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发挥练习课的最大功效

2017-03-25 03:31方静蓉
教育 2017年6期
关键词:题型习题直线

方静蓉

练习课是小学数学教學常用的课型,它的课时几乎占到全部数学课的一半。新知的巩固、技能的形成及智能的发展大都要通过练习课来达成。但在实际教学中,许多教师都是以评讲作业或课后练习为主,认为只要把题目一一讲评就达到练习目的。这样的练习课教学容易造成学生知识不系统,思维涣散,逻辑推理能力不强,对重点题、难题理解不透彻等缺陷。那么,应该如何有效地组织练习课教学,提高其有效性呢?

教师应端正态度,提高认识

练习课并非是新授课的简单重复,它有着自己的结构、特点和组织形式。教师只有正确认识到练习课的重要性,了解课型特点,才能有效地组织练习课教学。在精心设计练习内容、练习层次、练习的深浅度的同时,教师还应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重视练习课中的个性化生成。练习课也并不是单纯的“练”,而应“以练为主”“适当指导”,做到导、练、议、评相结合。

注重知识结构的系统性、条理化

教育心理学研究发现,信息需要及时整理,形成或纳入一定的结构才能得以更牢固的保存,更灵活的“触类旁通”。练习课就是一个对知识点进行系统整理的好机会。教师通过精心设计的练习环节,逐步渗透知识的系统性及相关的联系,从而达到对知识点的系统整理,使学生建立起知识架构。如在执教《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练习课》时,笔者就通过习题设置,引导学生发现知识内在联系,归纳并进行有意义的知识建构(如图1),帮助学生获得有意义的练习成果。

应注重练习的层次性

练习课也并不是“练得越多越好”,而应当追求“少而精”,注重层次性,由易到难,从基本练习到变式练习到综合练习,再到实践练习、开放练习,循序渐进,逐渐拓展。

在《平》这一课例中,笔者通过“小小直线真神奇”(图2),首先让学生观察“直线的位置”,复习巩固了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位置关系的知识。再通过观察“这些直线围成了这个单元的哪些图形”,唤醒学生对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认识,促进了大家对两类图形本质特征的把握。

拓展性练习,与实际问题情境相结合,需要结合多个知识点思考,从而达到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学习水平,使学生在练习课上得到发展的目的。在本课例中,教师则通过“怎样修路最近”“给人行道区域画上斑马线”等问题情境,来启发学生将学到的画垂直线段、平行线的技能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注重内容形式的多样化

小学生的注意力容易分散,如果在课堂上练习形式单一,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会慢慢消散。形式多样,灵活新颖的习题设计则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保持旺盛的学习精力。题目出示形式上可以文字呈现、图画呈现、表格呈现和动画形式等综合使用;练习方式上,可以口练与笔练、集体练与个人练的交替运用;习题题型上,可以封闭题型与开放题型、填空题型与选择题型、顺向题型与逆向题型、专项练习与综合练习、编题与解题配合运用;一题多用、一题多变、一题多解等形式的相结合,从而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启发学生的思维。

注重及时的练习与反馈

评讲可以安排在练习前、练习中和练习后进行。练习前的评讲,目的是唤起学生注意,把“问题扼杀在摇篮里”;练习时的评讲,属于即时反馈,在教师巡视中发现共性问题并及时指出;练习后的评讲是课堂上运用最多的。如果采用题组练习,那么最常用的办法是一组练习完毕后教师讲评。之后,再进行下一组练习,以此类推。评讲内容包括:判断练习结果的正误、比较练习过程的异同、评估习题的价值与功能、指出解题的关键与注意点等。

注重习题的三性

笔者认为练习设计应当注重三性,即趣味性、应用性和时代性。

从学生学习的兴趣来考虑,如果整节课的练习显得“很纯数学”,或者千篇一律,他们很有可能20分钟后就没有再“练下去”的热情。教师若能把所学的知识置于更广阔的背景关系中,设计一些符合学生心理特点、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洋溢着现代生活气息的拓展题和相关的实践活动,不仅能让他们跳起来摘“果子”,在摘“果子”的过程中领悟方法,以“动”促“思”,也能让学生体会数学的价值,培养应用意识,从而更有助于提高练习课的有效性。

(作者单位:广东省广州开发区第二小学)

猜你喜欢
题型习题直线
从一道课本习题说开去
离散型随机变量常考题型及解法
抓住习题深探索
巧妙构造函数 破解三类题型
精心设计习题 构建高效课堂
画直线
一次函数中的常见题型
两条直线 变变变
画直线
走直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