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文培
杨文广亭山灭寇
●许文培
话说北宋年间,天波府杨家将的后起之秀杨文广,回富阳给在富阳的祖先坟茔上坟。正当他准备回京之际,富阳县令找到他说有事相求,原来亭山那一带,有一个祸害老百姓的灾星,县令请求杨先锋帮忙捉拿这伙强人,还地方一方安宁。
县令所说的亭山,就是位于富春江下游南岸,与富阳城隔江相望的那座高高耸立于群峰之上的山峰,因其模样像个亭子,故当地人称其为亭山。前段时期亭山上聚集了一伙盗贼,为首的那个盗贼本身怀绝技,飞檐走壁如履平地,自称“亭山大王”。亭山大王收拢了一些地方上的地痞流氓、无赖恶棍,占山为王。他们在山上修建山寨,广积礌石,平日里风高放火、月黑杀人、无恶不作,抢劫过往行人,拦截进出客商,把一个好端端的粮米之仓搞得田荒地白、民不聊生。县令虽几次派官兵前去亭山围剿这伙盗贼,无奈亭山山势险要,易守难攻。几次出兵,都是无功而回。
杨文广一听此事,义愤填膺,当场表态,不除此寇,誓不回京。他当时叫县官给他找了一位向导,带他到江南大源一带察看了一下亭山的地形。
亭山的地形还真有点复杂,山脚地势还比较平坦,一到半山,就峰峦陡起,怪石林立。除正面一条羊肠小道弯弯曲曲直通山顶外,其他三面全是高崖陡壁、万丈深涧。亭山大王不但本领高强,而且熟知布兵排阵之法。他在险道口置备了大量的檑木、滚石,设重兵把守。真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官兵每攻山,就吃亏在这里。
杨文广听本地人介绍,说有位懂医术的老药农,为给附近一带的百姓治病,常年在这悬崖峭壁上攀采草药,熟知亭山周围的地理情况。杨文广得知这一信息,马上亲自来到老药农家,诚心诚意地向老药农了解亭山的地形地貌,讨教攀登上山的方法。老药农听说杨文广是来帮当地老百姓剿灭亭山贼寇的,二话没说,就向杨文广详细介绍了亭山四周的情况,并告诉杨文广,根据他多年采药得出来的经验,从亭山背后某个地方可攀登上山。并自告奋勇,杨文广攻山灭寇这天,他愿为攻山的官兵带路。
杨文广吩咐富阳县令准备好一百多只山羊,一百多串鞭炮和两百多盏灯笼,备攻山灭寇时用。另外,他又在官兵队伍中挑选了二十多个身强力壮,手脚敏捷的年轻小伙子,对他们进行了短期的攀崖登山的强化训练。
一切准备工作就绪,在一乌云密布的夜晚,杨文广率领官兵把山羊赶到亭山正面的山脚下,在每只山羊的两只角上各挂一盏灯笼,再在山羊的尾巴上绑上一串鞭炮,点燃后,把山羊向山上赶去,同时吩咐官兵一齐擂鼓呐喊。一时亭山脚下鼓声咚咚,杀声阵阵,那些山羊受到惊吓,没命地往山上窜逃。杨文广此时带领那二十多个精兵强将,身背绳索、挠钩,在那老药农的带领下,悄悄地转到亭山的背后,向亭山的山顶攀登。
守关的草寇一见山下有人攻山,急忙飞报亭山大王,亭山大王急忙率众喽啰到关前观看。此时山下喊杀声震天,战鼓声动地,数不清的灯笼火把正漫山遍野向山上涌来。由于夜色朦胧,亭山大王摸不准到底有多少官兵前来攻山,故不敢轻易出击。他吩咐众喽啰坚守关口,用滚石、擂木抵抗官兵。一时山上的檑木、滚石如飞蝗似的向山下扑来,长期在山上放养的山羊是何等敏捷,一见擂木滚石砸来,轻轻一跃,就躲了过去,照样向上涌来不误。亭山大王不禁愣住了,今晚攻山的这些官兵怎么都变得不怕死了?
再说杨文广等人在老药农的带领下,没费多大周折就攀上了山顶。此时亭山大王正指挥众喽罗在前山与山羊对峙,故后帐空无一人。杨文广等人轻意地端掉了草寇的老巢,他叫人放一把火,烧了草寇的巢穴,然后发一声喊,率众人一齐向前山杀来。
山下的官兵见山上火起,知道杨文广等人偷袭已经得手,顿时军心大振,也一齐向山上杀来。
亭山大王一见前后夹击,一时乱了方寸。他手下的那批喽啰本是一伙没经过训练的乌合之众,哪里见过这个阵势,早已乱作一团,有的哭爹叫娘,有的抱头乱窜,一时死的死伤的伤,没死没伤的都成了俘虏。
亭山大王一见大势已去,奋力杀出一条血路,打算夺路而逃。“哪里走!”随着一声如雷似的怒喝,只见杨文广如天神从天而降,一下挡住了亭山大王的去路,亭山大王仗着自己的拳脚功夫,拉开架式,要与杨文广拚命。杨文广久战沙场、英勇善战,亭山大王哪是他的对手,只几个回合,就被杨文广一招连环腿,“呼”的一声被踢下了山崖。也是亭山大王命不该绝,他被杨文广踢下山崖,谁知被半山腰伸出来的树枝托住了身体,竟意外地逃过了这一劫。他怕自己再次落到巡山的官兵手里,就逃进了大源东面的小源山里,小源山里有个寺院,叫灵岩寺,他在寺内隐名埋姓,削发做了和尚,据说后来还做到了灵岩寺的主持。灭了亭山上的这伙草寇,亭山四周又恢复了往日的宁静,富春江南岸的老百姓又过上了安居乐业、和谐美满的田园生活。
杨文广离开富阳回天波府那天,富阳的老百姓吹吹打打,一直把他送到了钱塘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