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报纸的编辑工作始终受到社会各种因素的影响。《申报》作为中国近代报业发展史上最成功的报刊之一,在其发展历程中一直都注重报纸编辑工作,并随着历史环境的变动,几次变革版式,不断创新。报纸板式的变化有助于阅读体验的提升,提高报纸的销量,扩大报纸的影响力。在促使《申报》对版式进行不断调整的原因中,媒介技术的发展、上海市民文化的兴起等社会因素起到了重要作用。
【关 键 词】申报;版式;媒介技术;市民文化
【作者单位】刘畅,安阳师范学院。
《申报》由英国商人安纳斯脱·美查(Ernest Major)1872年4月30日创刊于上海,1949年5月停刊,历时77年,是上海的第二份商业报纸,历经晚清到民国的历史时期,所载稿件包括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当时影响广泛,对后世影响深远。1917年出版的姚公鹤《上海报纸小史》中,最先提到《申报》,说“中文报纸,上海当以《申报》为最先”[1]。《申报》作为一份大报,对中国近代报业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版式是报纸的最终呈现形態,是报纸质量的考核标准之一。翻看400册影印本《申报》即可发现,在版式方面,《申报》一直在做各种尝试,包括开本、纸张使用、印刷形式、文字分栏、插图、句读使用等,以期能争取到最多的读者,提高销量。在《申报》77年的发展历程中,版式变革始终相随,文章将从以上提及的方面梳理《申报》版式变革的历史。
一、《申报》版式变革的近代化特征
《申报》自创办之初就注重报纸版式,出刊三个月内更是对版式进行不断的调整,纵观《申报》77年的办报历程,可大致将其版式的变化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1872—1912,版式虽有调整,但并无大的变化;第二阶段,1912—1936,以史量才主持《申报》为开端,对《申报》的用纸、版式等方面均做出重大变革,使其具备了现代大报的样式;第三阶段,1936—1949,1937年后,由于战事,《申报》先沦为日伪的宣传工具,后又作为“敌产”被国民党直接接收,在内容上《申报》已不复原貌,而在版式上变化也不多。
《申报》创办一个月内,在上海的发售点已经增加到40多个,到1890年销量已经达2万份,据称“上海各士绅无不按日买阅”[2]。据统计,《申报》1912年发行量为7000份,5年后(1917年)达到2万份,1925年突破10万份,1926年突破14万份,1933年超过15万份[3]。由此可见,在1912年之后,《申报》的销量开始出现大幅度上升。这与该报内容编辑和办报方针的改革直接相关,版式变革也是原因之一。
1.对开大报,经济用纸
1872年4月30日,《申报》(初名《申江新报》)创刊,初为双日刊,第5号改为日刊(周日不出报),单面铅印,每期8版,1874年9月11日,《申报》增加篇幅,1912年形成对开大报。1912年1月15日,《申报》报名由横排改为竖排,开本上变为对开,报纸中缝排印内容,但当天副刊保留原来开本,后也改为对开。1936年,《申报》有7张28版的大报,其中包括20版的日常日报内容和8版的“本地副刊”。
《申报》1872年创刊之始,使用毛太纸单面印刷,1874年改用赛连纸印刷,1912年开始使用白报纸印刷。毛太纸又称土纸或仿宋纸,原产于江西,是我国手工纸种之一,由草浆和竹浆配抄而成,纸色发暗,纸面粗厚而软和,吸水性强。赛连纸产自四川,薄而匀,纸幅大,无矾性,用以粘补黄竹纸书最为合宜。国产的毛太纸和赛连纸只能单面印刷,且不易保存;白报纸为进口纸,比较适合报纸的双面印刷,但价格相对昂贵。其中,毛太纸在《申报》与《上海新报》的价格战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2.分栏设计,突出标题
