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晓丽+李竹青+王丽娜+刘鹏
【摘要】窑洞是黄土高原地区的一种主要民居形式,历经千年不衰,有着悠久的历史。同时,窑洞不仅历史悠久,而且承载革命传统,流传久远。因而,窑洞是中华文明的历史遗存,是我们的一种文明,在现代社会,我们应该关注到这一传统文明,发现它的生命力与吸引力。
【关键词】窑洞 民居 传统
在几千年的漫长历史发展中,在“面朝黄土背朝天”的黄土高原上,劳动人民创造了被誉为“东方一绝”的窑洞。窑洞主要分布在黄土高原上,它是中华民居史上一个古老的居住形式,是中华文明的历史遗存,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吸引力。如今,我们可以看到,随着时代的发展,窑洞不断改进继续发挥着自身的优势,以窑洞为载体形成的风俗文化不仅保持着与传统文化的紧密联系,而且传承和更新着地域文化。
一、窑洞具有悠久的历史
窑洞是黄土高原地区的一种主要民居形式,历经千年不衰,有着悠久的历史。曾经有这样一个传说,相传,在战国时期,有一位将军带领着一千人去剿灭一个团的土匪,这个团的土匪有一万人,这是一场恶战,经过一番血拼之后,将军这边已经死了一百多人了,土匪那边的死伤人数却只有三十个人。这时,将军意识到自己不是土匪的对手,便开始一边逃一边考虑对付土匪的方法。等到将军他们逃到山顶上,发现前面已经没有路了,可是,土匪他们这时就在下面,将军这边的人也尝试各种方法,例如扔石头什么的,可对手土匪也是身经百战,没有死一个人。这时,将军手下的一个士兵想到了一个好主意,他让大家都挖一个大洞,堆一座土墙,然后将土墙推倒,再一齐冲下山去与敌人撕杀,最终将军他们获得了胜利,后来它们发现挖出的大洞里面可以住人,便将此洞命名为窑洞。
可见,有可能人类最早的住所就是利用天然洞穴或者在树上“构木为巢”(《韩非子·五蠹》),到了周时期,人类就有“陶复陶穴以为居”,也就是说,周人根据不同的地理条件挖地洞居住,从而开始了定居生活。例如我们现在比较熟悉的陕北,在原始社会时期,陕北就出现了窑洞式的横穴,早在4500年前就发展出窑洞的雏形,到了周代,陕北就出现了半地穴式,到了秦汉,就出现了全地穴式窑洞,再到现在,陕北人民的主要的居住形式之一还是窑洞。可以说,陕北劳动人民沉积了古老的黄土地深层文化,创造了陕北的窑洞艺术(民间艺术)。我们都曾记得,在过去,一位陕北农民辛勤劳作一生,他最基本的愿望就是修建几孔窑洞。有了窑洞,娶了妻才,这才算成了家立了业。男人在黄土地上刨挖,女人则在土窑洞里操持家务、生儿育女,小小窑洞浓缩了黄土地的别样风情。
二、窑洞承载革命传统
窑洞不仅历史悠久,而且承载革命传统,流传久远。在《整风在延安中央党校》(见《张鼎丞回忆录》)中,老一辈革命家张鼎丞说到:“延安的窑洞是最革命的,延安的窑洞有马列主义,延安的窑洞能指挥全国抗日斗争。”抗战以后,为推动国共团结,六位国民政府参政员应毛主席的邀请飞赴延安进行访问,其中黄炎培和毛主席在窑洞里关于“国家兴衰周期律”的谈话成就了“窑洞对”的经典之谈。(插图)
目前我国窑洞主要分布在山西、陕西、河南、甘肃等地,其中以我们前面曾提到的陕北窑洞最为被大家熟知。那么窑洞怎么会成为这些地区的主要居住形式呢?这就不得不提到这些地区的地质地貌。以陕北为例,陕北大地大多被黄土覆盖,黄土颗粒小、黏度高、含有矿物质,垂直结构好且具有抗压性和可塑性。加上黄土多孔隙、透水性强,长期受流水、风蚀作用的影响,形成了黄土地区复杂的地貌——山大沟深,万壑纵横。这里深厚的黄土和丰富的砂石,为建造窑洞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再加上这里缺乏高大乔木,人们不得不根据不同的地貌特征建造不同形式的窑洞,一般有靠山式窑洞,就是在土壁内挖横洞。有下沉式窑洞,这是最有特色的窑洞,“进村不见房,见树不见村” 有人称为地下的四合院。从远处看像平地一般,走进才发现地上的凹坑,坑里是人家。窑顶被用作打谷场或休息之所,所以又有“进村不见村,树冠露三分,麦垛星罗布,户户窑洞沉”的打油诗来形容这种窑。还有砖砌式窑洞,在没有适宜挖窑的地方,就在地上仿窑洞建造。
由此可见,千百年来黄土高原的人们建造窑洞,都是因地制宜。不过,在通常情况下,人们挖窑洞也是有一定讲究的。人们一定要首先请阴阳先生祭拜土地神,然后用五谷安宅,窑洞一般都建三孔或五孔,为的是避免“四六不成材”的忌讳,窑洞的朝向为背风向阳。窑洞正面的主洞比其它洞略高,一般是长辈居住的正屋。窑洞的旁边有用以祭祀的小窑洞。窑洞都建造有窑檐,为的是防止雨水冲刷窑面。窑洞的门窗多用杨树或柳树等为材料做成,门多为双扇并开在正中,上为天窗,窗棂格式多种多样、新颖别致,再用纸裱糊,明亮干净又保暖透气。人们还从窑洞影子中学会剪纸艺术。窑洞上面用来栽种树木或晾晒粮食,窑洞前面栽种花草蔬菜。这样的窑洞某种程度上是将自然图景和生活图景有机结合,是因地制宜的完美建筑形式,渗透着人们对黄土地的热爱和眷恋。
三、窑洞的人文文化
之所以说窑洞是一完美的建筑形式,是因为窑洞有其独特的优点。窑洞土壁深厚,保温性能很好,夏季晒不透,冬季冻不透,隔音效果也很好,少干扰。这样窑洞就可以冬暖夏凉,可以防噪音,可以放火。这正好适应了黄土高原缺少燃料资源的特点,采暖或者制冷都会比较节省。而且窑洞建筑的寿命也比较长,费用比较低,这样可以给人们节省土地,节省费用,而且也不会破坏大自然的面貌,比起如今城市的钢筋水泥“建筑森林”,窑洞保持了自然的美景。当然,窑洞也有其缺点,窑洞一般都只能单面开门窗,缺少了空气的对流,通风效果不好,窑洞内光线昏暗、潮湿,特别是窑洞越深,光线就会越差、越潮。同时,窑洞的空间会比较小,即使窑洞的深度可以做到很大,但宽度受局限,不能做得很大。特别是到了夏天,那些凹陷的院落,排水会成为一个问题,而黄土遇水后很容易塌陷。这些缺点和制约因素,在一定程度上为窑洞庄院的没落埋下了祸根。
黄土高原的窑洞民居可能终将会成为历史,并且也已成为历史。而如何让这一数千年来独特的人文自然景观得以保存并合理开发利用?我们应该抓住黄土高原人文文化结构中的土著基因——穴居古俗的窑洞文化,修建现代窑洞,让村民重返传统。
参考文献:
[1]康长青.中国窑洞的文化含义[J].中国图书评论;2005年07期
[2]郭冰庐.窑洞民俗文化[M].西安地图出版社;2004年
作者簡介:成晓丽 女 讲师,山西省霍州市人 出生:1980.09.10 工作单位:石家庄信息工程职业学院 主要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