靳超
摘要:北宋豫章诗社成员主要是通过写诗“唱和“的方式进行交游、集会。除此主要方式之外,诗社成员还通过标榜、品诗画会、同游会等雅集方式和政治交游方式进行交游。本文从《全宋诗》中辑录所有豫章诗社成员之间的交游诗,试图将除了“唱和”交游方式之外,对其他“标榜”、“品诗画会”、“同游会”、“政治交游”方式进行进一步的探究。
关键词:豫章诗社;政治交游;唱和;同游;品诗画
纵观豫章诗社的交游诗,其中“唱和”诗作占有了绝大部分,因此,诗社成员之间的交游也自然以“写诗唱和”为主,由于唱和的交游方式较为普遍,且前人研究颇为细致,因此本文不再赘述。除此主要方式之外,社员之间的交游还有政治交游、互相标榜、酒宴品诗会、同游会等方式。
(一)政治交游
豫章诗社是一个文学性质的诗社,但诗社成员无疑都有一定的政治地位,社员与社员之间的交游不可能只是见面谈诗而其余皆不论。这便决定了社员之间的交往中还有政治交游方式。据《宋史》记载:“胡直孺在经筵,汪藻在翰苑,迭荐之,遂以俯为右谏议大夫。”可见,徐俯曾受到汪藻的提拔。《四库全书》记载:(汪藻)公在江西……一日,师川见公诗于僧壁,叹曰:“此吾辈人也!”率二洪谒舍,上谒既去。公曰:“骚人墨客,撚须琢句,以鸣其不平耳。”此条点出了汪藻的才学地位之高,为徐俯、二洪所景仰。更重要的是最后一句“鸣其不平”,本为唐代韩愈的古文理论,更说明了豫章诗社有着自己政治性的一面。
考《全宋诗》的社员生平可知:“(吕本中)绍兴六年,诏为起居舍人,赐进士出身。八年,擢中书舍人,兼侍读,權直学士院;(张元幹)绍兴元年以右朝奉郎致仕;(汪藻)绍兴元年,兼侍读,拜翰林学士,出知湖州;(徐俯)绍兴二年,除右谏议大夫,并赐同进士出身。三年,兼侍读,迁翰林学士,俄擢端明殿学士,兼签书枢密院事。四年,兼权参知政事。”从以上豫章诗人的生平职官情况来看,社员之间的政治关系紧密相联。在绍兴元年(1130年)前后,吕本中、汪藻、徐俯均做翰林学士,兼侍读。而张元幹为右朝奉郎与徐俯为兼签书枢密院院士均为谏官。因此,社员之间的官职紧密联系也为其交游奠定了政治交游的基础。
(二)标榜
《京口耆旧传》中提到豫章社员苏庠“雅游故人皆一时名士,东湖徐俯尤相厚善。曾慥跋其文曰:‘旧闻宗匠推诗匠,亲见东湖说后湖。著其实云。”由此可见,豫章诗人在交游过程中进行品诗标榜。
在这类诗中标榜的成分显而易见。李彭《题洪驹父徐师川诗后》李彭把徐俯的诗说成“虎豹雄牙须,侪流甘辟易。”水平完全超出当时同辈的诗人,又将徐诗的平淡比作周鼎无款识之声;又说“洪语自奇险,余子伤剽贼。大似樊绍述,文字各识职。”在当下作诗剽窃成风的氛围中,只有洪刍的诗可以看做是出奇出险,别具一格。现在看来,这样的溢美之词实在有失夸张。
谢薖《读吕居仁诗》:“自言得活法,尚恐宣城未。”在《谢幼槃文集》中,吕本中也同样标榜谢薖:“本中窃以为无逸诗似康乐,幼槃诗似元晖,此平等之论也。”由此可见社员之间的标榜往往是双向的,社员之间互相标榜。谢薖主要写出了读吕诗之后的审美感受,意犹未尽,回味无穷。居仁也从宏观的角度来称颂幼槃诗气格“似元晖”。笔者看来,这并不是毫无节制地夸张赞颂。
通上述标榜诗发现,称诩、夸耀的成分固然有,但此类诗并不是全然如此。吕本中在《紫微诗话》中提到:“江西诸人如谢无逸,富赡饶,德操萧散皆不减潘邠老大临精苦也。然德操为僧,后诗更高妙,殆不可及。”可见,吕本中的评价是相当客观公正的;《宋史翼·谢逸》中写道“李商老谓其文步趋刘向韩愈。”此二处都对社员的文学成就作较为公正的评价,因此并不是所有的标榜都是溢美之词。
(三)酒宴品诗会
