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从娜 王雪
摘 要:城市文化是城市化进程的精神内核,城市文化是现代城市人居环境的核心竞争力所在。而当前我国城市文化发展进程与人居环境建设面临着诸多问题。首先分析了城市文化发展与人居环境,之后提出了当前城市人居环境建设出现的一些问题,最后提出了城市化与人居环境发展的建议。
关键词:城市文化;人居环境;发展
城市人居环境伴随着中国文明进程不断向前发展,城市文化进程与城市人居环境有着必然的内在联系。唯有理清城市文化历史进程,理解城市人文特征,才能够在城市建设发展中更好地传承城市文脉,打造更具气质的城市人居环境,进而实现城市的长远健康发展。探究城市文化进程与人居环境的关系,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城市文化发展与人居环境
城市本身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在文明进程中有着重要的地位,人类城市的一切建设成就,无论是物质上还是精神上,都可视作文化的累积。现代人需要自然生态优良、文化内涵丰富的城市居住环境,这也是城市宜居性的重要基础。城市文化展现出城市居民精神世界的依赖性,其经过世世代代的积累所形成。城市人居环境在功能与形态上受到社会环境因素的影响,其设计与建造需考虑社会、经济、美学、技术等诸多要素,同时融入传统风俗等人文方面的需求。其具体包括硬环境与软环境,硬环境为城市基础设施等建设,软环境则为城市的文化环境,其包含城市历史文化传统、风俗习惯、文明卫生、社会秩序等诸多内容。城市文化可谓提升城市人居环境竞争力的核心内容。在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的今天,现代科学工艺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不同城市之间的有形差距得到填补,城市之间的差异性日趋缩小。因此,城市的特性将会在城市文化环境中更多地展现出来。作为城市竞争力的核心内容,城市文化将直接决定着城市人居环境特征以及城市发展的方向。
如图,万达文化发展使城市更加欣欣向荣,向现代化文明迅速发展。
二、城市人居环境建设问题
(一)形態趋同,缺乏地域性
随着经济全球化不断发展及文化多元化的冲击,当前我国城市千城一面的现象较为明显。当代中国城市在全球化发展趋势的影响之下,地域文化发生了深刻变革,城市文化呈现出多元交融的模式。面对席卷而来的西方文化,地域文化由于缺乏内在活力与明确的发展意识,逐渐淹没在文化趋同的潮流当中。当前我国城市建设进程中出现了诸多因不尊重文化历史而出现的脱离地域性、盲目生搬硬套的现象。城市景观、形态趋同,越来越多的城市雷同空间使得人们对于城市的体验与感知变得更为模糊。
(二)文化传统丢失
我国古代城市人居环境建设更注重城市设计规划的人文意境,既满足居住、安全性等基础要求,也重视人文精神的打造。如湖南岳阳楼、湖北黄鹤楼、江西滕王阁等之所以能够流芳千古,并非只是依赖于其建筑本身,而是因建筑、文学、山水与人文等融于一体,展现出充满感染力的中国文化精神。而当前我国城市发展中则一定程度上忽视了这种整体性,丢失了传统秩序,对自身所存在的深厚传统文化缺乏正确表达,短时间内,城市化进程带来了城市的急剧扩张,现代工业化冲击传统城市文化生态,城市发展面临着文化失范的现象。
如图,为某地传统文物古建公益坊被人为拆毁:
三、城市文化与人居环境发展建议
(一)关注地域与时代精神
地域性的发展直接关系到一个城市的可持续性发展。现代城市人居环境建设需重视保护与重构的问题,城市发展进程中,在营造新生态的同时,更应充分挖掘城市文化历史底蕴,注重城市文化历史与传统风貌的保存,兼顾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以及环境效益,有效协调保护与发展两者间的关系,将时代发展与历史传承相融合,明确城市地域特征,避免传统城市文化与人居观念的迷失,人居环境应与地域性相融合,基于地区、建筑、城镇以及园林等整体所打造,从而建设出具有地域特色与归属感的城市,使城市发展演变的同时,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的人居环境,提升城市地域特色与文化品位。同时,城市人居环境建设应与时代的人文精神与社会结构相统一,以美好人居环境与和谐社会建设为目标,将人居的空间秩序同社会秩序组合在一起,实现经济、社会、文化等各方面内容在城市空间上的展现。
(二)关注文化传承与发展
在多元文化冲击下,城市传统文化生态必然会受到巨大冲击,城市人居环境建设必须要更为关注如何保护城市优秀的传统文化,实现文化统一的可持续发展。文化是发展的灵魂。城市文化是动态发展的,既有丰厚的历史,也有未来的不可预见性,城市人居环境的建设必然要尊重城市文化发展脉络,基于传承与创新,实现科学发展。城市发展进程日益加快,在此背景之下,我们更应当以冷静的眼光审视当前城市建设问题,关注保护与发展这个永恒的命题。城市提供给人们的不仅是居住之所,更需要心灵上的寄托。因此,唯有基于城市文化脉络进程,关注文化与地域特色,打造更宜居的人居环境,才能够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如图,西安悠久的人文文化与西安城市发展完美结合,在延续人文历史中大踏步地迈向现在文明,铸就现代城市有着不可或缺的力量。
四、结语
总而言之,城市文化是城市人居环境中极为重要的部分。作为精神形态,城市文化不仅能够展现出精神文化上的价值,也可转化成物质文化。从长远的角度来看,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的今天,城市传统文化与精神日渐式微。面对当前的现实问题,我们应根植于传统城市文化进行再创造,促进城市人居环境建设与发展,进而实现城市经济文化的进步。
参考文献:
[1]任君.城市人居环境与文化发展现状研究[J].城市住宅,2015,(09):31.
[2]刘德峰.浅析人居环境建设中城市历史文化的延承[J].安徽建筑,2009,(06):125.
[3]刘中顼.城市文化建设与人居环境的提升[J].湖南文理学院学报,2009,(01):80-81.
[4] 王丹丹,晓兰.关于宜居城市建设的思考[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20).
[5] 苏东霞.信阳宜居城市建设对城市规划的启发[J].城市地理. 2016,(02).
作者单位:
吕从娜,沈阳城市建设学院设计与艺术系。
王雪,辽宁师范大学海华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