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疼痛的护理干预

2017-03-24 10:03秦群燕荆州市中医医院针灸科湖北荆州434000
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 2017年4期
关键词:肩手患肢上肢

秦群燕 (荆州市中医医院针灸科,湖北 荆州 434000)

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疼痛的护理干预

秦群燕
(荆州市中医医院针灸科,湖北 荆州 434000)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4年9月至2015年8月收治确诊为脑卒中后并发肩手综合征疼痛的84例患者用数字随机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2例患者,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全面综合的优质护理。结果:经过两个月的治疗及护理,观察组患者的手肩疼痛缓解的临床有效率(92.9%)高于对照组(7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的上肢水肿消退的临床有效率(95.2%)高于对照组(7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对脑卒中后所致的肩手综合征患者实施综合全面的优质护理干预可以明显缓解患者的手肩疼痛以及上肢的肿胀。

脑卒中;肩手综合征;疼痛;护理干预

肩手综合征(Shoulder-hand syndrome ,SHS),又称反射性交感神经性营养不良[1],是脑卒中后偏瘫患者急性发作期后的常见并发症,发生率约为15%~70%,多发生于卒中后1~3个月。该病的临床表现为患侧肩痛,上肢疼痛、肿胀、僵硬和颜色改变等 ,影响关节活动,而严重者可导致偏瘫侧肢体功能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影响预后[2]。临床研究显示,通过全面综合的优质优质康复护理, 能够有效改善中风偏瘫患者预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3]。本研究选取了我院收治的脑卒中所致肩手综合征疼痛患者84例进行临床护理研究,现总结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取我院自2014年9月至2015年8月收治确诊为脑卒中后并发肩手综合征疼痛的84例患者,其中脑梗死40例,脑出血44例,均经MRI或CT检查诊断为脑卒中且意识清醒,同时有以下表现:①活动或静止有肩部疼痛。②上肢和腕部肿胀。③腕、掌指关节有触痛。④上肢血管的舒张及收缩功能改变。用数字随机表法将以上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均为每组各42例,观察组中男22例,女20例;年龄范围在48~78岁,平均(65.5±12.6)岁;病程1~3月,平均病程(2.4±0.6)月;偏瘫侧肢:右侧23例,左侧19例。对照组,男23例,女19例;年龄范围在46~79岁,平均(64.2±11.8)岁;病程1至3个月,平均病程(2.6±0.9)月;偏瘫侧肢:右侧20例,左侧22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平均年龄以及平均病程、偏瘫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接受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如给予脱水、对症及支持治疗,同时采取相关治疗措施,是其他疾病得到良好控制。两组的疗程均为2个月。对照组给予神经内科脑卒中相关康复护理,包括皮肤护理、翻身、拍背、吸痰、针灸推拿以及防跌倒损伤等。

观察组在对照组实施的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全面综合的优质护理。

1)对症护理。为了促进血液和淋巴回以缓解疼痛和水肿,护理人员对患者疼痛及肿胀的手及肩部进行按摩,按摩顺序由远及近,先健侧到患侧,由外周到患处,按摩过程中注意观察患者的反应及时调整按摩体位及力度[4],30min/次,2次/d。同时可以辅以针刺肩井、肩髃、曲池、合谷等穴位进行治疗以刺激神经功能,还可改善组织的灌流量,有助于缓解疼痛,降低水肿[5]。

2)功能锻炼。①吞咽锻炼:护理人员指导患者进行正确的鼓腮、磕牙训练,以锻炼患者吞咽肌群。②呼吸锻炼:嘱患者仰卧位,指导并协助患者进行放松腹肌、深慢呼吸。同时鼓励并指导患者进行主动性咳嗽锻炼,必要时可行刺激性咳嗽。③局部锻炼:护理人员指导并鼓励患者进行适度的上肢训练,如手抓木棍、拧毛巾等,动作不宜过大,以免加重患肢的疼痛[6]。

