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泥鸿爪计东西

2017-03-25 01:41张文初
书城 2017年3期
关键词:历史人生

张文初

《貌相集:影像札记及其他》,作为对文化名人的传记式书写,各篇均以镜头为原点。镜头下的人,或端庄,或微笑,或面带岁月的伤痛,或眉宇间性情毕露,为全篇的铺叙定下基调。由于被摄者是文化人士,他们和普通读者的见面总是经由思想、文字、作品,真容难见而又为人们所想见;较之文字、语言,传主生命的品质有时在镜头下有更真切的表现;传主的文化成就使他们的音容笑貌别具特殊的显现时代本质的力量;而年寿之高,以及由于不少人事实上已经作古,其相貌不可再睹:所有这些都凸显了照片的价值。由照片而展开的叙述,或写拍摄的意图,或述访问的经过,或说同传主的交往,或介绍传主的生平,或概述传主的思想,除了呼应照片的主题,更在相当大的广度和深度上展开了对人情人性历史文化的探索。照片本身的分量轻,作者重写;相关性内容多而重,作者则轻写。举轻若重和举重若轻构成别有韵味的对照。

《貌相集》的撰写依赖作者多种身份和潜能的发挥。秦颖是摄影师,采光、布局、构图,极讲究。文中甚至有不少只有专业人士才可意会的事关摄影美学摄影技术的议论。摄影生涯带给作者敏锐的物象观察能力和记忆能力。看人识物,别有眼光,既能以现象学所说的充分直观显现方式将对象全景饱满地抓住,又能将鲜明特异的物象在大脑中作长久深度的保留。牛汉篇,少年牛汉逃难离家场景的重点描写显然就得力于此种物象把握能力。除了摄形,作者更重视摄魂。拍摄黄裳“如云如雾”的照片,并违背黄本人的偏爱而加以刊登,就凸显了作者对以形写神的美学境界的钟情。秦颖是编辑,在出版社和《随笔》的任职让他有了同文化名人们交往的条件。《貌相集》的文章大多得于编辑之缘,所写内容许多是编者和著者之间的业务交往。书中关于选书、编书、出书的得失回忆,关于编者和著者之间特殊关系的书写,关于出版业和时代社会之间复杂纠葛的叙述,是《貌相集》的内容之一,有满足业外人好奇心和知识欲之妙。秦颖是学者,从本科到硕士学历史。任职之余,仍治史。史学专长使《貌相集》重史实,尤重文化史现象的丰富。书中如何兆武篇、缪哲篇等文史信息的丰富令读者咋舌。作者更能以历史的宏观把握和严谨的学术思维相结合,以简略的笔墨凸显文化名家们在特定时代的生存品性。《貌相集》中的一些短篇,如写张思之、朱厚泽、黄宗江等,惜墨如金;人和史的传神勾勒,显示出面对历史复杂性时当临绝顶执简驭繁的能力。秦颖是散文作者,已有多年写作经验,对文心之奥、文字之奇一往情深。《貌相集》的文思在凌空蹈虚的形而上和世俗烟火的形而下两者裂开的中间地带展开。相对于政治,更关注文化;相对于现实,偏向历史;相对于血与火的画面,宁选择幽静的书房和雅致的餐桌;相对于宏大叙事的轰轰烈烈,欣赏人情人性的平常律动;避免“吟到恩仇心事涌”的激愤,钟情“傍花随柳过前川”的和融;较之于直抒胸臆的独白,更喜欢让镜头和事实说话。《貌相集》的语言在朴实中含优雅,在诚挚中偶尔俏皮。或叙或议,眉目清晰;但也不乏草蛇伏线,暗带机锋;或者一枝斜出,摇曳生姿。王元化篇,重在叙交往,凸显王先生的文史成就,但说王为《新启蒙》致歉、指斥“残暴”、期待“勇气”,看似无意的细节,加上霸气淋漓的照片的提示,显然别有天地。耿庸篇,历述耿的一生经历之后,接上一句:“出门后,麦婵感慨地说:他们俩让人相信,这个世界是有爱情的。”这种横云断峰的用笔就如访人不遇心生郁闷之时突见一枝红杏带着满园春色越出院墙而来:给人惊异、惊喜。

多种身份的交织,多种写法的融合,使《貌相集》的亮点有如繁星。单独看,无一强光;合在一起,则有斑斓,灿烂。是否在这斑斓之外、灿烂之下有某种主导性的东西呢?有的,这主导性的东西就是对事實之真的近乎偏执的追寻。

朱正篇有一细节,可见出此种“追寻”。朱正和钟叔河在街上,见人排队买豆腐脑,二人想买。朱正老老实实排队。钟则大叫豆腐馊了。待排队的人被哄走后,二人目的得逞。作者文中叙此事时,说其事真假未确。文章结尾附记说,二○一四年年底去钟叔河先生府上拜访,仍求证他与朱先生在街上买豆腐脑之事。

