为其拍下一张演示的操作图片,作为小奖励。这一活动使得演示的学生和观看的学生印象都十分深刻,许多学生都跃跃欲试,想要表现自己。短短几分钟时间,课堂气氛就活跃起来,重点、难点迅速化解。
其次,教师应当时刻保持相关的软件应用不落后,并能与课程内容有机结合。作为一名信息技术教师,熟练掌握相关软件的应用是最基本的要求之一。小学信息技术材料,从简单知识点阐述,到软硬件基础,再到各类应用软件、程序设计、物联网、机器人,所包含的知识点很多,不能局限于教这个内容就只用这个软件,可把其他教材中的相关内容部分应用到当前教学中。Scratch软件作为高年级编程软件,本身具有很大的魅力,它可以快速设计出很多有趣的小程序。例如,在《计算机历史》一课中,因为本课内容以介绍性知识为主,即了解计算机的过去、现在,以及信息技术未来应用展望,除了观看视频、讲解描述外,为使学生进一步了解“人工智能”“物联网”“巨型计算机”等相关知识点,笔者使用Scratch软件设计了一个翻牌程序。该程序是将8张图片进行遮盖,学生可以随机点击其中两张,如果内容不同,则自动翻回,如果相似,则图片消失,出现相关文字解释。再利用电子教室发布到每个学生的电脑上,让学生自行运行程序,自主研究。通过这个活动设计,学生对相关专业名词有了更为直观的理解,并且能进一步扩展自己的解释与观点。
另外,还可以利用VB、ASP、flash ActionScript等比较容易上手的软件,编写一些小程序,供课堂开展活动使用,也能带来很大收获。在信息技术课上,上机操作是学生反馈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形式之一,但有些教学内容除了会操作,也需要学生记忆要点,巩固课堂知识。为此,笔者设计了一个“微活动”—“今天我学会了……”,并以此制作了一个随堂测试网页,每次5道题,可根据每节课不同的知识点进行编辑修改,最后发布到服务器上,供学生当堂评测。虽然测试时间短,题目少,但是学生每次都有不小的收获。学生通过答题,加深了本课知识点的印象,教师也能通过后台程序直接看到每一个学生的答题情况,了解自己的教学情况与教学效果。
二、营造课堂环境,微活动中体验生活
任何教学过程都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信息技术课堂上,教师在设计“微活动”时,要紧扣学科的特点,面向全体学生,要充分考虑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学生的“慧”玩、“慧”学营造一个平等、和谐、融洽的课堂环境,使学生保持良好的学习兴趣。这有助于“微活动”的顺利开展,是营造信息技术智慧课堂的前提。如果教师设计的“微活动”不能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联系起来,那么这些活动对学生而言是无效的,是无法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的。
例如,小学信息技术《初识物联网》,这是一节物联网入门课,教材中列举了很多例子,但对于学生来说,这些或只见于书本,或太科幻,离现实生活太遥远,如果教师只是憑空讲解,学生更是觉得索然无味、纸上谈兵。为了能更贴近生活,让学生感受“物联网”就在身边,在本节课中,笔者加入了多个“微活动”,让学生进行体验式学习。在教室门口,笔者安了一个红外感应门铃,当学生进教室时,每走过一名学生,门铃就响一次,让学生在进教室时就感到很好奇。随后笔者向学生提问:今天进教室和以往比有什么不同之处?你还在哪里有过同样的体验?学生反应活跃,都认真详细地描述了自己在生活中接触到的相似情况,如商场自动门、家门口声控感应灯等。再如,利用智能手机的“健康”功能,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运动体验,拿上手机在教室中走一圈,看看自己走了多少步,消耗了多少热量;或利用音乐软件,请学生唱上一句,测一测音准。学生通过各类“微活动”的亲身体验,很自然就理解了课本上介绍的物联网其实离自己并不遥远,也不是那么神秘。
三、理清切实需求,微活动意义深远
活动不应该只存在于一些特定的公开课、展示课中信息技术课本身就是一门需要学生活动的课。在平时的随堂课上,很多信息技术教师怕开展活动,这是因为学生往往会表现得太热情而很难收回,或衍生出更多其他问题。但是,小学信息技术智慧课堂应当是教师“智”教与学生“慧”玩的有效结合。智慧的课堂需要智慧的教师,需要教师积极转变教学理念,变化教学手段,彰显智慧教学的优势,才能使学生充分领会“慧”玩的意义。
因此,我们要清醒地认识信息技术智慧课堂中的“微活动”。第一,“微活动”并不等同于游戏,游戏只是活动的形式之一,“微活动”可以有多种形式,其活动范围可大可小,活动程度可强可弱;第二,“微活动”的开展除了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还能提升学生能力;第三,信息技术智慧课堂下的“微活动”不应只局限于信息技术学科范围,应当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把多种知识有机融合到信息技术课堂中;第四,“微活动”不应只局限于使用电脑这一单一工具,还可以利用身边各种可利用的软硬件设备,信息技术课堂更应当借助更多的信息技术来展现智慧课堂。
“微活动”作为信息技术智慧课堂的催化剂,向广大信息技术教师提出了更高、更远、更智慧的要求。在智慧教育的天地中,信息技术的发展与演变永远奔跑在最前沿。未来,信息技术智慧课堂将越来越充满生机,每一位信息技术教师必将成为智慧教育的追随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