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钧
近来,“核心素养”一词大热。各种论坛、研讨会、学术报告、论文……“核心素养”作为关键词,频频闪现。
毫不夸张地说,核心素养体系已被置于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目标的基础地位,成为下一步深化教育改革的“关键”因素。那么,核心素养到底是什么?为何会被放在如此重要的位置?它又会起到什么具体的作用?
其实,核心素养被重视已有一段时日。早在2014年,教育部印发的《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首次提出“核心素养体系”概念;而同期进行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修订,也将核心素养明确列为重要的育人目标。
根据专家给出的定义,所谓“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是关于学生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方面要求的综合表现,是每一名学生获得成功生活、适应个人终生发展和社会发展都需要的不可或缺的共同素养,其发展是一个持续终身的过程,可教可学,最初在家庭和学校中培养,随后在一生中不断完善。
回顾我国基础教育的发展历程,核心素养的提出,是为了进一步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改变教育领域内依然大量存在的“唯分数论”的现象。明确核心素养,一方面,可以引领和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改变当前普遍存在的“知识本位”现象;另一方面,可帮助学生明确未来的发展方向,激励学生朝这一目标不断努力。
回顾我国基础教育的理念与特点,从“双基”(即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到三维目标(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再到今天的核心素养,这是教育理念不断演进的过程,是从“教书”走向“育人”的不同阶段。如果说,落实“双基”是课程目标的1.0版,三维目标可以算2.0版,那么,核心素养可能就是3.0版。
2016年9月中旬,由教育部委托北京师范大学,联合国内高校近百位专家成立课题组,历时3年完成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成果在京发布。专家认为,核心素养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具体细化为国家认同、理性思维等十八个基本要点。
无独有偶,面对日新月异的社会与经济变革,近十几年来,核心素养的教育与测评被许多国家或地区所关注,成为其制定教育政策、开展教育改革的基础。在美国,这一内容被称为“21世纪技能”;在澳大利亚,被称为“综合能力”;在日本,国立教育政策研究所立项关注“社会变化的主要动向以及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适应今后社会生活的素质与能力”;而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将其称为“关键素养”。尽管不同国家和组织的表述不同,但指向的,都是教育如何培养未来的公民,以使其能够更好地适应未来的工作与生活。
多年来,我国教育改革已有明显成效,但“与立德树人的要求还存在一定差距”,主要表现在,“重智轻德,单纯追求分数和升学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较为薄弱”。具体到课程领域,表现为“高校、中小学课程目标有机衔接不够,部分学科内容交叉重复,课程教材的系统性、适应性不强;与课程改革相适应的考试招生、评价制度不配套,制约着教学改革的全面推进;教师育人意识和能力有待加强,课程资源开发利用不足,支撑保障课程改革的机制不健全”。
随着时代发展,社会对人的綜合素养和创新能力提出更高要求,我国教育正面临着更大挑战。面对依然存在唯分数论、过度关注升学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缺乏等问题,用核心素养来引领培养目标,可以矫正过去重知识、轻能力、忽略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偏失,“使学生发展的素养要求更加系统、更加连贯”,深入解决“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问题,引导教育教学评价从单纯考查学生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转向考查学生的综合素质。可以认为,核心素养体系的构建,正成为顺应国际教育改革趋势,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提升我国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环节。
眼下,素质教育、减负、综合素质评价、教学个性化……这些改革探索依然步履艰难。如何借助核心素养落实这个东风,推动学校教育理念和课程体系的升级与改革,眼下是个不错的契机,甚至是个“涅槃”的窗口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