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振雷
2016年2月28日清晨,当我们踏上阿曼这块古老的土地时,时间比预期的整整推迟了12个小时。我们的第一站是她的首都马斯喀特。初到首都,我们饱受震撼。与我们熟悉的北京、上海、深圳、香港机场的高端、大气、上档次完全不同,马斯喀特机场低矮、狭小、老旧:机场的办公楼只有两层,出发层与到达层在同一层,分区而设;入境区域只有三四间教室大小;卫生间设在一个不起眼的角落里,马桶是老式抽水马桶;机场内没有一个像样的广告牌;出租车落车区域没有候客的出租车,以上种种着实吓了我一跳。印象中这块土地是海湾相当富裕的国家,国土面积不小,建一个像样的机场当不费吹灰之力。为什么他们不建一个可以装点门面的,气派一点的机场呢?我很是疑惑。接机的是姊妹学校的一位男校工,职务是司机。典型的穆斯林长相,气宇轩昂、浓眉大眼,一袭阿拉伯长袍,温文尔雅、彬彬有礼。穆斯林朋友带我们从专门的贵宾快速通道进行入境检查,简单的手续办理完毕,我们真正来到了古老而神秘的国度——阿曼。
阿曼,据史料记载,汉代就有这个称呼,当时人称“欧曼”,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中转站。首都向西不过四百里,就是著名的蘇哈尔港。当时中阿贸易往来频繁,商贾云集,很多船只从这里出发驶往万里之遥的中国经商,此港也被称为“通向中国之门”。六百年前,明朝郑和下西洋到访过阿曼南部的佐法尔地区。二十年前,一艘仿古的帆船沿着当年的路线出阿曼湾,进阿拉伯海、印度洋,穿马六甲海峡,过南海最终到达广州。无数的广州市民前往码头一睹它的风采,可谓盛况空前。如今我们走进这块古老而神秘的国度,目的在于体验阿拉伯民族风土人情的同时回望我们自己的过去、正视我们的现在,展望我们的未来。
这是一个真正富有而低调的国度
这是一个极度富裕的国度。阿曼街道宽阔,不像国内的一线城市,道路逼仄,让人喘不过气来;建筑奢华、宽敞,注重细节;商店里奢侈品琳琅满目;马路上名车遍地。但每个人表情庄重、严肃,没有轻浮浪荡之人,没有打扮妖艳、搔首弄姿之人,没有高谈阔论之人。每个人都在做自己的事,走自己的路。相反,在国内,走在大街上,总会不经意间看到一些打扮得花枝招展、忸怩摆态的女人,一些大腹便便、颐指气使、前呼后拥的男人。很多人有钱就摆阔,就任性,就不知天高地厚、忘乎所以地显摆或证明自己。阿曼是与国内完全不同的。穷而低调容易做到,富而低调很难,需要很高的教养。阿曼人的教养令人肃然起敬。
笔者信步走进学校大门口旁的一个典型的西亚伊斯兰风格的小区。门口没有任何保安把守。所有楼房一梯两户,上下三层。笔者目测,每户的面积大体三百平米以上。家家户户窗明几净、装饰考究、格局宽敞、色彩和谐,每户都拥有汽车、花园和门厅。据说,这是当地再普通不过的民居。在人居环境上,阿曼和人多地狭的香港、上海完全不同。据此,阿拉伯人的富裕程度可想而知。但是生活在这里的人们毫无国内常见的有钱人流露出的高傲,做作。令我意想不到的是,居然有人会主动和小区的不速之客一一我打招呼。穆斯林朋友神情温文尔雅,态度非常友善,问我有什么需要帮助的地方。
这是一个在为人处事方面真正有大秉持的国度
