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革命时期中共纪念革命先烈活动述略

2017-03-22 10:15金文斌
关键词:烈士纪念同志

金文斌

民主革命时期中共纪念革命先烈活动述略

金文斌

在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主要通过召开追悼大会、发表纪念演说、泣送挽联、撰写纪念文章、发布宣言、致唁电和举行纪念碑奠基仪式等形式来纪念革命先烈。借助纪念活动,深切怀念革命先烈的光辉事迹,深刻揭露军阀、反动派的罪恶本质,顽强抗击帝国主义侵略者的罪恶行径,更重要的是继承革命先烈的遗愿,彰显时代价值,增强开拓前进的勇气和动力。

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革命先烈;纪念活动

民主革命时期,一批又一批仁人志士以强烈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抛头颅、洒热血,英勇奋斗,谱写了感天动地、可歌可泣的壮丽篇章。为深切怀念为建立、捍卫、建设新中国而英勇牺牲的革命先烈①,中国共产党人举行多种纪念活动,继承革命先烈的光荣传统,弘扬革命先烈的崇高精神,永志不忘他们为之流血牺牲的伟大理想。笔者通过梳理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纪念革命先烈活动,总结其经验,彰显其价值,在新中国即将迎来68周岁生日之际,为更好地开展纪念活动提供一些借鉴。

一、纪念活动的主要形式

在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以下简称“中共”)主要通过召开追悼大会、发表演说、泣送挽联、撰写纪念文章、发布宣言、致唁电、举行纪念碑奠基仪式等多种形式来纪念革命先烈。

(一)召开追悼大会,纪念革命先烈

一般而言,纪念大会、公祭大会比较庄严肃穆,能够形成一定的现场氛围,产生有影响力的纪念声势。在大会上通常由党的领导人主持并发表演说,能够强化纪念的效果。经梳理,民主革命时期召开的追悼会主要有:

1922年1月17日,黄爱、庞人铨因领导湖南第一纱厂工人罢工,被军阀杀害。1922年1月19日,毛泽东在长沙主持黄爱、庞人铨两位烈士的追悼大会。

1922年3月,毛泽东到达上海又出席追悼黄爱、庞人铨大会。这时,上海、天津、北京、广州等地也召开了两位烈士的追悼会[1]90。

1928年8月25日,中国工农革命军第4军参谋长王尔琢在追击叛徒时英勇牺牲。1928年10月,红4军军部在宁冈砻市举行王尔琢追悼会,由朱德主持。

1931年9月,中国工农红军第3军军长黄攻略在战斗中负伤牺牲。1931年9月20日,红一方面军在兴国县举行黄攻略追悼会,由毛泽东主持。

1933年1月13日,在全苏区为红军第5军团副总指挥赵博生举行追悼大会,由毛泽东主持。

1938年2月5日,中共南方局在重庆隆重举行“保卫大武汉殉难同志追悼会”,周恩来致哀,邓颖超在当日《新华日报》上发表了自由体纪念长诗。

1938年2月21日,武汉各界人士隆重召开纪念“二一八”空战祝捷及追悼殉国空军将士大会,中共八路军武汉办事处周恩来、董必武、叶剑英亲临致祭。

1938年7月7日,毛泽东冒雨参加纪念抗战一周年大会,王稼祥在会上发表演说,号召各界同胞“踏着我们民族先烈的血迹,继续向着抗战的最后胜利,向着新中国的光明前途前进”[2]。

1939年7月,中共中央在延安集会纪念抗日战争两周年并悼念这两年间牺牲在各抗日战场上的烈士。

1939年8月1日,毛泽东出席延安各界人士追悼“平江惨案”死难烈士大会,并发表演说,强烈谴责反动派杀害新四军平江通讯处负责人,要求严惩制造“平江惨案”的反动派,取消反动的《防制异党活动办法》[3]133。

1939年11月17日,晋察冀边区为白求恩举行葬礼。随后,毛泽东在延安出席白求恩追悼大会,号召大家学习白求恩同志的“牺牲精神、责任心与工作热忱”[3]。

1940年5月16日,第33集团军总司令张自忠在与日军的战斗中不幸牺牲。1940年8月15日,中共中央在延安为其举行追悼大会。

1942年5月25日,八路军副参谋长左权在突围战斗中壮烈牺牲。1942年7月上旬,中共中央和延安各界召开左权追悼会。1942年10月10日,公葬左权的仪式在涉县举行,由八路军副总司令彭德怀主持仪式。

