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云啸
寄养经历对高考生时间观的影响及主观幸福感的调节作用
白云啸
目的 探讨寄养经历对于高考生时间观的影响及主观幸福感的调节作用。方法 采用自制寄养经历调查问卷、津巴多时间观念量表、人脸量表对332名高考生进行测量。结果 有寄养经历的个体在消极过去时间观、享乐主义现在时间观、宿命主义现在时间观量表上得分显著高于无寄养经历个体,在未来时间观上得分上显著低于无寄养经历个体;主观幸福感在寄养经历与消极过去时间观的关系中具有调节作用。结论 相对于无寄养经历的个体,有寄养经历的个体具有更多的消极过去时间观、享乐主义现在时间观、宿命主义现在时间观以及更少的未来时间观;主观幸福感在寄养经历与消极过去时间观关系中起调节作用。
寄养经历;时间观;主观幸福感;高考生;调节作用
个体对时间的知觉是一种心理上的构建。Gonzalez 和Zimbardo指出我们对时间的区分,分配体现出了个人经验的特点[1]。时间知觉(time perceptive, TP)是“个体以及文化将人类经验划分为过去、现在以及未来等时间段的方式”[2]将年幼的子女送到亲属尤其是父母家抚养在中国社会文化背景是一种普遍的现象。而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大量农民工入城务工,使越来越多的子女有早期生活经历中离开父母而被以祖父母或外祖父母为代表的亲属抚养。目前,国内对生长在这种寄养环境的儿童的心理状态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留守儿童的研究中。有调查发现,全国 18周岁以下的留守儿童数量已达6 102.55 万人[3]。而对留守儿童的研究发现,相对于非留守儿童,留守儿童在心理健康[4]、社会关系[5]、社会适应[6]及主观幸福感[7]等方面都处于劣势,并且还表现出人格方面的问题[8]。由此可见,对于儿童来说,寄养经历对于儿童的心理状态来讲具有许多负性的影响。个体的时间观源自个体自身的经历,并受自身经历的影响与调节。那么这种寄养经历对于儿童的时间观的影响如何?当前生活的幸福感会不会弥补寄养经历对于时间观的影响?本文就这两个问题进行了探讨。
1.1 一般资料 采取整群抽样方法,以班级为单位,选取唐山市第一中学,共发放问卷350份,在统一指导语下集体施测,回收有效问卷332份,有效率94.86%。
1.2 测量工具
1.2.1 寄养经历调查表寄养经历调查表为自制量表,由三个问题组成。分别为“你是否有寄养在亲属家中的经历?”“寄养的时间长短?”“您与寄养的亲属的关系?”。其中是否有寄养经历的计分方法为:回答“是”计1分,回答“否”计0分。
1.2.2 津巴多时间观念量表津巴多时间观念量表(zimbardo time perspective inventor,ZTPI)由Zimbardo和Boyd编制[9],共56题,由消极过去时间观、积极过去时间观、享乐主义现在时间观、未来时间观以及宿命主义现在时间观等5个分量表组成,计分方法为李克特5点计分,时间观念得分 = ∑(项目得分) /项目数,分数越高表明越倾向该时间观取向。
1.2.3 主观幸福感测量主观幸福感量表采用Andrews和Withey编制的用于测量主观幸福感的人脸量表[10],该量表由七幅人脸组成,每幅人脸表情不同,从非常高兴到非常难过,计分则从1~7分,分数越高代表主观幸福感水平越低。
2.1 寄养经历基本情况 332名高考生中, 应届生273人,占总人数的82.2%,往届生59人占17.8%;有寄养经历者124人,占总人数的37.3%,无寄养经历者208人,占总人数的62.7%。在有寄养经历者中,117人(94%)由祖父母或外祖父母担任抚养者,7人(6%)由其他亲戚,比如姑姑或姨担任抚养者,寄养时间的平均值为(52.4±2.5)个月。
2.2 有寄养经历与无寄养经历高考生在时间观各维度及主观幸福感之的差异比较 有寄养经历与无寄养经历高考生在消极过去时间观,享乐主义时间观,未来时间观以及宿命义义现在时间观上存在显著差异,t值分别为:(2.16,P<0.05),(2.87,-2.67,3.10,P<0.01),在积极过去时间观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70,P=0.49),在主观幸福感量表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07,P=0.94)。见表1。
项目寄养组(n=124)非寄养组(n=208)t值Cohen’d消极过去时间观3.35±0.613.21±0.532.16*0.24享乐主义现在时间观3.47±0.463.31±0.472.87#0.32未来时间观3.16±0.513.30±0.44-2.67#-0.24积极过去时间观3.68±0.583.73±0.61-0.70-0.08宿命主义现在时间观2.94±0.602.74±0.533.10#0.35主观幸福感2.65±1.202.66±1.09-0.07-0.01
注:*P<0.05,#P<0.01
2.3 生活幸福感的调节作用 分别以时间观各维度为因变量,以寄养经历为自变量,以主观幸福感得分为调节变量进行调节作用分析。调节作用的检验步骤:(1)中心化处理及求得乘积项:将寄养经历转变为伪变量并与主观幸福感得分一起做中心化处理,并求得该两个变量处理后所得变量的乘积;(2)第一步,将经过中心化处理的寄养经历变量与主观幸福感变量纳入回归方程,第二步,将求得的乘积项纳入回归方程;(3)进行回归方向的线性关系检验以及回归系数检验。结果显示,生活幸福感在寄养与消极过去时间观的关系中具有调节作用,其线性关系检验结果为:第一步,F(2,330)=5.967,P<0.01;第二步,F(3,329) =5.572,P<0.01。(4)进行简单斜率检验,分别选取具有高主观幸福感水平(得分低于平均分一个标准差)和低主观幸福感水平(得分高于平均一个标准差),进行寄养经历与消极过去时间观的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寄养经历对于消极过去时间观的预测在低幸福感水平时显著(β=0.343,t=2.918,P<0.01),而在高幸福感水平时不显著(β=-0.128,t=-0.968,P=0.337)。见图1,表2。
