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刘锦文
依优等生成长规律发展核心素养
文|刘锦文
读诗使人灵秀,读史使人明智。我上大学时,被录取到了自己不大有特长的历史系,在知识模块里左冲右突,不得其门而入。导师说,历史学习的关键环节在于认识和掌握历史规律,研究历史的最高境界就是发现历史规律。历史发展就像江河,自高逐下择地势而行直奔大海。
历史发展有规律,人的发展也有规律,每个人受教育的过程同样有规律。透过教育规律能看到学习的本质、教学的本质,揭示教学原理。人的生物性是客观的,社会性是后天赋予的,教育规律必然是客观的。因此,我们要尊重孩子们的个性,把握适当的弹性,彰显他们的灵性。
很多动物身上表现出的特殊生存技能都是它们所处的独特的天然环境培育出来的,是人类的能力无法企及的,所谓受之自然,挥之自如。人类同样拥有学习、感受、体尝一切自然现象的天赋能力。当孩子逐渐走进大自然去感知一切美好东西的时候,对大自然的一切都充满了好奇,一学就会。孩子们因自由探索、自在活动而获得快乐,快乐的源泉来自学而有感,学后有得。
一个人受到的最早的教育是从赖以生存的环境那里得到的。从受精开始到出生大约40周左右的时间里,小生命通过生物环境吸收养分,透过母体接受外界的各种信息,逐步发展出触觉、听觉、味觉、痛觉、视力、记忆力和因反射而来的情绪,宝宝的能力、个性、感情得到了发展,胎教的基础和必要性由此引出。从出生的那一刻起,婴儿就在不断感知和接受外在的世界,在多次摔跤之后学会走路,在反复辨别之后才认识和接受了最有安全感的人,才开始呼叫父母。
大多数幼儿对父母长辈所教的那些社会性东西、人类长期总结出来的思想精华表现出被动接受、反应迟缓。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是一种升华。这种升华发生的越晚,对孩子越有利。在此,教育的基本规律已显而易见,大自然是人类学习的最好对象,人类知识的初祖是大自然。有学者告诫年轻父母不要好为人师,不要因功利而干扰孩子成长的自然进程。父母在法律上是孩子的监护人,在教育上是孩子受教育的助力者。作为助手,要尽量创造条件让孩子通过实践活动感知自然、认识自然。有不少父母把祖辈的希望降大任于斯孩,给孩子强加一个成人属性的伟大目标,在孩子的成长初期就为此软硬兼施,这是教育的悲剧。
我办过课外培优班,也当过艺术学校的校长,最让我感到欣慰的莫过于碰到一批又一批成绩中等甚至有些偏低的学生。经过十多年的探索与实践,辅以对升学考试大数据的分析,我探索出培养优等生的基本规律。我发现,在整个基础教育阶段,大部分学生的智力水平大致相当。只要教学者施以合适的方法来激发学习者的兴趣,让学习者在学习场景和学习过程中始终处于快乐状态,学习者就能成为不惧考试的杰出学生。
育女有方,教子有道。孩子在6岁之前,教育的根本之道在于引领孩子不停地感知、不断地践行,在实践活动中逐渐导入社会规则类教学内容,教育的核心任务是培养孩子的社会性,培育学习者的是非意识和是非判断能力。我建议家长给孩子多买玩具,越多越好;有条件的家长还应鼓励孩子去改造玩具、创造玩具,让孩子通过形形色色的玩具去认识世界。这里说的“玩具”除了玩具厂家生产的玩具,还应包括视觉所及的一切生活物品。
小学阶段,孩子处于各种兴趣全面迸发、个性化潜能充分发育、智能多元发展的时期。教育者应创造条件让学习者最大限度地通过研学旅行等实践活动发展兴趣、发掘潜能,在娱乐性学习中获得学习的成就感,提升成长的自主性。诸多案例表明,孩子在幼小时玩得尽情、玩得出色,将来的人生往往会更精彩。
初中阶段是学生按照现代科学组织体系系统地学习知识的初始阶段,对后续的发展极为重要。这一阶段的教学任务是透过简单的知识载体引导学生深度地融会贯通,通过生生交流、师生沟通和心灵碰撞产生出美丽的火花。高中阶段则重点培养孩子们的创造性和自主学习能力,引导学生用方法解决问题。
在中国当前的教育体制下,教学者应当注重研究升学考试制度与升学规律,通过特定的方式和方法减轻高强度作业训练对学生的伤害,为学习者规划一条快捷、简便、可靠的升学考试成功路线,做到目标明确、措施得当、行为有力,让学习与复习备考进入“只要学好了规划的课程,考上名校顺理成章”的自然状态,让学生的学习事半功倍、老师的教学超值发挥。
为此,我创立的“六度训练法”。它本质上是一套应试辅导高分保障系统,这一系统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与抱负,指导学生养成自己超常的学习能力,培养学生持之以恒的意志力,引导教学者在一个特定教学单元中通过有机匹配教学加工力度,把教学者的课堂目标定义为传授学习方法、提升学习技能、强化解决问题的能力,把每一个课程单元或每一节课的内容分为“方法探讨、规律探寻、思维探究”三个依次递进的层次。
教育研究的终极价值就是发现并按照教育规律组织教学。教学者应当具有道德家的情怀、工匠的技能,不管教育教学对象是“玉石”还是“顽石”,都能把他们雕琢成器。课本或教材的作用不仅仅是传递知识,更应该成为传递教育价值的载体,教学者透过这个载体饱满地传递人文思想、智慧与科学精神。我们正在发展的新一代电子教材就是这样的载体,其根本宗旨就是为了让学习者进入一个轻松、快乐、智慧的学习生态圈,进入那种顺其自然、顺势而为的宽松环境。
(作者系中国名师网督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