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农机械融资租赁在我国农业机械化的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农机械融资租赁的过程中也蕴含着潜在的风险,如不合理的进行风险管理,将不利于我国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本项目通过定量、定性、历史数据以及实证分析从风险管理的角度解决农机械融资租赁中的人身风险、农机械毁损风险、自然灾害风险等,从宏观政策环境、经济政策环境、安徽农机械融资租赁市场供需预测、安徽农机械融资租赁的现状以及发展趋势五个方面论述其可行性,从农户、租赁公司、保险公司和政府的角度对于促进“保险+农机械融资租赁”的发展提出可行性的建议。
【关键词】保险 农机械融资租赁 可行性建议
一、研究意义
从风险规避的角度研究传统的农机械融资租赁中存在的风险。介绍农机械融资租赁的概念,运用实证分析的方法分析传统的农机械融资租赁在人身风险、农机械毁损风险、赔偿风险、自然灾害风险等方面的不足以及“保险+农机械融资租赁”如何管理这些风险。
农机械融资租赁在我国农业机械化的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可以解决农户资金不足以及使用期短的问题,但是农机械融资租赁的过程中风险却转嫁给租赁公司,诸如农户的人身风险、农机械的毁损风险、以及赔偿风险等,由于农户的支付能力、风险承受能力有限,这也成为制约农机械融资租赁发展的一大难题。针对这些难题,我们应对农机械融资租赁中存在的人身风险、农机械的毁损风险、以及赔偿风险等进行风险管理,充分发挥保险在农机械融资租赁过程中的作用,就可以解决其中的矛盾,保障租赁双方的权益。[1]
人身风险:是指在农机械融资租赁过程中,人的生命或身体遭受各种形式的损害,造成农户的经济生产能力降低或丧失的风险,包括死亡、疾病、残疾、生育、年老等损失形态。保险主要是针对农户在租赁期间的人身风险的发生,因为农户死亡或者丧失劳动能力而无法获得经济收入进而无法支付农机械的租赁费用,对租赁公司造成经济损失。[2]承租人应购买这类保险,受益人为购买人,保险有效期不应短于租赁期限,以保证租赁双方的相应权益。
农机械毁损风险:是指在日常生活以及经济活动过程中,农机械租赁物在租赁期内发生毁损时,农户的收入水平低支付能力低而无法对农机械进行维修或对租赁公司进行赔付,针对这一问题,租赁公司可以为农机械购买机动车损失保险来管理风险,减低农户的赔偿风险。主要是指在农机械的租赁期内,农机械的使用过程中由于农户的疏忽过时而给第三方造成财产损失或者人身损害,考虑农户的支付能力,购买第三方责任险,由保险公司对第三者财产进行赔偿或对第三者人身伤害进行给付,从而减轻农户的经济负担。
自然灾害风险:主要是指由于自然灾害的原因,如洪涝灾害、病虫灾害等,而导致农产品收入大幅降低,而使得农户无法支付租金,购买保险交付保费,当灾难发生时就可以由保险公司进行补偿。[3]
通过以上的人身保险、机动车损失风险、第三方责任险等保险类业务在农机械融资租赁中的运用普及,可以有针对性地解决在融资租赁期内农户的收入水平低、支付能力有限、风险承受能力比较低的问题,进而促进农机械融资租赁业务的普及,推动农业的机械化、现代化。
二、研究现状及文献综述
(一)国外对农机械融资租赁问题的研究
西方发达国家较早就开始推广农业机械化,并且已经基本完成农业现代化,Audsley(1981)通过建立新机械与技术开发运用的线性规划模型,分析了农业条件、经济、技术三者之间的关系,对农机设备的经济可行性进行了研究。PeterK.Nevitt,FrankJ.Fabozzi(1985)在其合著中详尽的论述了承租人的信用风险管理,并具体介绍了租赁设备证券化,包括其定义、目的以及方法。美国租赁专家RichardM.Contion(1989)对融资租赁的具体操作进行了详细的描述。K.V.Kamath(1990),HeleneW.JOHNS(1991)先后在其著作中对融资租赁的融资功能及特点进行了介绍,并将租赁分为传统租赁和融资租赁两种类型,尤其对融资租赁进行了具体的分类。国外最突出的贡献就是把保险与农机械融资租赁相结合,有效地解决了农机械融资租赁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4]
(二)国内对农机械融资租赁问题的研究
李庆栋(1994)通过对影响农业经济发展的个性统计指标的数据分析,肯定了农业机械化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郝庆升(2001)研究了农业机械化的动力机制,提出内在动力和外在动力两个概念,其中内在动力是指农机经济效益将会影响农业经营者的购买政策;外在动力指政府扶持。其次是对农业机械化发展制约因素的研究。颜廷武(2010)运用省际面板数据对各主要影响因素警醒实证计量检验,并得出相关结论,农民人均纯收入是影响农业机械化装备水平的最主要决定性因素。李炳军(1997)认为农业机械化指标体系应该包括效果指标、装备水平、发展潜力和稳定协调能力。
