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文化建设:战略布局与扎实推进

2017-03-24 07:14李如密
江苏教育 2017年58期
关键词:学校课程建设

李如密

点评

学校文化建设:战略布局与扎实推进

李如密

学校文化建设;系统工程;统筹兼顾;探索过程;精益求精

尽管学校历来与文化密不可分的事实不容置疑,但学校文化本身的研究却并不够深入与成熟。目前,学校文化建设问题引起越来越多的中小学校的普遍关注,并各自在其具体实践中进行了多方探索,他们所取得的经验对于其他学校,具有多方面的启示,值得加以总结和升华。从前面8所学校的理性思考和实践经验来看,至少以下两点在学校文化建设中是非常重要的。

一、学校文化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统筹兼顾的战略思维

学校文化建设是学校发展中对学校本义的回归,它使学校的定位更为合理与精准。总的来看,学校文化的构成非常复杂,有物质文化层面的,有精神文化层面的,有制度文化层面的,还有行为文化层面的,共同组成一个有机整体。学校文化建设就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统筹兼顾的战略思维来全面规划。切忌就事论事、想起就做,“头疼医头、脚疼医脚”。

其一,学校文化建设作为一项工程,要全局把握。一方面,其顶层设计当然就是十分必要且非常重要的。因为只有从顶层设计来俯瞰全局,学校文化建设才能做到高瞻远瞩。另一方面,组成这一系统工程的几大支柱如校本课程建构、物型文化建设、特色项目建设、识别系统建设等,也要全面而坚实,才能真正支撑起所承担的分量。像江苏省张家港实验小学的学校文化建设实践,就既在顶层设计时注重深入挖掘“范贤”文化的传统意蕴与当代意义,以“核心素养”为依据和出发点,来保障学校文化建设的高度,又注重优化识别系统,创新物型文化,以特色项目建设、课程建构为突破,夯实学校文化的支柱。通过系统化的扎实工作,再构“范贤”文化,并在传承中升华“范贤”文化,提升学校教育品质,提高育人质量。这样,有了学校文化建设的全局意识,才更好体现运用系统思维进行规划的优势;有了学校文化建设的长远考虑,才不致在具体操作实践中因小失大。

其二,学校文化建设的核心是“人”,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学校的一切都是为了学生的发展,学校文化建设应将“人”置于核心地位。如江苏省天一中学在其学校文化建设中,就一直把“人”放在学校管理的中心。要求管理者不断强化“贴近教师”“贴近学生”“贴近教学”的意识与习惯,熟悉师生的个性素质和个性发展需求,心甘情愿地为教师个性的展示和发展提供舞台,创设岗位,为师生个性的发展提供一切可能的服务,并努力促使每个人在学习、工作中感到充实和发展。这所学校的校长沈茂德的相应思考也是非常深刻的,在他看来,校园经过长期的建设,的确漂亮。但细想之下,倘若校内没有3000学子、300教职工活跃的身影,那校园就不过是躯壳而已;倘若校园没有了夜自修的灯光,那不过是一片寂静的土地;倘若没有了书声、歌声,那树、那花不过是没有思想的草木而已。校园内因为有了这么多孩子而变得如此生机勃勃,如此令人梦寐以求,因为有了一批又一批优秀学子学校才有了品质与特色。今天的学校要成为永久的名校,管理者应该不断询问自己,学校究竟因谁而美丽?由此,管理者就必须竭尽智慧和可能,为每一个学生个性特长的发展提供最大的关注和帮助。说到底,“学校终究是为了学生而存在的”——这既是一份教育的基本常识,更是需要坚持的教育真理。

其三,要充分考虑到学校办学过程中形成的优良传统,并处理好与现代办学理念的辩证关系。学校优良传统的生命在于传承,学校现代教育理念则具有引领方向的功能。二者的结合,是学校文化发展战略在整体上具有了张力。如苏州市平江实验学校的历史可追溯到南宋咸淳元年(1265年),七百五十余载风雨历程,七百五十余载钟灵毓秀,成就了学校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蕴。学校从“文化传承与课程创新”的视角,置素质教育推进于传承“德润文光”精神的文化背景之中,在课程、教学方面坚持进行深入研究,更好地实现传统与现代、理论与实践的融合,寻求文化特色鲜明的素质教育发展新路。学校追求“让每一个学生得到与其个性相适应的最大发展”的课程理想,整合环境课程、活动课程、学科课程,形成以“德润文光”为品牌的课程文化群。如此一来,学校文化优良传统的延续,与现代办学理念的引领,就构成了学校文化建设的互应互促与良性循环。

其四,学校文化建设要以特色项目为抓手,突出富有成效的个性特色。一所学校的文化往往拥有自己独到的色彩和韵味,这与学校长期以来的目标追求、所形成的优势项目密切相关。如江苏省扬州市竹西中学在校园物型文化的建设过程中,通过具体生动的“竹”形象打造、传承和彰显传统文化中的“竹”内涵,并使之成为校园物质文化建设的代表物。在这所学校触目所及皆是竹的符号与形象,并且深入人心,成为师生理想与追求的对应物。这所学校的校本课程也是基于“竹文化”特色,设立了以“竹”为主题的六大类课程:人文素养类、信息技术类、艺术修养类、生活技能类、科学素养类和身心素养类。这六大类课程涵盖面广,将竹子虚心、有节、大气、挺拔等品质融入其中。他们深深认识到并努力去做到,在学校文化发展过程中,创造性地用“竹”装点好学校里的每一处,从而让教育无时不在、无处不在。可见,特色项目乃是学校文化建设的有效抓手,它的成果可以突出一所学校文化的鲜明独特的个性风格。