伊斯兰教是阿曼人的国教。每个人都虔诚地遵守它的教规,看不到阳奉阴违者。这里的每一个人目光炯炯有神,自信、坦然、从容的神情由自己的内心当中自然流淌出来,这让我深切地感受到信仰的力量。走在大街上,时常听到阿訇高唱《古兰经》的声音从远方的清真寺里传出来。这里的红绿灯不多,但你只要招手,开着豪车的阿曼人会友善的为你停下来,让你从容地穿过马路。开车的阿曼人会用手势和目光告诉你,您先走,我不急。整条大街听不到喇叭声,只有车轮声。从阿拉伯人的目光中,可以感受到他们的诚恳、庄严、肃穆和彬彬有礼。行走在大街上,你看不到衣着邋遢,出口不逊或面露大喜大悲的阿拉伯人。在这里,几乎每一个男子都是洁白的长袍加身,衣着整洁,长髯飘飘,风度翩翩。在这里,根本见不到吵吵嚷嚷,骂骂咧咧,撕撕扯扯的人。
知行合一是阿拉伯人性格之中最显著的特点之一。有了规矩就得遵守,并且彻彻底底地遵守,这是阿拉伯人给我的最大印象。阿拉伯人没有娱乐业,满大街没有一家卡拉0K厅;不准饮酒,满大街的人就真的不饮酒,连商店里也不出售任何含酒精的饮料;不准蓬头垢面、衣冠不整,满大街的人都衣冠整洁;不准吃猪肉,所有的阿拉伯人就真的不吃猪肉。站在马斯喀特的大街上,笔者常想,有多少国人是在从事明令禁止的事情,比如说制造假冒伪劣产品;比如说接纳未成年人进入营利性消费场所;比如说向未成年人销售违法商品;比如说杀害野生动植物等等。为什么阿拉伯人做得到,我们就做不到呢?阿拉伯人会发布全球讨伐污辱伊斯兰的英国作家的宣言,关键是他们有信仰,有秉持,谁玷污了他们的信仰,他们就奋起反击。而我们有些同胞似乎没有什么真正的信仰和秉持。
阿拉伯人的酒店,有阿拉伯人特有的洗手间设施,比国内酒店多了一个用于净身的冲水马桶。这即使是在公共场所的卫生间也一样会有。这种设计理念让我特别意外。我感受到阿拉伯人是把自己的信仰贯彻在生活的方方面面。酒店里凳子比国内的酒店凳子要高;烧开水的壶却是极小的,不如国内酒店的一半,我猜想因为在他们的眼里,水是极为珍贵的物品,不得有半点浪费。在马斯喀特的城市博物馆,笔者就亲眼看到过几只阿拉伯人储水的陶罐,因为在焦渴炎热的沙漠,水就是他们的生命。笔者忽然联想起清晨走在马斯喀特的大街上,街道两旁布满的像蜘蛛网一般的滴灌设施在温柔地滋润片片碧绿的草坪。在这里,我们看不到国内养护工拿着喷水管慷慨地随意浇灌的场景。这让我对阿拉伯人肃然起敬,他们过的是一种科学而理性的生活。
在阿曼,不论乡村还是都市,你见不到哪一幢建筑是非伊斯兰风格的,所有的建筑与国内城市里的高楼大厦比起来都是低矮、方正、庄严、肃穆的,一如阿拉伯人的神情。这让我不得不对这个民族刮目相看。“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这就是阿拉伯人的大秉持,大信仰。在阿曼,无论在山野还是在乡村都市,你都见不到国内乡间那一座座令人毛骨悚然的坟茔,这一点出乎我的意料。阿拉伯人死后都葬在哪里呢?询问得知,所有阿拉伯人过世后都必须在公墓土葬,速葬,无需棺椁,无需陪葬品,不得带走尘世的任何东西,且人人平等,不论贫富贵贱,王公贵族,平民百姓死后一律净身、祷告、安葬。在大江南北,长城内外,我们活着的人的多少土地是被是这占据着的呢?
