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林林
“新年之际,我最牵挂的还是困难群众。”2017年新年贺词,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将基层人民的冷暖幸福放在心上。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全国人民励精图治、奋发有为,各地在落实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方面成绩斐然、经验丰硕。
2017年1月中旬至2月下旬,中央网信办组织全国60余家网络媒体开展了新春走基层“温暖中国”主题采访活动。来自中央新闻网站、地方主要新闻网站、国内主要商业网站及新媒体的记者编辑奔赴基层,用细腻笔触记录基层生活的温暖变迁,用生动故事展现基层人民凝心聚力的生活面貌。
同时,按照中央网信办统一部署,各省(区、市)网信办也组织属地网络媒体同步开展新春走基层活动。结合春运、文明乡风、凡人善举、家国情怀等典型人物事迹,新春走基层“温暖中国”主题采访在全国各地蓬勃开展。一篇篇“沾泥土”“带露珠”的作品,一个个“冒热气”“暖人心”的故事,为寒冷的隆冬初春带来了滚滚热流,温暖了祖国神州大地。
春来开新篇,网络媒体总动员
2016年,中央网信办组织开展“长征路上奔小康”网络媒体“走转改”等一系列活动,形成广泛影响,树立起网络媒体“走转改”的品牌。新春走基层“温暖中国”主题活动,作为2017年网络媒体“走转改”活动的开篇之作,意义重大。
2017年1月9日,中央网信办召开2017年网络媒体“走转改”启动仪式暨“温暖中国”新春走基层活动启动仪式,中央网信办副主任任贤良出席活动。任贤良在动员讲话中指出,活动要围绕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新思想新实践,记录平凡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真实事例,展现各地落实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具体实践,为新春佳节营造温暖团圆的舆论氛围,激发广大群众在党的领导下凝心聚力创造幸福美好生活、实现“中国梦”的信心和决心。
任贤良要求,网络媒体“走转改”活动中,我们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做党和人民信赖的新闻工作者,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履行好党的新闻舆论工作“48个字”的职责使命;要服务中心工作,做好今年重大主题宣传,加强议题设置,精心策划选题,在网上更好地汇聚团结奋进的强大正能量;要躬行大地,深刻践行“走转改”精神,用发现的眼睛体验感悟,用笔触和镜头增进群众感情,突出网络传播特点,在改革创新中提升能力和水平。
网媒在福建,深入基层作风转
2017年1月10日,“温暖中国”网络媒体新春走基层活动第一站“开往”福建。历时7天,行程1500多公里,来自全国50余家网络媒体的70余名采编人员奔走八闽大地,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曾经走过的道路,深入福州、宁德两地的村镇社区、工厂企业、边防部队、海岛渔村,亲耳聆听当地的声音,亲眼观察当地的变化,用心了解当地的故事。
从繁华市区到贫困山村,网络媒体编辑记者翻高山过隧道,对话最基层的百姓,挖掘最宝贵的素材。真诚服务乘客的王威,关爱农民工与抗战老兵的陈上元,舍生忘死奋战台风的周炳耀……采访对象的故事深深打动着记者编辑们的心,也督促着他们将这些温暖故事记录下来,传播出去。
“白天采访,夜晚写稿,没有在晚上1点钟之前睡过觉,最晚一天凌晨3点才入睡,早上7点又得出发。高強度的拍摄、采访、写稿,既是对体力的考验,也是对毅力的磨练。”央视网记者孔华的感慨,是新春走基层队伍工作的日常写照。在山村的颠簸路上,在凌晨的书桌灯下,记者编辑脚步不停、脑力竞赛,逐字推敲、逐篇打磨,直至创作出饱含温度、稳接地气的作品。
人民网微博编辑刘云在采访笔记中写道:“原来工作时都是面对冰冷的电脑,无论面对什么样的新闻,似乎都渐渐变得淡漠。这次有机会走进基层,走近群众,一个个真实的故事一次次洗涤了我的心灵。”2016年9月14日,超强台风“莫兰蒂”登陆福建,福建古田县庄里村党支部书记周炳耀为保护村民的生命财产献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在采访周炳耀的女儿周巧烂时,她的一句“我没有赶上见父亲最后一面”深深触动了刘云的心弦,刘云随后在微博上编发了稿件《“爸爸,过年了,我又想你了”》,阅读量超过150万,引起了巨大的反响。有网友留言说:“每一天都要好好对爸爸妈妈,把每一天都当成最后一天来过。”刘云感慨:“如果不是走出办公室,我大概也体会不到周巧烂的情感,更不可能写出这样的文字。”
科技也温暖,昌平创新故事鲜
