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慎
摘 要:艺术类高职院校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和民族特征,多以地方戏曲为主,是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培养戏曲艺术人才的摇篮。艺术类高职院校的语文课程通过渗透式教学能够更适应学生、学校的现状,有利于更好地发挥基础课程的功能,更完美地与学生的职业能力相融合,渗透式教学是最为适合和最为行之有效的方法。
关键词:渗透式教学 戏曲 文学
★基金项目:本文系安徽戏曲文化对艺术类高职语文的渗透式教育,项目编号:2015jyxm543
近年来,随着国家经济的高速发展,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的追求也日益多元化,人们开始注重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我们欣喜地发现各省市的戏曲中职学校取得了很大的发展,开始逐步升格为艺术类高职院校,培养更高层次的戏曲人才。戏曲艺术逐渐走向大众,走向繁荣,走向更高水准。直至2014年底,我国共有51所艺术类高职院校,这些高职院校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和民族特征,是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培养戏曲艺术人才的摇篮。针对这种情况,艺术类高职院校的语文课程教学应怎样才能更适应学生、学校的现状,更好地发挥基础课程的功能,更完美地与学生的职业能力相融合,渗透式教学是最为适合和行之有效的方法。对于语文课程的渗透式教学,笔者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认识:
一、渗透式教学的内涵
渗透一词,源于《梁书·豫章王综传》。“闻俗说以生都血沥死者骨,渗,即为父子”一文,意思是指相互融合,彼此交融。在现代,渗透一词也包含两种事物相互接触,达到彼此交融状态的意思。而渗透式教学是指将某个学科教育内容渗透到其他学科之中,通过各门学科化整为零地实施教育。这种课程模式,便于将这个学科领域的各个方面内容分门别类,使学生在各学科的学习中获得相应的知识、技能和情感。近年来我国很多教育界专家学者开始有意识地结合自己教学的实践,从各个学科进行渗透式教学的探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有的老师还有了一定的成效。语文课程的渗透式教学是针对艺术类高职院校专业性强的特点,在语文课程教学中有意识地结合戏曲专业的知识,最大化地实现语文课程的教学效果。作为新一代的戏曲人,不仅要有良好的专业条件,还要具备较高的文化素养,打下扎实的文化基础,这就需要语文这门课程对学生知识的塑造。为了更好地传承中国的戏曲文化,通过渗透式教学,我们将语文课程和学生的专业学习完美地结合,既能够促使学生重新感受语文知识的魅力,又促使他们专业的进步。
二、渗透式教学的基础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人们对民族文化的日益重视,具有民族特色的艺术类高职院校的教育和研究也逐渐成为学术关注的内容之一,语文课程与戏曲表演的相通相融之处是渗透式教学的基础。语文课程是通过语言、文字为工具塑造形象,表情达意,赞美歌颂生活中的美好,讽刺批判社会中的丑恶;戏曲表演是通过唱、念、做、打的艺术手段塑造人物形象,以生动立体的形象透视人间百态、社会万象,展现舞台美。虽然方式手段不同,但都是展现生活中的真善美,可谓有异曲同工之处。艺术类高职院校的语文课程的渗透式教学是指将戏曲知识渗透到语文课程的教学中,让戏曲知识为语文教学服务。这种教学方法,使同学们在艺术表演的舞台上体会到语文学习的重要作用,让语文学习和专业学习相互影响、互相促进。戏曲和文学从来都是密不可分的,文学和艺术互为彼此,互相依存,好像结出的一只并蒂莲。文学是艺术的土壤,艺术是文学的花朵。没有最基本的语文知识,戏曲表演的人才是浅薄的、没有生命力的,只能算得上演出,不能称之为艺术。语文课程搭载戏曲表演的手段既能够使同学们感受到语文课程的重要性,提高他们的文学修养,又使他们挖掘出戏曲表演的深度,体验更深的人物内心世界,在舞台上绽放更耀眼的光芒。戏曲表演是学生们飞翔的翅膀,没有它学生们无从展翅,无法从校园走向社会大舞台。而掌握文化知识是学生学习的灵魂,没有了灵魂,即使飞了起来,也毫无生命力,没有活气,不能长久。
(一)文学中的戏曲
