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翊枫
摘 要: 本文以厦门鼓浪屿的旅游产业为研究对象,迈克尔·波特的钻石模型理论作为主要研究方法,分析了鼓浪屿音乐元素对鼓浪屿旅游产业产生的影响和贡献。文章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分别介绍了鼓浪屿旅游产业的现况、迈克尔·波特的钻石模型理论;第二部分就钻石模型理论对音乐助力鼓浪屿旅游产业进行分析;第三部分是作者的总结和建议。
关键词:音乐;鼓浪屿旅游产业;钻石模型
中图分类号:G812.7;F592.7 文献标识码:
一、背景介绍
厦门是海峡西岸经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每年吸引着成千上万的游客到访。仅2014年全年,厦门就“接待国内外游客5337.86万人次,同比增长14.45%;旅游总收入722.0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6.29%。”①在这个“只有旺季没有淡季”的旅游城市里,旅游业已然成为了厦门的支柱型产业之一。
在这个游客到厦门的必游之地——“琴岛”鼓浪屿上,在鸦片战争之后,因其钢琴的人居占有率领先全国其它城市,也因为其自然环境的优美、远离城市喧嚣的客观因素使得岛上居民养成了以音乐为伴、喜好音乐的良好习性,居民中也涌出了众多的音乐世家和音乐爱好者,而音乐则成为了扎根在这座小岛上不可或缺的独特人文景观和旅游资源,为这座小岛增添了许多如诗如画般的魅力。
这种独特的“音乐资源”将鼓浪屿与厦门其它滨海旅游景区区分开来,那么音乐如何在鼓浪屿的旅游产业发展中做出贡献?
本文通过波特的钻石模型的四个要素对音乐助力厦门鼓浪屿旅游产业的发展做出浅薄的分析。
钻石理论模型(Michael Porter Diamond Model)又称钻石理论及国家竞争优势理论,是由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战略管理学家迈克尔·波特于1990年提出②,主要用来分析一个国家的某一种行业的国际竞争优势。通过波特的钻石理论模型来分析音乐助力鼓浪屿的旅游产业发展,主要分析音乐因素如何促进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并影响鼓浪屿旅游产业的整体优势,从而在一个地区、在中国境内甚至是在國际上具有较强的竞争力。
二、生产要素
(一)人力资源分析
中国正处于全民旅游的黄金阶段,各地区旅游业对旅游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的需求逐渐增加。2014年5月4日,厦门市旅游局《厦门市旅游产业高层次人才集聚暂行办法》③正式颁布,旨在打造厦门市旅游产业的“人才特区”,吸引旅游产业顶尖优秀人才,通过创业资金补助等办法支持厦门市旅游产业的发展。
鼓浪屿不缺乏音乐家和音乐人才,但缺乏有效将音乐元素与旅游产业紧密结合的管理型人才,将音乐与当地民俗结合的旅游业,不只是简单的生搬硬套张艺谋导演的“印象系列”实景演出,在仅有1.78平方公里的小岛上每年接待3000多万人次已是负重超标,如何有效的分散景区游客又能打造出鼓浪屿独特和长久的音乐旅游名片,吸引源源不断的游客到访,就要求管理人才要慧眼识珠,具有音乐发展方向的前瞻性和商业的冒险精神,还要考虑到旅游行业的多变性和未来的可选择性,打造除却鼓浪屿现有的自然风光旅行风格、“拍拍婚纱照、逛逛文艺店和特色旅馆”的小清新旅行风格之外的音乐之旅。
