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谈“张恨水现象”

2017-03-24 10:17池喜生
名作欣赏·中旬刊 2017年3期

摘 要:张恨水可以称得上是中国现代通俗小说史上的集大成作家,现代文学史上“章回小说大家”和“通俗文学大师”。张恨水是20世纪上半叶通俗文学创作的一座高峰,他的名气最大,他的作品最多,他的水平最高,他的作品在广大市民读者中形成了一股阅读热潮,风靡一时,倾倒一时,形成“张恨水现象”。张恨水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是一个独特而复杂的存在,尽管40年代后张恨水红极一时,却在文学史上沉寂多年。

关键词:“张恨水现象” 红极一时 沉寂多年

张恨水可以称得上是中国现代通俗小说史上的集大成作家,现代文学史上“章回小说大家”和“通俗文学大师”第一人,民国第一写手,鸳鸯蝴蝶派代表作家,被誉为“中国大仲马”。

张恨水是小说家、散文家、诗人、画家、楹联大家。他是多产的作家,著作等身,一生创作了一百二十多部小说和大量散文、诗词、游记等,共近四千万字。张恨水自称“文字劳工”:流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他开辟了通俗小说的“根据地”,他的作品在广大市民读者中形成了一股阅读热潮,风靡一时,倾倒一时,形成“张恨水现象”。

张恨水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是一个独特而复杂的存在,尽管40年代后张恨水红极一时,却在文学史上沉寂多年。

一、言情世界,武侠义气,传奇故事

张恨水是20世纪上半叶通俗文学创作的一座高峰。张恨水的《春明外史》《金粉世家》《啼笑因缘》等代表性的作品显现出创作特征:新儒学意蕴、社会现实性、民间价值取向、独特的趣味追求、雅化倾向、对章回体式的继承与发展。张恨水的小说大多呈现“言情+侠义+传奇”范式。

言情世界。言情小说、时代主题与侠义小说,这种现代性成为张恨水小说广泛抓住读者大众的原因。张恨水小说以社会言情小说为主,多描写现实生活中的喜乐悲苦,作品如《如此江山》《艺术之宫》《北雁南飞》《夜深沉》《秦淮世家》《丹凤街》《纸醉金迷》等,仿佛鸳鸯蝴蝶派才子佳人的模式,充满脂粉气。故事情节大多以爱情传奇和悲剧结局为主轴,曲折新奇,感情浓郁。人物形象大致有多情才子、薄命红颜、侠义之士、财迷老者。人物特征表现为:古道热肠、侠肝义胆、温柔多情,最后为成全别人孤独离去。作品多以文雅、含蓄、曲折、婉曼的恋爱语言表现人物的思想情感、个性特点。张恨水言情小说表现了与“五四”文学现代性不同的另一种形式,他以言情文字绘摹复杂人性,以武侠义节影印悲惨时代的命运抗争,以传奇故事直面生活中的纠缠欲望。张恨水作为“新旧交替”过渡时代的文化人,审观善恶二元对立的背景,刻画现代化转型中的主人公,揭发生活扭曲、道德堕落、心灵腐蚀的命运悲剧和社会悲剧,精妙地演绎了传统文化的精神特质与忧世忧国的儒学情怀。他在传统与现代、消闲与责任、写作与商业的混合运筹中,建构了一条通往当代通俗文学的发展道路。

武侠义气。张恨水的著作有一股侠胆风骨豪情,有一缕坚强不屈的气节,老舍称颂他是“真正的文人”,“最重气节,最富正义感”。张恨水始终是一个有着强烈时代意识的新儒学作家,他非常关心国家的前途和百姓的生计,他的作品,以儒家文化打底,佛道文化镶边,侠骨义气铸形,表达一种新的社会价值倾向、大众文化心理、梦幻想象力。他的文学人生是精进奋斗、笔耕纵横的一生,他的文学作品有刚健有为的精神、高风亮节的侠气。张恨水小说始终贯穿着生命“追寻”主题,他追寻理想爱,追寻家国情,追寻“新旧合璧”、俗雅和谐。他的作品是卓尔出众的名士才情、报业生涯、创作经历、爱国举动、身世生活的总体写照,饱含着中国士大夫传统的忧患意识和自强不息的武侠义气,正如“国难小说”《弯弓集》中的豪言:“背上刀锋有血痕,更未裹创出营门。书生顿首高声唤,此是中华大国魂。”

