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首诗歌是盛唐诗人李白所作,其间通过对翠微山林景色以及田园风光的描写,淋漓尽致地表达出作者任性自然的豪放洒脱之情,并真情地流露出对质朴、自在、闲适的农家生活的陶醉之情。
关键词:田园 自然 真情 忘机
一、知人论世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盛唐杰出诗人的代表,被后人誉称“诗仙”。盛唐的另一位杰出诗人杜甫曾用“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来评价李白诗歌,可见其超凡脱俗的艺术魅力。与他的性格相映照,其诗作创作题材广泛:有对祖国山河及自然风光无限赞美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飞湍瀑流争喧 , 崖转石万壑雷”等;有蔑视权贵,豪放不羁,揭露黑暗现实的“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有任性自然,陶然田园的“我醉君复乐,陶然共忘机”。
对李白诗歌的研究历来是学术界的热点问题,毋庸置疑李白写诗很有成就后,即唐代就有人研究李白诗歌,明清研究著作、成果很多,大多是各种诗话文集评论,例如明代朱谏的《李诗选注》,清代王琦的《李太白年谱》。20世纪研究李白的大家,如詹 先生的《李白全集校注汇释集评》,西北大学的文学院教授安旗的《李白全集编年注释》,南京师范大学郁贤皓教授主编的《李白大辞典》等,均对李白诗歌的研究具有突破性的贡献。关于《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这首诗歌的写作背景,在学术界一直备受争议,主要有两种见解:一种是对李白一生几入长安的问题,大多数学者倾向于两次,那么这首诗歌就是诗人写于第二次入长安供奉翰林时;另一种是作于唐玄宗天宝十一载,诗人当时五十二岁,正隐居终南山。
通读全篇,不难看出这首诗歌在题材上侧重于田园诗,令人想起“古今隐逸诗人之宗”的田园诗人陶渊明。纵观全诗,其间透露出来的恬静安适的田园生活,虽确实与陶潜先生的田园志趣不谋而合,但亦不得不承认是诗人在借鉴吸收前人经验的基础上,充实了新的内涵,从而使性情铺展显得酣畅淋漓,纵横尽得,形成了自己的情怀格调,在境界上总体显示出沉醉自然的豪放洒脱。
二、诗歌赏析
一首好的诗歌应当是令人回味无穷的诗歌,例如流传千古、脍炙人口的诗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林无静树,川无停留”“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读完之后,不仅会让人有反复朗读的兴致,而且会让人静下心来,感悟自然的美与神奇,以及人生的曼妙与真情。本首诗歌也是如此,接下来,让我们一起领略和感悟其中的真意。
《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终南山”,是几座连绵山峰的总称,坐落于陕西省,唐朝士子多隐居于此。“下”表明诗人赏游终南山已经结束。“过”指顺便访留。“斛斯山人”是诗人一位姓斛斯的隐士朋友,既与终南山多隐士相呼应,又引出了诗人拜访的对象,一举双得。“宿置酒”交代了傍晚时节,友人热情款待诗人饮酒作乐,并留下诗人在家中过夜。纵观题目,我们不难看出诗人纵情山水并清逸洒脱的自然性情。
为了叙述方便,将采用细读的方法对这首诗歌进行剖析。
前四句:暮从碧山下,山月随人归。
却顾所来径,苍苍横翠微。
开篇以烘染之法写傍晚时节,月亮陪伴着诗人从山林碧绿的终南山下来,将月亮拟人化,脉脉含情,强化了月亮的情谊,使得月亮具有崇高的深沉意蕴。月亮尚且有如此的情谊,那诗人更应如此,畅游完神奇、静谧的终南山,诗人被其美景所折服,“却顾”是这一情感的真实外露。回头望一下来时的山路,不忍離开,这一句从诗人对终南山的依依不舍之情中,将山林景物侧面展现得惟妙惟肖,可想而知,如果没有如此迷人的景色,诗人怎会回头望。紧接着,诗人又通过“苍苍横翠微”这一句将其山林景物转向正面描写,“翠微”是指青翠幽深的山林,“苍苍”一词则更加渲染了山林色彩的浓重,“横”字将这种色彩、氛围都笼罩起来,从而进一步强化其景色的优美迷人,呈现极强的画面感,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一般。
再来回看一下首句“暮从碧山下”。这句看似极其平常的五个字,但没有一个字是虚设的:“暮”字引出下文的“山月”和“苍苍”,“碧”字引出下文的“翠微”,“下”引出下文的“却顾”。可见作者的用语既精练、准确,又巧妙传神,为下文不忍离别情感的展开及其景物的特点描写做铺垫。
