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纪委反腐专题片引发“全民追剧”

2017-03-20 08:00黄沛
网络传播 2017年2期
关键词:中纪委宣传部专题片

黄沛

新年伊始,中央纪委宣传部与中央电视台联合制作的又一部反腐电视专题片《打铁还需自身硬》开播。该片反映了党的十八大以来,纪检监察机关加强自身建设、完善内控机制,坚决清理门户,严防“灯下黑”,“打铁自身硬、永远在路上”的清醒和韧劲,回应了党内关切和人民群众期盼。该片自播放以来引发了巨大反响,其影响力跨越了媒介平台、跨越了年龄段,对于这一电视专题片的关注和讨论很快就在互联网舆论场中得到鲜明体现,形成“全民追剧”现象。

中纪委发声渐臻佳境

站在2017年的岁首回顾往昔,可以发现,中央纪委宣传部以电视片为载体进行的发声已有多次,以其他形式进行的发声更是丰富而有效,给网络舆论场正能量建设带来了诸多启示。事实上,岁末年初推出反腐败大型电视纪录片,似乎已经成为中纪委定期发声的规律。

早在2014年12月15日,中央纪委宣传部就与中央电视台联合制作并推出了四集电视专题片《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落实八项规定精神正风肃纪纪实》,以大量翔实的第一手材料,展现了中央坚决整肃“四风”,推进作风建设的坚定决心,展现了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落实中央决策部署,严格监督执纪的坚决行动,展现了中央八项规定实施两年来党风政风改进、社风民风转变的重大成果。这一电视专题片当即引发高度关注和好评,如今该作品的豆瓣打分达到7.4分。

2016年10月17日,中央紀委宣传部、中央电视台联合制作的大型电视专题片《永远在路上》播出,反映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全面从严治党提升到“四个全面”战略布局高度,正风肃纪、反腐惩恶,着力构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体制机制,使不敢腐的震慑作用得到发挥,不能腐、不想腐的效应初步显现,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正在形成。这一电视专题片引发了更加持久而广泛的关注,在豆瓣上获得了7.9的高分。

仅仅时隔两个半月,就在不少网民对《永远在路上》记忆犹新之时,《打铁还需自身硬》便在黄金时段出现在了千家万户的电视荧屏上,成为了互联网上的关注热点和年轻网民的讨论对象。目前,这一作品在豆瓣上的打分高达8.1分。与前两部同样以反腐为主题的电视片不同的是,这一部作品集中展现了中纪委“对自己开刀”的具体案例。网民的反馈也十分积极,如“这纪录片值得一看,看过就知道里面的悔恨不是装的”“案例很深刻,教育很及时”“案例催人警醒,制度保障才是关键,老虎苍蝇都得打”“铁面无私清理门户,严肃查处害群之马,纪检监察机关干得漂亮”“看了两集了,中央纪委宣传部这次拍的这个专题片我打99.9分”等评论,都体现了这一电视作品给舆论场带来的正能量以及对于广大网民的强大感召力、感染力。

豆瓣打分虽然不是评价纪录片影响力的全部依据,但也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节节攀升的评分,某种程度上从侧面反映出纪录片的感染力和说服力在不断提高,渐臻佳境。

当然,中央纪委宣传部的发声给舆论场带来的震撼远不止于上述电视纪录片。“周一拍蝇周末打虎”“中纪委官网抢头条”等,都说明了这几年来中纪委的发声特点鲜明、效果显著,给网民留下了深刻而积极的正面印象。这其中,中纪委官网发挥了巨大作用。2013年9月2日,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即中纪委官网)正式上线,整合了中纪委原来下属的监察部网、国家预防腐败局网、举报网、纠风之窗、工程建设领域治理工作网五个网站,上线后第二个月网站的点击量就达到了3000万次。

中纪委发声为何受欢迎

网民心理——腐败现象被深恶痛绝。在传播日益分众化、对象化的新媒体时代,中纪委推出的反腐败纪录片虽然仍是以电视节目作为发声方式,但依然能集聚起广泛的注意力,并成为网络舆论场上的热议话题。除了作品本身采访扎实、案例典型、故事鲜活之外,更为关键的是,专题片以“零容忍”态度正风肃纪、惩治贪腐为主题线索,契合了全面从严治党的时代背景,击中了反腐败的社会心理。事实上,网民大众对于腐败现象早已深恶痛绝,腐败问题从来都是网络舆论场上的高敏感话题,与之相关的任何新闻爆料乃至小道消息,都极易成为舆情焦点,许多其他领域的舆情也往往因牵涉到腐败问题发展为重要的衍生话题。中纪委敏锐觉察到了舆论场上的这一倾向,在紧锣密鼓进行反腐工作的同时及时发声,推出展现反腐败成果的相关节目,满足了网民的信息需求和心理需求,牢牢把握住了舆论引导的主动权。

