阻击极右翼,“荷兰经验”可复制吗

2017-03-17 09:27崔洪建
环球时报 2017-03-17
关键词:组阁投票率政党

崔洪建

尽管荷兰主流政党在议会选举中折损不少,但毕竟联手阻滞了极右翼自由党在议会独大的势头。从这场2017年欧洲主流与极右翼的首次对决中,其他面临相似处境的欧洲主流政党或许可以学到一些有益的经验。那么,“荷兰经验”为欧洲提供了一个成功案例?

此次荷兰议会选举中的高投票率令人印象深刻。尽管最终的投票率尚待确认,但据估计将高达80%以上,部分投票站甚至出现了100%的投票率,有可能将成为荷兰历史上第二高的投票率。

高投票率意味着高度的政治参与,是在西方政治体制下确保选举结果接近真实民意的重要条件。反观此前的英国脱欧公投和美国大选,前者投票率不足75%,后者则仅有55%,为20年来美国大选的最低值。高投票率不一定确保选民作出正确的选择,但能确保选择结果具有更大的代表性,减少民意分裂及合法性不足的后患。

长期以来,欧美国家的投票率较低是对其“民主”合法和有效性产生质疑的原因之一。由于民众对政治失望、传统政党主张大同小异、基层组织涣散、政治动员能力下降等因素,除了少数较为稳定的支持者外,多数选民成为远离政治的“沉默大多数”。在当前欧洲的政治环境下,原本就拥有稳定支持者的极右翼在政治主张的煽动性上本就处于上风,又通过推特等信息手段扩大了其影响和传播范围,如果主流政党不能借鉴荷兰的经验,通过广泛宣传让民众意识到选举的重要性,并同样利用新媒体等技术手段加强政治动员,就会在竞争中落于下风。认识并适应新形势下的政治环境和传播手段,并提升政党的动员能力,将是欧洲主流政党能够极右翼抗衡的重要条件。

荷兰政治体制历来以政党众多、无一独大为特征。此次参选的政党就多达28个,而且荷兰历史上多数时期是多党联合组阁执政。政治力量分散造成政府组阁困难而且容易解体的状况,但也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极端政党坐大的可能性。尤其重要的是,此次荷兰选举前,无论左派右派,各政党均表态要和自由党“划清界限”,不会与其联合组阁,这给极右翼造成了孤家寡人的困境,也极大地影响了选民们的最终选择。

不过,一个隐忧是荷兰传统建制派政党的不少议席在这次选举中被过去的一些小党吃掉,造成了小党“权重”升高。而一旦联合组阁后,非建制派政党如果中途退出,会让荷兰政局变得比较脆弱。

当然,在政党数量众多或是主流政党之间矛盾尖锐的其他欧洲国家,荷兰这次的经验无疑是正面的。在极右翼的共同挑战面前,欧洲主流政党只有斗而不破并随时做好联手出击的准备,才能确保极端政治不会乘隙而入。这对于随后将角逐选举的法国、德国左右翼政党来说,尤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作者是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欧洲所所长)

猜你喜欢
组阁投票率政党
德国《政党法》的精神内核和制度构造
以色列明年再次大选?
内塔尼亚胡获授权组阁
国内外关于政党类型学的研究评述
寥若晨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