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振杰 祝丹
沈阳城市文化要素
◎卢振杰 祝丹
沈阳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具有2300年的古城文化;以“清文化”为代表的多民族文化。纵横交错、灿若繁星,形成了于民国后到解放前战乱时期的名人故居、历史旧址,从中不仅能追寻沈城乱世发展的足迹,也能触摸日本侵华所留下的“为了忘却的纪念”,和为争取民族解放而留下的“红色记忆”,更有催人奋进的工业文化,让人欢喜让人忧。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沈阳沉积了丰富多彩的文化要素,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城市文化内涵。
沈阳市 城市文化 要素
作为东北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沈阳的发展不仅关乎自身,而且牵动区域,乃至影响全国。那么发展动力何在?中国文化软实力研究中心主任张国祚认为:“文化是软实力最根本的源泉……在软实力中居于灵魂地位,发挥经纬作用。”[1]
城市文化自身的多元性及与其他城市文化的差异性是城市文化的根,为身处经济全球化浪潮中的城市保持特色提供支撑。沈阳作为历史悠久、底蕴深厚的文化古城,拥有着丰富而宝贵的文化资源,但并不是所有的文化资源都能成为城市发展的软实力,“只有顺应历史潮流,反映时代精神,代表社会发展方向的先进文化才能构成文化软实力。”[2]因此,厘清沈阳城市文化的构成要素,明确其特质,对推动城市文化资源向城市软实力转化不无裨益。
从公元前300年开始,历经燕、秦、汉、唐等朝代定边置郡,至元代改沈州为沈阳路,使“沈阳”见于史册。而后由明至清沈阳更成为军事、交通、政治中心,地位日渐提升,经济日趋繁荣,时至今日,厚重的历史积淀之上正展开时尚现代的新画卷。
沈阳的古城文化集中体现在古城区的规划上。清康熙年间,沈阳形成“八门八关”的城市形态,不仅城市规模得到扩大、防御功能得到加强,而且颇有风水深意。有人说它是依照《易经》而建,其中最有影响的说法见于沈阳知名翰林缪润黻所著的《陪京杂述》,大意说沈阳城以中心庙为太极,钟鼓楼为两仪,四塔象征四象,八门象征八卦,郭圆象天,城方象地……成为我国建城史上的一段佳话。如今,中街成为承载沈阳古城记忆的标识之地,这里是最早形成的商业中心,发展至今已成为沈阳著名的商业街。
从春秋战国到清朝,中国北方的诸多少数民族曾在沈阳地域生活,并在城市文化中留下了他们的印迹。无论是早期的肃慎族、东胡、秽貊、高句丽、鲜卑、契丹、渤海、女真、蒙古,还是清朝以后的满族,都曾是沈阳城的居民。在沈阳2300年的城市发展史中,各民族可谓是“你方唱罢我登场”,因此,多民族融合成为沈阳城市文化的一个重要特征。
而与民族融合伴生的则是独具特色的少数民族文化和灿烂悠久的汉族文化的共生共进、交融发展,及至清朝建立并达成统一,更是在全国范围内实现了满族文化的移植和扩散并形成了和汉文化的完美融合,这也即是“清文化”的由来。
“清文化”这一概念是由辽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关嘉禄提出的,指的是后金定都盛京的大清国时代,在满族文化基础上形成,同时兼容汉文化,又博采蒙古、藏、锡伯、朝鲜等多个民族文化特点的具有鲜明融合特征的文化。“一宫两陵”一宫即故宫,两陵即北陵(昭陵)、东陵(福陵),是沈阳清文化最主要的代表,2004年7月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清文化不仅为沈阳留下了世界遗产级建筑,而且留下了带有鲜明满族色彩的八角鼓、八旗子弟书、盛京大鼓、鞑子秧歌、拉场戏等曲艺形式,并在衣、食、住、行及婚丧礼仪的风俗上,对后世沈阳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从1912年到1949年,国家进入政权更迭、军阀割据时期,而东北地区由于日本军国主义者的渗透、侵略以及伪满洲国的成立,形势更显动荡。但历史的动人之处也正在于越是战乱频仍,却越能孕育重大事件和人物在此风云际会,也直接促成了沈阳文化要素在这一时期灿若繁星般的爆发。
奉系军阀在东北近现代史上占有重要的历史地位。以张作霖为代表的奉系军阀集团依仗东三省所处的地理位置和内部统治相对稳固的优势,在保障社会稳定、促进农业和工业发展、兴办教育等方面,都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果。张作霖、汤玉麟、杨宇霆、张学良等,这些在中国历史上都叫得响的大人物都在沈阳留下故居文化。其中,有“半部民国史”之称的“大帅府”最具代表性。这里既是张作霖的办公官邸,也是家眷居住的私宅。古今风格一体,中西风情相宜,是迄今为止东北地区最大、保存最为完好的名人故居。此外,沈阳还拥有清朝最后一任东三省总督赵尔巽、国民党抗日名将万福麟等人的故居。
在这段时期,沈阳时局动荡、社会环境复杂,文化因素交错,留下众多有价值的旧址遗迹。
有些旧址,刻录下民国时期沈城乱中发展的足迹。如东三省总督府旧址、奉天省议会大楼、省咨议局大楼旧址、奉天公所旧址、张作霖时期水会旧址、奉天邮便局旧址、奉天自动电话交换局旧址、东三省官银号旧址、美国花旗银行奉天支行旧址、英国汇丰银行奉天支行旧址、奉天基督教青年会旧址、东北陆军讲武堂旧址、东北大学、冯庸大学、同泽女子中学等。
