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从我国文字发展史上来看,东汉隶书的形成与发展无疑是一个重要转折点。其历史意义不可估量。东汉隶书笔画构形一直影响着自汉代以后各个时代文字的发展与简化。曹魏时汉隶逐渐被正书所代替,成为主流字体,但隶书的影响仍然十分深远。文章以东汉著名《曹全碑》为例,摘取部分隶书字体,分析两种字体的构形,并研究其构形对当时汉字所产生的构形影响。
关键词:汉字构形 东汉隶书 曹魏正书
从发展史上来看,我国的汉字是由甲骨文-钟鼎文-大篆-小篆-隶书-章草-今草-行书-正书,一步一步发展而来的。隶书的发展是我国汉字发展过程的转折点。从汉字构形上看,隶书较其他时代文字的笔画、形态都有所不同。 而且汉代隶书的形成以及演变对后世文字的发展也有较大的影响。
一.汉代隶书的发展
据《汉书·艺文志》记载,我国文字可归纳为六类,称为“六书”,即为:“象形”、“象事”、“象意”、“象声”、“转注”和“假借”。东汉许慎《说文解字》中对汉字的构成又进行了更加细致的分类。在隶书形成之前,历代文字虽均有所不同,但总的来说都趋于象形文字,但在隶书形成以来,可以说是开我国文字之先河,隶书的诞生对文字的形成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隶书最早的缔造者和使用者均在秦代。据秦在“书同文”的过程中,秦始皇命令宰相李斯创立篆体后,也采纳了程邈整理的隶书。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记录了这段历史:“……秦烧经书,涤荡旧典,大发吏卒,兴役戍,官狱职务繁,初为隶书,以趋约易”。但在秦代,用于官方文书、重要事件的书写文字体还是篆体。而在民间百姓中,隶书较为流传。直至西汉,汉朝皇帝总结秦代灭亡的原因,诸事化简,将篆书圆转的笔划改为方折,不但书写速度更快,利于简化公务,同时也避免了在木简上用漆写字很难画出圆转的笔划这一弊端。
据史料考证,西汉初期实行六书,隶书成为正统书写体,并经汉初整理推广。康有为在《广艺舟雙楫》中说西汉“绝无后汉之隶”。但西汉隶书发展受当时诸多因素制约,因此其发展并没有东汉隶书发展的成熟,例如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木简,还留有篆体的遗意,但和秦律简相比,已经少多了,其字体结体也已是扁方形,转折成为方折,横画的波势比较明显,已有一波三折之意。到了西汉晚期,隶书已经成熟,由于当时物质较汉初时期极大丰富,统治者奢靡之风盛行,因此碑刻盛行。《莱子侯刻石》是西汉时期最著名的刻石,天凤三年(公元16年)刻,此刻石书笔画简约,力度苍劲,书写笔画略微宽扁,横画长而直画短,具备汉代隶书特点,是汉隶中最古最高的石刻。后直东汉时期,汉隶向前推进发展,《曹全碑》成为当时隶书成熟的代表作,充分显示了当时高度繁荣发展的文字技艺。
二.东汉隶书构形变化与特点
1.汉隶构形
东汉隶书已脱离篆体的影响,结体扁平、笔画工整、精巧。撇、捺等点画美化为向上挑起,轻重顿挫富有变化,具有书法艺术美。风格也趋多样化,极具艺术欣赏的价值。如:“之”、“前”、“功”等字,分别写做“之”、“前”、“功”。
2.汉隶特点
增强了符号性的特点,使得文字象形性逐步降低,文字更加简便,易于书写。如,秦时的“月”写做“ ”,而汉隶中的“月”则书写为“ ”。
隶书的变革是文字史上的一次重要变革,不仅体现在文字的字体形态上的变化,更突出表现在字形构成的变化上。虽然在隶书形成之前,甲骨文、钟鼎文、篆体等文字,在文字构形上均有不同,但终归都是象形文字。虽然象形的程度不断降低,但是文字还是充分居于象形文字的特征。而到了隶书阶段,前者的象形性大大降低,且打破了象形文字的特征和原则,写法由圆变长,并进一步将线体拉长,形成笔画。随着字体形态的变化,字体的结构也产生了变化。其主要特点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1)拉伸线条,由曲变直,以方便书写。与篆体文字相比较,隶书的书写形式大大的方便了书简交流和民众交流。让形象的字体逐渐伸直,可以避免文字过于繁琐,书写要求颇高等因素,大大有利于文字的统一化,进一步惠及大众。
2)由繁化简,省略不必要的圈、点,以提高书写效率。较隶书以前的书写形式来看,多趋于象形。如“曹”,写做“ ”,而隶书中的“曹”写做“ ”。在书写时,省略了不必要的圈,用平直的笔画勾勒文字,符合当时的文字实用的要求。
3)省并不需要的笔画,简明的当。隶书省并了篆体字中许多不必要的圈点,因为有些圈点的省并并不影响文字的识读,反而这些圈点为书写汉字带来一定的难度,不利于文字的简便,也客观上阻碍了汉字的传播。
4)打破历代文字束缚,将字体由圆变方,注重书写实际需求。字体由圆变方,是文字的编攥整理的又一大进步,符合大众的书写要求,同时也符合汉朝的化简秦时统治繁琐公文的方针政策。
三.曹魏时代正书的构形变化与特点
