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美观生活

2017-03-18 12:44余迪
文艺生活·中旬刊 2017年2期
关键词:主观审美能力

余迪

摘 要:美存在于世间万物中,美本身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美的显现通过主观意识来实现,客观事物中的某一美的特性与人的主观意识相交流从而产生情感的共鸣,人的品质通過客观的美表现出来,客观的美要得到主观的肯定,否则只是有着美的躯壳的事物。美是时时存在的,未被发现的事物的美并不能消解美的存在。日常生活是混沌、空虚和无聊的,只有以美的眼光来看待生活,生活才能在灰暗的空间里绽放多彩的景色。

关键词:客观;主观;审美能力,美的眼光

中图分类号:B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7)05-0271-02

一、美本身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在马克思主义前,伯克认为“美大半是物体的一种性质,通过感官的中介,在人心上机械地起作用。”①经验论美学从物体的审美属性出发,如对象的体积、表面、姿态等形式,认为美的本质在于物体作用于人的想象、感觉等所引起的一种感官上的愉快,它是主体感官直接感受物体的某些特性与意志无关。唯理论美学则把审美引起主体情感的愉悦归结为上帝创世时的合目的的安排,认为美是事物或认识的“完善”。狄德罗就说到“尽管人们用崇高的字眼来指陈秩序、比例、关系、和谐等抽象概念……它们仍然是通过我们的感官达于我们的知性,而最龌龊的概念也同样只是我们的精神抽象。”②这也就是说即使美的概念是主观的,但它在外部世界有客观的根据,是对外部物质世界的一种反映。到了辩证唯物主义美学时,美的客观性的确立就建立在主体身上一种具有客观普遍必然性的创造美的力量,也就是劳动和实践。

无论是旧唯物主义还是辩证唯物主义都说明客体事物之所以能引起主体的美感,是因为客体事物具有美,有自己的客观特性,这种特性独立于人的主观意识之外,人的主观意识不能改造这种美的特性,而这种特性又吻合着人们的审美情趣。

其一是通过一个具体的形象来发挥它的美,如声、光、色、形等物理因素构成的感性形式,美的事物离开特定的感性形式也就无所依傍;

其二借助具体的感性形象来引起主体的感情波动,美的事物如果离开美的形式和内容也就不能使客体的美与主体情感产生共鸣;

其三则是能给与主体物质或精神上的功利,不论是羊大为美还是羊人为美,都与我们的生理、自然、宗教和社会联系在一起,在主体感到美的那一瞬间,客体美似乎与我们的功利性无关,但是我们又处在社会生活中,美所具有的功利内容就往往是隐蔽的、曲折的,不被我们审美主体所感觉。在欣赏一已经存在的事物的过程中,主体人与客体物之间的关系变成一种感受与被感受的关系,是客体物的客观存在的美引起了我们的美感,而并不是我们的美感去创造新的客观事物的美。

金字塔的美始终存在于金字塔本身,这种美并不随着时间的流逝或者人的意识而消失。纵使不同的人对同样一件美的客体有不同的看法,那也只能说明这个客体事物存在有多种不同的美的客观存在特性,因此欣赏的角度、高度、深度不同,美的感受也不同,并不能说美本身就不存在了。

美的特性存在在客观事物中,只是暂时被遮蔽了没有被我们发现,就如同盲人看不见的美的景色难道在实际生活中就不存在了吗,也许对某些主体来说美是不存在的,因为无从感知也就无所谓美与不美,那也只是说某些主体无法感知美,是主体的能力有限,而不能消解美本身的存在。美本身并不在乎我们懂不懂,美的存在就如同自然存在一样,你觉得不美,那只是因为客体事物不符合你的主观感受,你不能感受其中的美的特性罢了。就审美来说,如果在人们审美之前,美不存在的话,那人们如何去审,又审了什么?

