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封面女郎到战地摄影师

2017-03-25 12:26
中国国家旅游 2017年3期
关键词:战地米勒纽约

“我的人生好比一套被水浸泡过的拼图,一片片画块发胀变形,彼此之间无法咬合。”——李·米勒

李·米勒(Lee Miller,1907—1977)出生于纽约州波基普西一个殷实的中产阶级家庭,1927年在街头被传媒大亨康德·纳斯特(Condé Nast)看中,登上著名时尚杂志Vogue的封面。20歲的米勒有瘦削的身材、修长的脖子,线条硬朗得像个男孩,又带着静雅淑贤的女性气质,很快成了纽约最炙手可热的模特,但她却“厌倦了只被拍摄”,于是只身前往法国,拜在超现实主义艺术家、摄影师曼·雷(Man Ray)门下学习摄影,同时成为他的模特、合作者、爱人和缪斯。

李·米勒经常接手曼·雷的时装拍摄工作,使他能专注于绘画事业。这段时间许多署名曼·雷的照片,实际是米勒拍摄的。米勒与曼·雷一起发现了中途曝光技术,使得曼·雷的作品独树一帜,同时她也是超现实主义运动的积极参与者。

然而,米勒不可捉摸的性情和从不间断的韵事也让曼·雷饱受折磨,1931年夏天,这段感情走到了尽头。米勒1932年回到纽约,与兄弟艾瑞克成立了一个肖像和商业摄影工作室,一年后便成为纽约最知名的摄影师之一,Patou、Chanel都是她的固定客户。就在工作室风生水起之时,她却宣布与一名埃及富商结婚,随后与丈夫一起去了开罗。3年后,她放弃这段安逸的婚姻,返回巴黎,结识了第二任丈夫——超现实主义画家罗兰·彭罗斯(Roland Penrose)。

1939年“二战”爆发时,米勒和丈夫住在伦敦,她拒绝了亲友让她回美国的请求,开始投身于战地摄影。作为康泰纳仕出版集团的战地记者,她记录了圣马洛之围、解放巴黎、阿尔萨斯战役、渡过莱茵河以及达豪集中营、布痕瓦尔德集中营的解放,1944年她随美国陆军登陆诺曼底,5天后发回35卷胶片。许多毛骨悚然的死亡场面让男性摄影师都为之颤抖,米勒却无所畏惧,用镜头把一切记录在案。米勒的合作伙伴——Life杂志的摄影师大卫·谢尔曼(David E. Scherman)抓拍到一张令人难忘的照片:米勒在希特勒遗弃的慕尼黑公寓的浴缸里擦洗赤裸、肮脏的身体,象征着洗去她看到的战争的恐怖。

除了拍摄,米勒还为每张照片写说明,她随身携带的除了一台Rolleiflex双反相机,还有一台小型打字机。

战后,米勒返回英国,被严重的创伤后应激综合征折磨,开始酗酒。1949年之后,她放弃暗房,投身厨房,很快成为一名成功的大厨。

米勒幼年上过很多所学校,都以中途退学告终;成年后做过很多工作,却总在风头正劲时改行。她无常而又传奇的一生,很大程度上缘于童年的不幸遭遇——米勒7岁时寄宿在母亲的朋友家,受到那个朋友儿子的性侵;几年后的一个夏天,她又目睹了初恋情人溺死。这些经历给米勒的身心造成极大伤害,她成年后会不自觉地以无常善变的心态来对待生活。在外人看来,这位传奇女子就像一只美丽的小鸟,自由自在地翱翔,在任何地方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天空。

猜你喜欢
战地米勒纽约
成为纽约人
我把纽约搬走了
战地女豪杰
纽约往事
下期主题 和米勒一起画乡村
“战地玫瑰”养成记
纽约双管齐下防治拥堵
战地歌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