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市国土资源局积极推进网上审批服务监管改革

2017-03-21 15:17范喜秋姜艳春
机构与行政 2017年2期
关键词:大数据监管改革

范喜秋+姜艳春

去年以来,烟台市国土资源局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形势、立足政府职能转变新要求,以打造“审批流程最短、办事效率最高、服务质量最优、监管过程最严”的新型机关为目标,在放权上求实效、在监管上求创新、在服务上求提升,积极推进网上审批服务监管改革,实现了全部50项常规审批事项100%上网、审批过程100%电子监管、审批时限平均提速30%以上。

一、借力大数据,着力推进审批方式改革

立足提速增效、便民公开,2016年6月1日正式开通全流程网上审批服务监管平台,依托国土资源大数据,实现审批服务事项的网上审批、网上办理,打通服务企业、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一是由“分级受理”变为“市县联动”。以土地供应审批为例,以往的流程至少要分三步走:第一步,县(市、区)局拟定提请批准出让方案的请示,到市局递交请示并盖章;第二步,申请人按照要求将请示及土地征收批复、权属审查表、宗地图等纸质材料组卷完整后报市局政务大厅;第三步,市局审批完成后,签发同意出让方案的批复,并通知县(市、区)局领取。整个流程往往需要申请人从县(市、区)局到市局之间往返多次,耗费了大量精力,影响了工作效率。全流程网上审批系统运行后,打通了市局与15个县(区)局、96 个国土所的审批脉络,申请人可就近将相关材料提交到县(市、区)局,通过网上审批系统报送市局,审批完成后通知县(市、区)局报送纸质材料并领取纸质批复,真正实现了让电路、线路、网络多跑路,让企业、群众少跑腿、不跑腿。山东黄金矿业股份有限公司在办理三山岛金矿矿区范围划定业务过程中,只需将材料报送莱州市国土资源局,初审完成后直接将材料通过网络报送市局,市局直接批复,不仅避免了工作人员来回跑腿,而且审批时间也由过去的40多个工作日压缩到目前的7个工作日。

二是由“业务分割、独立审批”变为“业务关联、一体化审批”。探索建立大流程审批服务模式,将土地管理业务的“批、供、用、补、查”和矿产管理业务的“勘、储、探、采、查”等原本各自相对独立的审批服务事项有机衔接、融为一体,在全市国土系统统一设置审批服务窗口,通过网上数据共享,实现国土业务通接通办,每一个环节审批完成后,系统会自动触发新的业务流程。比如,城市新增建设用地的报批,完成土地征收后,系统会自动触发该地块的供地业务,置于数据库备用。实际供地时,工作人员可随时调取该地块的相关信息,连同需要的附件材料直接加载到供地业务流程中,为完成供地业务审批提供便利。

三是由“串联审批”变为“并联审批”。大力推行“提前介入、拓展服务、并联审批”的审批模式,同一审批项目中涉及多科室审批的,系统自动设置并联会审,大大提高了审批效率。比如,采矿权类审批业务,法律规定受理时间为40个工作日,目前办理时限为20个工作日,其中去年8月份受理的业务平均办结时限为16个工作日,压缩比达到60%以上。

二、聚合新资源,着力推进决策支持方式改革

国土资源业务政策性、专业性强,审批决策不仅需要参考相关指标管控数据,还需要统筹考虑空间数据的审核管理和相关总体规划情况,通过建立网上审批服务平台,实现了对审批决策的全方位支持和全数据共享。

一是坚持“数据说话”,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借助国土资源“一张图”数据中心,建设了预审库、储备库、出让库和采矿登记库、探矿登记库,初步完成了对海量、多源、异构国土资源数据的集中汇交、分类梳理、共享利用,形成了“用数据说话、用数据决策、用数据管理、用数据创新”的决策支持体系,彻底解决了传统审批方式借助图纸人工判读导致的效率低、易出错等难题。