1942年7月6日,延安鲁迅艺术文学院举行抗战5周年殉难校友追悼大会。

1944年9月5日,中央警备团战士张思德烧木炭时牺牲。1944年9月8日,毛泽东出席追悼会,并在会上指出张思德同志是“彻底地为人民利益工作的”革命队伍的一个同志[4]。

1944年9月11日,新四军第4师师长彭雪枫不幸牺牲。1945年2月7日,中共中央在延安八路军总部举行彭雪枫追悼会。

1945年6月17日,毛泽东在中央党校大礼堂主持中国革命死难烈士追悼大会,朱德、刘少奇、周恩来等参加。

1946年4月8日,王若飞、秦邦宪、叶挺等乘坐飞机回延安,因遇恶劣天气飞机失事,机上人员全部遇难。1946年4月19日,中共中央与陕甘宁边区政府在延安举行遇难烈士追悼会。

1946年7月26日,延安召开李公朴、闻一多追悼大会。1946年10月,周恩来、邓颖超率中共代表团参加上海各界人士公祭李公朴、闻一多仪式。

(二)发表纪念文章,追悼革命先烈

民主革命时期,革命先烈牺牲或就义后,中共领导人有的专门撰写纪念文章,有的在其他文章中论述革命先烈的光辉业绩和牺牲精神。主要有:

李大钊:《追悼列宁并纪念“二七”》(1924年2月16日《新学生》第14期)、《吴佩孚压迫京汉劳工的原因》(1925年2月7日《“二七”二周年纪念册》)、《〈黄庞流血记〉序言》(1922年3月)。

陈独秀:《“二七”纪念日敬告铁路工友》(1927年2月7日《向导》第187期)。

毛泽东:《在纪念孙中山逝世十三周年及追悼抗敌阵亡将士大会上的讲话》(1938年3月12日)、《必须制裁反动派》(1939年8月1日)、《纪念白求恩》(1939年12月21日)、《为人民服务》(1944年9月8日)、《在中国革命死难烈士追悼大会上的演说》(1945年6月17日)、《向“四八”被难烈士致哀》(1946年4月20日)、《给李公朴、闻一多家属的唁电》(1946年7月13日、17日),以上文章收录在《毛泽东选集》或《毛泽东文集》中。

瞿秋白:《一九二三年之二七与一九二五年之二七》(1925年2月7日《向导》第101期)、《纪念彭湃同志》(《瞿秋白文集》政治理论编,第6卷)、《悼广州死难的5 700工农兵士》(1928年1月9日 《布尔塞维克》第12期)、《悼张太雷同志》(1928年1月9日《布尔塞维克》第12期)。

周恩来:《彭杨颜邢四同志被敌人捕杀经过》(1930年8月30日中共中央机关报 《红旗日报》)、《“四八”烈士永垂不朽》(1946年4月19日《新华日报》)、《悼李公朴、闻一多词》(1946年10月4日《新华日报》)。

朱德:《悼左权同志》(1942年6月15日《新华日报》)。

张太雷:《二七之意义》(1926年2月7日《人民周刊》第 1期)、《五卅运动之分析及纪念之意义》(1926年5月26日《人民周刊》第12、13期)。

恽代英:《纪念施伯高兄》(1924年2月25日《民国日报》)、《“二七”与中国国民革命运动》(1927年2月《“二七”四周年纪念特刊》)、《中国劳动阶级斗争第一幕》(1925年2月7日《中国青年》第65期)。

赵世炎:《二七纪念与工人阶级》(1925年2月《劳工流血纪念》)。

何孟雄:《在追悼施、林暨“二七”诸烈士大会上的演说》(1923年3月23日《北京学生联合会日刊》)。

陈潭秋:《追悼我们的董振堂同志》(1937年4月24日法国巴黎 《救国时报》)、《悼东北抗日烈士》(1937年7月10日法国巴黎《救国时报》)。

林育南:《施伯高传》(1924年2月15日《施洋先生纪念录》)、《林祥谦烈士小传》和《施洋烈士略传》(1927年2月《“二七”四周年纪念特刊》)。

此外,中共机关刊物也发表了不少纪念革命先烈的文章。据不完全统计,1922—1927年,《向导》《新青年》发表纪念“五卅”文章31篇、纪念“死难烈士”文章4篇、纪念“二七”文章 11篇;1927—1937年,《布尔塞维克》《红旗日报》《红色中华》发表纪念“五卅”文章17篇,纪念“死难烈士”文章22篇,纪念“二七”文章10篇;1938—1945年,《新中华报》《解放时报》《新华日报》发表纪念“五卅”文章11篇,纪念“白求恩、柯棣华”文章56篇,纪念“二七”文章37篇,纪念“七七”、“八一三”等抗战烈士文章443篇②。