图1 寄养经历与幸福感水平交互作用图
项目BSEβt值R2F值第一步 寄养经历0.1270.0640.1091.950Δ0.0365.867# 主观幸福感0.0740.0260.1572.839#第二步 寄养经历·主观幸福感0.1180.0530.1222.224*0.0515.610#
注:*P<0.05;#P<0.01;△P=0.052
本研究结果表明,对于寄养儿童来说,充当抚养角色的是绝大多数为隔代监护人。虽然在中国文化中有隔辈亲的说法,但是本研究表明相对于无寄养经历的高考生,有寄养经历的高考生有着更高水平的消极过去时间观。消极过去时间观的形成与个体的过去经历有关。这说明,相对于与父母生活在一起的儿童,处于寄养环境中的儿童会经历较多的负性心理事件。首先,父母的离开本身对于儿童来说就是一种具有巨大影响的负性事件。来自神经科学的研究表明,早期的母爱剥夺可以使脑内神经递质基因的DNA去甲基化,导致面对应激时HPA轴反应性的变化,另一方面,留守儿童的生活环境并不容乐观[11]。相关研究表明,相对于非留守儿童,留守儿童处于相对不良的家庭环境中[12]。这意味着处于寄养环境中的儿童可能会遇到更多学习与生活上的压力性事件,并且在面对这些压力性事件时,寄养儿童得到足够的社会支持。由此,有寄养经历的个体具有消极的时间观是在情理之中。
本研究显示,寄养经历对于时间观的影响并不仅仅体现在消极过去时间观上,还体现在享乐主义现在时间观、宿命主义过去时间观以及未来时间观上,虽然适度的享乐主义对有未来意识的个体有着积极的影响,但是从结果中可以看到,在未来时间倾向上,有寄养经历的高考生相对而言处于劣势。因此,与宿命主义时间观倾向一样,享乐主义时间观倾向对于有寄养经历的高考生而言是一种不利于其身心健康的时间观倾向。关注于现在的时间观与风险性的行为相关,未来时间观则与健康的心理行为以及乐观的人格特点相关,相对于非留守儿童,留守儿童具有更多的行为问题,甚至人格问题。由此可见,寄养经历不利于个体形成积极的、健康的时间观倾向,反而会使个体形成不良的时间观倾向。
个体时间观的形成源于其自身经验,这意味着随着个体生活经验的改变,其时间观也会产生改变。主观幸福感是个体对当前生活的主观感受,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了个体当前的生活质量。本研究表明,寄养经历并不会影响高考生当前的生活幸福感。而当前的生活幸福感影响寄养经历与时间观之间的关系。这种影响表现在寄养与消极过去时间观的关系中:相对于较低主观幸福感的个体,较高主观幸福感个体的消极过去时间观并不受寄养经历的影响。生活幸福感对寄养经历的这种“补偿”作用表明:家长给孩子创造的美好生活有一定程度上似乎可以弥补其童年的父母缺失。但是这种弥补仅仅体现在过去时间观上。
本研究通过分析寄养经历与个体时间观的关系以及主观幸福感的调节作用,目的是为家长以及儿童,尤其是各种形式的“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参考。虽然,寄养经历对于个体的时间观的影响可能还受其他许多变量的影响,比如社会经济地位、抚养者身体健康状况等,但是从时间观的角度为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干预措施无疑是一条值得探索的道路。
1GonzalezA,ZimbardoPG.Timeinperspective.PsychologyToday,1985,19:21-26.
2ZimbardoPG,KeoughKA,BoydJN.Presenttimeperspectiveasapredictorofriskydriving.PersonalityandIndividualDifferences,1997,23:1007-1023.
3 段成荣,吕利丹,郭静,等.我国农村留守儿童生存和发展基本状况——基于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的分析.人口学刊,2013,3:37-49.
4 刘霞,张跃兵,宋爱芹,等.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的Meta分析.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13,21:68-70.
5 张连云.农村留守儿童的社会关系与孤独感研究.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1,19:123-125.
6 侯珂,刘艳,屈智勇,等.留守对农村儿童青少年社会适应的影响:倾向值匹配的比较分析.心理发展与教育,2014,6:646-655.
7 李晓巍,刘艳.父教缺失下农村留守儿童的亲子依恋、师生关系与主观幸福感.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3,21:493-496.
8 贾文华.农村留守儿童人格特征、应对方式与心理适应性关系.心理科学,2012,35:142-147.
9 菲利普·津巴多主编.时间心理学.第1版.沈阳: 北方联合出版传媒(集团) 股份有限公司,2010.48-51.
10AndrewsFM,WitheySB.Measuringglobalwell-being//SocialIndicatorsofWell-Being.SpringerUS,1976.63-106.
11 葛秀杰,李春玉.朝鲜族留守与非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和生活环境的比较分析.健康研究,2016,36:423-425,429.
12 范方,桑标.亲子教育缺失与“留守儿童”人格, 学绩及行为问题.心理科学,2005,28:855-858.
10.3969/j.issn.1002-7386.2017.05.037 ·调查研究·
项目来源:唐山市科技局项目(编号:15130208a);河北省教育厅项目(编号:SZ16996)
063000 河北省唐山市第一中学
R 195
A
1002-7386(2017)05-0766-03
2016-1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