有些旧址,引发后世对曾繁盛一时的沈城市井文化的唏嘘。如著名的“北市场”,民国前只有实胜寺、太平寺、关帝庙等庙宇,因有十间修庙工人的临时住所而得名“十间房”。张作霖执政后,发布政令,允许在此地集中修建剧场、茶社、妓馆等,并正式命名为“北市场”。这里大观茶园、共益舞台、中央大戏院、立群电影院、云阁电影院等比肩而立,东北大鼓、奉天落子、评戏、相声等一唱三叠,造就了白玉霜、筱桂花等国宝级的表演艺术家,梅兰芳、杨小楼、马三立、侯宝林等大师也曾在此登台献艺,轰动一时。北市场一度成为沈阳市井文化最集中的展示舞台,空前地活跃了老沈阳市民的文化生活。
有些旧址,见证了日本侵华战争的重要节点,成为“为了忘却的纪念”。日本驻奉天总领事馆、日本关东军司令部、原大和旅馆、日本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南满车站等旧址,是日本军国主义侵华的铁证;“九·一八”历史博物馆、审判日本战犯的特别军事法庭及有“东方奥斯维辛”之称的二战盟军战俘集中营等旧址,时刻提示着后人那段无法泯灭的屈辱和苦难;而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第一份宣言《中共满洲省委为日本帝国主义武装占领满洲宣言》,则记录着呐喊、抗争,是民族团结以抗外辱的冲锋号。
有些旧址,亲历了争取民族解放的进程而成为世代相传的“红色记忆”。如中共满洲省委旧址纪念馆、周恩来少年读书旧址——东关模范学校、刘少奇同志及陈云同志的故居等。此外,沈阳北部有两座烈士陵园,一座是为纪念在解放东北击溃日本关东军的战斗中牺牲的100多位苏联红军而建的苏联红军烈士陵园;另一座是抗美援朝烈士陵园,这里安眠着黄继光、邱少云等123位志愿军烈士,世代昭示着中华儿女保家卫国的决绝和捍卫和平的不怕牺牲精神。
沈阳还拥有众多具有优良革命传统的高校,如源自中国工农红军卫生学校的中国医科大学和沈阳药科大学;源自延安的鲁迅艺术文学院和解放区东北大学的鲁迅美术学院、沈阳音乐学院;源自延安大学和解放区东北大学的沈阳师范大学与辽宁大学;发起“一二·九”运动的东北大学等,[4]他们都在维护民族独立和推进民主革命的过程中留下过光辉的一笔。
沈阳的工业发展迄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创立于1896年的奉天机器局,开创了沈阳民族工业的先河。清末,日俄在东北以掠夺为目的,兴建了南满铁路,客观上促成了沈阳交通运输业、铁路机械的快速发展。民国张氏父子统治时期,为沈阳铺垫了较高的工业发展起点,创办了奉天军械厂、奉天粮秣厂、奉天被服厂、东北航空工厂等一系列军工企业。其中,奉天军械厂是当时全国规模最大的兵工厂。
东北沦陷期间,日本为满足其侵华战争的需要,在沈阳城西部建成国内最大的工业产业集群地——铁西工业区。新中国成立后,工业得到全面恢复和进一步振兴,沈阳成为新中国重要的重工业基地,创造了第一台汽车、第一架飞机、第一台数控机床等100多个中国现代工业史上的第一,当之无愧地享有“共和国装备部”的美誉,工业文化成为现代沈阳的标识。东北大马路和北二马路是彰显沈阳工业文化辉煌历史的主要代表。东北大马路堪称沈阳本土民族工业的摇篮,这里曾孕育了万龙泉、肇新窑业、奉天机器局、奉天军械厂等企业。北二马路则是共和国工业的脊梁,这里汇集了工人村住宅区;铁西区核心企业,如机床、变压器、重型、鼓风机、雪花啤酒等,如今利用废弃厂房建起了中国工业博物馆、铸造博物馆等工业纪念场馆。
20世纪90年代,沈阳作为计划经济体制发展最完备、贯彻最彻底的地区,在体制改革过程中,经历阵痛,身陷“东北现象”,曾经的品牌——“重工业基地”变成了如今的包袱——“老工业基地”。但工业文化仍是沈阳最具特色的标识之一,作为东北重镇,沈阳责无旁贷地要肩负起国家振兴东北排头兵的重任。
2017年,作为辽宁自贸区三大片区之一,沈阳片区更是将城市未来的发展定位为重点发展装备制造、汽车及零部件、航空装备等先进制造业和金融、科技、物流等现代服务业,提升国家新型工业化示范城市、东北地区科技创新中心发展水平,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装备制造业基地上,进一步强调了工业文化要素在沈阳城市文化中的分量。
城市文化是城市发展的驱动力,对内它是萌生自信、增强凝聚力的源泉;对外它是产生吸引力、影响力、辐射力的根基。城市文化不仅是对城市历史的记忆和传承,更是对城市未来的想象与创造。沈阳是一座名副其实的历史文化名城,要发展,就要打好城市文化这张牌,使之不但能成为曾经辉煌的记忆点,更能成为书写未来不朽篇章的着力点。
[1] 张国祚.张国祚和约瑟夫·奈关于软实力的对话[J].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07).
[2] 杨政.城市文化软实力的表征结构及其构建路径分析[J].未来与发展,2014(09).
[3] 新华网沈阳[OL].http://www.ln.xinhuanet.com/yuanchuang/2017-09/29/c_1121747658.htm.2017-9-29.
[4] 鲍明.沈阳城市文化的结构与特色分析[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04).
本文系辽宁省教育厅科学研究一般项目(项目编号:W2014292)阶段性成果。
卢振杰,女,硕士,沈阳大学音乐与传媒学院,教授,研究方向:语音发声;祝丹,女,博士,大连民族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古典园林学和现代景观学)
(责任编辑 刘月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