二、学校文化建设是一个探索过程,需要精益求精的实践追求

学校教育是百年大计,任重道远,其文化建设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学校文化建设不仅要重视建设的成果,更要注重建设的过程。它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工作,一旦蓝图在手,其施工怎样才能保障质量和效果,真正达到育人的目的,就成为重要的检验指标。不能只看规划,不看实施;也不能只看数量,不看质量;更不能只看成果,不看效果。也就是说,假如离开实事求是的精神,其实是很难达至精益求精的境界的。

其一,学校文化建设永远都是“未完成的”,因为学校实际处于不断的发展变化过程当中。这就涉及学校文化建设规划的执行、路线的调整、效果的优化、境界的完善等,其中任何一项的完成都不可能一蹴而就。至于学校文化怎样形成魅力、产生影响,则更是一个逐步积累、积淀、提炼、升华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校全员都要付出艰辛的努力。所以,学校文化建设要有“臻美思维”,意即美虽不能一步到达,但却可以不断接近。如南京市北京东路小学的 “十二岁以前的语文”的课程建设就是在探索中逐步展开的,其内涵也是逐步得到开掘并丰富的。《12岁以前的语文》是南京市北京东路小学的语文校本教材,它由一篇文章引起,逐步发展成1~6册语文教材。“12岁以前的语文”更是一种课程设计,是北京东路小学全体语文教师积极主动改变语文教育的信念体系,并逐步形成的学校独有的语文课程文化。到目前为止,“12岁以前的语文”已经成为北京东路小学学校文化建设的一张靓丽名片,但它的自我建设和不断完善的过程应该是不会随便“停止”的。

其二,学校文化建设要注重文化特质的深层把握。学校文化是厚重的、渗透的、长久的,任何贴标签的行为都是浅薄的、短视的、功利的,需要在具体建设行为中加以避免。如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星韵学校即认识到,学校文化的 “自然”意蕴,就是探索到学校文化建立的要义,至少是合乎价值,合乎审美,合乎人的发展。具体表现在:调整氛围改变学校文化的其中一部分、授权发挥着最大影响力的亚文化、改变彼此间关系的本质或互动的模式等。这就有效避免了将学校文化表层化的弊端。在蒋惠琴校长看来,浸淫在这样的学校文化中,他们所期待的,就是教师在学校这么重要的时空,能放下“歇脚”的念头。因为这毕竟关乎生存的品质,可以称得上学校发展的大事了。可以说,这一思考是独到的和深刻的。无数学校文化建设的实践证明:只有深入下去的,才是真正的文化;至于浮在表面的,只不过矫情的虚饰而已。

其三,学校文化重在建设,要“一步一个脚印”地逐步推进。学校文化是一代一代学校领导、教师、学生一起做出来的,而不是说出来的。纵然说得天花乱坠,如果不能付诸实践,也终是一句空洞的口号。在学校文化建设实践中,要勇于开始,善于探索,敢于超越。如浙江省衢州二中就注重挖掘本土“南孔”文化资源,优化校园育人环境,搭建校园活动平台,开发各类校本课程,在提炼校园文化、传播校园文化、打造“儒学校园”,提升学生素养上作了有益探索。应该说,他们的学校文化建设过程就注重务实去虚,多做实事,工于细节,于细微处见精神,精益求精。由此可见,各项工作做得扎实到位,其实践效果也就自然显著。任何急功近利的、粗糙应付的做法,对于学校文化建设终究是无益的。如果有人问学校文化建设的精品是怎样做“精”的?答案就是靠着一种努力不懈、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实践精神,而长期坚持的必然结果!

其四,学校文化建设要注重可持续发展。在学校文化发展的链条和趋势上,需要实现永续发展。也就是要符合发展趋势,具有前瞻性;或者放眼未来,具有超越性。如江苏省扬州市梅岭小学花都汇校区的建设,就紧紧抓住学校发展的新机遇,选择“与美好的一切在一起”为价值追求,确定“为了人与他们的生活”为学校空间价值演绎的基本原则,“融合”为学校空间价值演绎的基本策略,“利于生发,演绎学校空间价值”为学校空间价值演绎的基本结构样态。同时,学校通过建构新的文化系统、构筑新的课程体系、创新课程实践的策略与方式,让学校文化在场。现在,梅岭小学花都汇校区的文化建设已经有了一个很好的开头,只要可持续地发展下去,“风景里的学校”就将是这所学校成功塑造的未来文化形象。所以,在特定意义上,我们也可以说,学校文化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即是文化力量生生不息的最好见证。

G528

B

1005-6009(2017)58-0054-03

(作者系南京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教授、教育学博士、博士生导师)

猜你喜欢
学校课程建设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学校推介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