2月8日,农历正月十二,年味余韵仍在,来自全国20多家中央新闻网站、地方新闻网站、商业网站和新媒体的30多名记者编辑,却已经开启了工作模式。带着对新年满满的憧憬,网络媒体记者编辑整装出发,在北京昌平再寻温暖。三天时间,记者编辑走进中关村科技园昌平园区、未来科技城等地,聚焦科技创新、深入研发重地、采访科研达人,用镜头和文字为网友讲述温暖的“科研故事”。
田间地头、农村新貌、上山下乡,是新春走基层活动的常见标签,但本次采访活动,却将视角锁定在科技创新方面。事实上,提起科学技术,人们脑海中浮现的往往是数字、实验室、蓝色射线等严谨机械的冷色调场景,虽然“高大上”,但总带有距离感,对于其背后研发的艰辛、人才的培养、产生的效益等更是知之甚少。如何化神秘为鲜活,让广大群众直观感受到互联网与科学技术的温情一面,考验着网媒记者编辑“讲故事”的能力。采访前,中央网信办网络新闻信息传播局副局长孙凯就向记者编辑提出了要求:“做足准备,以小见大,客观反映科技创新中的感人故事。”
两年多时间让数万白内障患者重见光明的“高次非球面人工晶体光学设计”技术;探索雾霾等空气问题改善,掌握能源清洁关键技术的神华低碳所、华能清能所;致力于为小微团队提供设备检测共享的人人实验……记者编辑实地感受、当面问答,很快挖掘出许多鲜活的新闻素材,让网友们见识到科技创新成果对社会进步的巨大推动作用。
“科创领域真的太需要能够‘走下去的记者了!我们走访的科技企业,许多在各自的行业里,研发实力都已经赶上甚至超过了国外的公司。但或许是因为他们所做的事、研究的技术比较冷门,这些成绩,以及它们所蕴含的重要意义,并不太为大众所知。需要记者勤挥‘笔杆子,把这些故事讲出来。”《小人工晶状体 折射的却是大写的“中国骄傲”》的采写者、中国日报网记者涂恬说道。
报道展风范,融媒传播好手段
“各位网友大家好,这里是人民网‘新春走基层手机直播的现场,欢迎大家跟随我的手机镜头来到天津。”打开人民网“温暖中国”新春走基层活动专题,记者的直播画面迎面而来。
一年新春走基层,一场素养大练兵。2017“温暖中国”新春走基层活动中,网络媒体记者编辑发挥优势,拍细节、抢时效、讲故事、列数据、做直播、寻问题……融合报道,創新表达,全方位、全媒体地展示“温暖中国”路上的暖心故事。
“作为一名青年记者,在采访的时候要多学习、多思考,不断创新报道方式,将自己锻炼成全媒体记者,尝试做到一专多能,为网友呈现接地气、受青睐、有阅读兴趣的好作品。”采访中,光明网记者李政葳和他的搭档邱晓琴就使出了多番“武艺”,用VR全景、短视频、GIF动图等形式,立体化地呈现基层故事。
人民网记者刘碧瑶除了通过人民网微博实时分享采访活动的精彩内容,还在微博平台进行了多场网络直播,让网友“身临其境”了解低碳材料,生动的直播让网友纷纷点赞“中国智造”。
截至2月28日,活动采写原创作品9853篇;全网发布各类新闻信息7万余条,累计点击量23.6亿次;新浪微博开设的#温暖中国##中国温度#两个微话题阅读量超过18.3亿次……一股股“暖流”在互联网上不断汇聚、传递。
链接
“温暖中国”新春走基层记者代表心声
人民网记者 刘云:
若不是离开舒适的办公室,怎能增加阅历和认知?因为走出去,接触到真实的生活,才能写出有故事有温度有质量的微博。
新华网记者 李海韵:
文字、图片、短视频多样展示,网站、微博、客户端齐头并进, VR、直播、无人机一展身手……报道之灵活、反应之迅捷,精彩纷呈。
中国网记者 金慧慧:
记录社会变化,尤其是底层民众生活的变化,是媒体的本职工作。以专业素养反映民众所忧、民心所向是我一直的目标。
国际在线记者 黎萌:
要写出接地气和深入的报道,离不开尽可能多地行进在路上。既要采得充分、拍得到位,也要保证速度、避免雷同。
中国日报网记者 涂恬:
如何把生涩的知识转化为人人爱看的故事?做好功课、积极沟通,自己理解,读者才会理解,才能取得好的传播效果。
央视网记者 郭城:
今天的中国,创新创业不再是一句口号,而是撸起袖子加油干的火热场面,13亿人民正齐心协力,实现伟大中国梦。
中国青年网记者 曾繁华:
习近平总书记说过:“要立足岗位学,向师傅学,向同事学,向书本学,向实践学。”新春走基层,正是一次绝佳的学习机会。
中国经济网记者 牛力涛:
这些温暖的事迹需要被更多人知晓,需要被网络更广泛地传播,需要更多人来把这种中国温度传递下去。
中国台湾网记者 齐昕:
真切感受到祖国繁荣昌盛为贫困地区人民带来的实在变化。记录温暖事迹,让正能量影响到更多的人。
中国西藏网记者 苏文彦:
曾经的贫困村,搭乘“互联网+”走上了致富路。无论是过去的困苦还是今日的巨变,只有亲身走近,才能深刻体会。
光明网记者 邱晓琴:
基层是新闻的富矿,一线是鲜活新闻的发源地。积极掌握最新传播技术,不断延伸新闻触角,为需要帮助的人群鼓与呼。
央广网记者 巩盼东:
只有真正把心沉下去,不丧失普通劳动者的感觉,才能讲好中国故事,传播正能量,凝心聚力共筑温暖中国梦。
中国新闻网记者 岳川:
时间不长,获益良多。向基层学习,不畏挑战、深耕事业不断创新;向同行学习,积累经验,提升采编业务能力。
中青在线记者 高晨:
及时向前辈取经,分享问题、聆听建议,可以快速成长,变得更灵敏、更深邃,多长见识,开阔视野,心灵得到净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