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分类培养新模式的思考

2017-03-20 21:49李庆李长明李元
教育教学论坛 2017年10期
关键词:创新创业人才硕士研究生

李庆+李长明+李元

摘要:要使我国经济保持必要的增长速度和社会各种问题得到逐步解决,刻不容缓探索健全硕士研究生的多元化培养模式,培养大批具有创新创业能力的人才,发挥人才的优势和作用是行之有效的途径,进而硕士研究生就业难的问题就能迎刃而解了。

关键词:硕士研究生;分类培养模式;创新创业人才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10-0234-02

一、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亟需改革

1.创新创业对硕士研究生培养的要求。我国经济近40年的快速发展,其成就举世瞩目。但是,我国劳动力成本上升,土地资源不断减少,环境遭到粗暴的破坏,如果继续使用这种经济发展模式,那么竞争优势就会显著弱化。社会问题的解决和经济保持必要的增长速度,其实质是培养有能力进行创新创业的人才。全日制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是高层次创新型人才的主要来源之一,他们毕业后工作在各种岗位。由于他们研究生阶段的在校学习,接受到了严格的科学精神的培养,因此他们同其他人才相比,更能够扎实推进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管理的创新。

2.硕士研究生自身的就业创业需求。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全日制硕士研究生的招生人数从1998年的5.5万人增加到2009年的42万余人,在这11年里,增加了近8倍。2015年全日制硕士生招生规模达到58万人,是1998年的5.5万人的11倍。目前全国在读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已达170万人左右。尽管全日制硕士生数量如此快速的增长,但是他们的就业市场却不容乐观。

过去我国经济增长速度长期保持在每年平均10%左右,而经济增长与就业密切相关,二者相互支撑、相互制约。结合当前经济发展特点以及社会就业市场形势发现,硕士研究生就业困难的问题非常棘手,难于解决,倒逼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亟需改革。

二、形成研究生培养现状的原因

1.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报考的三大系列。2006年,我国在完成西部大开发的战略背景下,经过长达6年时间的准备,开始招收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硕士研究生,到目前为止,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硕士研究生的招收人数不变,只是为适应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社会和经济的发展需要,新增加了招生单位。2009年,开始招收专业型硕士研究生,根据社会需要逐年扩大了招生比例。

2.全日制硕士研究生的考试录取和培养。报考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硕士研究生的人员,必须是少数民族,也可招生从事少数民族工作的汉族在职人员,比例控制在10%以内。如果达到报考单位的分数线且参加面试后达到报考单位要求的考生,将被报考单位录取直接进入研究生阶段的学习;面试后未达到报考单位要求的考生,要求到教育部确定的高校参加为期一年的基础强化培训,合格后到原报考单位进入研究生阶段深造。

3.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就业困难的原因。造成硕士研究生就业困难的状况有多种原因,其中培养模式的单一,研究生教育与社会需求脱节,是至关重要的一个方面。我国过去长期把研究生的培养定位成研究型人才的培养,事实上也为国家培养出了许多优秀的研究型人才,给国家的科研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这一培养目标已经很难适应当今社会的发展需要:(1)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非常迅猛,过去研究生培养模式下培养的硕士研究生,面对高尖端的研究显得越来越力不从心。(2)过去研究生的培养目标没有划分层次,如本文前面所述,实际上只是划分了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和专业型硕士研究生类型,而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系列的硕士研究生,报考时已经选择学术型硕士研究生或专业型硕士研究生,这样,报考时的硕士研究生三大系列其实就是两大类别。培养单位一方面想把学生培养成高质量的研究型人才,另一方面又要滿足社会各行各业的需求,结果是无法同时兼顾。(3)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不断扩大,都从事研究型工作不太现实,因此,进入社会的各种行业是比较现实而理智的。

硕士研究生是高层次人才链条中的一个中间环节,他们的独特性在于,他们既是将来为博士生培养的生源,又是为解决现实社会所需而提供的实用型人才。但是社会的各行各业出现了两个变化:(1)学术研究机构和各个高校基本上要求的是博士才考虑提供工作岗位。(2)社会各行各业对高层次专门人才强调实用性。我们不难看出,如果硕士生的培养不主动去适应新的形势,那么硕士研究生的培养道路将不会长远。

