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冉
1937年随着卢沟桥事变的爆发,中国进入全面抗战阶段,经国共两党谈判,长征到达陕北的主力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在南方八省坚持斗争的红军游击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1947年1月中旬,新四军番号撤销,改编为华东野战军。
新四军10年征战,军部先后进驻过13个地方,分别是湖北省武汉市汉口;江西省南昌;安徽省歙县岩寺、太平县麻村、南陵县土塘、泾县云岭;江苏省盐城,阜宁县停翅港,盱眙县黄花塘、千棵柳,淮阴;山东省临沂、前河湾。
今年是新四军成立80周年,为了牢记历史,缅怀先烈,本刊组织记者走访新四军军部所在地,反映新四军军部在各个时期的历史作用,展示军部所在地今天社会经济各方面发生的巨大变化,敬请关注。 ——编者
作为中国南方重要的军事和商业重镇,九省通衢的武汉见证了近代中国的风雨沧桑,这座著名的江城和水城,下辖武昌、汉口、汉阳三镇,记载有北伐军浴血的风采,遗留有新四军军部最初成立的见证,众多近现代革命历史遗存无言地诉说着当年的烽火岁月。新中国成立后,历经几十年发展,武汉成为中部地区最大、最繁华的都市,曾经的“东方芝加哥”不断焕发出新的生机。时光荏苒,岁月流逝,让我们揭开历史的泛黄纸页,近距离感触这座城市的百年巨变。
光荣北伐武昌城下
抗战时期的新四军被誉称为“铁军”,这一得名和军长叶挺早年北伐有关。早在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年轻将领叶挺接受任命,到正在组建的、以共产党员为骨干、由中共广东区委直接领导的第四军第十二师第三十四团当团长。1926年,第三十四团由第四军直接统辖,改称第四军独立团。北伐伊始,国民政府6个军,没有一个愿意打头阵。历史的紧要关头,中国共产党为了开辟有利局面,毅然决定将自己仅有的一支部队——叶挺独立团担任先锋队,为大军打开血路。独立团军旗所指,战无不胜,驰援安仁,夺取泗汾,攻克醴陵,强渡汨罗,攻打汀泗桥,决战贺胜桥,一路所向披靡,屡立战功。贺胜桥战事结束后,第四军兵临武昌,守军依托高墙深壕负隅顽抗。北伐军几度强攻,登云梯,爬城墙,均遭重挫。1926年9月,在大东门至通湘门一线担负攻坚重任的独立团勇士们,抱定必死决心,纷纷留书家人,视死如归。担任奋勇队的第一营在营长、共产党员曹渊指挥下,多次攀上城头,与敌肉搏,终因寡不敌众,大部战死,营长曹渊、一连长莫标奇、三连长高超壮烈牺牲。在独立团为国献身精神鼓舞下,围城各部困敌月余,10月10日,守城第三师师长吴俊卿宣布投诚,武昌城遂告突破。继15年前同日辛亥首义成功之后,千年古城再次传出振奋人心的捷报。
人民群众和社会各界对于第四军作为北伐军中路主攻部队,从5月到10月半年中从广东打到武汉,对消灭北洋军阀吴佩孚集团做出的重大贡献,给予了高度评价。而叶挺独立团参加北伐时间最长,俘获最多,牺牲最小,贡献最大,两湖群众目睹其所向披靡的战斗风貌,称之为“铁军”。之后,这一美称成为武汉人民对第四军尤其是叶挺独立团的专用称谓,后来被抗战时期成立的新四军所沿袭。
北伐战争重创北洋军阀势力,为国民政府由广州迁都武汉奠定了基础。翌年,由叶挺团长提议,中共独立团支部将曹渊等191位烈士合葬,修建“国民革命军第四军独立团北伐攻城阵亡官兵诸烈士墓”。今日,烈士墓庄严屹立在武昌洪山南麓,铭刻着“诸烈士铸成了铁军的荣誉”“无产阶级的牺牲者”等颂词,墓园占地万余平方米,是为湖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新四军从这里出发
新四军是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浴血八年,为抗击日军和民族解放事业作出了极大牺牲,而汉口,正是新四军的第一个军部所在地。