(三)撰送挽联哀思,纪念革命先烈

一般说来,挽联具有哀恸辗转、慷慨悲愤、含义深沉、简洁凝练、对仗工整之特点。民主革命时期,中共领导人撰写了许多挽联来纪念革命先烈。主要有[5]:

毛泽东:《挽黄爱庞人铨》(1922年1月)、《挽王尔琢》(1928年 10月)、《挽黄公略》(1931年 9月)、《追悼抗日阵亡将士》(1938年 3月)、《挽王铭章》(1938年5月)、《挽“平江惨案”烈士》(1939年8月)、《挽白求恩》(1939年11月)、《挽彭雪枫》(1945年2月)、《悼念抗日死难烈士》(1945年6月)、《挽“四八”烈士》(1946年4月)、《挽佟麟阁赵登禹》(1946年7月)、《挽李公朴、闻一多》(1946年7月)、《挽刘胡兰》(1947年2月)。

周恩来:《挽黄爱》(1923年5月)、《挽空军勇士》(1938年2月)、《挽吴夏夏》(1938年4月)、《挽罗芳珪》(1938年4月)、《挽新升隆轮死难烈士》(1938年12月)、《敬悼新升隆轮二十五死难烈士》(1938年12月)、《挽“平江惨案”烈士》(1939年8月)、《挽戴安澜》(1943年4月)、《挽“四八”烈士》(1946年 4月)、《挽李公朴、闻一多》(1946年10月)。

刘少奇:《挽彭雪枫》(1945年2月)。

朱德:《挽李大钊》(1927年 5月)、《挽刘桂五》(1938年6月)、《挽王铭章》(1938年5月)、《挽 “平江惨案”烈士》(1939年8月)、《挽张自忠》(1940年8月)、《挽左权》(1942年7月)、《挽戴安澜》(1943年4月)、《挽“四八”烈士》(1946年4月)。

刘志丹:《挽刘林圃》(1933年10月)。

董必武:《挽李公朴、闻一多》(1946年7月)。

林伯渠:《挽黄爱、庞人铨》(1922年4月)、《挽廖仲恺》(1925年8月)、《挽“四八”烈士》(1946年4月)。

彭德怀:《挽彭雪枫》(1945年2月)、《挽杜斌丞》(1948年1月)。

此外,还有叶挺、刘伯承、贺龙、陈毅、聂荣臻、叶剑英等人撰写的挽联,限于篇幅,在此不一一列举。

(四)发表宣言、通告或致电,纪念革命先烈

宣言、通告、命令、决定、致电比较能够集中表达一个政党的主张。民主革命时期,中共中央通过发布宣言、通告、命令、决定、致电、口号等来纪念革命先烈。主要有:

1922年3月,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为黄爱、庞人铨被害发表宣言[1]91。

1923年1月17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长沙执行委员会发表《黄庞纪念日告青年无产阶级书》[1]107。

1926年,中共中央发出通告,要求通过纪念活动扩大和巩固反帝国主义的联合战线,“以打倒反赤的直奉军阀,实现国民会议”[6]。

1926年5月,中共中央第103号通告明确要求“五卅”周年纪念日到来时,“各地当尽力做罢市一天,罢工一天”,“并有游行集会演说等表示”[7]。

1929年6月,中共第六届第二次中央全体会议《致在狱同志及死难同志与在狱同志之家属书》[8]。

1933年1月13日,毛泽东和项英等发布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会命令,为纪念宁都起义的领导者、红军第5军团副总指挥兼第13军军长赵博生英勇牺牲,决定将宁都县改名为“博生县”[1]392。