《宋史翼·李彭》中提到“集中多与苏轼、黄庭坚、吕本中、陈师道、张耒、何颉、徐俯、韩驹、苏庠、谢薖唱和,时苏庠居庐山,以琴书自娱,与彭齐名,时称‘苏李”。由此可见,豫章社员的交游方式还有酒宴品诗的方式。自古文人多爱酒,酒宴赋诗也一直是文人雅集的主要方式,许多优秀的作品都出自诗酒雅集之中。这与前面提到的豫章诗人的身份地位有关。除此之外,也与豫章诗人多好琴棋饮酒有关。据《赵氏铁网珊瑚》记载.:(苏庠)“平生不事科举,安贫守道,沉耽诗酒,寄傲江湖间,雅游故人皆一时名士,徐师川尤厚善。”《宋史翼·谢薖》记载:“(谢薖)以琴棋诗酒自娱,诗文不亚其兄,时称二谢。”加之前文提到的《宋史翼·李彭》记载可见,豫章诗人都雅好琴棋诗酒,因此雅集必然多以此种方式进行。
豫章诗人雅好饮酒决定着诗人交游的方式必有诗酒品诗会:《全宋文·苏祖可诗引》记载“伯固每称余季之才,养直数言余弟之美。一日,伯固集客,皆文士,出诗数首,人皆惊叹。闻谁所作,则可师也。然后知伯固誉儿而非求癖。”苏祖可即为“释祖可”,为苏坚伯固之子,苏庠养直之弟,当时苏坚大宴文人宾客,拿出儿子的诗作,众宾客全部叹为观止,说明这种酒宴雅集的方式伴随着品诗会,正如张元幹《苏养直诗帖跋尾六篇》其一中回忆雅集盛况:“予既冠矣,亦获攘壁之间,大观庚寅辛卯岁也。九人者,宰木久已拱也,独予华发苍颜,羁寓西湖之上,始及识德友。一日,出示养直翰墨凡六大轴,各索题跋,适连宵雨作春泥,良是中原禁烟天气,篝灯拥火,追记旧游,悄悄不能寐,乘醉为书,且念向来社中人物之盛,予虽有愧群公,尚幸强健云。”诗人在诗酒雅集品诗的同时还伴随着品评书法,索题序跋。
(四)同游会
在《全宋诗》中,豫章社员的交游诗有一个显著特点:社员之间“重题”现象非常明显,除了以上提到的《唐明皇夜游图》之外,还有《滕王阁》(洪朋、洪炎、徐俯、汪藻四人为此题)、“拟岘台”(谢薖、洪刍、谢逸三人为此题)、 “题云居寺诗”(李彭、洪刍二人为此题)等,其中最为显著的是以《颜鲁公祠堂》,李彭、谢薖、谢逸、洪朋、张元幹、徐俯六人为此题。《宋史翼·李彭》记载:“字有钟王之风,自言法右军之赡丽,用鲁公之骨。”《全宋文》记载:“《临川集咏序》:昔王右军颜鲁公为太守,故其(谢薖)俗风流儒雅,喜事而尚气。”由此可见豫章社员对颜真卿无比推崇。据《宋史》记载:绍兴元年,(汪藻)任图龙阁直学士,湖州知州,因颜真卿尽忠唐朝,曾守此地,汪藻上奏乞求表彰,诏赐颜真卿建忠烈庙。因此,极有可能在汪藻奏启建成颜鲁公祠堂的时候,社员进行了一次游览颜鲁公祠堂的同游会。在此次同游会中社员纷纷为颜鲁公祠堂赋诗、画像。
若此,以《滕王阁》为诗题也无不可是一次以登临滕王阁为目的地的同游会,其中汪藻还在诗中写道“只应逢盛会,不觉句还成。”更说明此次登临滕王阁极有可能为一次同游会。
结语
纵观文学发展史,文人结社的现象是一个由分散到聚合,由自发到有组织的过程。通过考察豫章诗社社员的交游方式可知,社员交游具有分散性、不固定性。由于豫章诗社的成员复杂,集会分散,成员参与集会不具备组织纪律性,因此还不能算是一个严格意义上的诗社。吕本中在《江西诗社宗派图录》中说道“歌诗至于豫章,始大出而力振之,后学者同作并和,尽发千古之秘,亡余蕴矣。其名字曰江西宗派,其源流皆出于豫章矣。”因此豫章诗社作为主要动力推动了江西诗派的发展,其功绩是不可忽视的。
参考文献:
[1]柳咏莉.豫章诗社研究[D].山东:曲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4).
[2]曾枣庄.全宋文[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6.
[3]北京大学古文献研究所.全宋诗[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