传奇故事。张恨水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奇观。张恨水是编织故事的高手,他的作品以语言通俗、描写细腻、情节曲折见长,描写市民复杂的人际关系、心理状态和感情纠葛,揭示市民的世俗人情、多元化的生活追求和道德操守。他擅长编织出一系列曲折离奇、富有传奇色彩的故事,能够激发广大市民的阅读兴趣,给他们带来精神的愉悦与享受。他巧妙构思,点铁成金,写出了一部部融言情、武侠、社会为一体的跌宕起伏、扣人心弦的精彩作品。他擅长将言情内容和传奇成分融为一体,他的小说悬念丛生,人物命运跌宕起伏,作品情节曲折复杂,结构布局严谨完整,吸引了各个层次的广大读者,如《春明外史》《金粉世家》《啼笑姻缘》,通过恋爱悲剧反映军阀统治下的黑暗现实,一经问世,便引起轰动,风靡一时。在轰轰烈烈的“五四”新文化运动主流之外,在消闲与责任交织的文化心态下,张恨水的章回体小说呈现出“高雅化的通俗”“传奇式的情节”,掀起了轰动一时的“张恨水热”。

二、中西合璧,雅俗共赏,报刊小说

张恨水的小说将中国传统的章回体小说与西洋小说的新技法融为一体,不仅打动了普通老百姓,而且感动了高层次的读者,做到了真正的雅俗共赏。茅盾赞曰:“运用章回体而善为扬弃,使章回体延续了新生命的,应当首推张恨水先生。”

传统章回体式。张恨水的小说是忧国忧世情怀和温柔敦厚情趣的结合体。张恨水虽然出生在武门之家,却是浑身上下渗透着传统文人气质,往往用辞章展现自己的才华。他借用南唐后主李煜的词《乌夜啼》中“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取名张恨水,自小就对《红楼梦》《三国演义》《聊斋志异》等书“着了魔”,沉浸在自制的“黄土书屋”,陶醉于《千家诗》的“莫名其妙的有味”,喜欢把玩“风花雪月”式的辞章,是个“画蝴蝶于罗裙,认鸳鸯于坠瓦”的鸳鸯蝴蝶派言情爱好者,是以“游戏、消闲、世俗”著称的通俗文学《礼拜六》的胚子,“专爱风流才子高人隐士的行为”。张氏早年就读于旧式书馆,并沉溺于《西游记》《东周列国志》一类古典小说中,尤其喜爱《红楼梦》的写作手法,醉心于风花雪月式的诗词典章及才子佳人式的小说情節。他的“才子佳人”作品具有丰富的传统文化特征,在小说的内容上,鼓吹新知,开启民智,娱乐消遣,有鲜明的时代性;在小说的形式上,应用传统章回小说的回目形式、文本套语、诗词嵌入、语言表白。他的小说“以社会为经,以言情为纬”,“说故事、写人物、新思想”,“偏重于辞藻”,“力求工整”,采用中国普通市民最熟悉的小说文法:章回体、第三人称、全知视角、正叙。张恨水是现代通俗文学史上的一座高峰,他在新与旧、传统与现代、消闲与责任、商业与艺术等错综复杂的文化现象之间寻觅着自己的前进方向。

西洋小说技法。张恨水的小说是高雅化和通俗化的结合体,将中式的章回体融入西方细节的描写中,独创了以俗为雅、雅中藏俗的写作风格。小说采用西洋小说技法,运用西方结构主义叙事学,灵活采用诸如原型叙事、家庭叙事、侦探叙事和新闻叙事等多种模式叙写现代都市风情;小说描摹了拯救者、落难者、背叛者、受害者、牺牲者、殉情者、帮凶者、威逼者、破坏者等角色形象,剖析了都市社会“民间群落”的命运肌理。他大胆借鉴和吸收外国小说的一些表现手法,如景物描写、人物心理刻画、内心独白、性格塑造、细节描写、电影艺术表现手法。张恨水在表现形式上的高明和独到,注重传统形式和民族化的叙述方式的沿用,迎合读者大众“念旧”的情感,又积极接受了新文学的白话文,不局限于人物外部形态描写,强化了西洋小说中对人物内心活动的刻画,构建了阅读者“尚奇”的趣旨,将水墨画般的风景描写和真实细腻的心理描写结合起来表现小说人物形象,这是章回小说改良史上成功的创造。

报人作家。张恨水是从“《礼拜六》的胚子”走上职业写作的,有复杂的成长经历和突兀的感情体验,历经长达30年的报人生涯,以写小说养家,靠稿酬吃饭,凭笔杆子买了房子买了块地,以“文字劳工”养了三十多口家人,自己还能办一份报纸《南京人报》,是极为成功的报人小说家。现代报刊机制、稿费回馈制度、谋生养家动机,促使他广泛接触都市文化,积极搜集新闻创作素材,并且促成了他市场意识的形成。报界生涯使张恨水耳濡目染于新闻时事,将新闻时事写进小说,使小说获得了巨大经济效益和社会反响。张恨水的小说无论是在叙事体制还是叙事趣味上,都带有明显的报章小说的特点,他主动适应报纸连载的要求,尊重普通民众的接受水平和阅读趣味,积极探寻、拓展现代通俗小说的生长空间,带来了现代通俗小说的商业性成功,造就了中国现代文学雅俗共存的文坛格局。张恨水作为报人作家,有丰富的人生阅历、强烈的职业责任、高度的时讯敏感、坚韧的谋生动机、自觉的求新激情、狂热的写作心扉、卓越的创作才华。张恨水,作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通俗文学大师,他的社会言情小说,无论在内容上还是在形式上,都对后世通俗文学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他的成功得益于报刊,又回馈了报刊,报人生涯使张恨水获得了最深厚的底蕴,成了优秀的小说家。