二、美的显现离不开主体肯定

美的特性存在于客观事物中,美只有在主观中得到肯定才能成为真正的美。当我们欣赏一客观存在的美的事物,实际就已经在这个过程中进行了意识与物的交流,是通过人们一种意识的过程从而在头脑中产生的一种感想,这个过程看不到,我们的审美判断不能脱离我们的知觉而存在,当我们肯定了事物的客观存在的美,美才能得以升华。一件不加点缀的瓷器和一件造型独特绘以纹饰点缀的青花瓷器相比,很明显外表精致的青花瓷器更能给人以美的感受。这两件不同的瓷器中都存在客观的美,然而我们却觉得其中某一件更美,我们的肯定则赋予物体以更高的流通、收藏等价值。有人也许会说这不是把美功利化了么?我们在欣赏时所产生的美感,既是一种超功利的状态,也是一种功利的状态,看似我们并没有从中汲取到什么功利,实际上我们产生美感的这个过程就是与我们自身的性格、行为、习惯、思想、品味等相呼应,我们这些自身的特点又是处于自然世界与社会生产世界中,不可避免的就带有功利性的特点,我们有自己的价值取向,而这标准又是依据我们自身的价值判断来划定的。

那么一个人会永远对一个事物的标准不变,会永远感觉到美吗?答案是否定的,“现实生活中的美是相对的、生生不息而又变化不定的,我们很难用一个既定的尺度去衡量和证明它。”③随着时间的过去任何客观存在的事物也会发生改变,假使客观事物没变的情况下,人对它的审美观也不是一尘不变的。在还没有贵重金属时期,贝壳绚丽的外表无疑可以称的上是珍贵的物品,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有限的贝壳已经无法满足人们的需要,因此就出现了其他的即以陶、石、铜等仿制的贝型。同样的事物对不同的人其感受的结果也不一样,不同的人对《蒙娜丽沙》会形成不同的感受,当情绪好的人欣赏会感到画中人正在微笑着,相反情绪不稳定的人就感到画中人物的表情是那么凄凉。画的意义也只有在主体的肯定中才能凸显美,如果一副美的画没有人来欣赏,没有人与画中的精神产生共鸣,即便画本身的美并不消失,那也只是一副徒有空壳的物质作品,美只是美,却没有显现了。

不同的人对美有不同的理解,它深受主体所处的社会环境和主体所受教育程度的影响。“在我国,在服饰穿着上,强调追求服装构成要素的精神寓意和文化品位,注重强调表现人的精神、气质和神韵之美……西方文化以希腊为中心,特别强调崇尚人体美,重视展示人体的性差异,毫不忌讳表现性感,常常把服饰看作是人体艺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④东西方人对服饰美的不同理解受到了他们所处的社会历史、社会环境的影响。而在同一社会中,所受教育的高低和家庭环境的不同也影响着人们对于美的理解。一位学识渊博的知识分子绝对要比一个整天无所事事的混混更懂得去欣赏美,可能在混混的眼中物质产品是最美的,因为他们为食而生存,但在学者的眼中,真理的发现和探索绝对要比钞票贵上几千倍几万倍,他们为知而存。

美作为一种价值总是相对于价值判断者,在不同的价值判断者之间,没有一种客观的标准来决定哪种判断更好或更正确,但是美却要在主体中显现,如果世界上人都不存在了,那也就没有人来做出审美判断。

三、提高主体对客观美的审美能力

美和世间万物一样是客观存在着各个层面上的,事物具有的美的这种属性就如同质量一样,人们借助客观的美表现自己的主观意识,美离不开我们的主观感受,这也就是俗话说的世界上缺少的不是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对待竹子,以认识的眼光去看,只会看到竹子的外形、生长习性等,这种认识的眼光带来了真理;如果以审美的眼光去看,一方面会看到竹子具有木材建造的功利特性,另一方面竹子美的特性又与人的精神气质产生共鸣,“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体现它坚强不屈、遇风不折的品格,这种审美的眼光就带来了美。然而竹子本身与不屈的品格又有什么关系呢?不屈的品格是人所具有的,竹子本身并无所谓不屈与否,然而竹子却是这一品格的象征,是人将自己的主观情感移情到事物身上,这种移情恰恰是通过美的认识来完成的。以美的眼光看世界,一方面超越了认识的眼光,另一方面也超越了功利的眼光,美的眼光所发现的事物不仅体现着美也体现着真和善。“真、善、美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人们天性就对真、善、美有着无限的渴望,而且,真、善、美是人类社会不断向前发展的驱动力。真是思想的最终目的,善是行为的最终目的,美则是感受的最终目的。”⑤

