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善超
物理实验及其教学是物理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方法和手段;实验教学与理论讲授相配合,有利于学生对物理概念和规律的正确建立,深刻理解和巩固掌握;实验教学有利于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是发展学生智能的重要途徑;实验教学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观点,养成科学态度和科学作风的有效措施。
一、实验探索物理规律,激发学习兴趣
实验具有趣味性,它能充分运用学生的各种感官,激发学习兴趣。现代认知心理学认为,兴趣是产生动机的重要条件,是人类认识客观世界的一种心理表现,是一个人获得知识,开阔视野,推动学习的一种内部强劲的动力。因此,在物理教学过程中,通过实验为学生展现出生动直观的学习环境,将极大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有利于学生去研究物理现象、探索物理规律,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
二、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培养学生的基本操作能力
1.悉心教导,注重养成性阶段的培养
学生对于新鲜事物往往表现出浓厚的兴趣,教师应因势利导,利用兴趣启动知识和能力的培养程序,并赋予实质内容。如实验的要求、实验室规则、实验的基本操作等,教师应向学生提出严格的要求,培养学生养成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掌握规范、认真的操作程序。
2.及时引导,培养实验观察、分析能力
实验现象的观察分析是实验能力的重要体现。学生良好的观察心理品质和观察分析能力是在实验过程中通过有针对性的培养逐步形成的。教师在演示实验或指导示范性学生实验时,要利用规范的操作,简洁恰当的语言、文字和图示,准确地展示实验现象,使学生在观察时达到心明(目的明确)、眼亮(观察主要步骤和现象)。
3.精心指导,促进实验技能熟练化
实验教学的核心内容是学生形成和提高实验技能。新教材在实验内容的编选方面做了较大的调整,重点的学生实验分布更为合理,基本操作和典型实验、技能实验和知识巩固性实验、课后家庭小实验互为补充。对每一个实验,教师要不怕麻烦,细心准备,给学生创造充分的动手操作机会。在学生“大显身手”的时候,教师要密切关注,做到处理果断、纠误及时、指导具体。
三、开展课外小实验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高中物理试验课本上除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外,还根据不同章节的知识特点确定了近二十个课外小实验,有些实验需要利用实验室现有器材,必须要他们在实验室里完成。如“测人的反应时间”“缝衣针浮在水面上”“观察光的衍射现象”等大部分小实验均可在实验室外完成,而“观察电磁感应现象”“微小形变的显示与观察”等少部分小实验可在实验室里完成。丰富有趣的课外小实验活动,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加深了对物理概念和规律的理解,同时提高了动手操作和手脑并用的能力,对学生智力开发不无裨益。
总之,在实验教学的实践过程中,教师对其在物理教学中的作用逐渐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对教育过程本身也有了全新的感受。“过程即知识”,过程是理解的基础,过程中渗透着科学研究的方法,使学生学会学习是走向社会和终身发展的基础。
(作者单位:山东省肥城市第三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