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瑞红
家庭教育的最高境界是正确引导
家长们都明白家庭教育对一个人成长的重要性。近期,一项关于家庭教育的在线调查显示,89.8%的受访者表示身边因孩子学习而焦虑的父母多,其中40.2%的受访者表示非常多。在经济市场化、人口流动化的当下,不同社会阶层生存状态的鲜明反差,让许多家长渴望“争上游”。就此而言,“为孩子学习而焦虑”折射了家长们对“知识改变命运”的价值认同。
孩子从幼儿园、小学到中学再到大学,可以说教育是一个环环相扣的链子,任何一个环节掉队,都有可能让孩子在社会分层中处于劣势地位。在各个环节中,父母在家庭教育中扮演的角色必不可少,甚至十分重要。按照著名人类学家闫云翔的说法,家长关心孩子的学习成绩,不仅说明了一种亲子关系,也恰恰表现出中国文化特有的人格建构模式。作为一种关系性的存在,父母这一个体必须扮演好家庭教育中重要的角色,只有父母给予孩子正确的家庭教育,孩子才能成为一个人格完整、有理想、最终走向成功的人。
当然,在义务和责任的驱使下,时下许多父母为了让孩子将来有一个美好的前程,千方百计地让孩子在应试教育的竞赛场上绝尘狂奔。许多时候,家长不是不懂快乐童年对于孩子的价值,而是担忧孩子将来在社会流动中“往下跌”,所以,许多家长在学习上不断地给孩子施加压力,几乎是剥夺了孩子们的快乐童年和玩乐的自由。其实,作为家长,首先要具备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品质,这样才能培养出好的孩子。最优秀的家长就是引导孩子找到一生的志趣。孩子的志趣有了,一生的路也就定了、稳了,这才是家庭教育的最高境界。
学习的目的并非就是“考个好大学”
“别睡了!赶快起来上学去!”梓轩的妈妈彩霞每天早上都在重复这样的话。而刚刚上一年级的梓轩,每天起床都会迷迷糊糊地嘟囔:“为什么要去上学呀?”梓轩家住在县城郊区的一个镇,在县城上学,每天妈妈开车送他去,大约需要20分钟。彩霞每天早晨6点起床,6点半把儿子喊醒,吃饭,7点出门,把儿子送到学校,自己再去上班。
对于孩子“为什么要上学?”这个问题,彩霞还真不知道怎么回答。于是,她总是这样重复:“好好上学,争取将来考个好大学,找个好工作。”彩霞说,她之所以重复这句话,原因是自己几乎从小学第一天开始,身为农民的爸爸就是这样鼓励自己的:“好好上学,长大后找个好工作,就不用在家里种地了。”在爸爸的鼓励和督促下,彩霞从小就树立了考大学的志向,埋头苦读,一路过关斩将,最终考上了一所一本院校,毕业后考取了公务员,进了现在的单位。
其实,孩子考上大学,无论多好的大学,只是人生的一个站点,而不是终点。被父母、老师教导“考个好大学”的孩子,一旦上大学后,可能会出现迷茫,甚至沉沦,有可能毁了以前因学习成绩优秀带来的成就和优越感。
笔者曾认识一位小时候在家长的督促下努力学习,长大后考上一所名牌大学的年轻人。这位名叫刘君的年轻人当初接到某顶尖高校录取通知书的时候,成为全家甚至全村的骄傲。为此,刘君的父亲在镇上接连3天摆宴庆祝,谢老师谢乡邻谢同学……一时间,在那个2000多人的村里,刘君风光无限。刘君的父亲高兴地说:“到大学后好好学习,以后有好日子等着你!”
进入大学后,刘君的“好日子”来了。他高兴地认为,自己从出生以来,就没有过这样的快乐。刚开始时,他按点起床去吃饭、上课,慢慢地,他发现冬日里从暖暖的被窝里出来穿越小树林到餐厅,再走上近1000米到教室,成了一件难事,并且也不是一件必须要做的事儿,于是开始迟到、旷课,在宿舍里要外卖,自己不会也不愿洗衣服,攒着送到洗衣店,甚至连喝水,都让送水工送到宿舍内……打游戏成了生活的主色调,日夜颠倒成了常态,班长说、辅导员劝,都让他提不起精神,“都已经考上大学了,还是这么好的大学,还学习干吗?”
