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汝娟
摘 要:国画精粹是我国传统文化瑰宝之一,具有很高的艺术鉴赏价值。宣纸和毛笔是国画创作的主要工具,其意境的表现形式主要依赖于墨的浓淡、笔的线条以及景物在宣纸上的位置。首先分析了国画艺术中意境的内涵和外延,然后对意境的表现形式进行了细致的阐述。
关键词:国画艺术;国画意境;表现形式
筑就中国梦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弘扬民族书画艺术是复兴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国画是中国古老的绘画形式,具有几千年的发展历史。在历史长河中,不同时期的国画作品各有其突出的特点,但是国画意境的表现形式大体相同。这些基本的意境表现手法在不同的作者手中也会彰显出不同的特色,营造出独特的意境。加强对国画意境表现形式的研究,有利于普及国画绘画方法,提高绘画爱好者的作画水平。
一、国画艺术中意境的内涵和外延
(一)国画艺术中意境的内涵
国画在意象的呈现方面与其他绘画形式有很大不同,国画在意象表达上并不强调对现实事物的真实呈现。在国画作品中,现实事物往往会发生变形,这种变形并非让现实事物在画作中变得面目全非,而是要在创作中融入创作者的主观情感,使意象带有创作者的意识和态度,从而营造某种更为深远的境界,使观赏者能够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当然,国画作品的意境表达也会受到传统文化的影响。在我国,传统的绘画思想受到儒、释、道三家的影响,三家分别代表三种不同的哲学思想,它们对于自然和生活的感悟也是不同的,延伸出来的美学观点也就不尽相同。国画创作受这三种思想的影响很深,尤其是在意境表达方面。当创作者受到这些思想的影响时,就会在国画创作中将这种影响表现出来,而国画所传达的意境也是创作者思想认识的体现。
在我国古代,文人常常创作诗词歌赋。诗词歌赋也非常讲究意境的表达,透过诗词的字里行间,我们能够感受到作者的情感和内心世界,并在思想上引发共鸣。艺术是相通的,古人的创作讲究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所以,诗中的画就是作者的意境表达,而画中的诗也正是国画所要展示的意境,创作者心中拥有一个充满节奏和韵律的美好世界。
(二)国画艺术中意境的外延
意境也可以理解为意识环境,作者用画笔和宣纸将自己的意识勾勒出来。通常情况下,中国画的画面用笔自然流畅,是作者创作意识的流淌。从这个角度来分析,中国画也是作者的意识流作品。从国画作品可以反映出作者的心理活动,对于大众了解作者和作者进行自我分析都具有良好的作用。国画是我国的书画艺术精粹,也是国人进行修心养性的娱乐方式。不同历史时期的国画作品,也可以反映出作者所在时代的生活品质和人民的精神面貌,故国画艺术的意境也是一首富有独特魅力的精神史诗。
二、国画艺术中意境的表现形式
(一)构图的精心
构图是国画艺术创作的基础,精心的构图能够让国画意境别有一番风味。不同的国画主题画面的布局也不尽相同。留白是国画创作中的独有特色,恰当的留白不仅不会让画面变得不饱满,还会让画面表现的内涵更加丰富,给读者留出更多的思考空间。
例如,在为“孤帆远影碧空尽”这句诗来进行配画时,就要设计一定的留白空间,从而表现出船行驶出很远,船影渐渐靠近天际的辽阔画面。再如,在《牡丹花开家富贵》这个创作主题下,就要让整个画面非常饱满,花团锦簇,营造出一种热热闹闹的意境来。这就可以表现出生活幸福美满、一切和和美美的庭前胜景。
构图能力的提升,需要作者对平面设计有一定的了解,还需要作者有勇于尝试的胆识。国画艺术的特点之一是运用夸张的手法,以小见大地来表现主题。此外,作者需要对传统文化中的各种景物所富有的寓意有所了解。例如,要使用青松翠柏和仙鹤以及亭台楼阁来表现长青不老,尽管在现实生活中仙鹤不生活在松树林而是生活在沼泽芦苇地上。意境是读者看见画中景物后联想景物的寓意来思考的。为了更好地表现出国画艺术中的意境,就要对中华传统文化有很深的积累。
(二)挥毫的讲究
毛笔是国画创作中的主要工具,不同大小的毛笔在作画中各有应用。通常情况下,在国画工笔创作中,所用毛笔的规格比较多,用细致的笔锋来勾勒细节,用饱满的笔锋来着色。这样的用笔方法能够让整个画面非常精致,营造出一个绮丽清新的意境。在国画写生创作中,所用毛笔的规格比较少,用一管毛笔来作画,依靠作者用笔的力度以及笔锋和笔肚来表现线条。这样的用笔方法能够让整个画面浑然一体,营造出一种梦幻般的意境。有时候,在这种单调的用笔用色创作中,加上一点其他色彩,对画面有点睛和提亮的作用,让画面的意境更加美好。
例如,著名的《清明上河图》,用笔非常考究。整幅画面上的人物数量非常多,建筑景观非常细致,树木楼阁相互掩映。这样的国画作品需要各种型号的毛笔来作画,用小毛笔来勾勒人物,用大毛笔来给树丛着色。只有这样才能既保证画面人物的精致,又保证具有国画特有的风景人物交融为一体的意境。再如,对于《镜泊湖飞瀑》这一作品,要用粗笔快速划过纸面来表现出瀑布的壮观,还要用细笔对瀑布撞击地面溅起的水花进行勾勒,从而显现出瀑布飞流直下速度之快。山上的青松和山岩的褶皱,则需要用粗笔和细笔交替使用,从而表现出树干的遒劲和树叶的轻快,表现出山岩的古老和高耸。
