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的小学课本

2017-03-20 02:43黑白先生
国学 2016年8期
关键词:无故车夫民国

黑白先生

民国年间的初小教材,不到十岁的小孩子,就开始谈革命、共和、民主和自由,而且谈得很专业。看到这样的教材,一半欣慰一半惭愧:欣慰的是,九十年前中国的小学教育水平已经很高了,我们的起点并不低;惭愧的是,九十年前小孩子都懂的常识,现在一群社会精英还搞不清楚!

民国时期的小学课本是真正的现代教育,和全球价值观同步。从小学一年级就培养公民,拒绝儒棍式的“顺民”,这是评价国家品质的一个重要考量。课本脱胎于几千年古老专治帝国,在1917年即颁布了用作小学教材的《公民须知》,此后又连续推出多种公民课本,这不能不说是中华5000年的一项具有历史意义的伟大创举!

在民国小学的课本里,在三四年级时候,就讲什么叫共和国,什么叫民主,什么叫人权,什么叫自由,什么叫道德,什么叫慈善。中學念国文,选读四书五经;还念英文,朗诵美国《独立宣言》。从小培养孩子的独立精神、公民意识。所以我们看民国出那么多政治伟人、学术大师。

民国小学课本,从小学一年级就讲透了国家权力和公民的关系:比如课本描述:人类的智慧,在于定位好权力和能力。总统是靠不住的,需要笼子,此乃公民的力量和智慧。一个国家好比一艘汽船,行政官吏是把舵的水手,全国人民是坐船的主人,水手有的是能力,主人有的是权力;一个国家好比一辆汽车,行政官吏是开车的车夫,全国人民是坐车的主人,车夫有的是能力,主人有的是权力。

政治上权能须分开的理由,可把坐车人和开车人来比喻:坐车人,有的是权,却无须有开车技能;开车人,有的是能,却没有干涉坐车人变更目的地权利。中国人民同坐在中华民国大车上,这辆车的前进方向,应当由坐车民众共同决定。所以政府好比车夫,是有技能专家;民众好比车主是主权管理人。这些民国年间的初小教材,使得不到十岁的小孩子,就开始谈革命、共和、民主和自由,而且谈得很专业。我敢说现在中华大地包括精英对真正的“公民”理解含义的人,不如一百年前的中华民国孩童。

梁启超曾说:教育就是教人学做人。现今沉重的社会压力使我1门逐渐偏离了教育的根本目的。以成才为目标,实际上是以功利为目的。成绩与技能之外,培养个大写的人,培养个人格健全的孩子或许更重要。如何回归人性,当今教育相比民国课本偏离了轨道,谁对谁错,我想凡是有独立思考的国人自会判断。

最后再摘选给力的一段课文:吾有身体,无故而被拘束;吾有财产,无故而被侵夺;吾有言论著作,无故而被干涉……推之信仰,事事皆受限制,而不得行其愿——则生认之幸福,不自由之难堪也。共和国之法律:凡属个人之自由,他人不得侵犯,国家不得侵犯。其尊重自由也如是——每句话都掷地有声啊!

猜你喜欢
无故车夫民国
晏子的车夫
无缘,无故
母鸡
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人力车夫
民国人爱刷朋友圈
险境求生
藏在心里的三匹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