第一学期,刘君4门挂科;第二学期,又4门挂科,补考的只有一门通过……到大二下学期,刘君被开除回家。刘君的父母接受不了这个现实,刘君更接受不了。刘君的经历,也许有些极端,但把考上名校作为上学的目标,的确害苦了一大批人。
为此,有关专家分析说,很多优秀的孩子,他们个个天资聪颖,勤奋刻苦,一路过关斩将,从未失手,总是处于同龄人最顶尖的群体之中,挑选最好的学校和最好的班级,是其他人艳羡的“人家的孩子”。然而,幾乎很少有人能体察他们内心深处的痛苦和迷茫。有不少北大或哈佛的学生说,上北大或哈佛是他们从小树立的目标,但有一天当他们真的置身于无数次在梦中出现的校园时,却常常会陷入深深的焦虑之中:接下来该做什么呢?仿佛一个登山运动员在珠穆朗玛峰上的困惑:下一座山在哪里呢?
“人生天地间,各自有禀赋。为一大事来,做一大事去。”近代人民教育家陶行知的这首诗,如果放在“为什么要上学”这个框架里来解读,那么,上学就是为了“发现自己的禀赋”。我们可以从网上流传的美国原总统奥巴马的一篇演讲中得到佐证——奥巴马于学校开学的第一天在电视演讲中给学生解释为什么要上学时说:“你们中的每一个人都有自己擅长的东西,每一个人都是有用之材,而发现自己的才能是什么,是你们要对自己担起的责任。教育给你们提供了发现自己才能的机会。”
帮助孩子成为他自己
我们天天谈教育,那么教育到底是什么,是培养一批又一批的高考生吗?显然这个理解是错误的。“Education”这个单词是苏格拉底发明出来的,是3个词根的拼写,前面那个“E”是向外的意思,“duca”是引导,“tion”是名词,即引导出来。所谓的教育就是把一个人的内心真正引导出来,帮助他长成自己的样子。
现在的家长,为了孩子有个好的未来,不惜举家搬迁去择校,花掉每月工资给孩子报各种辅导班,生怕自己的孩子比别的孩子学得少。而孩子内心的声音却被湮没在没完没了的学业里,对照教育本来的含义,可以说偏差太大。在笔者看来,每个孩子都有他的可塑之处,都有他的兴趣所在,也都有属于他自己的人生经历,真的没必要千篇一律,扼杀个性。真正爱孩子、尊重孩子的家长应该是发现孩子的潜能和发展方向,用科学的教育方法来唤醒他、引导他,帮助他成为他自己,帮助他找到他想要的幸福。
很多父母认为,家庭教育就是开发孩子的智力,也就是让孩子从两三岁开始背唐诗,四五岁学英语,上学后要上辅导班,成绩要名列前茅,将来一定要上名牌大学。似乎只有这样,父母的教育才算成功,孩子才算成才。实践证明,这是对家庭教育的极大误解。家庭教育最重要的任务应该是培养孩子健全的人格。
人的生命过程,健康与疾病、成功与失败,都按照自然规律运行。如果能够认识和把握这一规律并践行,就可以实现生命的意义。基于此,有教育专家认为,教育孩子也要遵循孩子的生长发育规律。孩子在家庭、学校、社会受教育,目的都是养成好习惯、增强能力。孩子就是父母的一面镜子,孩子在许多方面都在遗传或复制父母的特征。父母与其抱怨孩子身上有这样那样的小毛病,不如换一个角度,看看自己在成长中缺失了哪些,家长一定要做孩子心灵的同伴。这样才能让孩子拥有乐观向上的心态,学会感恩,懂得宽容,具备直面挫折的勇气,以及自我保护的意识,做一个幸福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