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珊珊+黄晓
欧亚大陆作为地球上最大的一片陆地,孕育了人类历史上极为重要的两大文明,二者恰好处于大陆两端,构成饶有趣味的比照。西方是以新月沃地为起点,经由古埃及、古希腊、古罗马流传下来的欧洲文明,东方是以中国为核心,涵盖韩国、日本、东南亚各国的亚洲文明。一方面,由于高山和沙漠的阻隔,这两大文明独立发展,形成各自独特的风格;另一方面,这两大文明又常遥相呼应。
建筑是文明的重要载体,通过建筑来考察东西方文化是很自然的事情。然而想在同一坐标系中,梳理出东西方不同时空的建筑谱系,论述其精髓,需要对两种文化都有深刻的认识和思考。国内的建筑史学论著虽丰,这类通论性作品却不多见。汉宝德先生对中国建筑、园林,以至山水环境都有独到的研究,他曾在哈佛大学、普林斯顿大学攻读建筑、艺术学位,对西方建筑有密切的接触;他本人既是建筑史的研究者,具有理论深度,又是建筑设计的实践者,拥有从业经验。这使他成为一名理想的人选,他的《东西建筑十讲》正是这样一部融会东西方建筑文化的贯通之作。
《东西建筑十讲》面向的是关心建筑的知识分子与普通公众,因此很重视通识性。但这部书的底子,是作者在大学主讲过的“中国建筑史”“西洋建筑史”和“近代建筑史”,因此又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十讲的内容里,前面七讲为古代部分,后面三讲为现当代部分,基本的纲要虽以年代为架构,具体的论述则围绕文化变迁展开,从灿若繁星的中外经典建筑中精选出最具代表性的作品,鉴赏解读并论述其背后的文化基因,使这部著作超越了一般的建筑史教材,更具有文化人类学的视野。
书中第一讲题为“中西建筑分道扬镳”,可以说,从一开始中西建筑便走上了不同的道路。汉先生认为,这是由于两大文明的先祖面对不同的地理环境,选择了不同的建筑材料。两大文明“都是雨量适中、林木繁茂、适于居住的地方,可是对于建筑的创立,最重要的是地质构成。地中海东部沿海的山岭是石材构成,而黄河上游则基本是黄土堆积而成”,因此西方建筑选择了石,东方建筑选择了土。这两种材料构成了不同的建筑,也塑造了不同的精神。石材与土木的区分是20世纪中西建筑争论的重要议题,梁思成、童轠等第一代学者都曾提出精辟的见解,《东西建筑十讲》以此开篇,为后续的讨论奠定了基础。
接下来的各章对于东西建筑的叙述,并非从物质或技术层面出发,而是将建筑看作反映文化的明镜,从中窥见不同阶段的社会精神。中西建筑在材料上“分道扬镳”之后,在公元前后的五个世纪,不约而同进入了帝国时代,第二讲“壮丽的帝国建筑”即由此展开。但东西方的政治背景虽然相近,文化根基却有差异:东方建筑的成就主要是宫殿和陵墓,体现了帝王的强力征服;西方建筑的成就主要是浴室和剧场,反映的是市民的福祉。同样的,第三讲“宗教建筑形式的开拓”也具有相似的时代背景,即“东、西两大帝国都是在柔性的宗教力量下瓦解,开启了一种新的世界”,但两个世界的命運却截然不同,东方的佛教被人民和平地接受,西方的基督教则经过激烈的冲突和抗争,由此影响到建筑传统的连续或断裂。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作者的高明之处:他善于从文化的高度把握东西方历史进程的相似点,进而从中拈出关键性的差异,将其落在建筑实体的解读上。因而作者能够做到在讨论文化的同时,兼顾造型、结构、装饰等技术性的分析。
前七讲的古代部分,东西建筑并驾齐驱,平行发展,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在唐宋时期中国甚至压倒性地胜过了西方。然而进入现代却发生了逆转,建筑世界成为西方的天下。汉先生不禁提出疑问:“我们中国是怎么回事?当西方现代快速发展时,中国是停滞的。东方这个泱泱大国仿佛不理会他们,却于此时被西方的坚船利炮打得落花流水。”现代时期落了下乘的东方,开始走上西方化的历程,在充满乡愁的后现代,借助地域主义和乡土风格对抗现代主义的潮流,并试图从绿色建筑中寻找未来。全书以对于现状的忧思和对于未来的展望结尾,引发读者进一步的思考。
通读全书,不难体会到作者基于东方的立场,他对东西建筑了解愈深,心情愈为沉痛。书名虽为“东西建筑十讲”,实则三分之二的篇幅都在讨论西方。这可能与两个原因有关:一是作者已著有《中国建筑文化讲座》,对东方建筑做过精辟的阐释;二是作者对于东西建筑的宏观认识,将整个过程视为“自双方的各自发展,到东方的西方化”。就目前的状况看,正如书中所论“现代城市中的中产阶级在心理上已经彻底西化,使他们宁爱西洋的风土,抛弃本土风情”,东方建筑的西方化趋势是不争的事实。因此读者从本书所收获的,不只是对于东西方建筑的巡游与鉴赏,还有对于未来出路的探索:东方建筑师如何让自己的地域主义全球化,是更重要的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