三、创作才华惊人,读者分布广,小说发行量大

论起中国现代的通俗小说,张恨水可以称得上天字第一号人物。他的名气最大,老舍曾称张恨水是“国内唯一的妇孺皆知的老作家”;他的作品最多,他一生创作了中长篇小说一百二十多部,作品汗牛充栋,比巴尔扎克还多;他的水平最高,每一部作品都力图创新,他在小说的主题、题材、情节、结构、语言、细节、回目,甚至人物的小动作上,都倾注了大量心血,他把中国的章回体小说引入现代,提高到一个雅俗共赏的新水平。张恨水为中国传统的通俗小说奏出了绝响。

创作才华惊人。张恨水博览群书,记忆超群,是个典型的“才子”。他每日创作五六千字,白天写小说,编副刊,夜间编新闻,看大样,是报界的摇钱树。他广泛的阅读使他继承了中国古代士大夫们忠君爱国的思想,他对言情小说和武侠小说的喜爱又拓宽了自己的视野。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张恨水是最多产的作家,现代作家中无出其右者。张恨水的小说同时创作的数量多,在鼎盛时期,他能同时创作六七部小说。长期强迫性高速写作,大大锻炼了他的文字功夫,提高了他的敏锐判断力,他不仅是当时最多产的作家,而且是作品最畅销的作家,还有很高的国际声誉。

读者分布广。张恨水是我国杰出的现代通俗文学大师。《金粉世家》是张恨水才华横溢的扛鼎之作,1927年2月至1932年5月,连载于《世界日报》,百万余字,是张恨水连载时间和篇幅都最长的作品。他倾其一生为市井百姓写作,激情昂扬地把市场和读者放在首位,在“游戏”“消闲”“世俗”中,创制出人生平台,充满了茅盾所批的“游戏的消遣的金钱主义的文学观念”。张恨水拥有众多的“粉丝”,以中国大中城市市民为主体的读者数量堪以亿计,大多数小说作品在问世之初就在广大市民读者中形成了一股强大的阅读热潮,风靡一时,蔚然壮观。他的长篇小说《春明外史》《金粉世家》和《啼笑姻缘》在社会上的销行量,是任何一部现代小说都难以抗衡的。

小说发行量大。《啼笑因缘》是张恨水作品中影响最大的一部,它问世后,立即引起全国性的轰动,“上至党国名流,下至风尘少女,一见着面,便问《啼笑因缘》”。其后,一再被改编成评书、评弹、京剧、沪剧、评剧、粤剧、话剧、大鼓等多种艺术形式,截至20世纪末,十余次被搬上影视屏幕,小说再版已达26次,这样的盛况在20世纪中国文学史上是独无仅有的。《啼笑因缘》将言情、谴责及武侠成分交融一体,这部小说在发表的当时就因各大电影公司争先要将之拍摄为电影而几成新闻,由它改编成的戏剧和曲艺也不在少数,而因《啼笑因缘》而作的续书之多更是民国小说之最。张恨水的名声如日中天,即使不看小说的人也知道这个作家。

四、市场化运作,文化性消费,大众化品尝

张恨水是当时通俗文学的金字招牌。张恨水的文学作品在走向市场、迎合市场、适应市民文化消费这一方面获得了巨大成功。

市场化运作。稿费制度、家庭负担是促使张恨水小说创作走向市场的外部推力,学贯中西、才通古今的创作奇力是张恨水成为报刊“摇钱树”的关键,作品的美学特征与市场效应达到高度统一,文学声誉和报刊收入达至推波兴澜。借助传播迅速、覆盖面广大的大众媒介,张恨水的小说很快占领了市场,30年代的北平,有五六家报纸同时连载张恨水的数篇长篇小说,每天下午两三点,就有很多读者在报馆门前排队,欲先睹为快。每天晚上九点,报馆来索稿的编辑便排队等在张家门口,张恨水在稿纸上奋笔疾书,数千字一气呵成,各交任务。张恨水主要写市民阶层的人生悲欢和生活状态,用喜闻乐见的形式迎合中下层民众的阅读期待、审美心理。他的小说為报社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也大大地改善了他自己的生计状态,他引以为荣的是“自家在北平的大宅子,是用稿费换来的”,“全家三十多口人,靠一枝笔,日子倒过得不错”。众多作品除了靠报刊发财,还开拓了视频市场的聚财效应,如《梁山伯与祝英台》《满江红》《孔雀东南飞》《夜深沉》等都被改编为电影电视出版发行,取得了日进斗金的经济效益。他的代表作《啼笑因缘》,再版二十多次,先后六次拍成电影,创下了一个记录,甚至有不法书商盗用张恨水的名字,“山寨”出了一百多部伪书,在市面上也卖了好价钱。