3)肢体位摆放。对患肢要定时更换体位,以免受压。患者在侧卧位时,患肢在上,掌心向健侧,保持前臂曲至胸前,同时在患者胸前放枕头或者软垫以支持患肢垫高20~30cm,下肢行走摆动相。在患者仰卧位时,患肢保持敬礼位,为避免水肿,可在患肢下垫软枕,控制患肢略高于患者的心脏[7]。

4)心理护理。护理人员需向患者及家属介绍疾病发生、治疗、用药及并发症、注意事项等,以便减轻其心理压力,更好的配合治疗。另外,护理人员与患者及其家属交流、沟通时,对患者及家属的疑问需要耐心、热情的解答以便及时掌握患者心理状态及动向,能够及时给予心理疏导。

1.3 疗效判定

两组患者均在治疗2个月后进行疗效评定。①显效:患者的肩手无疼痛、水肿,运动无明显受限。②有效:肩手疼痛、水肿明显减轻,但关节活动轻度受限。③无效:肩手部仍疼痛、肿胀,活动受限[8]。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肩痛缓解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者中,显效26例,好转13例,无效3例,而在对照组患者中,显效16例,好转14例,无效12例,观察组的临床有效率(92.9%)高于对照组(7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者上肢肿胀消退疗效比较

观察组患者中,显效27例,好转13例,无效2例,而在对照组患者中,显效17例,好转15例,无效10例,观察组的临床有效率(95.2%)高于对照组(7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随着老龄化的发展,脑卒中发病率也逐渐升高,肩手综合征是脑卒中后最为常见的一种并发症,如果治疗以及护理不当会对临床的治疗效果、预后以及日常生活带来严重的影响。相关研究报道治疗肩手综合征的关键是缓解疼痛、改善水肿等[9]。本研究主要通过针对患者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所致的上肢及肩部的疼痛和水肿等症状进行对症护理,同时帮助和指导患者进行患肢及吞咽、呼吸功能的锻炼,另外辅以心理疏导、健康宣教,经过2个疗程的治疗及护理,观察组患者的患肢的疼痛和水肿得到明显缓解,而且效果优于对照组。综上所述,对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实施全面综合的优质护理干预的效果显著,能够明显缓解患者肩手疼痛和肿胀,改善患者肢体功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1]莫靖新,陈荣群.预防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护理干预方法及体会[J].光明中医,2013,28(10):2183~2184.

[2] 谭碧海,兰红英.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早期护理干预[J].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13(5):741~742.

[3] 尧靖.脑卒中肩-手综合征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观察[J].吉林医学,2013,34(21):4364~4365.

[4] 姚慧娟.综合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4,20(7):9~11.

[5] 崔爱武.协同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所致抑郁的效果[J].中国医学装备,2014,11(3):70~72.

[6]郭君.综合康复护理在脑卒中肩手综合征患者中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4,9(15):192.

[7] 赵惠霞,张红,杨惠芳.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康复护理[J].内蒙古中医药,2013(2):133.

[8] 岑晓婷,林琳,吴美芳等.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早期康复护理干预[J].吉林医学,2014,35(8):1749~1750.

[9] 庾慧敏,梁妙英,关江伟.综合康复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肢体功能的改善作用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5,36(18):2755~2756.

[编辑] 刘阳

2016-11-29

秦群燕(1985-),女,护师,主要从事临床护理工作,790070816@qq.com。

R473.74

A

1673-1409(2017)04-0007-02

[引著格式]秦群燕. 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疼痛的护理干预[J]. 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2017,14(4):7~8.

猜你喜欢
肩手患肢上肢
股骨髁间骨折术后患肢采用特殊体位制动加速康复的效果观察
一种水垫式患肢抬高枕的设计及应用
脑卒中并发肩手综合征实施康复护理的价值评定
基于惯性传感器的上肢位置跟踪
错误姿势引发的上肢问题
三联护理在脑卒中中年患者肩手综合征预防中的应用研究
中风后肩手综合症的康复研究进展
上肢康复训练机器人的研究
团队互助模式对乳腺癌患者术后患肢功能锻炼依从性的影响
侗医用木头接骨保住伤者上肢66年1例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