今日汉口胜利街332—352号(原汉口大河街),系新四军军部进驻的第一站。新四军军部在此驻扎的时间并不长,前后仅有10天,具体时间为1937年12月25日至1938年1月4日。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标志着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为了抗击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共产党同国民党谈判达成协议,于8月将红军主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10月将在江西、福建、广东、湖南、湖北、河南、浙江、安徽等八省坚持游击战争的红军游击队集中整编为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11月12日,遵照毛泽东关于“军暂住武汉”的指示,叶挺开始在武汉正式组建新四军军部,军部于12月25日在汉口成立。当日,叶挺和刚从延安到武汉的项英一起,会见了南方游击区来的和从延安派来的以及叶挺动员来的干部如朱克靖、沈其震、林植夫等人,并就上海、南京失陷以后的形势、新四军的任务和筹建情况发表了讲话。
为了迅速完成新四军组建工作,汉口军部做了大量工作:同国民党当局谈判,解决了新四军各支队集中整编、干部任命、隶属关系和后勤给养问题,确定了红军游击队的集中整编办法,确定了新四军的作战部署,多方筹集款项、武器、物资,补充新四军给养供应的不足。
1938年1月4日,为指挥部队迅速开赴敌后,项英率军部大部分人员前往南昌,叶挺仍留在武汉继续处理有关事宜。至1月下旬,叶挺离开武汉赴南昌。军部随即迁往南昌,在汉口设立办事处,其一切工作由八路军武汉办事处办理。八路军武汉办事处除将领取的枪械弹药及物资按比例分送新四军外,还代新四军向国民政府军令部转呈新四军各游击队在敌后歼敌战绩。
大武汉与抗战红色遺址
武汉不仅仅是新四军军部出发的地方,更在中国革命历史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早在大革命时期,武汉就成为全国革命的中心。中共中央迁到武汉,一批中共领导人也来到武汉。众多中共中央机关和领导人故居以及在武汉召开的中央级会议等旧址在武汉皆有存留。与此同时,中国共产党在历史上带有标志性重大事件的遗存在武汉都能找到光辉旧址:如著名的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八七会议旧址、二七烈士纪念碑、中共中央机关旧址、中共五大会址等。除大革命时期、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抗战时期外,武汉留有建党时期董必武、陈潭秋等参与创建中国共产党的革命活动旧址,京汉铁路大罢工旧址,解放战争时期刘邓大军的“晋冀鲁豫野战军司令部”旧址,等等。
据调查,武汉近现代革命遗址总数175处,党史遗址遗迹146处,其他遗址遗迹29处。其中,重要历史事件及重要机构旧址50处,重要历史事件及人物活动纪念地27处,革命领导人故居20处。限于篇幅,现仅就武汉与抗战相关的部分遗址做简要介绍。
八路军驻武汉办事处旧址 八路军武汉办事处旧址位于今日汉口长春街57号(原中街89号),办事处于1937年10月经董必武同志筹备成立,最初位于汉口安仁里1号,李涛任处长。同年12月迁至长春街,处长为钱之光。中共中央代表团(对内为中共中央长江局)也在这里办公。八路军武汉办事处积极为八路军、新四军筹集粮饷和各种军需物资,开展宣传工作,动员人民群众,输送大批爱国青年赴延安和抗日前线,并热情接待了国内外各界人士,阐明中国共产党的抗日主张,广泛开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活动,为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
1938年10月25日,武汉沦陷,八路军武汉办事处工作人员全部撤离。旧址于1944年日军占领期间被美军飞机炸毁,1978年,旧址得到重新修复。复原陈列有周恩来和邓颖超、秦邦宪、董必武、叶剑英办公室兼卧室,以及副官室、接待室、办公室、会客室、会议室、电台室、机要科等。
解放公园苏军烈士墓 1938年,苏联空军志愿队来到中国,援助中国人民反抗日本法西斯侵略。他们以武汉为基地,曾远征台北,猛烈地轰击过长江中的敌舰,并顽强地参加了保卫武汉的斗争,沉重地打击了日军的疯狂气焰,在激烈的战斗中有许多志愿队员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其中包括重轰炸机大队长库里申科和战斗机大队长拉赫曼诺夫。1956年,武汉解放公园建成,武汉市政府把确认的15位苏联空军志愿队烈士遗骸迁葬于此,并修建了一座花岗岩纪念碑,用金色的中文和俄文印着烈士们的姓名和生卒年月。2015年,研究者新发现了在武汉空战中牺牲并被埋葬在此的14位苏联空军志愿队成员姓名。中俄两国共同决定,将这14位烈士的名字增刻到解放公园苏军烈士墓碑上。