1936年6月23日,共产国际编写并出版了《烈士传》(第1辑)、《中国人民的英雄》《中国人民的三位英雄》等小册子[9]。

1937年3月13日,毛泽东和朱德致电绥远抗战阵亡将士的“伟大之精神足以昭示后世,风励全国”[1]664。

1942年6月20日,中共中央《关于纪念“七七”抗战五周年的决定》指出:“我们纪念‘七七’五周年,应对抗战死难将士举行追悼大会,以慰死者,以励士气。 ”[10]

1945年6月11日,中共七大闭幕会议通过了《关于以七大名义召开中国革命死难烈士追悼大会的决定》[11]。

1946年7月13日,毛泽东和朱德致电在昆明被国民党特务暗杀的李公朴的夫人张曼筠。1946年7月17日,又致电在昆明被国民党特务暗杀的闻一多的家属[12]157。

(五)举行游行示威或纪念碑奠基典礼,纪念革命先烈

游行示威能够鼓动各阶层人士的革命斗志,群众政治参与广泛,现场震撼力较强。纪念碑奠基典礼较为庄重,是纪念革命先烈的重要形式。经梳理,民主革命时期举行游行示威或纪念碑奠基典礼主要有:

1923年1月17日,长沙工人700余人举行“中国劳动纪念节工人游街大会”,纪念黄爱、庞人铨被害1周年。

1926年5月30日,毛泽东率第六届农民运动讲习所学生到东较场参加广州各界纪念“五卅”大会并游行示威。回所后,毛泽东又冒雨演说了 10分钟[1]163。

1938年7月7日,延安各界民众举行抗日阵亡将士纪念碑奠基典礼,毛泽东冒着倾盆大雨参加死难将士和同胞纪念碑奠基典礼。

1949年9月30日,毛泽东为人民英雄纪念碑起草了“人民英雄永垂不朽”碑文。

此外,《向导》《新青年》《新华日报》《解放日报》等报刊也出版了大量的纪念特刊。

总之,民主革命时期纪念革命先烈的活动,不拘泥于某种形式,往往综合运用多种形式,以达到最佳的纪念革命先烈的效果。

二、纪念革命先烈的主要社会功能

中国共产党借助革命先烈纪念活动,深切怀念革命先烈的光辉事迹,深刻揭露军阀、反动派的罪恶本质,顽强抗击帝国主义侵略者的罪恶行径,继承革命先烈的遗志,使革命先烈纪念活动的社会功能得到了充分显现和释放。

(一)借助纪念活动,缅怀革命先烈光辉事迹

1929年8月30日,中国农民运动领袖彭湃在上海龙华英勇就义。1930年8月30日,周恩来在中共中央机关报《红旗日报》详细介绍了彭湃、杨殷、颜昌颐、邢士贞4位同志被敌人捕杀的经过,指出“革命领袖的牺牲,更有他不可磨灭的战绩,照耀在千万群众的心中”[13]27。瞿秋白深切怀念彭湃同志是做群众工作的模范,认为除毛泽东同志以外,再没有别的同志能够和他相比,“他是中国劳苦的农民群众顶爱的、顶尊重的领袖”[14]212。

1938年初,加拿大共产党员、著名医生白求恩,为了帮助中国的抗日战争,不远万里来到中国。1939年11月12日,白求恩为伤员施行手术时被感染而不幸逝世。毛泽东充满感情地说:白求恩的医术在整个八路军医务系统中是很高明的,人们为他的国际主义精神和共产主义精神所感动,号召每个共产党员要学习他“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的热忱”,“对技术精益求精”[15]659。

1942年5月25日,八路军副参谋长左权在山西前线对日作战中英勇牺牲。朱德在延安《解放日报》上撰文《悼左权同志》,回忆了10余年的战友深情,永远不会忘记左权同志 “对民族对人民对革命的无限忠诚”,“对工作的高度责任心、积极性和耐烦细心”[16],充分肯定了左权同志辉煌的业绩。

1942年5月26日,中国远征军第5军第200师师长戴安澜殉国异域。周恩来在其追悼大会上献了一幅挽联:“黄埔之英;民族之雄”[5]131。 短短8个字,高度概括了戴安澜将军从黄埔军校到远征缅甸对日作战的人生之路。尽管英雄逝去,但将军发扬了当年的黄埔精神,威震缅邦,堪称抗日爱国的民族英雄。

