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忠平
摘 要:能力培养是高中历史教学中的主要目标之一,也是素质教育最终要达到的目标。尊重学生情感,加强师生沟通,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以达到最佳的教育效果,学生能力的培养和提高离不开良好的师生沟通,历史教师通过掌握一定的沟通技巧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以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文章作者提出这方面的教学探究和实践经验,以供参考。
关键词:历史课堂;师生;沟通
一、问题的提出和由来
随着新课改的推行,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越来越受到重视,这完全不同于应试教育下的课堂,传统的历史课堂以提高学生的高考成绩作为唯一的目标。而在素质教育下的课堂更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有专家指出:“在教育工作中的70%的错误和差生的形成是由于教师不善于沟通造成的”。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鲜活的个体,教师要把“一切为了每个学生的发展”作为教学的核心理念,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更多地注意情感的投入,加强师生的情感沟通,用心施教,我从2001年参加工作到现在已执教16年了,经历从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的转变,发现许多历史教师都在尝试着采用新的教学方法提高课堂质量,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人格养成,但由于师生知识结构、年龄差别、认知水平的不同,收效甚微。本文就关于如何提高历史课堂师生沟通的水平做以下探讨,由于本人工作能力和水平有限,不足之处望同仁们谅解。
二、沟通的技巧和艺术
1.树立师生之间平等的平台
教师要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不以性别、相貌、成绩等方面的差别人为地为学生贴上标签,在课堂上只有让学生感受到师生是平等的,他们才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和内心真实的想法,任何学生都对老师存在一定的戒备心理,在课堂上如果学生感觉到自己是课堂的主人,老师把课堂的主动权给了自己,那么他探索问题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都将得到极大的提高,为此任课教师首先要将学生看作自己的知心朋友,以朋友的态度和真诚态度换取学生的信任,让学生敞开心扉,阐述自己的感受,表达自己的观点。只有这样,课堂才真正回到学生手中,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才能得到体现,新课堂下的三维目标才能得到落实,课堂才成为学生主动参与的活动。
2.利用教师的肢体语言提高师生沟通的效果
实践证明,教师艺术性的眼神和幽默的语言都会大大提升学生沟通的效果,教师的肢体语言主要有:①眼神。俗话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教师要学会用眼睛说话,达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最大效果地调动学生上课的注意力。②赞美。每位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自己,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教师要学会赞美学生,及时发现学生的优点,并及时肯定,尤其是后进生、学困生,要做到以肯定优点转换优点的教育功效。《三字经》中也说“人之初,性本善”,不良的卫生习惯、学习习惯的养成大多与后天的环境有关,教师要通过赞美、肯定等方法激发学生的上进心,使其对自己的学习充满自信,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3.给学生树立积极自信的好情绪
在多年的教学工作中我深深地认识到,课堂教学效果常常受学生情绪的制约。当学生在课堂上处于积极自信的状态时,听课的质量就会提高,学习的成绩也会稳步上升,相反,学生在课堂上处于消极被动的状态时,听课的质量就会大打折扣,严重影响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心理学家研究表明:健康的心理状态(尤其情绪、情感)可以对知觉、思维、记忆的形态和智力功能进行归纳,可以指引认识进程——记忆的恢复,思维的构成和知觉的形成。高中阶段,学生的身心正发生着很大的变化,自我意识增长,个性进一步凸显,教师应帮助学生正确地对待学习中的重重困惑,教师不单单是个“教书匠”,还应该成为学生朋友式的“陪伴者”。
4.积极鼓励,正面引导
有一句話说,教育是船,鼓励是帆。这句话形象地说明了鼓励在教学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对待学生,我们应多一点宽容、多一点鼓励。某位教育家曾言:既然到目前为止,我还没有发现有一个孩子因为表扬过多而变坏的例子。每个人的内心都是向上的,没有一个孩子不愿学好,鼓励不但有利于教师走进学生的内心,而且可以使孩子树立自信心和上进心,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应以表扬、鼓励为主,最大限度地调动孩子学习的积极主动性,使孩子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一位心理学家指出,95%的学生都对自己的能力存在贬低心理,成绩分明是自己勤学的结果,但他往往归结为别的原因,所以我们常说,最好的教育就蕴含在教师的言谈举止,一言一行中。当一名教师总是给学生传递正面的积极信息时,学生就会朝着积极的方向走;当一名教师总是给学生传递负面消极的信息时,学生就会朝着消极的方向走。我们要做的是多发现他的优点,帮助他了解自己很棒,让学生看到自己的力量时,就会相信自己可以做得更好。
总之,教书育人的过程是复杂的,它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真正的师生沟通不是单靠语言,更多的是无声语言。课堂是师生之间互相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情感、观念,最终达成共识,实现共进的过程。教师,千万别让自己的善意成为学生的负担!
参考文献:
[1]张 东.师生沟通的艺术[J].基础教育论坛,2013(7).
[2]林 妙.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素质读本[M].北京:大众文艺出版社,2009.
[3]胡小卉,李兆丽.成长探索[M].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2011.
(作者单位:甘肃省舟曲县第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