中间四句:相携及田家,童稚开荆扉。
绿竹入幽静,青萝拂行衣。
这四句由畅游登山之后的惜别感转向过路拜访友人的情境。“相携”在本首诗的对象上曾出现过异议,有人说是和友人即斛斯山人相携,也有人认为这里相携的对象应是月光,和首句“山月随人归”相呼应。在这里,将此归于第一种,即相携的对象是题目中提到的友人。原因如下:首先,“相携”二字,一方面从字面上来说,将诗人与友人的久别未见之后的亲密状态展现得毫无违和感,另一方面从更深沉的内涵上可以感悟到诗人与友人精神上的志同道合,更符合本文田园主题。“及田家”就这样一路与友人畅所欲言,不知不觉来到了一户田家的家里,“童稚开荆扉”“荆扉”即柴门,是用树条编扎的简陋的门,原指穷人家里的门,在这里则是诗人用来突出山林野趣,以此来表现友人恬淡宁静的隐士情怀。晋陶渊明在《归园田居》(其二)中“白日掩荆扉,虚室绝尘想”的“荆扉”也是同样的隐士用意。同时这句话也写出了田家孩子打开柴门笑脸迎接远道而来的客人,一片和谐的氛围。进入园内,映入诗人眼帘的是“绿竹”“幽径”“青萝”等一系列幽静的自然景物,没有半点尘俗嘈杂,“入”“拂”二字又将景物拟人化,赋予景物以人的情态,呈现了田家一片宁静祥和的原生态。
由上分析,可以总结出前八句,写了诗人白天畅游终南山的美丽翠微的山林之景,令诗人心旷神怡,直到暮色,不舍离开。后四句写出月夜下,更有一番宁静闲适的田家庭院的自然风光,令诗人陶醉享乐。
最后六句:欢言得所憩,美酒聊共挥。
长歌吟松风,曲尽河星稀。
我醉君复乐,陶然共忘机。
这里的“得所憩”从浅层面分析既有对因友人热情款待可以在质朴、闲适的田家院落居住的欣喜,又有久逢知己,话语投机的畅快。从深层面讲,更是作者在精神层面的一种休憩:不被生活俗世所打扰,不被政治权势所束缚,一种完全享受自然的休憩。一个“挥”字将诗人满饮一杯后倾去酒中余滴的动作展现得淋漓尽致,又将诗人天性自然、洒脱豪放的形象塑造得完美无缺。吟唱松风歌曲,畅谈心中之事,哪怕到了星稀的时刻,友人和诗人依然是被良辰美景,赏心乐事所陶然,所沉醉。“‘忘机是道家俗语,忘记尘世中的烦恼、得失”,一心只在自然赏乐、真情陶醉中。
后六句总写诗人与友人在宁静祥和的田园庭院中饮酒高歌,洒脱清逸,人与自然和谐对话,一任性情的自然舒展,没有半点束缚与羁绊,将世俗的烦恼抛在良辰美景之后。有的只是真情与自在,舒畅与欢乐。不禁使人想起《牡丹亭》中,“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只不过这首诗的心境正好与杜丽娘无可奈何的心境截然相反,仿佛宇宙间的一切安宁,一切希望都寄托在浓浓情谊的闲适庭院中,可见诗人在精神境界中的享受与满足。
三、主题回顾
赏析完内容,我们回到本首诗歌的创作时间及地方的异议上来。“四十四岁到五十五岁是诗人漫游时期,道教盛行,诗人加入了道士行列,在《赠蔡山人》:‘我本不弃世,世人自弃我中也以此表示对现实的反抗”。在对内容赏析的基础上,倾向于诗人是隐居终南山所做,如果诗人是第二次入长安翰林,仅一年多的时间,他很难用一天的心情去畅游终南山,并且到了月夜时,仍流连忘返被友人留在一户田家做客,共同享受自然之乐,恬淡生活。此外,漫游隱居终南山更能与隐士友人斛斯山人的身份相契合,更能有共同的雅致来畅谈高歌,更能与宁静和谐的自然景物以及田园诗歌的主题相映照。
纵观全诗,诗人全用赋体写成,流露出诗人对自然风光的无限欣喜以及陶醉田家庭院的自在、忘机之情。“《人间词话》中言: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在这首诗歌之中,所有的景物都被一种清新、自然、和谐的氛围所笼罩,所有的景物都浸透着诗人的脱俗情趣。它们在此已不仅仅是作为人物的背景所存在,而是与人物的洒脱情怀、天人合一的境界融为一体。
参考文献:
[1] 张洁.品酒读情《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教学片段[J].语文建设,2006(10).
[2] 郁贤皓.《李白集》前言[J].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07(6).
[3] 《国学典藏书系》丛书编委会译.人间词话[M].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11.
作 者:周文娟,淮北师范大学研究生,研究方向:学科教学(语文)。
编 辑:赵红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