多大的事呢,这样费心?笔者读附记时,颇生疑惑。待全书读毕,合卷品味时,似恍然有悟:此正是作者心迹所在。哪怕极细微处,作者都要究其真假。而从此心迹看全书,一路阅读的发现似乎都有了特殊的意义。

事实本质上不是已经凝固的过去的事件。事实是正在进行的流动的事态,是瞬息变化的过程中的片段。《貌相集》中的照片都是瞬间效果的凝集。摄者倾心的不是书中人经年不变的形体轮廓、相貌构图,而是在特定时刻的特殊表现。李普单手拄颐时的严峻、贾植芳“不向命运低头的神态”,黄裳“神情放松”时的“调皮”,莫言喝汤时的“东北乡味”,周有光头戴草帽,萧乾被书架挤到一角,杨宪益“宁静而祥和地看着窗外”:这些都是特定时刻的片段。这种片段有两种意义。虽然在照片中它们是凝固的画面,但它们显示的却不是凝固性、恒定性,而恰恰是事实的非事件化,是时光的流逝和历史演变的过程本身。片段截取的虽只是一个瞬间,但这瞬间有笼罩全体全过程的力量。秦颖尤重视后者。他总希望他捕捉的镜头能够表现镜中人一生的遭遇和心性。他的追求是成功的。在追寻瞬间事实的意义上,《貌相集》以照片为原点的写作方式其实是以过程性的事实之真为基点。

《貌相集》的成书,起点不是照片,而是拍摄。更深入一点,是叩门。秦颖叩响的不是一般的房门。房中主人的身份、地位、性情,加上当代国人对陌生人的忌惧,决定了他们和普通街市过往者的距离。当秦颖作为稚嫩的年轻编辑去拜访时,他何以能让那些名人门扉向他敞开?仅仅编辑的身份显然不够。要克服横亘在自己和名人们之间的距离,当然需要多方面的条件。其中,对历史事实之真的执着追寻该是最重要的因素。有了这种追寻,作者有了初生之犊不怕虎的勇气,被访者有了对来访者的平视。有了这种追寻,局中人可从习惯性的恩怨纠缠中解脱出来,可以消解因为地位身份的差异及多种顾忌带来的世俗性回避,可以暂时让来访者和被访者在同一个平面上放言无忌,一同进入历史的烟云之中。由此,也才有了拍摄,有了书写。

《貌相集》重人际情感。作为摄影师、编辑、朋友、同事、学生、晚辈,秦颖满怀对被摄者被写者的尊重、友爱、体贴、关怀。文中此种情愫的表达随处可见。秦颖此种心性与家风有关。秦颖父亲就是一个伦理情怀很重的学者。不过,相对其父,秦颖的人际情怀因注重对历史事实之真的执着而有明显的不同。其父的民胞物与常见于直接的关心、体贴、帮助,多重心理和言语的交流。秦颖则将此种情感灌注在相助于他者自我实现的事业追求的努力之中。他做编辑,乐于为人作嫁衣,总是努力促成作者著述活动的展开和成果的问世,甚至别具慧心地激活相关人士的写作灵感。后者翟永明篇就有显示。父子之间的传承可见出儒家文化的厚重。父子之间的差异,则缘于历史。大半生在左祸中颠簸的知识分子,身心俱损,苦雨凄风,何谈事业?相濡以沫即是福音。近几十年来的历史毕竟不同了,事业的需求营造了别样的人际情怀。

对事实之真的追寻在秦颖不只是观照的态度,更是一种身体化的、行动化的投入。书中记载的那些拍摄、那些拜访、那些以编辑身份和著者之间的交往,都依赖身体的投入。此种身体的投入不是与自由思想为敌的实干,而是建立在人生智慧之上的追求。秦颖在书中曾谈到满世界奔走的艰苦。男儿万里斗身强。寒暑晨昏,风霜雨雪,肉体之躯,总有不堪时候。疲惫和苦痛自在不言之中。但就秦颖而言,笔者更愿意认为是在享受幸福。秦颖在萧乾篇中说,入行当编辑的许多年,每天去上班都兴冲冲的,对新的一天充满了期待,像等待情书一样。此说可信。既如此,当他在飞机上南来北往之时,在大师的门前投足举手之際,他胸中涌起的不会是“人约黄昏后”一般的兴奋?《貌相集》珠胎暗结应该就发生在当年的兴奋之中。如果说因为年深日久、岁月消磨,待结集成书时,作者已经没有了年少时的激动,但可以肯定,仍有温馨、惬意。该书是在浓郁的兴奋和温馨中来到读者手中的。

