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晓丽+韩栋+王丽娜+刘鹏
【摘要】一直古以来,我们国家就很看重民俗文化中所具有的“教化”作用。然而,不得不承认,长期以来我们忽视了民俗文化所具备的教育功能。作为中国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民间交际习俗”,对我们青少年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本文从传统文化进行探讨,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教育进行结合,论述了民间交际习俗对学生的认识的重要性,并以此引领他们行动,使我们广大青少年从中体悟到我们的文化之根。这对培养他们的优良道德品质将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民间交际习俗 教育 意义
自古以来,我国就特别注意民俗文化中所具有的“教化”作用。孔子说:“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安上治民,莫善于礼。”其中所强调的就是民俗文化在社会安定和促进和谐中的作用。然而,民俗所具备的教育功能,长期以来却常常被忽视。去年曾看过一则报道:一名韩国留学生到上海,想看看中国传统的端午节究竟是什么样子,结果却大失所望,发觉某些地方过端午节气氛甚至比不上韩国国内。反而是多数年轻人表示过洋节是时髦,过传统节日没气氛。“韩流滚滚”是今日中国不可否认的文化现象,当我们津津乐道于韩国人的日常生活来回味传统中国文化之魅力,寻找逐渐消失的中国民俗文化的身影。“民间交际习俗” 作为中国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我们青少年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
一、“礼”的教育自古有之
孔子是把贵族礼仪传授到民间的第一位教育家,他打破了周礼所规定学在官府的局面,首创私学,使教育走向了平民化。由此,“礼”开始逐渐在民间传播、普及乃至成为百姓生活中的重要内容。在孔子的思想当中,“不学礼,无以立,”“礼”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他指出“礼”更应该是关乎人伦关系,关乎现实生活的事,突破周礼“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的限制,主张“礼”治的平民化,将原用于调节统治集团内部关系的“礼”向百姓延伸。他认为,在“礼”的面前,人不分贵贱尊卑,平民百姓也可以因知礼而成为圣人。孔子这些对礼的倡导推动了学礼、讲礼、行礼风气的形成。这样人们自觉地认同统治者礼制思想、接受礼节仪式以及不断在家庭和民间生活中的实践。
自孔子之后,几千年来,统治者都把《礼》作为必修课,当儒家文化成为社会主流文化之后,“礼”就从贵族社会的原则演变为大众生活的准则,从政治统治和思想统治的领域逐步延伸到社会治理等领域,成为实现社会调节和控制的重要手段,亦或是说在这个时候“礼”的思想在民间交际中从不自觉走向自觉。直到今天,我们仍然能听到“不学礼,无以立”,我们仍然会认为,不学礼怎么做人?怎么让人接受?再俗点得话就是不懂礼儿的人根本没法在世界上混。但我们必须承认,在现代教育中“礼”的教育似乎有些空洞与不切实际,所以我们的孩子越来越表现出一种冷漠,他们不会和他人相处,不懂得合乎身份的说话做事,真正让人有些担忧。这可能就是为什么近来,我们会频繁听见国学的一个原因。
孔子的教育我们姑且可以认为是学校教育,与学校教育相对应的就是我们的家庭教育。中国几千年的历史,还为我们留下了许多有名的家庭教育即“家训”, 例如《颜氏家训》和《朱子家训》。家训无疑就是指对子孙立身处世、持家治业的教诲,对个人的修身、齐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家训之所以为世人所重,因其主旨乃推崇忠孝节义、教导礼仪廉耻,“礼”是重要的课程。
二、“礼”出现在家庭教育中
我们熟悉的《颜氏家训》直接开后世“家训”的先河。历代学者对该书推崇备至,视之为垂训子孙以及家庭教育的典范。
纵观历史,家训都是从日常生活着眼,指导其子孙后人在日常生活中要待人真诚,莫羡富贵、严于律己的人际之道。当然这其中也有一些不好的。例如我们现在仍然能听到的“三从四德”、“笑不露齿”、“百依百顺”和“女子无才便是德”这足以见,家训对民间交际习俗的巨大影响,一直到今天有些东西我们仍有耳闻。古代大户人家家教严格,家法如山,违法必究,对培养“知礼、行礼”的好孩子作用巨大,这在今天仍有借鉴意义。礼节、礼貌教育,学校是一个重地,家庭也是一个重地。但孩子无法无天,无礼无行时,我们的家庭教育是不是也应该承担一些责任。
三、“礼”出现在社会教育中
《礼记·曲礼上》云:“道德仁义,非礼不成;教训正俗,非礼不备。”就是说道德仁义这四种美德,没有礼制(约束)就得不到发扬;教化训导扶正民俗,失去礼制就不会完备。但礼非天生,是教育的结果。古代礼的教育不仅涉及尊宗祭祖、定亲疏和明是非等方面,而且也包括日常礼仪的教育。人们在相互交往,待人接物,言谈举止中,虽然没有固定的制度仪式,但却自觉遵守着“礼”的规定,按“礼”行事,以“礼”待人。《弟子规》中要求:“冠必正,纽必结,袜与履,俱紧切”。就是说,帽正纽结,鞋袜紧切,是仪表外观的基本要求。《论语·学而》中曾载道:“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只有庄重才有威严,否则,即使学习了,也不能巩固。具体说来,要求做到“站如松,坐如钟,行如风,卧如弓”,就是站要正,坐要稳,行动利索,侧身而睡。《礼记》中也曾记载:“言语之美,穆穆皇皇”。即语言之美在于谦恭、和气和文雅。还有古人说,上天生人,于舌头上下两排牙齿紧密围裹,又在外面包一层厚厚的嘴唇,就是要人们说话一定要谨慎。就正如我们今天的说所的“少说话,多做事”。
我国历史悠久,自古就以礼仪之邦著称于世。在其漫长的发展史中,中华民族不仅创造了举世瞩目的物质文明,更创造了源远流长的精神文明。作为中华民族文明标志之一的民间交际习俗,在传统文化中占据着相当重要的地位,它不仅是千百年来人们自觉形成的行为习惯,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而且我们的交际习俗也被视为是道德伦理观的具体体现,被认为是法制的补充,在民间生活中发挥着调节人际关系的重要作用,对我们当代的青少年具有重大的教育意义。
参考文献:
[1]乌丙安.中国民俗学[M].辽宁大学出版社,1988.
[2]王文宝.中国民俗学发展史[M].辽宁大学出版社,1987.
作者简介:成晓丽(1980.09.10-),女,讲师,山西省霍州市人,工作单位:石家庄信息工程职业學院; 主要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