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华
[摘 要]危险废物是具有易燃性、腐蚀性、感染性、毒性和反应性的物品,对危险废物的环境管理已经成为现阶段固体废物管理的重点。然而环保部门缺乏足够的管理人员是当下面临的主要问题,同时时间、物力也往往不充分,无法做到对管理危险废物的跟踪处理,所以引入第三方的环境监理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手段。
[关键词]危险废物 管理 环境监理
中图分类号:X5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01-0196-01
1 引言
近些年,为了规范我国危险废物的存储和转移,使危险废物综合利用和无害化处置得以最大限度的实现,我国颁布了一系列的法规和要求,加大了检查和监督的力度,从各个方面对危险废物坚强监管。尽管这样,突发的危险废物污染事件还是时有发生,废物非法转移倾倒事件的接连发生,对环境安全造成了严重的威胁,对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造成损害,严重影响了社会稳定。面对这种现状,在危险废物管理中引入环境监理机制,通过第三方对危险废物处置进行全过程监管,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措施。
2 危险废物的概述
对危险废物的定义如下:在运输和存储的过程,对人的身体和环境产生巨大威胁的废物成为危险废物。危险废物的特征主要有如下两点:(1)危险废物的危险性特征十分明显,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对环境带来威胁,常见的如医疗的废弃物、废弃的化学药品、重金属废弃物。(2)腐蚀性强、容发生化学反应、易燃和易爆。根據定义能可知,危险废物对人体和环境极易产生危害,对于人体的危害主要体现在废弃物排放到大气、水源和土壤中,如果被人体直接吸或者接触就会对人身产生伤害。由于危险废物的特性不同,所以危险的程度也不同,分为短期急性和长期慢性两类。
3 危险废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3.1 危险废物处置设施和处置技术落后
由于经济发展的滞后和技术水平的地下,现阶段我国在危险废物的处理上与发达国家相比,处于落后地位。现阶段,全国符合环境标准要求的危险废物处置场仅有几个,而在这几个处置场中,因设计水平偏低和管理运行经验的缺乏,致使处理水平仍处于较低的层次,对于危险废物往往只能进行简单的处置和处理,远远不能达到无害化、资源化、减量化的要求。除此之外,在一些地方中小型乡镇企业当中,生活废物同危险废物混合处理的现象往往普遍存在,某些企业甚至将危险废物混合在生活垃圾中倒掉,亦或是排入河沟当中或直接堆置在路旁。这种做法不仅对土壤产生十分严重的危害,还会对周边的地下水系及地表水造成污染。因此,危险废物处理设施的更新和处理技术的提高,已经是重中之重。
3.2 危险废物底数不详
我国危险废物产生量大、种类多、涉及各行各业。虽然我国环保部对危险废物多次组织专项调查,但是对危险废物的分布、流向、污染状况、历史堆存等情况仍为彻底摸清。一些专业学者认为我国危险废物底数不详的主要是由于我国的污染物申报登记以及环境统计抽查样本是以废气和废水的排放量为依据确定的,对危险废物是否具有代表性不能明确的判断,而且危险废物对环境的污染具有延滞性和隐蔽性,很难发现企业的瞒报、漏报、错报行为,基层环保部门对危险废物的管理能力和鉴别技术有限,难以判断数据的全面性和准确性。
3.4 尚未建成固体废物危险特性鉴别机制
按照我国环境管理的要求,对无法排除属于危险废物的废物,应委托相关的资质机构进行鉴定,但是对必须要鉴定的情形、申请鉴定的主体、鉴定的程序、鉴定结论的认定形式没有给出明确的规定,认定结论的有效性也没有明确的阐述、产生争议后的以何种方式解决也未给出明确方案。所以,我国危险废物鉴别和危险废物的认定尚缺少法律法规的支撑。我国危险废物鉴别能力很弱,除我国环保部和甘肃省等少数地区公布了鉴别机构名的单,公示了危险废物鉴别程序外,危险废物鉴别和认定工作在我国大部分地区未开展。
4 环境监理的意义
基于环保部门缺乏大量的人力和时间来对众多的产废企业危险废物的收集、运输、处置的全过程进行跟踪管理,同时全社会对危险废物的危害性和安全处置的必要性缺乏足够的认识,产废企业对危险废物安全处置程序没有做到足够的了解。因此,对危险废物处置全过程的各个环节进行分析,对最易出现意外事故的废物针对其临时存放、收集、运输等环节,对其收集、贮存、运输过程中的技术和管理行为进行规范,委托技术咨询单位进行危险废物的处置全过程进行监理是非常必要的。危险废物的处置全过程监理范围包括危险废物产生源、危险废物的包装与暂存、危险废物的收集和运输、贮存和利用、危险废物的处置等一系列的全过程。
5 危险废物管理环境监理的建议
5.1 明确危险废物处置的监理内容
环保部门应当对环境监理的职能和内容进行明确,使产生危险废物的单位委托监理机构能够全面监理危险废物的处置过程,使得环境监理具有合理性、有效性、规范性。环境监理工作主要有以下内容:(1)完备产废企业危险废物管理计划,包括减少危险废物产生量的措施,降低危险废物的危害性,完善危险废物的收集、利用、贮存、处置等环节;(2)查看产废企业贮存、处置、利用危险废物的设施是否符合相关规定标准;(3)检查危险废物的包装物、容器、收集场所、处置设施有无识别标志;(4)分配专业人员全程监理危险废物转移处置;(5)审查从事危险废物经营活动的单位是有经营许可,开展的各项业务在规定范围内;(6)了解产废企业是否向环保部门如实申报危险废物的产生量、种类、特性、危害、处置、流向等相关信息;(7)检查产废企业有无编制危险废物应急预案,应急预案时候可行,是否合法。
5.2 科学环境技术监管体系的建立
目前来说我国环境管理的职能依然处于行政管理阶段,未能达到技术管理层面,主要原因是我国与国外发达国家在环境管理理念上存在巨大的差距。所以,我国应将环境监理机构尽快的引入,使得健全科学的环境技术管理体系尽快地建立起来,使得环境监管中融入技术管理,这样有利于提高环境政策、法规以及标准实施的可操作性。对于管理技术而言,其应当主要为环境管理服务,并以技术指南和规范的形式发布,而技术指南和规范的制定则应由环境管理部门全权负责,环境监理机构具体负责落实实施。危险废物控制管理技术规范应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技术规范的鉴别;(2)处置处理工程技术规范;(3)指定污染防治技术政策。
6 结语
将环境监理的概念引入危险废物管理,是一项大的尝试,管理过程中初期采取试点的方式,之后推广全面铺开。为全面规范产废企业的废物处理和转运标准,防止危险废物由于处理不当流入环境做出重要贡献。
参考文献
[1] 王文中危险废物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引入环境监理的探讨[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6.04.
[2] 李杰文危险废物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引入环境监理的探讨[J].绿色科技.2013.01.
[3] 申华杰我国危险废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建议[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6.09.
[4] 张婕,高峰我国危险废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科技资讯.2015.04.
[5] 宋美华,张辉,韩璞对危险废物管理中引入环境监理的探讨[J].辽宁化工2012.09.
中国科技博览2017年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