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出师表》与《后出师表》之差异

2017-03-23 21:10赵方婷
文学教育 2017年3期
关键词:诸葛亮变化

内容摘要:诸葛亮是历史上的一位传奇人物,才干无双,忠义两全。刘备死后,诸葛亮为完成先帝兴复汉室的遗愿,先后两次率军北伐,也因此而留下了两篇《出师表》。《前出师表》就写于公元227年初次伐魏前,当时的诸葛亮豪情万丈,奈何首战失利,深受打击。公元228年,他又准备进行第二次北伐,《后出师表》就写于此时。一年的时间,他经历了很多,也改变了很多,这些变化在他的两篇文章中表现的淋漓尽致。

关键词:《前出师表》 《后出师表》 诸葛亮 变化

诸葛亮在刘备死后,竭尽全力辅佐刘禅,努力实现匡复汉室的战略目标,先后写出两份出师的表章,表现出忠诚竭智,而两篇文章成了千古名作。学界一般比较重视《前出师表》,对《后出师表》注目者较少。我们觉得将两篇出师的表章对照着看,两者不仅体裁相同,主旨似乎也一致,但是也有许多明显的不同,这显得颇有意趣,且会有不少发现。

一.从内容上看,前者侧重内政,后者侧重外战

《前出师表》主要写的是对于内政的劝谏,虽然也表达了北伐的必要性,但大部分的笔墨还是用在劝谏刘禅任用贤人,励精图治上。“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中谏之路也。”“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召陛下平明之治;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侍中侍郎郭攸之……”“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依、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这些文字读来真挚感人,诸葛亮希望刘禅可以亲贤远佞,向先帝学习,不妄自菲薄,做到内外公正,赏罚分明。只有如此,朝廷方能安定,民心才能归附。诸葛亮把外战的使命都揽到了自己身上,关于内政,刘禅一个人肯定是管不好的,他只能够把希望寄托在那些贤臣身上。从这些告诫看,诸葛亮从大政原则和具体操作都作了非常细致的指导,欲藉此培养出一位贤君,以达到原定的政治目标,完成刘备生前的夙愿。这些处理国政的方略,可以帮助目前弱小的蜀国强盛并统一天下,实现刘氏江山归于一统的宏大目标。

《后出师表》呢,则是更多的在讲外战的必要性。开篇先讲先帝把讨贼的重任交给自己的原因,“然不伐贼,王业亦亡。惟坐而待亡,孰与伐之?”既然伐与不伐都有被灭亡的风险,那与其坐以待毙,还不如主动出击。“今贼适疲于西,又务于东,兵法乘劳,此进趋之时也。”从局势上来看,此时敌人兵力以疲,正好是进攻的好机会。接下来,诸葛亮又提出了六个连续的疑惑。“今陛下未及高帝,谋臣不如良、平,而欲以长策取胜,坐定天下,此臣之未解一也。”他认为高帝那么有才能的人,都要以身涉险来获得国家的安定,刘禅才能不及高祖,想要用长久的相持来取胜是不可能的。第二个不解则用了孙策的事迹,正是因为刘繇、王朗不征不战,所以才使孙策逐渐强大,吞并了江东。言外之意是,如果不战,那么就是增加了魏国吞并蜀国的机会。第三第四个不解举了曹操的例子,说明讨伐的大业遇到一些挫折是很正常的,即使失败个一次两次也不能放弃。“此皆数十年之内所纠合四方之精锐,非一州之所有;若复数年,则损三分之二也,当何以图敌?”第五个不解说的是在有贤才能用的时候不出兵,难道要等无人可用的时候再进攻吗?这也说明了及时出战的重要性。最后一点则说进攻和防守所要付出的代价是一致的,想要拿一个益州来和敌人相持是痴心妄想的事。六个不解把外战的必要性阐述的淋漓尽致。

其实,这种高谈外战的必要性更多的是在诉冤,对刘禅不满诸葛亮用兵方略,诸葛亮只有陈述自己的用意,使得刘禅不要怀疑自己甚至听信身边奸邪之徒的谗言。而前表则明显是忠臣(顾命大臣)的教诲,性质完全不同。

二.从情调上看,前者激昂有斗志,后者消极悲观

第一次北伐前,诸葛亮是信心满满的,他在《出师表》中写道:“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當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这几句话读来让人觉得气势磅礴,可见他对当时蜀国的局势很乐观,对北伐胜利充满信心,认为兴复汉室指日可待。“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这句话是他出战前立下的军令状,虽然说目的是想让刘禅同意他率军北伐,但是也从侧面说明了他的胸有成竹,对完成大业很是乐观。当然,诸葛亮的这种乐观并不是盲目的,刘备向他托孤后,他在国内实行了一系列比较正确的政治和经济措施,使得蜀国呈现繁荣兴盛的局面。在军事方面,他刚刚率兵平定了南蛮之乱。在取得这些成就的基础上,诸葛亮自然对北伐,完成统一大业充满信心。