从鼓浪屿现有的音乐结合旅游行业来看,鼓浪屿音乐厅是其中较具有代表性的一部分。但是音乐厅的管理仅限于承接艺术院团和音乐专业学生音乐会的公益性活动场所,也因其公益性收入受限,只负担得起少数音乐厅工作人员,对音乐厅的规划和发展带来了一定阻碍。又如风琴博物馆和钢琴博物馆的定位不仅局限于对历史的再现和展览,从业人员可以发挥旅游服务业对于人的细微差别的关注服务,制定相应的套餐供顾客选择。若是鼓浪屿音乐厅或是钢琴博物馆、风琴博物馆的从业人员们可以如鼓浪屿街道两旁的商家们一样,为了吸引和满足顾客并与他们建立友好的亲密关系绞尽脑汁,相信鼓浪屿的音乐名片可以得到更好的传播和发展。
(二)其他资源
作为“音乐家的摇篮”——鼓浪屿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是天然的避风良港,这里仅两万多居民中却拥有三百多架钢琴,算上小提琴、手风琴的话,这个地区平均每三户就有一件较大型的乐器④,在这里孕育了许多艺术作品,而独立的音乐艺术人才则是这座小岛最具特色的独特资源。但是近年来由于旅游产业的过分发展,交通压力大,小岛承载力下降,环境遭受污染,商业化严重,琴声虽在,但艺术家们创作的心境遭到破坏,鼓浪屿的管理跟不上其发展,天然资源难成资本,可持续发展成为鼓浪屿人的心头痛。
三、需求状况
波特认为,如一个地区的消费者是成熟、复杂和苛刻的话,会有助于该企业赢得竞争优势,因为成熟、复杂和苛刻的消费者会迫使这个地区企业努力达到产品高质量标准和产品创新⑤。而纵观鼓浪屿上的游客们,漫无目的的走走逛逛,盖旅游章和拍照,现有的旅游资源开发完全足以满足消费者们的需求,因此也并无对景区或是相关产品、相关设施提意见的意识。反倒是鼓浪屿的居民们对这些破坏他们宁静生活的不速之客和商业化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捶胸顿足,这也迫使鼓浪屿管理委员会开始采取针对登岛游客人流量的限制和控制措施,以求可持续发展。
除此之外,人才需求和项目需求也是音乐助力鼓浪屿旅游产业发展的迫切需求。人才需求在上述第一点生产要素中已有提及。而在鼓浪屿打造出音乐名片时对相应音乐项目的引进也有所需要。
四、相关音乐行业
(一)厦门市音乐学校
为了使音乐人才的培养和输出源源不断,也为了保留鼓浪屿“琴岛”的美誉,厦门市音乐学校就被建立在这座“琴岛”之中,是厦门市政府于1990年创办的中等音乐专业兼音乐特色九年义务教育的公立学校⑥,学校师资条件雄厚,时而传来的琴声与岛上浓郁的音乐气息相互映衬,成为了福建省最好的音乐专业学校之一。
(二)鼓浪屿音乐厅
鼓浪屿音乐厅虽然面积不大,却常承接世界各地的音乐名家和艺术院团的演出,如我国钢琴演奏家殷承宗、美国钢琴家乔治·帕帕斯塔夫等。2014年,音乐厅推出了“音乐厅天天演”和“四季音乐周”(澳大利亚音乐周、夏季波兰音乐周、秋季英国音乐周、拉美主题音乐周)主题活动,吸引着并免费为到鼓浪屿的游客提供音乐欣赏的机会。
五、管理策略、竞争对手
鼓浪屿风景旅游区由厦门市鼓浪屿—万石山风景名胜区管委会主管,是厦门市政府的派出机构,主要负责鼓浪屿万石山风景名胜区的规划、保护、建设和管理工作⑦。管委会主任由思明区区委书记兼任,政治领导班子的直接管理不仅体现着政府部门的重视程度,更有利于鼓浪屿政策的规划、落实和完善。
在定位和打造鼓浪屿特色品牌时,鼓浪屿管理委员会将“音乐”与 “历史”、“文化”一同设定为鼓浪屿的三大旅游模块,可见音乐已经成为鼓浪屿旅游名片中不可或缺的一抹色彩。此外,在鼓浪屿的管理体制中,提到了“鼓浪屿品牌建设应突出‘音乐岛”,充分利用鼓浪屿音乐厅的功能性,试图拉近音乐与游客之间的距离,开展将音乐带离音乐厅、走街串巷,以“音乐”之名呼吁环保的鼓浪屿音乐艺术日,或是两年一次的鼓浪屿钢琴节等活动。
