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罗瑾
《长恨歌》之长恨一曲千古思
文/罗瑾
在白居易看来这份爱情是美好的,是他向往而不可求的,他想歌颂这份爱情的纯粹和勇敢。那么,这就是长恨歌的主题了。
梨花开,春带雨;
梨花落,春入泥;
此生只为一人去。
道他君王情也痴,情也痴。
一曲长恨,自古以来众说风云。从诗题看,这篇作品就是歌“长恨”,但是为何“长恨”呢?有人说这是为人天子,面对爱情和国家,迫不得已选择后者的“怨恨”,是终日相思却无法挽回的“悔恨”。有人说,正是因为君王的重色误国,导致家国罹难的灾难,真是“一失足成千古恨”,是后人对唐朝衰败的挽歌。
但令心似金钿间,天上人间会相见。
白居易用细腻的文笔,幽幽道来故事的起始结局,让我更愿意相信这是李、杨爱情的感伤叹歌。
于其诗来看:
全诗写尽贵妃生前爱情的美好缠绵,也用大量笔墨描写了贵妃殒命后,唐玄宗终日悔恨思念的辗转未成眠。纵观全篇,也只有首句的“汉皇重色思倾国”和中段“从此君王不早朝”以及“九重城阙烟尘生”,有讽刺君王因美色不理朝政导致国家烽烟起的叛乱。从字数和篇幅上比较,爱情说的理由更加充分。
再分析其诗句“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一朵初出闺房的白莲,并不是杨玉环入宫前的真实写照。相反的,她的入宫之路并不光彩,甚至悖于世间伦理,耻于公布与众。若以此来做文章,大可显示出唐明皇的重色之意。而白居易有意避开了这份事实,其意自然不在批判,更不在讽喻,反而将其美化。这一点又是爱情说的有力依据。
“夕殿萤飞思悄然,孤灯挑尽未成眠。”辗转反侧难以入眠,写出平凡人家的相思之苦。“悠悠生死别经年,魂魄不曾来入梦”,悔恨不能相见,期盼能在梦里团圆,却终究无法实现。这样终日的怀念,若非真的痴情,又如何做到。这样为一人的相思,在庭院深深中实在罕见。白居易将李、杨的爱情平民化,少了利益的夹杂,更显得两人爱情的纯真深刻。
全文后半段文字描写了二人在蓬莱宫中重逢,许下“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的誓言。作者有意增添这份梦境,可见是想为爱情画上美满的结局。从这点上看,讽刺的说法站不住脚根。
于白居易其人来看:
他羡慕李、杨可以有情人终成眷属,他羡慕唐明皇因为喜欢一个人,用权力就可以得到她。而作为小小百官之一的白居易,想和湘灵成婚却是那么难。他在自己生活中的情场失意,或许只能在诗中写出自己曾经幻想过的美好生活,聊以慰藉。这也就不难想象,为何他会在某些诗句中将皇帝与贵妃之间的爱恋,写得平民化了。
歌中有唐明皇的爱情,也有白居易的“爱情”。
赞成讽刺说的人,一定会用国家的兴旺做讽刺的有力证据。没错,唐明皇和杨贵妃的爱情,确实给国家带来了非难,但诗是由物及情,重点还在那个情字。长恨歌并不是记录史实的叙事诗,而是作者因个人情感加工出来的作品。分析主题,我们不能只想历史是怎样,而要注重在作者看来,是怎样。
在白居易看来这份爱情是美好的,是他向往而不可求的,他想歌颂这份爱情的纯粹和勇敢。那么,这就是长恨歌的主题了。
长恨一曲千古迷……
长恨一曲千古思……
(编辑 王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