文化性消费。张恨水身处“准大众文化时期”,他的小说作为大众文化产品,拥有数量广大的读者,他的读者上至鸿儒,下至白丁。作为报人的张恨水,深谙大众媒介对于小说传播的巨大魔力,也适应都市民众的文化消费能力。他以记者视角、新闻面孔、故事“社会化”、报刊“副文本”、文本“杂语化”的技巧,使其小说得以畅销,赢得了广大读者趋之若鹜的喜爱。他有意识地借鉴了一些电影特写、电影蒙太奇、电影旁白等手法,使小说具有被改编成电影的优势,拓展了文化消费的新格局。张恨水小说被改编成电影的有数十部,仅《啼笑因缘》就创造了电影神话。新兴电影艺术与张恨水小说相得益彰,文化张力、经济收益与社会效益相辅相成。直到当下仍有市场,2004年上映了38集电视连续剧《啼笑姻缘》,2006年上映了30集电视连续剧《夜深沉》,2008年上映了42集电视连续剧《纸醉金迷》。

大众化品尝。“版外新闻”是小说可读性、趣味性的巨大利器。张恨水的成名作《春明外史》,作者以报人的眼光,揭示了20年代中国社会政界、军界、学界以至娱乐圈等社会各阶层的种种怪现状,甫一问世,就受到极大欢迎,洋洋洒洒90万字,在《世界晚报》上连载57个月,轰动京城。《金粉世家》在《世界日报》副刊《明珠》上连载5年之久,展现了一个“香消了六朝金粉”的豪门贵族的盛衰史。《啼笑因缘》刊登在《快活林》上,小说将缠绵悱恻的言情和锄强扶弱的武侠传奇熔于一炉,揭露了横暴的军阀丑态。小说巧于构思,富于想象,讽喻辛辣,语言通俗,描写细腻,情节曲折,受到无数读者的欢迎,一时文坛中竟有“啼笑因缘迷”的口号。他的小说成为中国20世纪20至40年代大红大紫的畅销书,“张恨水”三个字成为金字招牌,“张恨水现象”成为小说界的新纪录。

五、结语

张恨水的小说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和丰富的个性色彩,他的通俗小说,没有“五四”新文学的“陈义过高”“研究高深”,而是表现得趣味化、通俗化;没有纯文学的重探索性、先锋性,而是重情感性、平视性。张恨水认为“小说就是小说,并不是历史”,“与布告有别”,“与教科书也有别”,“吾作小说,令人读之而不否认其为小说”。他创作的现代都市风情小说,是都市社会“民间群落”的生动印记,他的风情小说力避主流话语中心,避开热闹与喧哗,以一种游走的姿态融入社会。

张恨水正直清白,侠肝义胆,“坚主抗战,坚主团结,坚主民主”,用如椽之笔“揭春明外史嘲金粉世家刻画因缘堪啼笑,看新燕归来望满江红透唤醒迷梦向八一”,描绘了平民百姓自娱自赏的社会浮世图。张恨水用几千万字的辛勤劳作,为中国几亿读者描绘了生动开阔又气象万千的人生画卷,描绘了物质主义价值观统治的观念世界、金钱权力支配的感情世界、官商一体的权力世界,他把中国通俗小说推上了时代的高峰,为中国文学的现代化奉献了毕生的精力。

張恨水是20世纪通俗文学的经典巨匠。

参考文献:

[1] 朱栋霖.中国现代文学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4.

[2] 赵孝萱.鸳鸯蝴蝶派文学新论[M].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2003.

[3] 范伯群.中国近现代通俗文学史[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

[4] 薛凌.论张恨水小说的市民性[N].湖南师范大学,2009.

[5] 马彦峰.论张恨水对传统小说的现代化改造[N].陕西师范大学,2010.

[6] 刘玉芳.传统与现代的交融——论张恨水及张恨水小说[J].船山学刊,2010(2).

作 者:池喜生,文学硕士,广州松田职业学院基础课部副主任,党委宣传部副部长,研究方向:中国古代文学。

编 辑:杜碧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