《貌相集》大多写年高德劭的文化名人。如果真正把这些老者的人生画卷打开,可以断定篇篇血泪斑斑。把被写者的血泪史和《貌相集》的书写对照时,读者会发现极大的不真,因为我们在书中读到的往往只是云淡风轻的安逸,雪夜归来的温暖。但有意思的是,造成这种不真的原因,却又恰好源自作者追求事实之真的信念。秦颖想记述的是自己对老先生们的访谈,是自己和他们的交往。他当然想通过相机和自己的观察,喻示被书写者的全部人生历史。但毕竟场景变了。由他和他的相机同老人构成的是现在维度上的情形,不再是受辱于批斗会场、恐惧于秦城监狱的昔时场面。另外,秦颖更想记叙的是“主体性”的活动,是老人们自身在历史境遇中的进取、奋斗,而不只是被遭遇的客体性的打击。另外,当历史性的进入以具体瞬间的事实展开时,历史主体被过程化了,片段化了,不再作为整体性的个人而呈现,于是所谓个体的不幸也就相应被淡出。

《貌相集》多写老人们的豁达、乐观,如周有光、朱正、何兆武、杨宪益、黄宗江等篇。这种描写,真实,也符合道义。风雪夜归来,有享受安宁的权利。“豁达”虽然在形态上与直面惨淡人生正视淋漓鲜血不同,与往事并不如烟的控诉有异,但二者在本质上并不互相排斥。“正视”和“控诉”有条件。就受害者主体而言,历史细节的铭记、深邃的理性思考、优异的语言书写,均是回归历史场景必需的能力。人到老年,不可能再像年轻时一样身心强健,才识俱备。就摆脱祥林嫂式的意象固置和语词固置而言,豁达乐观是智者的选择。它意味着自我从曾经的恶中解放出来,回到自身。秦颖写老人们的豁达乐观时,明确地表示了认同,显示了作者尊重事实、善解人意的心性。不过,秦颖的认同骨子里恐怕主要不是基于老人们晚年生活的考虑,而是基于他自己仍然年富力强的壮年的人生观:重要的不是在于该不该记住身受的苦难,重要的是在于最大限度地投入到自我人生的积极追求之中。

观照历史人生时执着于事实之真,是认知,属于认识论范畴。当这种执着演变为自我人生的积极投入时,就已经超越认知,变成了生存,进入了生存论的领域。秦颖对事实之真的执着因为身体化和行动化,最终变为了生存行为。他和名人们的交往,对来稿的认真负责,在尘寰中的奔走,对散文语言的钟情,都已经不是要认识什么,而是在对自我生存负责,是成就自身生命责任、建构自我生存的意义。也只有在这样的层面上,我们才能真正领会《貌相集》从最初成胎到最终面世实际上有几十年的孕育过程。

从生存论的视角回头看《貌相集》中流露的仁者之情,可进一步品味秦颖在《貌相集》写作中所显示的心理构成。这一“构成”的特点是:人际情怀的生存化、本体化。儒学式的人际关怀,本属伦理行为,有别于生存的本体结构。伦理归属和生存本体有距离。无论古代还是现代,大多数中国人都没有克服这一距离,常常陷在两者的矛盾之间,顾此失彼。有些人为了生存,损人利己。有些人迷于伦理的召唤,萎缩了自我的生存。前者随处可见,后者有古代的忠臣节妇和现代的先进楷模。秦颖忠实于自我的生存追求,努力成就自己的事业。同时,又将自我的努力具体化为和他人的交往,化为对他人的关顾,这就实现了伦理情怀和生存本体的同一。应该说,正是这种同一,让《貌相集》的写作成了生命得以实现的最佳行动,成了作者在最深层面全方位地体验自我生命潜能的活动。反过来,也正因为是生命的最佳实现,作者自身生命的光华便无保留地投射到了作品的字里行间。《貌相集》的文字因而有了它的魅力。

苏轼说:“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哪复计东西。”在人生如梦的语境中,一切都是不应该执着的,自我曾有、现有、将有的追求都不应该放在心上,应该让它们如烟如雾,随风而去。苏轼的“不计东西”包含着对自我努力、对人生历史之真的漠然、轻视。在这点上,秦颖《貌相集》书写的人生观与之相反。不能完全否定苏轼的观念,由愚昧的意识形态和上层建筑所奴役的异化人生的确没有值得珍重的理由,但以之取消今人对事实之真的执着,则更加荒谬,因为对人生之真的自觉追寻正从对愚昧的颠覆而来,已经完全不同于苏轼眼中的如梦人生。《貌相集》不管有多么丰富的内容,相对于历史而言,仍只是雪泥鸿爪,不构成对历史全貌的真实体现;就每个人的现实追求来说,所谓青史留痕也只是一场春梦。但这些都不能成为对人生真实的取消,不能构成对现实追求的否定。文字书写和现实追求确实有限,可唯其有限,更加珍贵。个体应该重视历史和自我生存的雪泥鸿爪,应该“计较”它们所负载的“东西”。在这样的意义上,《貌相集》的真实书写及其所喻示的人生观念将让人珍重、铭记。

猜你喜欢
历史人生
人生中的某一天
人生悲喜两字之间
新历史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九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
历史上的5月
历史上的4月
独一无二的你
黑白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