中共中央长江局旧址 中共中央曾三次成立长江局,作为中共中央的派出机构,代表中央领导长江沿岸各省的革命斗争与抗日战争。前两次的成立时间为1927年和1930年。第三次于1937年12月23日成立,由王明、周恩来、项英、秦邦宪、叶剑英、董必武、林伯渠等7人组成,王明任书记,博古负责组织工作,周恩来负责统战和军事工作,董必武负责民运工作,叶剑英负责军事工作。由于长江局及所属组织的努力工作,国共两党高层谈判连续举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不断发展,南方各省党的组织迅速恢复建立,新四军改编及东进抗日任务圆满完成,以武汉为中心的湖北抗日救亡群众运动掀起高潮。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长江局不仅为这一时期抗战新局面的开创作出了历史性贡献,而且为以后党在国统区的工作奠定了扎实基础,对后来国统区爱国民主运动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1938年10月,中共扩大的六届六中全会决定撤销长江局。
国民政府第六战区受降堂旧址 国民政府第六战区受降堂旧址在汉口中山公园内西北角,东临胜利广场,西依人工湖,是一座平顶厅堂式的横列建筑,面积约400平方米。受降堂是当年抗战胜利后,国内14个受降点之一。1945年8月15日,日本政府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18日,第六战区司令长官孙蔚如上将在这里举行受降仪式,日军第六方面军司令官冈部直三郎等由中国士兵押至受降堂前,摘下佩刀,低头进入受降堂,递上投降书。孙蔚如将第六战区命令交冈部签字受领,共接受日军官兵21万人投降。汉口市政府在受降堂旁树立一块汉白玉受降纪念碑,上面刻有孙蔚如题写的碑文。2000年市文物部门将受降堂按原貌修复一新。2002年11月7日,受降堂被列为湖北省文物保护单位。
魅力江城焕新颜
武汉,这座历史文化名城,山河交错、湖泊众多,龟山、蛇山隔山相望,气势恢宏。近代武汉的历史,反映了中国人民反抗侵略、追求民族独立的历史进程。1949年,武汉历史掀开了新的一页。经历半个多世纪的发展,江城正焕发出新的生机,走向灿烂的明天。
1949年5月16日,武汉三镇解放,24日,新政权宣布武昌、汉口、汉阳合为武汉,由中央直辖。1954年6月后,改为湖北省辖。新中国成立初期,武汉被定为以冶金、机械为中心的工业城市,建立了一大批大型重点工厂,如武钢、武船、武重、武锅等。这个阶段,武汉成为国家重点建设的城市,长江大桥、武汉展览馆、武汉商场、新华路体育场等建筑如雨后春笋,矗立在江城之上。今日之武汉,为中国15个副省级城市之一,也是中部六省唯一的副省级城市,长江中下游特大城市之一,中国中部(华中)的最大都市和区域中心城市,中国重要的工业基地、科教基地和综合枢纽。
旧址保护 半个世纪以来,武汉市继续作为中心城市延续着伟大的文化脉络,许多建设业绩由于时代巨变成为历史文化的新的内涵构成。武汉的历史古迹及优秀建筑大多数得以保留,在城市规划中形成了旧城风貌区体系。武汉目前主要有以棋盘式道路为主骨架,西洋建筑风格为特色的汉口原租界风貌区;以红楼黄鹤楼为中心,中山路加之龟裂纹状街道格局为骨架,体现武汉城市革命传统的武昌首义风貌区;以前店后坊的传统商业街布局方式,传统商业建筑和民居相结合形成的有武汉地方特色的汉口汉正街传统商贸风貌区以及以归元寺为中心,有武汉特色民居的汉阳旧城风貌区等。
经济飞跃 新的世纪,伴随着长江沿岸的开放开发,武汉正建设成为中国集现代化钢铁、汽车、高新技术三大产业基地为一体和金融、流通、运输、信息、科教聚散中心的开放式、多功能、现代化国际性城市。近年来,武汉市地区生产总值(GDP)突破万亿元,稳居华中首位,居民收入持续增长。作为重要工業基地,武汉拥有钢铁、汽车、光电子、化工、冶金、纺织、造船、制造、医药等完整的工业体系。产值过100亿元的企业15户,过10亿元的企业109户。跨国投资方面,武汉是中国首批沿江对外开放城市之一,成为外商投资中西部的首选城市。截至2012年底,境外世界500强已有98家在汉投资,居中国中部至西部地区首位。金融业方面,武汉是同时具备金融市场、金融机构、金融产品三要素的城市,还是除上交所和深交所之外唯一合法的场外交易市场——“新三板”的全国首个扩容试点城市。汉口银行、武汉农村商业银行、湖北银行、合众人寿等13家金融机构总部设在武汉。金融机构在汉签约入驻的后台服务中心达31家,位列全国第一。武汉拥有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3个,省级经济开发区14个。