二是坚持“资源共享”,提高数据的权威性。建立健全内部数据资源共享共用机制,打破原有数据管理和应用屏障,实现了要件材料的实时入库,促进了数据资源在各部门之间的横向调用和市、县、乡国土资源系统内的纵向共享,保障了各科室在业务办理过程中支持决策所应用数据的有效性和唯一性。

三是坚持“智能研判”,提高报审的高效性。比如,重大项目落地,需要企业制作提交用地勘测定界图、现状图等材料,但往往由于测绘方法或制图精度上的差异,导致该地块与之前报批地块存在微小重叠,在纸质材料审批的情况下很难发现,材料上报省厅后往往因为微小误差被打回调整,延误了项目落地时间。开通网上审批系统后,系统可直接将地块坐标导入国土资源“一张图”数据中心,精确分析地块占用土地情况、符合规划情况、占用基本農田情况以及与历年报批地块是否存在压盖重叠等情况,数据分析精度高、问题发现更及时,不仅保证了项目的合法合规,而且大大提高了对省厅上报件的通过率,省厅上报件通过率由以往的不足80%提高至目前的100%。

三、聚焦全过程,着力推进审批监管方式改革

坚持审批与监管并重,在加强审批服务的同时,时刻绷紧监管这一根弦,建章立制、完善机制,切实提高事中事后监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一是建立提醒制度,实行动态监控。通过系统的“红、黄、绿”灯提示工作人员业务办理的紧急程度;通过短信平台发送审批件办理提醒、到期提醒、超期提醒等三个级别的提醒,确保每项业务、每个环节、每道程序实现时时提醒、处处监控,最大程度杜绝超期办理、违规办理问题。

二是完善督办机制,实行实时监控。安排专人对业务审批过程实时监控,从案件的建立、收件、会审、审核、批复,每一个环节的受理时间、受理人员、审批情况全程监督,对超时限审批的科室和人员进行督察督办。系统自运行以来,共受理业务704件,办结628件,全局没有发生一起超时限审批事项。

三是强化绩效考核,实行效果监控。将网上业务办理时效以及对全流程网上审批服务平台和“一张图”数据中心的应用效果纳入到全局考核大盘子,与评优评先挂钩,充分调动全局工作人员审批自觉用网、监管主动靠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四、聚力效率提升,着力推进服务方式改革

积极回应群众期盼,从小事做起、从细处改起,以实实在在的服务举措取信于民。

一是着眼便民利民,主动提供全方位服务。积极推动政务信息由“被动公开”向“主动公开”的转变,通过系统内外网的数据交换,及时全面向社会公开相关信息,群众足不出户便可随时查看国土业务办理情况、土地征收相关手续批文等信息,并且可以下载相关文件。结合征地公开查询系统,主动对外公示自1999年度至今共1476个批次和单独选址项目的档案,通过政务信息网上公开,把审批服务搬到了群众面前、做到了群众心里。

二是着眼合法合规,主动提供全时速服务。按照“法无授权不可为”的原则,对纳入信息系统的审批服务事项和行政权力事项进行全面梳理,没有法律法规依据的,一律取消。建立审批规则库,明确每个审批事项所需的表单和上传材料;推进审批流程再造,要求每一个审批服务事项在科室内部只设置一个审批节点,减少签批程序,压缩办理时限。

三是着眼高质高效,主动提供全天候服务。利用全流程网上审批服务监管平台打通了国土资源管理的各个环节,建立起土地“批、供、用、补、查”和矿产“勘、储、探、采、查”的生态管理圈。以“全业务网上运行、全方位决策支持、全数据共享交换、全网上公开服务、全系统信息安全”的“五全”信息化管理为目标,加快健全完善国土资源“大数据”框架体系,推动国土资源监测监管能力、公共服务能力和信息化发展能力的持续提升。□作者单位:烟台市国土资源局E:ZLH

关键词:大数据 审批服务 监管 改革

猜你喜欢
大数据监管改革
改革之路
改革备忘
改革创新(二)
监管
监管和扶持并行
放开价格后的监管
瞧,那些改革推手
实施“十个结合”有效监管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