戏曲是大家喜闻乐见的一种艺术形式,它是一种历史悠久的综合舞台艺术样式,也是我国悠久文化的产物。笔者现以黄梅戏为例,梳理一下戏曲发展的历程。黄梅戏,它是吴楚文化和皖江文化的产物。它最初从清朝的采茶调开始,是人们在生产劳作中有感而发吟唱的山歌。至今,一些传统的小戏就是以对唱或互问互答的形式完成,支撑戏剧结构的不是故事情节,而是歌唱、歌舞。如黄梅戏传统小戏《苦媳妇自叹》,从正月、二月到腊月,这些“自叹剧”都是“十二月”结构,这是典型的山歌形式。而黄梅戏《打哈叭》则使用了民歌惯用的铺陈手法。到了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这些最初的采茶调渐渐发展为黄梅调。由于受到叙事文学的影响,黄梅调开始学习把身边发生的事情以歌唱和表演的形式敘述出来,这就有了早期的、反映现实生活的剧目创作。山歌、叙事及表演的结合,使黄梅戏这一剧种产生了,如黄梅小戏《打猪草》,这台小戏表现的是发生在农村农家儿童间的小故事,在黄梅戏中,它以对歌的形式表演出来。后期《孔雀东南飞》等黄梅戏剧目都是由叙事诗创作而来。戏曲受文化传统的影响颇深,无论黄梅戏、京剧还是豫剧、沪剧等,它们的出现、发展过程,我们都能清晰地认识到它是从文学中衍生发展而来的,是从文学中渐渐发展起来的戏曲形式。
(二)戏曲中的文学
戏曲是中华民族源远流长历史长河中的优秀文化,它融诗歌、音乐、舞蹈、美术的美为一体,是一门综合性的具有民族特色的艺术形式,同时也是一种重要的文学体裁。戏曲从古代的诗词歌赋发展而来,其中的“唱”、“念”的舞台表现形式更是源于文学中的诗、词、歌、赋。“唱”是一种兼诗歌和音乐的艺术形式,唱词和诗词一样,讲究平仄、节奏、韵律。而念白多为散体,注意语调,讲究语言的抑扬顿挫,和语文课程中的朗诵有相似之处。戏曲的唱词、念白还吸收了民间口语、民谣等,“做”即是指演员在舞台上表演的身段,也包括他们的表情,这和我们在语文课程学习中通过人物的语言、心理刻画人物,通过表情、动作传情达意也有异曲同工之处。戏曲表演中的“打”, 是戏曲形体动作更直观更精彩的体现,是传统武术的舞蹈化,也是生活中格斗场面的高度艺术提炼。 这些技术功底与情节相结合时,就有助于刻画人物,阐释剧情,并使观众在直观中得到艺术享受。而文学它借助文字的叙述、描写,将精彩的打斗场景表现出来,戏曲表演有虚拟性的特点,在十几平方的舞台上,演员要“三五步行遍天下,六七人百万雄兵”,这和一篇文章数千字上万字写尽人间百态、春夏秋冬如出一辙。戏曲的这些表现形式都涉及文学领域,和语文学科有极大的相通之处。
同时文学在戏曲中有着重要的地位,一台好戏除了要有好的演员、导演之外,首先要有好的剧本,而剧本就是文学的脚本。如《西厢记》《长亭送别》一折中,“碧云天,黄叶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如果不明确是黄梅戏的唱词,或许我们还以为这是语文课堂上哪首表达离愁别绪的词呢。这段唱词和宋代词人范仲淹的《苏幕遮·怀旧》一文“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有共同的情感,唱词中的“霜”字,既表明了季节,也间接地说明张生和崔莺莺内心的伤感。“离人泪”与《苏幕遮·怀旧》中“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心意相通。这折戏生动感人的演出需要对艺术形象的准确把握,对作品内涵的深刻理解,这必须具备深厚的文学功底。此外,戏曲中的唱词也运用了语文课程中的多种修辞手法,如采用比喻、拟人、反复等手法,加强戏曲的表达效果,这些都是戏曲中的文学性的表现。
三、渗透式教学的作用
(一)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通过渗透式教学的探索,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会意识到语文这门学科的重要性、语文学习的必要性,从而促进艺术类高职院校的学生转变观念,改变重艺轻文的思想,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二)有助于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
学生学习戏曲表演,传承中国的传统文化,语文教材中美的素材是净化学生思想、开启学生心灵的钥匙,语文教学中丰富的思想内容是对学生熏染最好的素材。语文教学,润物细无声,在学生获取文化知识的同时,也培养了同学们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有表演水平,更有艺术修养,从而促使他们在艺术的舞台上散发更绚丽的光彩。
(三)有助于培養学生的各项能力
语文课程在教学中发挥自己的学科优势,和专业学习完美结合,学生的审美能力、阅读能力、综合能力大大提高。学习能力的提升、文化水平的增长从而促进学生专业的进步,语文教学和专业教学相辅相成,形成一套完整的教学体系,达到文化课和专业课共赢的局面。
综上所述,语文课程与戏曲表演的相通相融之处是渗透式教学的基础。渗透式教学,不仅使学生掌握文化知识,而且加大艺术表演的深度和力度,更能艺术地展现作品中所描绘的意境,可谓一举两得。艺术类高职院校语文课程的学习,渗透式教学是最为适合和行之有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