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杨荣
摘 要:大篆由商代至西周,其风格逐步转换,原有的神的理念也逐渐黯淡。它从礼乐文化繁缛的纹饰到自形的图案化;从农业生活的秩序感到“篆引”的规范;从大乐必易,大礼必简到线条的均匀化一,都与西周文化、政治、社会制度息息相关,影响着它逐渐向着艺术化的方向发展,书法的审美意义亦得以升华。
关键词:大篆;文明;艺术美;书法
中图分类号:J29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7)05-0253-01
殷王朝以河南安阳一带为中心,占有黄河下游华北平原。而周王朝则以其上游陕西省渭水流域为根据地,是从事农耕的氏族。原本隶属于殷王朝的它逐渐强大,公元12世纪前后东进而灭殷,建立了新王朝。但是周王朝的昌盛也只是属于最初的三百年,以后对于诸侯的统治逐渐衰弱,并且难以抗拒北方戎狄的攻侵,遂迁都洛阳,此被称为周氏东迁。以此事为中心,分为东周与西周。
周王朝由于政治以及社会制度的变革,包括农耕文明,礼乐文明以及宗法制的影响,致使甲骨文的使用急剧衰减,而青铜器的制作也达到了极盛时期,亦是金文的鼎盛时期。铭文由商末的几十字发展到数百字,内容主要有祭祀典礼、征伐纪功、赏赐策命、书约剂、训诰群臣、称扬先祖等六大类,文辞最长的为毛公鼎有497字。西周时期文字处理水平的提高,使得金文的发展取得长足的进步。
在书法艺术上,西周铭文真正为金文书法涂上重要的一笔,从甲骨文的附庸地位全面解脱出来,形成书法发展主流形态。青铜器作为礼器,在“礼乐”制度中的普泛化促使金文迅速走向成熟。
1.首先西周初期金文从甲骨文中刚刚脱胎而仍带有甲骨的余味,受象形装饰的影响,仍具有复(肥)笔修饰描摹的金文书法,且结构较为松散,文字符号也不固定,时常带有图腾式符号,在审美风格上还未形成独特面目。
2.其次西周中晚期金文则逐步摆脱商金文的影响,以“篆引”为基础,开始形成自家风貌。在说文解字中许慎对篆引的解释为:“篆书为引书也,谓引笔而著之于竹帛。”篆:代表大小篆书线条的等粗、等距、等曲、等长。引:书写时的转引笔法。此时装饰性的肥捺笔,以及首尾尖细、头粗尾细的笔法逐渐消失而走向抽象化,线条化。字形的象形意味逐步消失殆尽,注重行气,结构修长,布白匀称,圆融内敛。并且这个时期的文字也不仅仅是只为铸于青铜器之上,更多的是对线条的表现,笔墨开始独立,线条浑厚,自然。西周中期以后,“篆引”笔法的基本法则逐渐规范,以此为基,到了鼎盛时期,金文的风格呈现出多样化和特色化,从大盂鼎到虢季子白盘、散氏盘,产生了较大的风格跨度,显示了不同艺术精神及文化内涵所形成的风格差异。此时的作品主要有以下几种风格:雄强厚重类、奇肆奔放类、率性斜侧类、端正婉秀类、疏秀奇侧类、方正肃穆类、雄浑方整类(打格)、雄浑茂密类、古朴苍茫灿烂类。
书家在体会和表现金文区别于其他书体的独特之美时,努力展示毛笔书写的翰墨风采,而不去刻意模拟铭文原型,力求通过笔墨表现一种审美意义上的“金石气”。前人有讽刺亦步亦趋于金文原型者,说写“田”字犹如在黑漆方桌上贴四个白的圆纸,确实也有人写金文把所有转折处的内角都描写成圆弧形,以模拟钟鼎器物上铭文原貌为能事,殊不知古之金文之所以如此,是出于冶金工艺的需要。如今我们用毛笔在宣纸上书写,如果不去求“唯笔软则奇怪生焉”的笔墨之妙,而是工艺性的泥古描摹,这便失去了艺术创作的本质意义。在金文书法创作中,不同书家表现出不同的审美情趣,或厚重古朴,或爽健自然,或如精金美玉,或作不衫不履,出于铸金文字而超乎烂铜之外。
总之,青铜器铭文在由商代向西周风格转换的过程中,原有神的理念逐渐黯淡了,从内容到形式,受到西周历史文化的影响逐渐向着艺术化的方向发展,书法的审美意义加强了。
在大篆书体审美的基础上,结合全国篆书展的作品,可以看出当下的篆书创作主要还是以大篆为主,但是这获奖的篆书作品在注重传统的基础上又不唯传统。我们在习篆时要多从其他书体的章法中汲取可资借鉴的东西,在保持篆书笔画的对称、等距的前提下,加进其字形的参差错落,再强调线条的粗细变化,尽其字势,使每个字在界格中顾盼有情。
同时,注意保持整体的统一。这样,行与行、列与列就显得生动而和谐。最后,用墨色的润枯穿插,使得笔画较少的字与笔画较繁复的字尽量协调,使整幅作品和谐统一。大篆相比甲骨文以及小篆而言,可参考的字形較多,笔画变化丰富,且在大篆当中可以添加对行草书笔法的借鉴,因而其表现力不受限制。
此外大篆的古朴、厚实、不完全“唯美”也同时下的审美要求相契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