内容有料——真实鲜活的细节呈现。与一般正面宣传导向的内容不同,中纪委是在用腐败问题和落马官员这样的负面素材来产生正面舆论引导的效果,这种“化腐朽为神奇”的能力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实事求是的态度以及毫不避讳的鲜活“猛料”的基础之上。由于采取当事人“现身说法”和贪腐细节真实呈现的方式,在极大地震慑了潜在腐败分子的同时,也拉近了与网民的距离,更因诸多细节首次公开助推了舆论场关注热度。如《永远在路上》专题片第一集《人心向背》中披露的一些贪腐细节,可说是触目惊心。白恩培任云南省委书记期间,放任妻子借招商引资、地产开发等项目搞权钱交易,结果光清理从白家查获的红木、翡翠、玉石等藏品,办案人员就花了十几天时间。周本顺一边对河北干部提出廉洁“四清”等要求,一边却热衷结交各路“朋友”,以出面站台等方式肆意敛财、为子牟利,同时个人生活奢靡享乐,竟然还配有专职照看宠物的保姆。凡此种种,直观展现了腐败毒瘤的巨大危害,也因白描式地展示这些贪腐分子的真实面目而收获广泛关注。

掌握节奏——有序发布且传播到位。事实上,中纪委可以向网民呈现的腐败分子内幕信息还有很多,所呈现的不过是冰山一角。但很明显,中纪委相当注意掌握发声节奏,没有采取一下子放完所有“猛料”这种“简单粗暴”的做法,这是符合信息传播规律的。毕竟,一股脑儿地、不分轻重缓急地释放猛料,固然能一时引爆舆论场,但也很容易因信息繁多而使得关注点“失焦”,更容易导致网民的信息过载和“审美疲劳”。观察近年来中纪委的发声历程,可以看出他们不仅在发布单条信息时有预热、发布、引导这样一个明晰流程,不同贪腐信息的释放,互相之间也有着明显的时间间隔和节奏感,给予网民充分的吸收时间。如2014年“五一”假期到来之前的一个月里,中纪委的曝光台栏目每周一公布全国各地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典型案件,这个被外界称为“周一见”的曝光方式,在4周内公布了719起案件,指名道姓地通报了一批干部。但如此密集的信息发布,却没有让网民产生被反腐信息所淹没的感觉,而是体现了一种有序中的从容不迫。同样,早在2014年,就有记者统计称,“在党的十八大以来的一年半时间里,落马的省部级高官的消息有近一半是在周末公布的,同样有着很强的时间特点”。也正因此,中纪委周末“打虎”在一段时间曾成为常态。从社会心理学角度来看,在相对固定的时间点公布信息并形成习惯后,就会形成关注预期,每当公布新的案件,就必然会引起社会更多的关注。

善用平台——全媒体组合促信息覆盖。中纪委的发声平台早已实现了多样化:2015年1月1日,中纪委官网改版,同时其客户端上线试运行;2015年6月 19日,客户端推出反“四风”举报功能,网民通过手机拍摄身边的“四风”问题,即可实现“一键举报”;2016年1月1日,“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微信公众号开通运行。同时,这些平台保持着高活跃度,起到了促进官方信息在多个平台有效覆盖的作用。如《永远在路上》在电视上播放时,微信平台同步更新这一“反腐大片”,高清视频与文字解读同步,引得网友广泛关注,总计阅读量高达10万以上。相比传统宣传中的新闻通稿形式,中纪委发声注重多种媒体形式、多个传播平台同时联动,特别是视频形式,使得宣传内容更加直观,而多种发声渠道并进的形式也极大地增加了网络的曝光率。

组织架构——组织高度重视宣传部主业。早在2014年3月份,中纪委就专门成立了宣传部,将原先由办公厅负责的新闻发布工作,和中纪委官网、中国纪检监察报社、中国监察杂志社,统一归口管理,把原先宣教室承担的干部培训工作划归组织部,宣传部更是一门心思搞主业。如此改善后的组织架构,使得中央纪委宣传部得以心无旁骛专注于舆论引导工作,并不断推出精品力作。比如,为拍摄《永远在路上》,摄制组先后奔赴22省市,拍摄40余案例,采访70余位专家学者,若是没有中央纪委宣传部的全力策划协调,这是不可想象的。

“法乎其上者得其中”。做好舆论正面引导工作,及时向民众展现自身工作成就,是各级政府部门的分内之责,却也往往是“吃力不讨好”的事情。在这一背景下,中央纪委宣传部利用贪腐素材这样的负面信息,制作出具备舆论场正能量的作品,通过有序的发声引导网民的积极观感,成为各级政府部门进行正面宣传的学习对象。

猜你喜欢
中纪委宣传部专题片
悦读之光遍洒云岭 书香云南方兴未艾
中国梦 (大型文献专题片《我们走在大路上》插曲)
被中纪委报告点名的4个事件
梦想阳光(大型专题片《必由之路》主题歌)
浅析对电视专题片节奏的把握
中纪委巡视提升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市场价值吗
浅谈新闻及专题片中的同期声采访拍摄
中纪委“打虎拍蝇”半年擒四虎
第十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2003—2006)获奖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