巧妙用笔能力的提升,需要作者对各种型号的毛笔的使用特点有全面地了解,从而能够根据不同的作画需要选择最佳的毛笔。需要注意的是,随着制笔工艺的提升,各种毛笔的性能和表现力也有不同程度的变化,作者可以借此来创造性作画。
(三)用墨的技巧
国画创作中,用墨的濃淡是画面意境表现的关键。画面着色过程中,用墨量的大小直接决定了画作的意境。大量用墨能够增强画面的饱和度,让画面更加鲜艳,表现出强烈的情感。用墨较轻能够让画面多一份恬静,表现出作者的淡然生活态度。
例如,在为陶渊明和王维以及孟浩然等山水田园诗人的诗词作画时,就要用墨清淡,从而表现出其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到南山的那份淡然。再如,在为岳飞的《满江红》配画时,要用墨饱和,从而表现出浓浓的爱国情怀和激昂的战斗情绪。“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这就需要用浓重的墨色来表现出岳飞内心的愤怒和国家风雨飘摇的危难情景。再如,张大千的泼墨作品,要用各个部分墨的浓淡来呈现作品,重墨重彩之处就是大山的主体,墨迹晕开的地方就是山上树木与山间云彩的交融之处。
用墨技巧的提升,需要作者对不同宣纸和墨汁的特点有深入了解,从而能够很好地驾驭墨汁在宣纸上的浸润程度,最终创作出优秀的作品。此外,用墨的手法还要结合自己的目标意境,通过墨的浓淡来渲染意境的热烈或者深远。
(四)虚实的结合
虚实结合是国画创作的高超技巧,虚实结合可以营造出别致的意境。虚实结合可以给读者联想的空间,从而提升国画的欣赏价值。虚实结合可以拓宽画中景物的空间,增强视觉感。虚实结合可以表现画中人物的时间感,更好地表现故事情节。
例如,在齐白石的画作《虾》中,虾的须子和身体的颜色很淡,而虾头的着色和线条都很清楚。相对虾头而言,须子和身体是虚化的。这种虚实结合的创作手法,可以让人一眼就知道画作的主体是“虾”,然而须子和身体的虚化处理,又表现出了虾的晶莹。几只虾在一起,须子和虾的身体会相互重合,虚化处理则给画面增添了几分灵动。倘若整只虾都写实,几只虾重合在一起,则会使画面显得混乱,失去了国画特有的飘逸之感。此外,如果虾的身体、须子和虾头都写实的话,虾的身子宛如盔甲一般,整只虾便缺少了轻盈。再如,对《南柯一梦》这幅画作,做梦者和梦境中的人物的大小和清晰程度必然会不同,梦中的人物环境需要虚化处理,表现出同一画面上两处人物的时空差异。
作画虚实表现形式技巧的提升,需要作者对道家的思想有一定的了解。人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虚实结合就是让各种景物以一种最自然的形式和谐地结合在一起。
(五)诗画的融合
自古以来,我国的国画艺术总是与书法和诗词同步出现。优秀的画作会有诗人为其题词,在画面的右侧是书法诗词,整体上提高了画作的文化内涵。知名诗人的诗词作品,也会有画家为其诗作画,从而有助于读者理解其诗词的意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是对国画作品和古诗词作品的最佳褒奖。
国画写生,不仅仅是对眼前的风景进行直接描绘,客观再现风景不如相机拍照更逼真。国画写生,是要将作者见到风景后的情怀彰显出来。对于同一风景,有人看到的是直冲云霄的山峰,有人看到的是环绕在山间的婀娜云雾,有人看到的则是“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豪迈。国画工笔,是对景物的细致描绘,用国画特有的笔法和着色来记录情景,在这种情景中融入自己的情感。例如,袁枚的《所见》,牧童本来是歌声振林樾的,忽然闭口立是因为有捕鸣蝉的想法。在这幅《所见》配画中,要对牧童的表情进行精心处理,表现出小牧童忽然闭嘴的表情。
诗画融合的国画艺术表现形式,对作者的文学素养和美术素养都有较高的要求。饱读诗书自然思想丰富,可以用画笔来再现头脑中丰富的画面。具有优秀绘画能力的人,必然能够对诗句中的意象进行联想,最终在脑海中形成美丽的意境。
三、结语
国画艺术意境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不同作者的创作理念和思想不同,其创作出的意境也存在较大差异,但是国画在自己的发展历史上也形成了一些创作规则。精心的构图是国画意境创作的基础,图中景物的位置决定了整个画面风景的大小;考究的用笔是国画意境的灵魂,画笔勾勒出线条的粗细奠定了整幅作品的基调,纤细的线条突显婉约,粗壮的线条显得遒劲有力;用墨的浓淡是意境的关键,浓墨重彩能够表现出作者强烈的态度,墨迹轻薄则表现出作者内心的飘逸与恬淡;虚实结合是国画意境的高超技巧,运用该手法能够用画面呈现出景物的层次感;诗画的融合是国画意境的最高境界,当诗画交融在一起,就增加了国画的文化价值。实现民族文化复兴的背景下,对国画文房四宝的研究更加深入,工具使用性能的優化必然推进国画艺术的再度飞跃,国画意境也将臻于登峰造极。
参考文献:
[1]杨春玲.国画艺术的意境表现手法探究[J].长江丛刊,2016,(31).
[2]聂之鸿.聂之鸿国画艺术欣赏[J].湖湘论坛,2015,(02).
[3]盛克森.盛克森国画艺术欣赏[J].湖南行政学院学报,2015,(03).
作者单位:内蒙古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