若说鼓浪屿是游客首选、厦门名牌,那么观音山必定是厦门滨海旅游的后起之秀,并同鼓浪屿一样,观音山也被贴上了“音乐”性质的标签,是鼓浪屿强有力的竞争对手。近年来,观音山多次举办特色沙滩音乐节,并邀请国内著名的草莓音乐节、白海豚音乐节进驻,并建立了观音山音乐学校,逐步将“旅游观音山”与“音乐观音山”结合在一起。虽没有类似鼓浪屿“琴岛”的品牌效应,也没有“艺术世家”的外在优势,但因为近年来屡创新高的鼓浪屿旅游人次使得鼓浪屿超负荷载重,也为观音山音乐旅游带来了不少机遇。然而,音乐节并非天天有,这也使得观音山的音乐之旅存在着不少局限。
鼓浪屿的音乐文化是伴随着基督教的传播而慢慢孕育而生的,它是西方音乐在中国茁壮成长的一片福音之地。但随着其原有居民的外迁和旅游热潮的掀起,音乐在这片土地的发展有所受制。首先,音乐的传播地域较为单一,传播范围主要集中在鼓浪屿音乐厅和厦门市音乐学校,除此之外的鼓浪屿其他地区似乎都与“音乐”并没有太多联系。要让“琴岛”名副其实,就是要将音乐融入鼓浪屿每一寸土地,营造大街小巷处处都有琴声,人人都会弹唱的情景。其次,音乐形式可以更加多元化。在鼓浪屿,狭义的音乐主要指包括教堂音乐在内的西方音乐,这也是鼓浪屿的特色所在。笔者认为,可以将厦门独具特色的民间音乐形式加入其中,如木偶戏、梨园戏、南音等,提高游客的可选择性。最后,音乐不只是可以用来欣赏,大型实景演出费钱费时,同时还会给鼓浪屿增加不必要的人口负重,可以丰富音乐的体验型服务,制作可带走的旅游产品——音乐伴手礼,增加旅游消费形式。
注释:
①该资料来源于厦门市旅游局-资规处,http://www.xmtravel.gov.cn/news/1421308755155.html,15.01.2015.
②该资料来源于互动百科,http://www.baike.com/wiki/波特钻石理论模型.
③该资料来源于厦门市人民政府网-政务信息公开-《厦门市旅游局关于印发<厦门市旅游产业高层次人才集聚暂行办法实施细则>的通知》,http://www.xm.gov.cn/zwgk/flfg/bmwj/201405/t20140521_872473.htm.
④鼓浪屿音乐人才辈出[J].音乐世界,1985(02).
⑤该资料来源于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link?url=H1YwFLrQ
GD_uqCoaeRbRhIjtHynG2nIGykLSmLcIRT-J-Wmugd5Uh6M_3rgDOgYB4
61RnO67_H6Ef9SmAxXzUK.
⑥該资料来源于厦门音乐学校官网,http://xmyyxx.xmedu.gov.cn:81/default.do.
⑦该资料来源于鼓浪屿门户网,http://www.gly.cn/zhfxxgk/zhfxxgkml/
index.htm?u=/zhfxxgk/zhfxxgkml/gwhgk/index.htm.
参考文献:
[1]章敏.鼓浪屿旅游管理的思考[J].商情,2012(04).
[2]郭肖华.厦门文化创意产业竞争力提升方略[J].厦门理工学院学报,2008(03).
[3]严力蛟,杨玉义,苏萤雪,程继荣.寻找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金钥匙[J].生命世界,2011(07).
[4]何俊花,申晓辉.浅析鼓浪屿的人居环境模式[J].福建建筑,2006(06).
[5]黄华南.挖掘文化内涵 强化资源优势——略论鼓浪屿市场差异化营销战略的选择[J].华商,2007(Z3).
[6]洪建场.审美艺术视野下旅游文化的构建——以厦门鼓浪屿为例[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4(04).
[7]游文昌.对鼓浪屿旅游经济深度开发的思考[J].厦门科技,200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