以美的眼光看待世界,所看到的将会是一个美的世界,而在这个美的世界里,真理又以感性的形式显现着这个世界。“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大漠、落日这些壮美的景色是脱离人的主观意识的存在,即使没有这诗句的存在,这些美的事物也一直存在。

人人都能够发现生活中的美,但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更好的理解美,我们的审美能力并不是天生就有的,对事物美的感知也只是初发的阶段。优美的景色、和谐的旋律我们觉得很美,因为这些事物能引起我们感官上的快感,这种审美的能力只是比较低层次的。高层次的审美能力则是能看到美的现象的背后的更深层的内涵和意味,这种能力是在逐渐的审美实践和教育中积累起来的。苏轼的水调歌头我们在觉得词美的同时,也体味到作者复杂而矛盾的思想感情,一方面政治上虽不得意,却仍对自己的理想充满了信心;另一方面理想的不能实现又滋生了他消极避世的思想。我们对词的审美活动,是我们的感知、联想与理解、思考的相互渗透与促进,不仅看到了美的感性形象,又理解到美的现象背后的理性内容,在感性与理性的拓展中,词的美才真正的显现。

客观存在的美对不同人、不同时期以及对同一个人、同一时期都会产生不同的感受,这种不同的看法是源于我们自身不同的生活背景、修养观念。“一个具有伟大个性的艺术家产生伟大艺术;一个具有卑琐个性的艺术家产生卑琐的艺术;一个多情的艺术家产生多情的艺术;一个逸乐的艺术家产生逸乐的艺术;一个温柔的艺术家产生温柔的艺术;一个细巧的艺术家产生细巧的艺术。”⑥以美的眼光去看生活,才能创造一个美好的生活,美好的生活是我们的心灵活动与外在世界的相互影响的结果,生活本身并没有变,你用欲望的眼光看生活,生活就是充满欲望而灰色的;你用美的眼光看生活,自己处于和谐中,生活也就和谐而富有美了。即便生活中依然有那么多的丑恶现象,但也正因为这些丑恶的存在,人们才学会把丑恶转化成美,丑恶毕竟不是人性中的全部,也不是人们理想中的生活境界。美不仅存在于客观的事物中,也存在于每一个擅于发现的欣赏者的思想里,如果你对自身心灵世界的美漠不关心,那么你也无法看见外在日常生活的美,摒弃掉我们对日常生活无聊、空虚、混沌的偏见和固执,那么你将会看到一种前所未有的景色,因为美就在我们的心中。

注释:

①北京大学哲学系没学教研室编.西方美学家论美和美感[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121.

②文艺理论译丛编辑委员会编.文艺理论译丛[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17.

③高尔太.什么是美学[J].文艺报,1981(08).

④马腾.浅谈中西方服饰审美文化与审美意识的差异性[J].大舞臺,2010(06).

⑤赵爱军.“以美启真”的体育审美教育思想探析[J].考试周刊,2012(37).

⑥林语堂.生活的艺术[M].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10:301.

猜你喜欢
主观审美能力
你和他熟吗
后印象
有主观小量倾向的“数+量/名+之+形/动”格式
挣多少钱,才可以买到快乐
女校教育下艺术概论课堂教学的思考
谈高中美术鉴赏教育中审美价值的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艺术体操教学中提高审美能力的途径探索
新时期中学美术课教学方法的思考
个性化教育在美术教学中的运用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