三、探索硕士研究生分类培养模式

1.硕士研究生分类培养模式的类型。我国目前对研究生培养模式进行改革的探索,主要有三种观点:(1)李盛兵在《研究生教育模式嬗变》一文中所述,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为学徒式、专业式和协作式三种[1];而薛天祥的《研究生教育学》,保留了这三种模式,同时提出了教学式研究生培养模式(专业学位),把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模式增加到四种。(2)陈学飞等在《西方怎样培养博士》一文中,提出了研究生培养的国家模式。(3)胡玲琳在《我国高校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一文中,把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模式归纳成学术型和应用型两种[2]。从国内已有的研究和实践看,学术型硕士和应用型硕士二者之间存在一定的断层,这种二分法尚未完全满足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3]。

2.研究生培养模式探索——三元模式。对研究生的培养,定位科学、优化结构,是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保证。如何适应世界科技发展趋势和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是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的基本出发点[4]。针对国家和本地需求,可将学术型硕士培养模式分为学术研究型与学术应用型,再加上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共分三类进行培养,即三元模式(见图1)。学术研究型硕士是偏重于在导师的指导下,对研究生进行创新能力、学术论文等各个方面能力的培养;学术应用型硕士注重与产业需求联系,培养实际应用能力,需要企业或校企实验基地作为支撑;专业学位硕士根据企业需求,着重培养工程实践能力。需要强调的是:学术研究型、学术应用型与专业型研究生的培养,应该相互协调,互为支撑,才能用最少的资源搭建起最优的教育平台。

四、研究生分類培养新模式探索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在创新创业的前提下解决硕士研究生就业,应刻不容缓建立硕士研究生多元化的分类培养模式,这样既适应了社会经济发展中各行各业的需要,也是解决研究生自身就业难的有效途径,对改变目前的研究生分类培养模式现状非常重要和必要。

1.前瞻性。面向科学前沿和社会各种需求,并以创新创业和就业为导向,探索硕士研究生分类培养模式,就能避免人才培养的盲目性,大幅度减少人才资源的浪费。

2.实用性。通过构建三元模式,即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分为学术研究型、学术应用型及专业型,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才能探索出鲜明的特色和经验,具有实用性的人才会受到社会各行各业的重视。

3.系统性。确立以导师为中心,以招生—培养—就业为主线,对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实施全面分类培养,充分体现科学精神和匠人精神,如此,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才能够得到根本保证。

4.可操作性。构建与三元模式相匹配的课程体系,对教材教参、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方式、实践的各个环节以及管理制度和教学质量的评估进行创新,构筑学生知识新结构。制定培养目标明确、可参照的具体标准,使培养模式具有可操作性,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创业精神。有了创新创业的精神力量,硕士研究生就业难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参考文献:

[1]李盛兵.研究生教育模式嬗变[J].辽宁高等教育研究,1995,(5):92-97.

[2]胡玲琳.我国高校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

[3]李雅琳,周春阳.加强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是保证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关键[J].药学教育,2012,28(3):19-23.

Study on New Mode of Classified Training of Full Time Master's Degree Students

LI Qing,LI Chang-ming,LI Yuan

(Faculty of Materials & Energy,Southwest University,Chongqing 400715,China)

Abstract:To make our country's economy to maintain the necessary growth rate and gradually resolve the social problems,it's urgent to explore and establish a diversified classification training model for master's degree. Thus train a large number of innovative and entrepreneurial students. It is an effective way to exert the advantage of the students. The employment problems will also be solved smoothly.

Key words:graduate student;diversification training model;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ial talent

猜你喜欢
创新创业人才硕士研究生
我国体育教育训练学篮球方向硕士研究生课程内容设置研究
基于MOOC的跨专业硕士研究生学习模式
我国心理学类硕士研究生培养教育的现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