交通枢纽 武汉有着优越的地理位置,是中国内陆最大的水陆空综合交通枢纽,是承东启西、接南转北的国家地理中心,历来有九省通衢之称,如今已是中国少有的集铁路、水路、公路、航空、邮政、电信于一体的重要交通枢纽。航空方面,于1995年启用的武汉天河国际机场是中部地区首个4F级机场,也是国家公共航空运输体系确定的全国八大区域性枢纽机场之一,拥有定期通航点76个,可直飞巴黎、旧金山、墨尔本、莫斯科、大阪等20余个国际城市。截至2014年末武汉拥有民用航线271条,通达国内城市和地区92个,通航国家和地区13个。铁路方面,武汉已成为中国铁路运输的最大中转站,是中国高铁客运专线网主枢纽,中国四大铁路枢纽、六大铁路客运中心、四大机车检修基地之一,同时也是京广高铁、沪汉蓉高铁两条国家级高速铁路的交汇地。水运方面,武汉是中国内河通往沿海、近洋最大的启运港和到达港,武汉至上海洋山港“江海直达”航线是长江中上游地区首条通江达海的优质航线,阳逻港是国内首个也是唯一一个试行启运港退税政策的长江沿线港口。2010年,武汉新港吞吐量突破1亿吨大关,成为长江中上游首个“亿吨大港”。“百湖之市”的武汉,桥梁众多。横卧于武昌蛇山和汉阳龟山之间的长江江面上的武汉长江大桥,是中国在万里长江上修建的第一座桥梁。万里长江第一隧与万里长江地铁第一隧也建成于武汉。如今,武汉已建成的1300余座桥梁,包括立交桥、过江公路桥、公铁两用桥等各种桥型,被誉为“桥梁博物馆”。
文教科技与对外交流 今日之武汉,是中国高等教育资源最集中的五大城市之一,科教综合实力居全国大城市第三位。武汉拥有高等院校80多所,在中国仅次于北京;大学生数量愈100万人,居全球城市第一,在校研究生11.08万人。全市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97.7%,高中阶段毛入学率95.33%。科研方面,武汉拥有国家实验室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23个、国家工程实验室3个、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7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23个、两院院士60人、实施市级科技计划项目1019项。专利申请27802件,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14.5件,技术市场合同成交额309.23亿元。早在近代,武汉就是中国兴办博览会的发源地之一。改革开放前,武汉是全国四大会展中心城市。现拥有中西部最大、中国第三的展览场馆武漢国际博览中心及武汉国际会展中心、武汉科技会展中心、湖北省现代农业展示中心等展览会议场所。第四届汉交会、第47届国际规划大会、中亚区域经济合作第11次部长会议等国际展会已相继在武汉成功举办。
2016年初,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中提出,用两年时间,在10个省市和5个国家级新区开展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武汉是中部唯一入选城市!武汉市有关部门透露,武汉将依托国家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建设,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突出制度创新、管理创新和政策创新。作为中部地区扩大开发的窗口和深化改革的试验区,多项国家战略聚焦武汉,武汉已经成为引领中部改革开放创新的排头兵。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看今朝旖旎风光秀!武汉,这座中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这座新四军的发轫城,正承继着“敢为人先,追求卓越”的城市精神,继续抒写中国道路的新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