这里的学校是孩子们真正的乐园
走进我们的姊妹学校,发现这里没有高楼大厦。整所学校依山而建,低矮的校舍覆盖整个山坡,最高是三层小楼,次第感十分明显。可能这里的人们早就悟到了“高处不胜寒”的秘诀了吧。设施看上去有些老旧,木凳的油漆偶而有些剥落。漫步在校园里,你会发现这是一个真正的国际性的学校,是一所16年一贯制的学校(上至高中,下至幼儿园)各色皮肤的师生共同组建了这个合谐的大家庭。这里每一个孩子的脸上都洋溢着天真无邪、幸福快乐的表情,时常会围着老师请教困惑的问题;偶尔会遇到三五个顽童在朝你做着鬼脸;推开这里的每一间教室,迎接你的一定是向你点头示意的师生。除此之外,你会发现,教室里略显零乱的布置真的做到了以学生为本:教室的每一面墙上都张贴着学生自己的作品,课桌上随处可见学生可以动手操作的材料、没有完成的作品;课堂上学生可以自由地围绕自己喜欢的话题来展开讨论。笔者随机进入了两间教室,一间是艺术教室,孩子们正在兴致勃勃地制作彩陶。每一个学生都聚精会神,驰骋在自己想象的空间,创作着自己心目中伟大的作品。老師穿梭其间给予个别指导,师生真正的沉浸在创作的喜悦和快乐的氛围之中。另一间是音乐教室,只见世界各地各民族的乐器在这里汇集,很多都叫不出名字。西非的大鼓,印尼的皮锣,高丽的手鼓,还有各种打击乐器,孩子们在这里可以通过软件自由谱曲演唱,教室里面居然还有一间简易的录音棚,孩子们如果愿意,可以在那里一展歌喉。
这里是真正的小班化教学,每个班级一般不超过十五人。上课的过程中,有时不是由一个老师单独完成的,而是两个三个老师一起给同学们上课:每堂艺术课教师都要准备大量的手工制作的教具、充分让孩子自己动手去尝试;英文课上,老师让学生先看视频,再自由组合小组去理解和揣摩人物的性格特征,在相互探讨依照怎样的方式来表现人物性格和故事情节,整堂课学生都在交流、辨析、领会、创造,而不是单纯的理解和记忆;物理课、手工课一定要学生在试验和实践中发现知识是如何发生的,物质是怎样形成的;走在校园里,你会发现高年级的孩子们时不时的拿着试管在走动,在观察着,思考着。
姊妹学校以学生为本的办学理念,还体现在真正落实因材施教,以学定教。小班制的前提下,学校仍然对班级里十五名同学进行分层级教学,让教育真正精准发力,让每一位同学的爱好、兴趣、个性得到充分尊重。提起小班化的分层教学,笔者忍不住要多啰嗦几句:在当下的中国,小班化教学对于绝大多数孩子来讲,还是一个遥远梦。去年回黑龙江老家探亲,在故乡的县城,中小学几乎所有的班额要在六十人上下。现在国家核定班额要在四十五人上下,我们明德实施三十人左右的小班在国内已经处在绝对领先的地位了,但阻力极大,困难重重。我们国家对教育的投入的力度和方向都应该作出调整:要大幅度增加师生比,教育投资要切实提高教师待遇,中小学不要漂亮的大楼,而是要好的老师。
戏剧课是全校性的必修课,由校长夫人亲自操刀,据说校长夫人专上莎士比亚的戏剧。戏剧课堂是由不同年纪的学生共同组成的,需要自由组合来演一场戏剧。有时既有幼儿园的小朋友,也有高三的大哥哥大姐姐,这也是我此前从来不曾想到的。这样的戏剧课怎么不令小孩子心驰神往、欢乐开怀呢?
姊妹学校以“学生为本”的办学理念,还体现在点点滴滴的教育细节之中:在学校的接待室里,有一个学校的年鉴,年鉴生动地、具体地记录着在过去的一年里学校发生的几乎关涉到学生身心发展的所有的事件,不论大小,悉数记载。小到班级里每一同学的模样,他们手工课堂上自己制作的一个彩陶,大到某一位同学获得了世界性的奖项,校长受到了英国女王的接见。校园内发生的事件,无一例外,均记录在册。年鉴让每一各学生都能充分感受到自己成长的韵律。在我们访学周的周三,姊妹学校的全体师生员工齐聚校园的操场,进行一年一度的拍照留念,以记录每一个人成长和发展的轨迹。一千二百多名学生和近三百名员工拍集体照,这是何等的富有创意的教育行为,这是何等壮观的教育场面。身处其中,我为之震撼,原来教育还可以这样做。
这是一个人与自然真正和谐相处的国度
