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远林
1925年11月,作为我党掌握的第一支革命武装“叶挺独立团”诞生。北伐战争该团奇袭汀泗桥、大战贺胜桥、直捣武昌城,赢得“铁军”美誉。
铁军自诞生以来,就始终秉持着“摧锋陷阵,如铁之坚”的英雄气概,写就了一部响当当的铁的历史。长征路上,突破乌江、四渡赤水,被誉为开路先锋;八年抗战,首战平型关;刘老庄之战,82名指战员与3000装备精良的日寇激战整日,全部壮烈牺牲;辽沈、平津、解放海南岛等重大战役,南征北战八千里,横扫顽敌如卷席。
铁军,绝不是一般的称谓,也不是一般的赞美,而是一种力量、一种辉煌、一种追求。在长期血与火的洗礼、生与死的考验中,这支英雄部队还把独具特色的“猛虎精神”“防空利剑精神”等,凝结熔铸到以“铁的信念、铁的纪律、铁的团结、铁的意志、铁的作风”为主要内容的铁军精神当中。
铁军经年铸就的铁性情,不仅没有随环境的刚柔而消长,相反千磨万击更坚韧,为铁军勇立军事变革潮头注入强劲动力。在实现从摩托化到机械化,从机械化向信息化转型发展的征程上,每一次嬗变都是一场艰苦的攻坚战,铁军官兵拿出当年“血战湘江”“四渡赤水”的勇气,进行脱胎换骨的重塑。从单车、单炮到师团成建制成系统,从自成体系到综合集成,从陆战场到海战场,从有形战场到无形战场,从“陆上猛虎”“海上蛟龙”到“高原雄鹰”……
2008年汶川发生特大地震后,数千公里外的铁军领命出征,星夜驰援,第一时间抵达灾区。一面面“铁军来了”的大旗猶如冲锋的号角:在一栋随时可能坍塌的楼房前,铁军红军师原政委刘法峰向面前的273名官兵喊道:“是独生子女的请举手。”官兵没有一人举手。刘政委又喊:“是党员的请举手。”273只手齐刷刷地举起来……
近年来,铁军部队远赴高原开展适应性训练,主动把官兵拉到近6000米海拔训练野炊、设营、攀登、伪装等课目,并坚持在高寒条件下对“十八般武器”逐一进行效能检验。巍巍雪域,精兵铁马勇挑极限,如履平地。铁军部队先后3次执行维和任务,长时间处在紧张局势之中、长时间处在执行繁重任务之中,但官兵们用铁血丹心赢得了“中国人民的骄傲、非洲维和的勇士”的匾牌。
著名作家陈忠实在采访铁军红军师后感叹,今天的铁军是秉承着自创立以来的意志和作风的铁军,又是比任何时候装备更精良、心理更强悍的铁军。
如今,“叶挺独立团”团史馆里那条长约1米、重80多斤、见证长征途中铁军22勇士飞夺泸定桥的铁锁链,已被日销月铄、锈迹斑斑,然而对于铁军官兵来说,穿越时空的铁军精神已经深深融入部队建设发展的坚实脚步,历久弥新、生机盎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