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水稻白叶枯病发生流行的原因及防治策略

2017-03-23 12:01唐桂清
农民致富之友 2017年2期
关键词:防治策略

唐桂清

[摘 要] 水稻白叶枯病近年来普遍发生,为害程度逐年加重,对水稻生产构成严重威胁。本文针对水稻白叶枯病发生为害特点,分析了该病发生流行原因,并提出推广抗病品种、加强稻种检疫,进行种子消毒处理和合理的水肥管理等防治措施来控制水稻白叶枯病危害,以确保水稻安全生产。

[关键词] 水稻白叶枯病 病害流行 防治策略

[中图分类号] S435.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7)01-0051-01

水稻为主要农作物之一,水稻白叶枯病是其主要病害之一,在一些区域呈现发生面积扩大和病情指数上升的趋势,对水稻质量、产量影响较大,减产可达20%-30%,重的可达50%-60%,造成水稻严重减产甚至绝收。

1 病症状

水稻白叶枯病又称白叶瘟、茅草瘟、地火烧,是细菌引起的系统性病害,病害主要危害水稻叶片,也可侵染叶鞘,一般在水稻拔节期开始发病,水稻孕期至抽穗灌浆期病害加重,主要由种子带菌,风、雨水传播,一旦侵染危害、发生流行,则很难防控。该病与温度关系最为密切,氮肥施用过量有利于病害发生、流行。成株期症状可分为5种类型:

1.1 叶缘型:又称叶枯型,是最常见的典型病斑。主要为害叶片。由于病菌多从水孔侵入,因此病斑多从叶尖或叶缘开始,最初形成暗绿色短线状斑,随即扩展为短条状,后沿叶缘两侧或中脉向上或向下延伸,形成长条斑状,初为暗绿色水渍状,后变黄,最后转为黄褐色或灰白色,且病健组织交界处有明显的不规则波纹状,与健部界限分明;籼稻病斑多呈黄褐色或橙黄色,病健界限没有粳稻那么清楚。

1.2 急性型:多发生在多肥、深灌、高温闷热、连阴雨多和易感病的品种上。病叶青灰色或暗绿色,并迅速失水,向内卷曲,呈青枯状。一般仅限于上部叶片,不蔓延全株,凡有此种症状的出现,表示病害区在急剧发展。

1.3 凋萎型:一般在秧田后期和大田分蘖返青期发病,最明显的症状是病株心叶或心叶以下1-2片叶尖失水,以主脉为中心,从叶缘向内卷紧不能展开,由于失水而下垂呈凋萎状。其他叶片仍保持青绿,很像螟虫为害造成的枯心苗,区别在于茎部无虫伤孔。剥开青卷的枯心叶,常发现叶面,特别是叶缘的水孔有密黄色球状菌脓,如将外叶鞘剥去,可见到枯心叶鞘下部的白色部分有水渍状条斑,其中多充满菌脓而呈黄色,折断病株茎基部,用手挤压,可见到黄色菌脓溢出。

1.4 中脉型: 在水稻分蘖或孕穗期,叶片中脉起初呈现淡黄条斑状,逐渐沿中脉扩展成上至叶尖下至叶鞘、枯黄色长条斑,并向全株扩展成为中心病株,这种病株常常没有出穗就死去。

1.5 黄化型:是不常见的一种症状,发病初期心叶并不枯死,仅可见不规则褪绿斑,进而扩展为大块枯黄的病斑。病葉基部有时出现暗绿色小条斑。

2 流行原因分析(单年流行病害)

2.1 品种抗性减弱

品种的抗性是相对的,目前尚未发现完全抗白叶枯病的水稻品种。在麻栗坡县主要是以种植杂交稻为主,近年在一些区域,单一品种的杂交稻的连年种植,白叶枯病病原物与杂交稻品种逐步适应,对杂交稻表现出很强的致病力,品种抗性逐年减弱,导致近年白叶枯病大面积发生。

2.2 栽培技术的影响

杂交稻的杂种较强,特别是在分蘖和植株长势方面。7月份是雨季比较集中的月份,在麻栗坡县调查水稻发病过程中发现,主要在肥水条件较好、低洼积水田块发病较重,当前正是水稻分蘖期至拔节抽穗阶段,是水稻细菌性病害(白叶枯病)发生的危险生育时期。杂交稻种植密度大,田间湿度高,株行间的通风透气性差,加之肥料的多施,加速了白叶枯病的扩展、流行。

2.3 气候条件的影响

水稻白叶枯病的发生和流行与气候条件关系密切,一般气温在25-30℃相对湿度在85%以上,多雨、日照少,风速大,病害则易暴发流行。麻栗坡县水稻白叶枯病近几年有逐渐上升的趋势,尤其是在2015年铁厂乡、杨万乡病害发生严重,其中一些村发病面积占种植面积的72.03%。在铁厂乡,2015年7-8月,出现暴雨的天气与往年相比,次数比较频繁。