正书,也叫做真书或楷书。由它的名字可以推断出这种文字的构成较隶书更加正规。楷书由汉隶一路演变而来,大约形成于曹魏之际,直到南北朝时才被人们广泛应用,成为当时的主流文字,并沿用至今,成为当今的标准字体。
曹魏时期正书的主要特点
1.大大简化字体,进一步提高书写效率,便于文字交流。这是与当时的统治者的需求密不可分的。
2.笔画大大减少,易写、易认读。在曹魏时期,也涌现了大批的文人墨客,出现了许多代表这一时期的文字艺术作品。如:当时的曹家父子,由于他们对文字的喜爱,推动了文字在这一时期的发展。让笔画平直的汉隶变得笔画更加尖锐,原来的圈点几乎都变成了简化后的符号。
3.象形字的许多构形变成了符号,半符号。例如“火”、“足”字,被简化了的部首:“ ”、“ ”,便于文字的书写效率,但是也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文字的象形成分,有时很难看出这一文字的历史渊源,为考察文字的历史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4.笔画的简略导致产生一些新的会意字和形声字。由于部分字体的符号化,半符号化,产生了一批新的字体,这些字大多是一些新的会意字和形声字。从此可以看出,文字的产生、发展与其形、音、意是密不可分的。这批会意字和形声字典型的代表有:至,致等。
四.东汉隶书对曹魏时代正书构形所产生的影响
1.东汉隶书对曹魏时代正书构形所产生的进步影响
1)由东汉时隶书的特点进一步延伸,将汉字的使用原则放在首位。从上述举例中不难看出曹魏时期的正书是东汉隶书的进一步发展至成熟的字体。这种文字正是把文字的使用价值放到了第一位而得来的。文字由繁入简的发展历程,也客观的证实了文字的发展规律符合大众使用的原则。
2)字的偏旁由繁向简,符号化浓重,进一步定向发展。字体偏旁化简,使得文字化简,但字体中仍然可以看出与汉隶相似的地方。这样,文字符号化了,但并没有完全的脱离隶书字体,汉字构形还是相对趋于稳定的。
3)逐步减少异体字的数量,文字更加统一,促进不同人群之间的交流。由于连年征战,局势动荡不安,给创造文字提供了不少标新立异的机会,但随着局势的逐步稳定,文字也趋于稳定。据史料记载,东汉时期异体字仅平均为2.128,但到了曹魏时代异体字逐渐减少,字体逐渐定型,不仅在政治上,而且在经济上,都要求进一步统一文字,促进流通,因此,导致异体字逐渐简化,统一,消失。
4)异体字减少,但一些獨体字异化,产生不同的异体偏旁部首。人们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将异体字和笔画繁琐的文字开始进行革新,让文字更加具有可识别性、可读性,方便在实际生活中应用。
5)在精神层面,文字不仅仅只有使用功能,同时也承载着朝代更替时的社会观念、民族心理以及宗教意识。例如:“社稷”一词,.古代帝王、诸侯所祭的土神和谷神。社,土神;稷,谷神。具有浓郁的宗教色彩。
2.东汉隶书对曹魏时代正书构形所产生的消极影响
1)由于处于动荡年代,文字的发展极不稳定,一字形成多个写法的异体字,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文字的成熟发展与交流。
2)文字整理者多为为统治阶级服务的官僚,民众对文字的形成缺乏话语权。从目前看来,大多数对文字考证所提供的文献多出土于王公贵胄的坟墓,文字多处于历代名家之手,而这些名家多在朝为官。东汉时奢靡之风盛行,大量碑拓涌现,曹魏时期多数书法家本人就是统治者或也是为当时的统治阶级服务的,如曹家的父子、大书法家钟繇等。民众使用文字,但参与文字的创行者甚少,只是参与了文字的使用和流行,这也是历史的局限。
3)随着政权逐步统一,异体字虽有所减少,但独体字异化,产生一批新文字,而这批文字符号化、半符号化严重,不便于文字渊源的探索,如果不利用构形理论,便难以从文字的形态上辨认文字的发展历史。不过文字在使用上却简化了很多,有利于文字的使用效率。
五.结语
纵观文字发展的历史,东汉时期隶书的发展为我国文字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转变性的贡献。自隶书以来文字形成了笔画,突破了象形文字的束缚,并为文字的使用做出了实用的改变。而曹魏时期的正书正是由东汉隶书的不断改进而逐渐形成定性的。两大文字的不同特点均记录了文字历史的沧桑巨变。由文字的不同特点可以推导出两个时代的诸多特点和文字构形的影响。文章中集中探讨了这时期的文字演变的特点和构形的影响,但笔者也有些对文字认识的局限性,并会在今后的探索研究中逐渐加强。
参考文献
1.图解《说文解字》画说汉字,《图解经典》编辑部,〔M〕,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6,458。
2.司晓莲,两汉隶书异体字形演变及原因分析,〔J〕,科技创新导报,2011年14期。
3.王宁,汉字构形学讲座,2001,9。
4.费新我,《怎样学书法》,〔M〕,华书局,2012,7。
(作者介绍:刘茜雯,内蒙古医科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