总的来说,我国融资租赁市场的发展晚于世界融资租赁市场,目前仅处于起步阶段。国外的农机械融资租赁发展早于我国,且实践经验丰富,国内学者对农机械融资租赁的研究才持续短短的20多年,理论和实际操作方面都遇到许多问题。国外最突出的贡献就是把保险与农机械融资租赁相结合,有效地解决了农机械融资租赁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这将会为我国农机械融资租赁提供理论依据,然而从国内基于国际比较的视角来看,目前我国的保险制度正处于建设阶段,关于融资租赁的保险业务基本上还处于空白。本文主要将国外的先进理论和实践经验结合我国的国情,探索融资租赁的保险业务是否可行。
三、研究內容
(一)第一部分从风险规避的角度研究传统的农机械融资租赁中存在的风险
介绍农机械融资租赁的概念,运用实证分析的方法分析传统的农机械融资租赁在人身风险、农机械毁损风险、赔偿风险、自然灾害风险等方面的不足以及“保险+农机械融资租赁”如何管理这些风险。
(二)第二部分论证“保险+农机械融资租赁”的可行性(以安徽省为例)
1.宏观政策因素分析。从国家和安徽省有关农机械融资租赁的宏观经济政策以及监管部门的法律法规的层面分析研究“保险+农机械融资租赁”的可行性。
2.经济环境因素分析。目前,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经济结构处于调整阶段,对各行各业都有着深远的影响,这其中就包括农业。农业生产也应实现产业的结构升级,实现农业的机械化、现代化。农机械融资租赁有利于推进农业转型,转变发展方式,优化产业结构,促进三产融合。
3.安徽农机械融资租赁市场供需预测分析。通过历史数据和定量分析安徽省以往对农机械的需求以及农业生产规模(安徽省的可耕地面积、粮食产量定量)分析安徽省对农机械的潜在需求,以及安徽省现有的农业机械设备融资租赁公司的数量及租赁物的数量来分析论证“保险+农机械融资租赁”的可行性。。
4.农机械融资租赁的现状研究。定量分析安徽省农机械融资租赁公司的规模现状(租赁公司的数量、租赁公司中农机械数量)以及经营现状(总收入、出租率、平均的租价)得出安徽省农机械融资租赁的发展水平,来论证“保险+农机械融资租赁”的可行性。
5.农机械融资租赁的发展与趋势。从安徽省区域的国内生产总值以及农户的人均年收入水平分析该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来分析“保险+农机械融资租赁”的可行性。
(三)第三部分针对“保险+农机械融资租赁”业务的开展,提出可行性的建议
在上述理论的基础上,针对在保险+农机械融资租赁开展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从政府、租赁公司、保险公司、农户的方面提出建议。
1.农户方面。考虑农户的收入水平低支付能力有限,政府在农户租赁机械的过程中可以给予一定的补贴,租赁公司可以给与农户一定的首付比例优惠以及采取联合承租的方式,降低农户的支付负担。
2.租赁公司方面。政府给予一定的税收优惠或者根据租赁公司农机械的出租率来确定税收。
3.保险公司方面。第一,考虑农民的支付能力以及目标市场巨大,可以减低一定的保险费率,采取薄利多销的政策手段;第二,做好宣传工作,让广大农户充分了解农机械融资租赁保险,让农户对此类保险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并且了解购买保险的必要性和意义;第三,增加乡镇保险网点。目前,保险公司一般都设在县及县级以上的区域,用户保险业务管理不方便。保险公司可根据具体情况,在农村部分乡镇增设保险网点,方便投保;第四,建设“互联网+农机金融保险”服务平台。互联网时代,当然要紧跟潮流。通过搭建网络平台,和农民,企业建立紧密的联系,使他们遇到困难可以迅速得到解决。
4.政府方面。农业是一个国家立国之本,历史证明农业的发展离不开国家政策的扶持,仅仅通过市场经济的作用不能大力提高生产力,还必须有看不见的手的引导,国家可以根据情况加强对此类保险的政策扶持。
从以上四个方面提出建议促进“保险+农机械融资租赁”业务的开展,促进农业的现代化、机械化。
参考文献
[1]张娜.论我国融资租赁的发展与创新[D].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04.
[2]王琳.2015年中央一号文首次写入“农机租赁”[EB/OL]. http:// www.yicai.com/news/4571891.html.2015.02.04.
[3]愚哲.农机安全事故“黑洞”探秘[J].中国农机监理杂志,2010(2):16-18.
[4]徐利軍.我国人身保险的保险问题研究[D].扬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05.
作者简介:曹耀晨(1995-),女,汉族,江苏南通人,安徽财经大学金融学专业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