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 慧 黑龙江省农垦哈尔滨管理局动物卫生监督所 150001
导致家禽发病率升高的原因分析
林 慧 黑龙江省农垦哈尔滨管理局动物卫生监督所 150001
随着养殖业的不断发展,家禽养殖量逐年增加。但由于许多饲养者缺乏养殖经验,导致家禽各种疾病发生的概率增加,给养殖场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在实际生产中,禽群发生疾病主要有以下几类情况。
如果养殖场在选址和布局时考虑不周全,在建设养殖场时没有在禽舍之间留出适当距离,没有处理通风与排气的关系,或者没有对家禽粪便加以处理,必然会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并且将疫源进行大范围的传播。如果相邻的养殖场距离比较近,将很难满足卫生防疫等各方面的要求,如果某养殖场出现疫情,自然就会引起相邻养禽场迅速出现同样疫情。有的地方建设示范养殖小区,养禽场都集中在同一区域,禽群中一旦发生疫情会快速流行和传播。
有些养禽场并不具备有效的消毒和隔离条件,禽场人员流动,互相交叉使用生产工具,禽舍工作人员经常串舍,这些因素都为疫病的发生和流行提供了条件,所以生产中必须加以注意并且有适当的处理措施。病死家禽随处丢弃,不按要求对其进行无害化处理;个别饲养者贪图利益,将病死禽卖给商贩增加收益,如此恶性循环会将疫情不断扩大,生产中必须加以注意。
禽场与禽舍的卫生状况也是影响比较大的因素,所以日常必须重视环境的卫生消毒,经常打扫舍内卫生,及时清理粪便并做无害化处理,针对疫情流行情况合理使用消毒药物,并注意更换使用,增加消毒灭菌效果。
个别散养户或者是小型饲料厂家生产的饲料并不完全符合家禽的营养需要,对饲料中的钙和磷也没有进行合理的配比,磷严重缺失,导致禽群中痛风病的发生率不断升高。
目前,很多的养禽场都不能够比较合理地处理保温与通风的关系,尤其是在气温比较低的冬季,禽场一般都比较重视禽舍的保温,但往往将通风的重要性忽略,这样的结果就是舍内的有害气体浓度过高,禽舍内家禽发生呼吸系统疾病甚至是继发疾病混合感染的情况大幅度增加。
另外,比较重要的影响因素就是禽群的饲养密度过大,或者光照制度不合理,这些因素也同样会导致疾病在禽群中流行和传播。
对禽群进行免疫接种时,必须按照相应的合理剂量进行注射,个别饲养者认为加大疫苗用量会收到比较好的免疫效果,但是却没有注意到如果疫苗的用量太大,不但不会有更好的免疫效果,反而使禽群仅仅有比较差的免疫应答,很可能造成免疫麻痹,最终只会导致禽群的免疫失败。而且,如果不能给予禽群正常的免疫时间间隔,同样会导致禽群出现精神沉郁甚至麻痹。
生产中应该制定正确合理的免疫程序。日常工作中应该根据本场禽群疫病的流行情况,制定适合本场的合理的免疫程序,切忌片面套用书本或者其他禽场的免疫程序,甚至采用一种免疫程序并且使用多年。这样的免疫特别不具有针对性,结果就是导致疫病在禽群中不断发生。
禽群免疫操作所用的疫苗瓶应该收集起来集中处理,不应该随意丢弃,更不应该丢在禽舍内。如果给禽群接种弱毒或中毒疫苗,然后将疫苗瓶随便丢弃而没有进行适当的深埋或是焚烧,则会导致禽舍内长期存在病原体。
禽场内免疫抑制性疾病增多。大多养殖户贪便宜,从没有质量保证的小孵化场引进禽苗,致使免疫抑制性疾病的发生率每年递增,造成免疫失败的几率增加。
很多基层的兽医防疫机构仅仅具备比较简陋的诊治和治疗设备。目前禽群中流行的疾病大多呈比较复杂的混合感染的状态,而大多数的养殖场只是根据病禽的表面症状并借助多年的养殖经验对疾病展开相应诊断,岂不知这样做非常容易造成误诊,不仅会错过最佳的治疗时间,甚至还会造成禽群中疾病的扩散和蔓延。
如今很多的养禽场都会随便使用一些抗生素和化学合成药物,结果不仅造成连续出现抗药菌株,甚至没有有效的药物进行治疗。或者在饲料中添加药物的时候并没有按照合理剂量进行添加,再或是在将药物拌入饲料中的时候没有搅拌均匀。这些不正确的操作都会引起禽群发生中毒。
还有比较重要的一点就是养殖场不能贪图便宜就通过不正规的渠道购买便宜的兽药或者疫苗,给假冒伪劣的兽药创造销售市场。购回的便宜假冒兽药不但对病禽没有效果,反而还会因此耽误最佳治疗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