1946年4月8日,王若飞、秦邦宪、叶挺、邓发等同志因飞机失事遇难。中共中央在延安举行了大规模的追悼会,毛泽东在祭文中说:“你们为人民事业而死,虽死犹荣。”[12]112战友的意外牺牲,让周恩来噙着“悲愤的泪”,沉重了10几天。他在《新华日报》上深情地回顾了王若飞、秦邦宪、叶挺、邓发等诸位烈士的光辉业绩,赞颂他们是“中国人民的瑰宝,中国共产党的光辉”,他们的功绩“在人民历史中将永垂不朽!”他们的精神“激励着千百万群众、党员向着你们的奋斗目标,补上你们的岗位前进”[13]233。

朱德撰写了一幅挽联为“四八”烈士志哀:“为革命奋斗,坚持民主,出席巴黎,抗敌皖南,事业千秋垂青史;谋国人利益,反对独裁,协商重庆,遇难晋北,英雄一代惜盛年。”[5]197在挽联中一一点赞了烈士们的光辉事迹。

(二)借助纪念活动,揭露反击军阀、反动派和侵略者

1927年12月,张太雷领导的广州起义遭到国民党反动派的血腥镇压,张太雷壮烈牺牲。瞿秋白在追悼会上大声控诉“反革命的国民党军阀,为了保持帝国主义的豪绅资产阶级的剥削起见,竟大施屠杀,在十二月十四日至十九日五六天之中,杀死了5 700多工农兵士”[17]212,“如今张太雷同志又做了白色恐怖之下的牺牲了。 ”[17]216

1929年,彭湃被国民党反动派杀害后,瞿秋白痛斥国民党反动派为“强盗一样的专制魔王”,“南京的强盗正在冒着险在中东路上玩他的对帝国主义卖笑的掠夺政策,想得到帝国主义的帮助,巩固自己,镇压中国工农贫苦群众,镇压工人运动的新高潮,所以,同时又用一切手段,来惨杀中国工农的领袖彭湃。 ”[14]592

1938年3月,抗日战争已经打了8个月,郝梦麟、佟麟阁、赵登禹、姚子香等一大批中华优秀儿女英勇奋战,血溅疆场,壮烈牺牲。中共中央在延安召开追悼抗敌阵亡将士大会,毛泽东义正词严地指出,这些将士的奋勇抗战,再一次证明“中华民族绝不是一群绵羊”,我们要拿革命的正义战对抗野蛮的侵略战,我们“要告诉那些发疯的敌人,你们的目的一定达不到”[15]113,最后的胜利一定属于我们!

1939年6月12日,国民党顽固派惨杀我新四军平江通讯处6名同志,制造了“平江惨案”,激起了全国人民的愤怒。毛泽东在追悼会上发表了《必须制裁反动派》的演说,严厉斥责“杀抗日的人,是什么意思?这就是说中国的反动派执行了日本帝国主义和汪精卫的命令,准备投降”,并大声喝问“为什么要限制最革命最进步的共产党呢?”大声呼吁现在要限制的是日本帝国主义者、汪精卫,要限制反动派和投降分子,要“制裁那些投降派、反动派,要保护一切革命的同志、抗日的同志、抗日的人民。 ”[15]577

不仅如此,毛泽东还献上一幅挽联:“顽固分子,罪不容诛,挟成见,作内奸,专以残害爱国英雄为能事;共产党员,应该警惕,既坚决,又灵敏,乃是对付民族败类之方针。”[15]577这幅挽联旗帜鲜明、义正词严地揭露了国民党顽固派一手制造“平江惨案”的罪恶本质,同时充分表明了我党对于国民党顽固派制造反共摩擦的态度。这既是沉痛的悼词,也是战斗的檄文。

(三)借助纪念活动,继承革命先烈的遗志

1923年,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遭到反动军阀的血腥镇压,发生了震惊全国的“二七”惨案,优秀共产党员林祥谦和施洋英勇就义。惨案发生后,中共早期领导人,如李大钊、陈独秀、恽代英、林育南等发表纪念文章对他们进行歌颂,如恽代英的《纪念施伯高兄》,林育南的《不要忘记我们的施洋》。不仅如此,中共还通过机关报刊登纪念文章。据不完全统计,《向导》《布尔塞维克》《解放日报》等,从1922—1945年发表了纪念“二七”文章48篇。为何“二七”烈士事迹引起如此之多中共早期领导人的关注,并发表如此之多的纪念文章,正如赵世炎所说:“我们纪念二七的最好方法,就是在‘光荣的二七历史’之旁更加努力起来……继续行动,继续团结,继续战斗。”[18]张太雷号召同志们要继承“二七”的精神,大家努力完成中国的国民革命[19]。李大钊也指出要继承“二七”遇难同志的精神,不断地前进[20]。