然而第一次北伐的结果终究还是让他失望了,因为马谡的刚愎自用,让司马懿抓住了机会,夺取了街亭,最终北伐失败。刘备在临终前曾提醒过诸葛亮,这个人不能重用,但是诸葛亮并没有听他的话,马谡的失误事实上就是诸葛亮用人的失误,这次失利使得主动权被司马懿把握,诸葛亮只能用一个“空城计”来撤退。第一次北伐的失败对于他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打击,使得他的心态从乐观变成了悲观。《后出师表》中写道:“以先帝之明,量臣之才,固知臣伐贼,才弱敌强也。然不伐贼,王业亦亡。惟坐而待亡,孰与伐之?”这段话中流露着他的不自信和悲观,对自己的不自信和对蜀国前景的悲观,他认为不北伐王业一定会灭亡,与其坐以待毙,不如拼命一搏。“凡事如是,难可逆见。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至于成败利钝,非臣之明所能逆睹也。”对于北伐,他也不再充满希望,他认为一切都不是他可以预料的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两句读来让人感到心酸。在现实的打击下,他的心态从积极乐观变得消极悲观。最终,的确也如他悲观的预测一样,第二次北伐又以失败而告终。

这两者情调上的相异,其实是诸葛亮职务虽然依旧,但是处境已经大变。前时没有信任问题,诸葛亮大胆地告诫刘禅,导之以方略;后者是表明心迹,疏通君臣沟通障碍,显然君臣之间已经有不小的间隙。对于诸葛亮来说,前者是如何实现政治抱负;后者是担心自己的政治前途甚至生命了。在那个时代,君臣不一可能产生的后果是很可怕的。

三.从语言上看,前者诚恳委婉,后者犀利直接

刘禅是历史上有名的懦弱无能的皇帝,被人戏谑为“扶不起的刘阿斗”。诸葛亮是被刘备赏识提拔起来的,而刘备是一个英明能干,有谋略,有耐心的领导者,刘禅完全没有遗传到他的优点。对于任何人来说,辅佐这样的一个君主都是痛苦难熬的。但是刘备临终前向诸葛亮托孤,并说如果他实在不成才的话,可以取而代之。这就是将诸葛亮逼到了深渊,他如果不好好辅佐刘禅,那就是不忠不义,会被天下人诟病。在这种情况下,他只能尽自己所能去帮助刘禅。从《前出师表》中,我们可以看出他对刘禅还是充满耐心的。“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从这些殷切的期待来看,诸葛亮还是对刘禅抱有希望的,他认为通过自己的教育刘禅的心性还是可以改变的。这些嘱托读来让人感动,诸葛亮于刘禅,如父如兄。

但是朽木不可雕也,在他带兵北伐期间,刘禅整日只知寻欢作乐,他被奸臣蛊惑,对诸葛亮心生不满,可以说是无能又无知。第一次北伐失败后,诸葛亮对刘禅的少了一份希望,多了一份无可奈何。《后出师表》中诸葛亮向刘禅提出六个不解,直截了当的表达了北伐的必要性,“今陛下未及高帝,谋臣不如良、平,而欲以长策取胜,坐定天下,此臣之未解一也。”这些文字透露出诸葛亮对刘禅的失望。对于这样一个没有能力,还识人不清的君主,诸葛亮的无奈也是完全可以理解的。诸葛亮的不解,明显是对刘禅完全忘却先帝的遗愿,似乎不理解君臣之间的默契,表现了深刻的痛心。

通过比较两篇《出师表》,我们可以发现,前者诸葛亮劝谏的语言是比较委婉诚恳的,而后者就比较犀利直接了,可见他的心态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两篇《出师表》的差别绝对不仅限于这三个方面,一个人在不同时期和环境中的所想所感一定是有差异的。通过分析比较这两篇文章,我们不难发现诸葛亮前后期的心态变化,他除了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外,更是一位为人传颂的忠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他一生的真实写照,也正是因为忠,使得他可以流芳百世,成为后代臣子的楷模。

(作者介绍:赵方婷,常熟理工学院中文系学生)

猜你喜欢
诸葛亮变化
诸葛亮喂鸡求学
诸葛亮没看过的书
这五年的变化
诸葛亮隆中决策
我来添画
经理人的六大变化
喜看猴年新变化
不划算
变化休想逃过我的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