《申报》版式编排变化主要分为字号、分栏、新闻标题设计等。《申报》创刊时是略近正方形的版面,后来纸料放宽,成为横长的形状,高27cm,宽104cm,分成4版,每版宽约25cm,每两版之间中折,成书册型,带有早期册页型报刊的痕迹。“版”当时称“章”,后又称“页”,采用老四号字直排,每版41列,不分栏,评论、新闻占前三版,第四版以后为广告,以老五号字排成大小不等的方块。从1905年起,《申报》把要闻改用二号字,其他如奏议、章程及社会新闻等均用五号字。这种排法在当时报界风行多年。
《申报》的新闻标题早先一般用四字句:如《吴淞沉船》《殿试题名》《赁船致讼》《议兴女学》之类,也有超出四字而简述新闻内容的。标题排在每则新闻的起首,用“0”号与正文相隔,新闻连排在题后,题文都是用同样字号。后有改进,新闻标题另行用较大一号的字号排印。翻阅1908年《申报》可知,当时《申报》已经开始注重报纸标题的设计,不仅使用比正文大的字号,还饰以简单的图案,或是几何图形,或是黑底白字,而广告和告白部分更是“图文并茂”。1912年《申报》改革,文字全部采用新五号字,最重要的新闻放在显著位置,设通栏标题,并配边框[4]。 五四运动后,增设了“专栏新闻”,把同类新闻编辑在一起以方便专业读者阅读,并采用新标题法,使用多行题、眉题、主题、副题等,有时还用多层标题。在标题制作上也出现了很多花样,如字号分大小、讲色彩、分虚实、加花边。
报纸分栏的主要作用是减轻读者阅读疲劳,提高阅读效率,使版面生动活泼,同时通过合理的分栏,可以增减版面的内容。有研究显示,一栏、二栏、三栏设计材料在阅读理解指标上没有显著差异,但在注视次数、注视频率、注视点持续时间、眼跳距离和回视次数等眼动指标上有显著差异[5]。由此可见,报纸分栏能够提高读者阅读的舒适感。
3.增加图片,提升趣味
1872年11月14日,《申报》在第五章(版)刊登了最早的广告插图——成衣机出售配图,并有文字“启者本行今有新到外国缝衣机器数辆”等。1873年5月2日第六版为药水广告配图,5月29日第五版为磨粉机器插图。从第一幅广告插图起,几乎每期报纸都有广告插图。1908年的《申报》在广告图片的使用上还较为中规中矩,配图都放在所划分的板块内,偶尔会出现整版或半版的广告,如香烟广告。而到了1937年以后,广告图片开始“触目惊心”。首先整版广告图片开始常态化,其次在图文的设计上,也不再是简单的图配文,而是文字嵌入图片中,追求视觉冲击力,特别是副刊广告图片,几乎给人杂乱的感觉。
1876年后,《申报》开始使用新闻图片。1876年8月18日,《申报》在其发表的题为《拿获九龙山匪党》的新闻中,插刊了用木板雕刻的“九龙山匪党”肩章图样,此为《申报》刊出的第一张新闻图片。1879年5月24日,时任美国总统格兰特访问上海,《申报》于当日石印格兰特画像1万张,随报分送读者,此为国内报刊刊载新闻人物画像之始[6]。相比于广告图片,新闻图片的使用要少得多,而且《申报》所刊登的新闻图片多是新闻人物的肖像,没有出现新闻现场图片;另外,还有一些配合宣传新思想的插图,如宣传三民主义的一组“穿新衣、戴新帽、做新民”的漫画。
4.使用句读,便于阅读
长期以来,中国的报刊多不用句读,通篇下来没有一个标点。读者在阅读时需要自己断句,这就加大了阅读的难度,使得报刊只能被一些知识程度较高的人阅读。1876年3月,申报馆发刊我国最早使用白话文和标点符号的报纸《民报》,旨在“俾女流、童稚、贩夫、工匠辈皆得随时循览,以拓知识而增见闻”。[7]虽然该报寿命很短,影响不大,但这是《申报》使用句读的最初尝试。席子佩主持《申报》时期,进行了不少业务改革,1907年,报纸上部分文字开始使用句读,以利于阅读,到了1908年,标点使用还是很单一,只有逗点。
1921年1月起,《申报》在句读使用上做了改进,新闻用逗点,评论用句点,虽然还较简单,却很受读者欢迎,是一次重大革新。另外,《自由谈》等副刊文字用双句点,这是自19世纪60年代中国有近代报纸以来文字编排上的一次革新[8]。《申报》对句读的使用,加之使用白话,降低了报刊的阅读门槛,扩大了读者群体,使报纸信息有更好的传播效果。