1929年9月,瞿秋白在《纪念彭湃同志》一文中说:“你们杀掉我们一个彭湃,无数的彭湃来送你们的终! 我们的责任,是要完成彭湃同志的事业! ”[14]592

1937年1月,红军五军团军团长董振堂同志“为抗日锄奸流了最后一滴血”,远在莫斯科共产国际代表团的陈潭秋听说后发表文章指出,为了“让我们的董振堂同志瞑目”,“我们将要更广大地开展反日民族统一战线,团结起全民族的力量,用决死的斗争来驱逐日寇,铲除汉奸”,来争取整个民族的生存、解放和复兴[21]。

1946年4月8日,王若飞、秦邦宪、叶挺、邓发等遇难后,毛泽东在《向“四八”被难烈士致哀》一文中说,全国人民将继承烈士的遗志,“继续奋斗,直到胜利”[12]112。周恩来也向烈士们保证不会让反动派阴谋活动成功,“和平、民主终必会在全中国实现! ”[13]234

1946年7月11日、15日,李公朴、闻一多在昆明先后被国民党特务暗杀,中共中央一方面组织追悼会,同时毛泽东、朱德以中共中央的名义于7月13日、17日分别给李公朴、闻一多的家属致唁电,哀悼两位先生“威武不屈”、“不屈不挠”之精神,“全国志士必将继承先生遗志,再接再厉,奋起救国,务使民主事业克底于成”[12]157。

1949年9月21日,毛泽东在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上说:“我们的先人指示我们,叫我们完成他们的遗志。我们现在是这样做了”,并且“终于达到了目的”[22],推翻了帝国主义和中国反动政府的压迫,完成了革命先烈的遗志,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三、纪念革命先烈的当代价值

纪念革命先烈,不仅仅是从史实的角度来考证民主革命时期的历史细节、还原历史场景,更重要的是从哲学的层面论证历史发展的必然性。同时,革命先烈的光辉事迹,彰显着挺立潮头、敢为人先的拼搏精神和进步意识,已经超越了特定时空的局限,具有永恒的人性光辉。当前,纪念革命先烈,对于我们继承革命先烈的遗愿,总结历史经验,彰显时代价值,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具有特殊的意义。

(一)永志不忘革命先烈为之流血牺牲所走过的路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23]1921年7月,中共诞生后,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打败了残暴的日本帝国主义,第一次取得了反抗外敌入侵的伟大民族解放战争的完全胜利,推翻了同样残暴的国民党反动统治。经过28年浴血奋战,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了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这28年走过的奋斗历程,是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写就的,充满着苦难和辉煌。明白革命先烈为之流血牺牲所走过的28年的路,就能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新中国的成立来之不易!

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中共永志不忘革命先烈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为之流血牺牲所走过的路,领导全国各族人民继续探索并成功开辟了一条新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赢得了一个又一个伟大胜利,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13亿多中国人民摆脱了贫困,经济实力跃升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综合国力显著提升,中国故事广为流传,中国声音响彻世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焕发出新的蓬勃生机和无穷活力。

(二)永志不忘革命先烈为之流血牺牲的共产主义远大理想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之所以能够一次次奋起,“归根到底是因为我们党有远大理想和崇高追求”[23]。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不是刻板理论学习的成果,也不是盲目实践活动的产物,而是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经过革命先烈的深入思考,并与风起云涌的世势、时势相结合的创造。这一理想信念一旦形成,革命先烈不惜用鲜血来验证、用生命来捍卫。民主革命时期,成千上万的革命先烈,为什么不顾自己的妻儿老小,面对敌人的利诱和屠刀,他们大义凛然、威武不屈,敢于牺牲自己宝贵的生命,为的就是对真理的坚定信仰,对理想的执着追求。