2.4 近年麻栗坡县水稻白叶枯病发生情况

2014年3月轻发生,局部地区中等发生,发生面积1.2万亩,主要分布在麻栗镇、天保镇、猛洞乡、董干镇,2014年7月局部地区中等发生,发生1.3万亩;2015年3月轻发生,发生面积0.8万亩,主要分布在麻栗镇、天保镇、猛洞乡、董干镇,2015年7月15-20日麻栗坡县铁厂乡、杨万乡、麻栗镇三个乡镇的水稻白叶枯病发生较为严重,水稻白叶枯病发生共有1668亩。其中:铁厂乡水稻种植面积3050亩,发生1030亩,分布在关告、铁厂、普槌3个村委会,关告坝子水稻白叶枯病发生十分严峻,整个坝子种植水稻1180亩,发生850亩;杨万乡发生510亩,分布在龙林村360亩、犀牛堡、董定150亩;麻栗镇发生面积128亩,分布在茅草坪、盘龙、冲头、豆鼓店4个村委会7个村小组210户。7月16日对关告坝子部分稻田的抽样调查,水稻白叶枯病平均叶病率达33.4%,最高达90.6%;平均病情指数15.77,最高达49.3。截止2015年7月29日,全县共发生1852亩,科技人员到铁厂乡关告村委会进行水稻白叶枯病效防治试验,该试验共设7个处理3个重复21个小区。2016年3月中偏轻发生,发生面积0.6万亩,主要分布在麻栗镇、天保镇、猛洞乡、铁厂乡,2016年7月水稻白叶枯病发生0.028万亩,平均病叶率10.2%,最高达26%,平均病情指数2.6,最高12.7。

3 防治措施

3.1 推广抗病品种

抗病品种是控制白叶枯病最有效的措施。一般而言,糯稻抗性最强,粳稻次之,粕稻最弱。在白叶枯病老病区和沿江沿溪等易发病区,要推广对白叶枯病抗性良好、丰产优质的水稻品种。同时要加强品种轮换,避免单一品种的长期种植,以防病菌生理小种的变化,品种抗性的退化和丧失。

3.2 加强稻种检疫,进行种子消毒处理

不从病区引种,必须引种时,一定要进行种子消毒处理。用1%石灰水或80%402抗菌剂2000倍液浸种2天或50倍液福尔马林浸种3小时闷种12小时,洗净后再催芽。或用10%叶枯净200倍液,50%代森铵500倍液,3%中生菌素600倍液,任选一种浸24~48h,催芽播种。也可选用浸种灵乳油2mL兑水10~12L,充分搅匀后浸种6~8kg,36小时后催芽播种。

3.3 合理的水肥管理

清除田间病株残留,不用有病稻草催芽、育苗、扎秧把、堵水口等。加强肥水管理,秧田不施未腐熟的厩肥,大田要施足基肥,及早追肥,巧施穗肥,不偏施氮肥,氮、磷、钾及微肥平衡施用,一旦田间发现病株,不可再施氮肥,否则会使稻株贪青徒长,植株间通风透光条件恶化,引起湿度增加,造成发病的田间小气候,而且还会使稻株体内游离氨基酸和可溶性糖含量增加,致使抗病力减弱。在白叶枯病老病区、重病区,施肥要多施农家有机肥和钾肥,少施尿素类等氮肥,以提高植株抗病力。水的管理,尽量做到浅灌、湿灌,不漫灌,更不能串灌,田间出现发病中心,要放出积水保持湿润状态,防止病菌随水扩散。

3.4 化学药剂防治

发现中心病株后,首先要控制发病中心,以免向外扩展,发病初期,叶面喷施20%氟硅唑咪鲜胺800~1000倍液,或20%的龙克菌1000倍液,或50%退菌特500倍液,或20%葉枯宁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25%敌枯霜1500~2500倍液,注意观察变化视病情可隔5-7天施一次。发病中期,叶面喷施20%氟硅唑咪鲜胺1000倍液+2%氨基寡糖素1200倍液,或25%噻枯唑可湿性粉剂400~500倍液,或25%叶枯灵可湿性粉剂200~300倍液,或10%叶枯净可湿性粉剂200~300倍液,或5%菌毒清500倍液,5-7天用药1次,连用2-3次。同时混入硫酸链霉素或农用链霉素4000 倍液,防效明显提高。也可在5也期和水稻移栽前5天,各喷中生菌素500倍液1次或用50%氯溴异氰酸水溶性粉剂兑水喷雾。

3.5 加强预测预报

对白叶枯病的防治,关键在预防。在预测预报时,要明了属区水稻品种对白叶枯病的抗性等级,特别是那些低抗、不抗品种的种植面积、所在区域,做到心中有数。密切与气象部门的联系,了解水稻各生育期的气象因素变化情况,在水稻关键生育期遇不利气象条件时,提早发报,告知属区农户做好预防工作。加强田间调查,重点调查低抗和不抗病品种,一旦发现病情,及时通知农户做好防治工作。乡(镇)、村农技人员,要多加留意观察,一旦发现病情或不确定的病情,立即上报,以便尽快确诊,及时防治。同时农户应多加留意观察,发现水稻生病又不知是什么病害时,要及时向植保技术专业人员反映,以便及时作出诊断,做好防治工作。

参考文献

[1]徐坚,沈颖,王华弟等. 水稻白叶枯病的发生危害与综合防治技术探讨[J] . 中国稻米, 2016. 22(2):65-67.

[2]麻栗坡县植保植检站病虫情报、植保信息。

猜你喜欢
防治策略
关于安阳县小麦吸浆虫发生规律与防治技术探讨
行政事业单位财经违纪新情况及防治策略探讨
工民建筑施工中墙体裂缝的防治策略探讨
关于冷却塔的落水噪声及其防治策略探讨
探析生物入侵对我国生态环境的重要影响及防治策略
52例眼外伤致继发性青光眼的临床研究
建筑施工用电的安全隐患与防治策略
鞍山市2010~2014年性病疫情分析与防治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