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记者 王林秀 特约通讯员 黄启健
三条“鱼”搅活广西水产业
本刊记者 王林秀 特约通讯员 黄启健
2016年广西渔业部门紧紧围绕打造千亿元现代渔业产业的发展目标,充分发挥资源丰富、区位独特、政策叠加和市场广阔等优势,着重抓住三个具有后发优势的行业,大力发展现代渔业产业,取得了明显成效。据初步统计,2016年全区水产品总产量以4%左右稳定增长,效益稳步提高,全区渔民人均纯收入可望突破20000元。
“稻好鱼多,鱼多稻好,稻田养殖真是好!”说这话的是三江侗族自治县程村乡大树村委副主任莫宗德。秋去冬来,他们村“一季稻+再生稻+鱼”示范基地稻鱼双丰收:两季亩产稻谷924.4公斤,比旁边没养鱼只种稻的增产218.4公斤;亩产鱼55公斤,增加养殖产值2200元,稻加鱼亩利润超过4000元。
“一季稻+再生稻+水产品”是广西水产畜牧部门探索创立、适合高寒山区发展的稻田综合种养新模式,特别适宜在阳光和热度不足以种植两季稻、而仅种植一季稻时间上又有富余的地区,被总结为“三江模式”,迅速推广。
据悉,稻田综合种养是一种将水稻种植与水产养殖巧妙结合的生态高效农业生产模式,主要包括“稻虾共作”“稻鳖共作”和“稻鱼养殖”等,具有“稻因鱼而贵,鱼因稻而精”的互补作用,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近年来,广西渔业部门大力发展稻田综合种养,专门成立了院士工作站和院士工作基地,聘请中国科学院水生物研究所院士桂建芳指导开展新技术新模式研发。如今,广西稻田养殖方兴未艾,从三江、融水、全州、兴安等桂北传统优势区,向桂南、桂东等没有此类养殖习惯的地域迅速扩展,各地因地制宜推广、各显神通实施,展现“宜鱼则鱼、宜虾则虾、宜螺则螺、宜蟹则蟹、宜鳖则鳖”的兴旺景象,形成“一田多用、一水多效、一季多收、一业多益”的综合效应。
2016年,广西渔业部门落实专项资金4000多万元,支持建设示范基地50多个,全区稻田综合种养面积达100多万亩,比2015年增加了30多万亩。水产品素有优势的八桂大地,通过推广种养一体新模式,正以现代农业新境界复兴“鱼米之乡”。
一口口直径13米、深8米的圆桶型大网箱,正在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北海 、防城港远海,这是近几年才兴起的深海养殖。
“我家之前都是靠出海打鱼为生,一年到头也没有几个钱,手中有余钱那是奢望,从2014年开始搞海水网箱养殖之后,每年收入多了,好生活也渐渐开始过上了。”防城港市防城区茅岭镇美丽村海水网箱养殖户韦秀春看着她家的网箱养殖,乐呵呵地对记者说起了网箱养鱼给她家带来的变化。
与传统养殖网箱相比,离岸深水海域抗风浪网箱养殖具有抗风浪能力强、应用海域广阔、养殖容量大、成鱼品质好、产量和效益高、不污染水域环境、使用年限长和科技含量高等特点。据水产专家介绍,一口这样的大网箱,经营得好年产深海鱼30吨,年产值可达百万元,平均每立方米水体可实现千元产值——而这口网箱的造价仅7万元左右,加上鱼苗、饲料、人工等投入,成本大约只占产值一半而已。2009年,防城港一公司在白龙珍珠港海域设置深水网箱120口,养殖水体约9万立方米,当年金鲳鱼、三刀鱼、军曹鱼等总产量约1200吨,总产值约2800万元,成为广西第一个深水网箱养殖基地。
2016年,广西渔业部门争取落实项目资金3800万元,支持发展离岸深水网箱养殖,全年新增深水抗风浪网箱104口26.1万立方米。
近年来,广西发挥“作为面向东盟的国际大通道、‘一带一路’有机衔接重要门户”的区位优势,积极推动渔牧业“走出去”和“引进来”,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台湾地区的渔业合作。广西玉林市鑫坚集团与台湾公司在广西合作建设渔业产业园,落实水域5000亩,引进大水面大网箱养殖模式进行生产;支持鼓励广西海世通公司到文莱注册成立海外子公司,该公司目前已拥有2000公顷养殖海域,12口大型深水网箱已投入生产;组织企业到有关国家考察对接,广西海洋投资集团已与斯里兰卡科比公司签订了远洋渔业《合作协议》,并以《会议记要》形式得到了该国渔业与水生资源发展部的认可;做好宣传服务工作,支持帮助1家省外公司在广西注册成立远洋渔业企业;指导企业申报并获得批准新建远洋渔船14艘,其中12艘获得了中央财政补助资金2880 万元。广西全区远洋企业从原来2家发展到3家,远洋渔船数量从原来13艘增加到31艘,增长1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