二、《申报》版式变革的社会动因
1912年,《申报》由四开小报改为对开大报,已经使用逗点,新闻标题也在字号、字体上与正文相区别,有的还有纹饰,另外版面划分清晰舒朗,出图也较为规整,采用白报纸双面印刷,这一些都使其初具现代大报的特征。后来史量才主持《申报》,在报纸版式上又做调整。版式改进有助于提高报纸的销量,故《申报》的销售量与报纸版面革新存在某种对应关系。《申报》版式的流变,不仅是办报方针和方法上的改进和发展,也是对当时社会的回应。《申报》的商业性必然要求其重视发行量,重视报纸的外在形态;印刷技术的发展为《申报》版式的变革提供了物质支持;市民文化的兴起既得益于《申报》等大众化报纸的创办、发行,同时又促使《申报》在版式上不得不变。
1.报纸的商业性决定了其注重受众体验
《申报》由英国商人安纳斯脱·美查(Ernest Major)等4人集资1600两白银创办,以营利为目的,故十分重视报纸质量。《申报》创刊于19世纪70年代,当时上海的商业、工业、交通、文化事业等都有所发展,都市化的条件不仅使办报成为有利可图的事业,也为大众化报刊的出现提供了社会环境,如便捷的发行条件和一定的读者群等。读者是报纸发行的关键,故除了高质量的内容,报纸的外在形态也一直是《申报》发展过程中的关注焦点之一。
《申报》的商业性使其不同于同一时期的事务报刊,如《民报》《国闻报》《时务报》等,这些报纸注重宣传革命主张,传播新思想,在新闻、政论文体方面多有建树,但版式方面关注不多。《申报》在版式上却从未松懈,无论是自身创新,还是紧跟上海報界版式风尚,经营过程中一直对版式进行不断改进。
2.媒介技术的发展为报纸革新版式提供支撑
晚清民国时期与报纸版式直接相关的媒介技术主要是造纸术和印刷术,纸张的使用又与印刷技术的发展有直接关联,故总体上二者是同时发展,为报纸版式变革提供物质基础。毛太纸和赛连纸时代,印刷水平低下,平板印刷机对纸张的要求并不严格,国产纸张即可,但随着轮转印刷机的引进,对纸张质量的要求提高,报馆不得不使用造价较高的白报纸。1884年,中国历史上第一家机器造纸厂——上海机器造纸厂建成投产,能日产白施胶的洋式纸两吨。1904年,中国第一家官商合办的龙昌机器造纸公司在上海创立,主要生产报刊印刷用的毛边纸和连史纸,达到日产10吨的生产能力[9]。
在印刷术方面,虽然晚清首批中文近代报刊是木板雕印的,但很快就出现了石印和铅印,随后出现的印刷机器更是为《申报》的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持。1898年,上海印刷业已开始使用日本仿制的欧式回转印刷机,这使得印刷效率大大提高[10]。1912史量才接办《申报》后,果断改变了报馆馆舍简陋、设备落后的状况。1918年,五层的新报馆大楼落成。大楼按报纸的工作流程设计建造,是一座编辑业务、营业广告和排字浇铸、照相印刷以及生活卫生设施一应俱全的现代化新闻大厦,底层还有印刷厂。同时引进了美国先进的印刷机,馆内的铸字机、纸版机、铅版机以及铜版机等相应设备也全部更新。媒介技术的进步是《申报》发展的技术前提。
3.市民文化的兴起为报纸带来了读者群
印刷技术和印刷材料设备的引进,使印刷复制手段从手工生产转变为机械化生产,极大提高了书报刊等的印刷质量和印刷速度,增加了书报刊的数量,降低了成本,使书报刊由少数上层人士的专有品变为广大群众可以得到的读物[11],提高了市民的阅读能力,推动了市民文化的兴起。而近代上海小报的繁荣也是市民文化勃兴的很好佐证。
秦绍德统计说,在1896年到1898年三年间,上海新创办的报刊达48种,占同期全国新办报刊的44.9%[12]。有学者认为,在晚清时期,上海就曾拥有中文报刊460种,外文报刊54种[13]。这些数据可能并不精确,但足以展示出当时上海报业的发达,休闲文艺小报即在其列,满足了不断壮大的市民阶层的文化需求。
