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洪建
以评价为抓手,多轮驱动班级发展
梅洪建
人们常说:“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也就是说,一列火车跑得快慢,与车头的牵引力大小直接相关。现在的高铁之所以在速度上轻松超越常规动力火车,就是因为高铁的驱动力不仅仅是来自车头,而是每节车厢都可以有驱动力,多个车厢的共同驱动才促成了车速的提升。
这跟带班的道理很相似。很多班主任习惯于把评价作为带班的重要抓手。只是,我们的评价往往成为了终极的评定尺度,很少能够转化为促进发展的动力。例如,每个学期末的三好学生、优秀班干部等的评定工作,尽管班主任可以让全班同学在民主的基础上投票产生,但是这种评定,真的对班级发展有驱动作用吗?很显然,难。因为这些优秀学生的产生一则是同学们投票选举的产物,它具有即时性,虽然和过往有关联,但并不那么紧密;二则选举结束后,也就放假了,对班级发展有多大驱动作用呢?答案不言而喻。
美国教育家斯莱文认为,教育评价是促进教育行为可持续发展和提升的最为核心的因素。但这个“最为核心的因素”作用的发挥,一如高铁,要改变单一的车头驱动模式,让每个车厢都具有驱动的功能,也就是让每个评价结果都成为班级发展的驱动轮。
如果想以评价为抓手,达到多轮驱动班级发展目的,我以为要注意三点——
首先要注意评价的层次。在合作性的学习结构中,使评价起到相应作用,就要注意评价的层次。正如马云所说:“领导是照顾人的,不是照顾事儿的;如果领导照顾事儿,下属就会琢磨人。”给我们的启发就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工作层次,如果跨越了层次,可能会适得其反。在合作性的班级结构中,班主任作为“领导”,你的评价层次就是到小组层面,小组内部如何评价你不要插手。以某次考试的数学单科奖为例,作为班主任如果颁发优胜奖,就只发给平均分优胜的小组,而不去发给小组内部个人。此时可能会存在这样一种情况:班级数学单科优胜的某个或者某几个同学可能不在平均分优胜的小组里。此时,班主任颁发的优胜奖这个或这些同学就不会获得。班主任的“发奖”,是为了鼓励协作到位的小组继续合作;“不发奖”,是督促没有发挥自己“合作”功能的个体同学扮演好自己的组员角色,更好地发挥合作学习的功效。
每一个项目的小组层面评价,都可以在不同程度上增强着小组内部的凝聚力,使合作效率更高、效果更好。这样,就等于高铁的每一节车厢都可以不断地为火车的运行注入动力。
其次要注意评价的落点。落点,就是说任何一次评价都要有个兑现。记得我在河南新乡听过一节公开课,老师采取的是小组竞争的方式,也就是为各个小组每个环节的表现进行打分,最后综合起来进行小组排名。下课前倒是展示出了“龙虎榜”的前三名。结果一下课,老师走了,学生解散,排名结果也就到此了结。我知道,这个老师是没有“表示”的,而没有落点的评价是不可能延续的。当然,这样的课并非常态课,我们不必苛求。
作为班主任,平时颁发给小组的每一个评价奖状或者证书,最后一定要有个综合兑现机制,这样才能激发孩子前行的动力。这是“落点”的第一个层次。那么如何才能落到个体学生呢?这就是落点的第二个层次——落实个体。落实到个体势必涉及评价层次的第二层面——小组内部评价。班主任评价到小组层面,是为了将小组内部评价权留给学生。小组内部评价的过程,就是孩子们处理成员内部关系的过程,自然就是德育的过程。因为德育的核心品质就是关系,即处理好个人与个人的关系以及处理好个人与他人之间的关系。
小组层面评价与小组内部个体评价的结合,就可以使特殊的评价例如三好学生、优秀班干部等落实到个体。
但是要补充的是,两个层面的评价不能笼统地合二为一,不能认为整个班级评价就是二者的结合,最终得出唯一的结论。它们是双轨运行,又有相交的。从小组层面来讲,评价是为了促进小组内部合作;从小组内部来说,评价是为了让孩子们自发自觉自然地去调节内部关系,达到自然德育的目的;二者特殊情况下的结合,是为了落实评价个体的特殊需要。
再回到新乡那节课,如果老师能够对获得冠军的小组进行适当的“表示”,那么下次再采取这种竞争的方式,是不是孩子们会继续参与呢?一定会的。很遗憾,教师的评价没有落点,自然也就没有了后续。
最后要注意评价的频次。所谓频次,就是评价的阶段性兑现频率。细心的朋友会发现,终极评价,例如优秀班干部或者最佳合作组的评价,总是在学期末来兑现的。如果一个班主任在学期初对他的学生说:“孩子们,要把我平时发给大家的每一个证书都放好啊,学期末我们不通过投票的方式产生优秀,而是通过证书积分来自然生成。”你想,孩子们会相信吗?一开始会的。但是从学期初说出这句话到学期末的兑现,距离太远了。如果我在南京对别人说:“苏州有一金鸡湖,金鸡湖上有桃花岛,桃花岛上有神秘的世外桃源。”可能会有人跟我从南京往苏州去寻访,你到了镇江没见桃花,到了常州没见桃花,到了无锡没见桃花,甚至到了金鸡湖边你都没有见到桃花,你还会跟着我走吗?肯定会有人产生怀疑。要知道,怀疑这种情绪的蔓延速度是相当快的。这就是说,要让别人相信有世外的桃源,就要让人家看到一路桃花,这一路的桃花才是吸引人的重要因素。
因此,一个优秀的班主任在进行班级评价时,不但要有最后的落点,还要有中途的兑换机制。让一次次的中途兑换,吸引孩子们继续奋力前行。例如我在带班时,曾采取过“换吃”的做法。如果小组得到两个证书,就可以兑换苹果;三个证书兑换兰州拉面;四个证书兑换小全家桶;五个证书兑换牛肉干……但是,如果你已经用两个证书兑换了苹果,下次想兑换兰州拉面,就必须再获得三个证书,因为前两个证书的兑换功能消失。如果想早点吃兰州拉面,就必须忍住欲望,不兑换苹果。这个“忍住”的过程,就是对学生自我控制力的锻炼,也是他们内部关系调节的过程,自然也是德育和成长的过程。
评价的频次,就是“班级高铁”的一个个驱动轮,因为这是可以看得见的“实惠”,自然生成的就是可以看得见的前进动力。
(责 编 莫 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