到达阿曼的当天我就注意到马斯喀特是一座三面环山(东哈杰尔山)、一面临海(阿曼湾)的古城,与城内街道两旁高大的椰枣树、沙棘、绿化带的生机盎然花卉不同,这里的山却是光秃秃的,典型的石头山(哈杰尔在阿拉伯语中就是石头的意思),并且是黝黑的。笔者好奇的询问当地的人为何不栽树,他们告诉我说,不是没种过,而是山岩覆盖,土壤贫瘠,基本上寸草不生。寸草不生的山,太不可思议了,在海湾还没有发现石油之前,如此恶劣的自然环境,阿拉伯人是怎样克服重重困难,果敢而坚毅的生存下来的,我们不得而知,但从《古兰经》的教义,从充满智慧的《一千零一夜》和《阿凡提的故事》中可以略知一二:原来散布在绿洲上的小块耕地长不了什么粮食,濯濯童山之上没有任何出产,命运安排阿拉伯人必须去经商,古谚中就有“希腊人的脑,中国人的手,阿拉伯人的脚”的说法。阿拉伯人所赚的钱是他们用自己的脚丈量出来的,试想,在黄沙遍地,乱石横飞的中亚和西亚,阿拉伯人骑上骆驼,载上商品,披星戴月,风餐露宿,远离故土和亲人,行走在丝绸之路上,那是何等的苍凉,无奈和艰辛,在世界范围内,阿拉伯人的经商才能是首屈一指的,因“以诚为本”而受到广泛的尊敬。笔者以为和谐首先是自己与自己内心的和谐。相比我国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的长江黄河流域的人们,阿拉伯人的生存环境是相当恶劣:干旱的气候、炎热的天气、贫瘠的土地等等,但阿拉伯人坦然地接受了命运的安排,这无疑是一种超越自我的内心的和谐,也是人与自然的和谐。
到达后的第二天,同学们就去阿曼湾上了一堂生物学的课外拓展课:去深海看海豚。随着一望无际海面在我们面前铺展,我们的心彻底被湛蓝湛蓝的大海征服了,更征服我们是阿曼人的环保意识:渔人可以捕金枪鱼、三文鱼,但海豚被确定为重点野生保护动物,任何人不准捕捞;人们在这个国度里与自然和谐相处,自觉保护海豚,生活在这片海域的海豚似乎感觉很自豪,当我们到达时,它们成群结队,时常跃出海面,仿佛有意识给我们表演似的。这是怎样的一幅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画面呀。
当然我们说阿拉伯文化有特点,并不是说阿拉伯文化全都是优点,没有一点儿缺点,其实据笔者观察,阿拉伯文化还是有一些值得我们审视的地方:
阿拉伯人等级观念还是很重的:阿曼国本地人一般不做体力工作,而脏活、重活比如厨师、保安、环卫工人统统由印度人、菲律宾人、巴基斯坦人去做,在马斯喀特,满大街的都是外国的务工人员,他们的言谈举止相比较阿曼本地人要逊色得多。试想海湾地区的石油资源一旦枯竭,当地的这些人们依靠什么来立身行事呢?难道他们会重操旧业,再当世界的商人?
阿拉伯人有时做事呆板,不太灵活。有一个小插曲,我们到达阿曼的第四天,我们就去马斯喀特东南150公里开外伊卜拉郊外的沙漠,我们到达营地的当天晚上,就下了大雨,令人意外的是我们露营的地方的餐厅原来是用秫秸搭的棚子,根本就不挡雨,外面大雨倾盆,棚内水流成河,雨水经秫秸流到我们的餐盘里,害得我们饭也没有吃好,个个成了落汤鸡。我想如果阿拉伯人不始终坚信老天是不会下大雨的(据说当地的年降水量不过10毫米),他们就不会把旅游景点的吃饭的地方盖成了个四处漏风、风雨飘摇的棚子。令我们更惊讶的是,就在回国的前一天晚上,在马斯喀特最著名的餐厅,姊妹学校的校长为我们饯行,所有的餐桌也都是露天而放,当如果下雨我们的遭遇就会和沙漠露营奇遇如出一辙。当我们离开露营的沙漠时,两位身宽体胖、黑纱裹身、头戴面具的阿拉伯妇女端坐在专门为买纪念品而设的露天摊位前卖起了自己的手链、项链、香珠等等,一只简单的手链要价1.5阿曼元,约合30元人民币,大家都感觉到贵而没有买。当我们大队人马(其实也就是20个人)离开的时候,整个营地又恢复了他往日宁静,除了几个看守的人,几乎没有什么人了,我不知道这两位阿拉伯妇女满怀期待而来,两手空空而归,这是怎样的一种失落,不知道他们会不会与时俱进,在互联网上通过淘宝或天猫来把他们自己的特产卖出去。
令笔者比较失落的还有一点,几乎所有的阿拉伯人都知道在东方有一个中华民族,有辉煌灿烂的文明,现在的经济发展也相当不错,但他们对中华文化知之甚少,了解仅仅止于概念,面对孩子们送给他们的书法作品,他们根本没有能力去品鉴。在姊妹学校的图书馆里笔者居然沒有找到一本用汉字印刷的书籍:一方面说明中华文化的传播任重而道远,另一方面,是不是说明阿拉伯人多少有些固步自封呢?
五天的阿曼访学之旅很快就结束了,但自己心灵所受到的冲击却久久不能平静,我们走出去,去感悟异域的教育,异域的风情,异域的文化,其根本目的还是来反思和观照我们自己,把我们自己的事情做好,树立我们的信念和信心,焕发我们中华民族的荣光。
本栏编辑 刘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