《申报》之所以能成为中国近代办报历史最长、影响最大的商业报纸,是因为它贴近市民生活,是市民文化的体现者。《申报》是中国第一份以市民为读者对象的民间报纸。为迎合读者,《申报》既刊经国大事,也刊吕巷所闻;既有生意行情,又有吃喝玩乐[14]。 “凡国家之政治,风俗之变迁,中外交涉之要务,商贾贸易之利弊,与夫一切可惊愕可喜之事,足以新人听闻,靡不必载。”[15]而再好的内容也还是要借助形式来呈现,如果不是注重版面编排,并时时改进,那么报道的传播效果必然会大打折扣。
三、报刊编辑工作中的社会因素
报刊编辑工作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社会环境是至关重要的方面。《申报》在其发展历程中对报纸版式所做的调整,在今天的报刊编辑工作中依然具备一定的意义。首先,报刊的编辑工作要树立读者意识。读者是报刊价值实现的重要环节,只有具备读者的报刊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报刊。其次,技术是报刊编辑工作的决定因素之一。印刷报纸的编辑需要受制于印刷技术,只有印刷技术达到一定的水平,报刊版面的美化才成为可能。比如现在报刊在进行数字化的过程中,如果数字版的报纸仅仅是将报刊文字简单复制到电脑屏幕上,就没有很好地回应新技术,只有使数字版的报纸符合电脑阅读的排版方式,才能真正完成数字化转型。最后,报刊在编辑工作中需要参考社会文化环境。随着上海市民阶层和市民文化的兴起,《申报》逐渐尝试使用白话文和句读,既吸引了读者,又培育了读者。当下的报纸编辑工作,也应该符合社会文化氛围,使用开放活泼的版式设计。
参考文献
[1]姚公鹤. 上海闲话(下册)[M]. 上海:商务印书馆,1917:106.
[2]陈昌凤.中国新闻传播史——传媒社会学视角[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60.
[3]徐忍寒.申报七十七年史料.
[4]吴跃龙.中文报纸版面编排流变略述[J].新闻记者,2008(05):58-61.
[5]蒋波.分栏设计对大学生阅读影响的眼动研究[D].南京:南京師范大学,2007.
[6]方汉奇.中国新闻传播史(第二版)[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60.
[7]劝看民报[N].申报,1876-05-16.
[8]上海图书馆.上海图书馆历史文献研究丛书——近代中文第一报申报[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3 :33.
[9]张树栋,庞多益,郑如斯.简明中国印刷通史[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254-259.
[10]陈刚.晚清媒介技术发展与传媒制度变迁[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1:130.
[11]陈燕,超越时空——媒介科技史论[M].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2002:39.
[12]秦绍德.近代上海报刊史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3:47.
[13]熊月之.上海通史(第六卷·晚清文化)[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40.
[14]李楠,晚清、民国时期上海小报研究——一种综合的文化、文学考察[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33.
[15]本馆告白[N].申报,1872-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