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红梅
错误面前,从“我”说起
孟红梅
错误教育;管理智慧;班主任
早上6点45分,我透过教室窗户看到组长赵晟吾带着六个同学在操场的卫生区打扫卫生,心想:怎么去了那么多人?也好,一会儿就干完了。7点,看他们并没有回来的意思,再仔细看下,他们几个好像在闲聊,完全没有意识到早读就要开始了。
班里的学生看我迟迟不安排早读任务,便随着我的目光,或站起,或伸长脖子,也发现了操场上正优哉游哉的值日生们,诧异道:“怎么还没干好?”是啊,怎么干那么长时间?面对这个问题,赵晟吾会有怎样的表现呢?当我把心里突然产生的想法一说,教室里就如炸开了锅一般:“赵晟吾肯定说谁谁不好好干,谁谁不听话……”“果然如此吗?咱们现在等着他们,听听赵晟吾是不是这样说的。”“好!他肯定会这样说的!”学生们兴奋起来。
他们终于回来了。我问:“怎么干那么长时间啊?”“老师,他们几个来得晚……”赵晟吾刚抢先回答,学生们就哄笑起来。“就是!刚才让他们干快点,他们老是磨磨蹭蹭……”学生们笑得前仰后翻,不断拿眼睛瞟我。赵晟吾先是惊讶,忽然好像意识到自己说话出了问题,收住话不吭声了。
赵晟吾,是班上的活跃分子,课上积极发言,课下乐于助人,有影响力。但他有一个缺点,就是反映问题时习惯性地指责“他”“他们”的错误,但一查证,也少不了他的原因。
同样,其他学生身上也存在这种问题。如果问两个学生上课为什么说话,其中一个学生就会说:“他跟我借橡皮。”如果问小组卫生怎么没做好,组长就会说:“他们几个一直就是这样,不服管。”类似事情不少。
怎样让学生养成主动承担责任、学会自我反思的习惯呢?我开始思考。最后我决定不跟学生们讲大道理,只和他们约定:反映问题、陈述事件时,从“我”说起。一开始,很多学生还不习惯。
卫生区,我问赵晟吾他们小组的卫生为什么又没有做好,他习惯性地回答道:“老师,是小周他们总是打闹,浪费了时间……”我没等他说完便开口道:“你是不是又忘了什么呢?”他立马意识到自己的错误:“我来晚了,没有分工好,有的人没有活儿干,有几个人闲聊我没有制止……”
教室门口,我问一个学生迟到的原因,他开口便来一句:“我妈起床晚了,做饭晚了。”我说:“用我们约定的说法来说原因。”“我……我昨晚睡得晚,起床也晚了。”我提醒他:“以后起床不能再依赖别人,要自己定好闹钟,自己起床。”
办公室里,一个学生自己来交作业,随口还说一句:“组长没有收我的作业。”我反问:“是组长的原因吗?你用‘我’开头重新说一下原因吧。”她顿了顿,面露一丝抱歉的神情说:“组长收作业时,我没在教室,等我交时,班长将作业本抱走了。”我笑了:“对,这才是真正的原因。”
一个组长跟我抱怨:“我们组的几个男生上课总是说话,管他们也不听。”我悄悄了解了下情况才知道,原来他这个组长也经常说话。正人先正己,他这样自然是难“正”别人了。当我让他好好想下问题出在哪里,用“我”来阐释时,他低下头:“我也没有以身作则,管不住自己。”
从“我”说起,看似一个小小的人称转换,其实反映的是一种担当的意识,有了责任心,又何愁不能赢得他人的信任和拥护呢?
G625.1
B
1005-6009(2017)87-0078-01
江苏省淮安市天津路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