当前,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对外开放的深入发展,各种思想观念相互激荡,各种观点众说纷纭,各种力量竞相发声。思想观念开放化、价值追求多元化,很多人,包括一些党员干部放弃了道德操守,在各种诱惑面前丧失了信念、迷失了自我。在这样复杂的环境中,中国共产党人永志不忘革命先烈为之流血牺牲的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继续弘扬革命先烈追求真理、坚持理想的坚定信念,更加牢固地弘扬革命先烈保持高尚节操、厉行道德规范的宝贵传统。鉴于苏联、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忽视理想信念教育导致衰亡的深刻教训,中国共产党人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不动摇,紧紧抓住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不放松,始终把理想信念教育作为战略任务来部署,始终保持对远大理想的清醒认知和执着追求,自觉做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践行者。革命理想高于天。只有具备了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我们才能做到在胜利时不骄傲,在逆境时不消沉,才能做到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被各种干扰所迷惑,持续保持清醒的头脑和斗志昂扬的精神状态。

(三)永远保持革命先烈为之流血牺牲的奋斗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永远保持建党时中国共产党人的奋斗精神。”[23]建党时的中国共产党人的奋斗精神,主要是革命乐观主义精神、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大无畏的革命牺牲精神和艰苦奋斗的作风。正如李大钊指出,纪念“二七”就是要以“二七”烈士的牺牲精神引导吾人向前革命[20]。无数先烈像“二七”烈士一样,前赴后继地牺牲,经过28年的浴血奋战,终于迎来了新中国的诞生。

当前,我们仍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仍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我们前进的道路上,还有许多重大挑战和风险,还有“四大危险”、“四大考验”。要解决这些问题靠什么?面向未来,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关键又靠什么?那就是要永远保持革命先烈为之流血牺牲的奋斗精神,继续保持革命乐观主义精神、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和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不畏艰险,艰苦创业,勇于创新,不懈奋斗。社会主义不是躺着等出来的,而是实实在在干出来的。赶考还远远没有结束,还要在这场历史性考试中继续奋力拼搏,艰苦奋斗,用劳动和创造托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注释:

①文中所提的革命先烈是以2009年中央宣传部等部门评选的“100位为新中国成立做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的标准为依据,即革命烈士、民主爱国人士、国际友人、抗战中为国捐躯的爱国将士。时间限定在1921—1949年。

② 统计数据来源于当时出版的报纸的影印本或索引,以标题中出现“纪念”字样,或为纪念而作,或纪念活动的新闻报道为收集依据。

[1]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毛泽东年谱(1893—1949):上卷[G].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90-91.

[2]毛泽东王稼祥纪念抗战一周年[J].解放,1938(45).

[3]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毛泽东年谱(1893—1949):中卷[G].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133-134.

[4]毛泽东选集:第3卷[G].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004.

[5]丁茂远.中国现当代著名人士对联赏析辞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27-48.

[6]中国共产党中央执行委员会.五卅周年纪念告全国民众[J].向导,1926(155).

[7]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2册[G].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9:132.

[8]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5册[G].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9:339.

[9]共产国际、联共(布)与中国革命档案资料丛书:第17卷[G].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7:342.

[10]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3册[G].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404.

[11]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5册[G].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137.

[12]毛泽东文集:第4卷[G].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

[13]周恩来选集:上卷[G].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

[14]瞿秋白文集:第6卷(政治理论编)[G].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

[15]毛泽东选集:第2卷[G].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16]朱德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83-84.

[17]瞿秋白文集:第5卷(政治理论编)[G].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

[18]赵世炎.二七纪念与工人阶级[J].劳工流血纪念,1925(2).

[19]张太雷.二七之意义[J].人民周刊,1926(1).

[20]李大钊:追悼列宁并纪念“二七”[J].新学生,1924(14).

[21]陈潭秋文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259.

[22]毛泽东文集:第5卷[G].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344.

[23]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07-02.

(编辑:文汝)

K26

A

1673-1999(2017)05-0078-06

金文斌(1971—),男,硕士,安庆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为中共党史和思想政治教育。

2017-03-15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整体性视野中思想政治教育系统化研究”(14BKS10);安徽省高等教育振兴计划项目“《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名师工作室”(SZZGJHL-1-2016-16)。

猜你喜欢
烈士纪念同志
纪念九一八
特别的纪念
戴今吾烈士的三封绝笔信
给戍边烈士的一封信
同志
『大元帅』与『小同志』
OVER THE RAINBOW
为纪念中俄建交 7O 周年
忘不掉的纪念
严良堃同志逝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