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艳 百色市凌云县泗城镇水产畜牧兽医站533199
鸭浆膜炎的防治措施
何艳 百色市凌云县泗城镇水产畜牧兽医站533199
鸭浆膜炎主要经呼吸道或皮肤伤口引发感染,也可通过种蛋垂直传播。以纤维素性心包炎、肝周炎、气囊炎、干酪性输卵管炎和脑膜炎为特征。由于本病的高发病率和高死亡率,成为当前国内外造成养鸭业重大经济损失的最主要的疾病之一。
鸭浆膜炎;防治;措施
鸭浆膜炎也称鸭疫里氏杆菌病,呈急性或慢性败血症,鸭常出现眼和鼻分泌物增多、腹泻、共济失调及头颈震颤等症状。剖检以纤维素性心包炎、肝周炎、气囊炎、脑膜炎,以及部分病例出现干酪性输卵管炎、结膜炎、关节炎为特征。死亡率为5%~70%,甚至高达95%以上。耐过的鸭生长迟缓、增重减慢、饲料报酬显著下降。
此病以鸭为易感群体,家禽同样有感染的可能。通常情况下,2~3周龄鸭易感性最大。此病感染率很高,致死率在50%~70%不等。危害程度的大小,与饲养管理条件好坏的关系密切。通常情况下,鸭舍养殖密度大、空气不流畅、地面阴冷潮湿、卫生条件不好、饲料中蛋白含量低、微量元素缺失及其他应激的作用等,都将加剧此病的发生和流行。就传播流行途径而言,主要经呼吸道或破损伤口感染,被细菌污染的空气同样是重要的传播煤介。在所有传播病例中,有经种蛋长距离传播感染的报道,应提高防范意识。此病目前无季节性,四季皆发,尤其以低温、潮湿、阴冷的冬春季节多发。
该病可引起多种禽类发生败血性疾病。自然条件下最易感的是鸭。不同品种的鸭均有自然感染的报道,其次是火鸡和鹅,也可引起野鸭、天鹅和鸡感染发病。本病可通过污染的饲料、饮水、飞沫、尘土经呼吸道、消化道、刺破的足部皮肤,以及蚊子叮咬等多种途径传播,裤蚊是鸭浆膜炎的重要传播媒介。本病可与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并发或继发感染。卫生及饲养管理条件较好的鸭场常表现为散发且多为慢性。气候寒冷、阴雨,饲养密度过高、鸭舍通风不良,垫料潮湿且未及时更换,场地潮湿、肮脏,从育雏舍转移到育成舍饲养,从温度较高的鸭舍转移到温度较低的鸭舍,从舍内转移到舍外饲养或池塘内放养,饲料配比不当,缺乏维生素及微量元素,运输应激,其他病原微生物的感染或并发感染等因素,均能诱导和加剧本病的发生和流行。
所有病鸭基本症状一致,前期以白色奶油样或酱油样粪便者居多,严重的出现淡绿色水样腹泻。偏瘫、运动失调、行走不稳、双脚麻痹、角弓反张、抽搐等为特征性症状。前期较明显的表现有精神沉郁、食欲废绝,伴随呼吸道症状的鸭群,眼、鼻流出多量浆液性或黏性的分泌物,并在眼周围留下一个湿润的污秽圈。病程一般为1~3天逐渐出现死亡的鸭只。
青霉素钾每羽8万单位,双黄连注射液每羽0.1~0.15mL,板蓝根注射液每羽0.2mL,地塞米松注射液每羽0.1mL。病鸭出现拉稀症状,可配合使用环丙沙星、黄芪多糖注射液,每羽0.3mL口服,每天2次,连续1~2天。
药物治疗应建立在药物敏感试验的基础上,不能滥用和乱用。应用敏感的药物治疗,虽然可以明显地降低发病率和死亡率,但由于鸭舍、场地、池塘及用具等受到污染,当下一批幼鸭进入易感日龄后,又会出现该病的爆发。如果对每批鸭都采用药物进行治疗或预防,一方面会增加生产成本,另一方面会导致菌株产生耐药性而带来公共卫生安全问题,所以要予以克服。有效控制该病的关键在于预防,包括环境生物安全措施和疫苗预防。
消灭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加强饲养管理,尽量减少或避免应激。控制鸭舍饲养密度。进苗前5~10天要对鸭场进行彻底消毒。购鸭苗时应查验产地检疫证明。保证通风良好和有足够大的运动场及流动水体。不喂劣质、霉变饲料,合理控制饲养密度。运动场必须松软、平整,防止鸭受外伤。保持鸭群活动水域的清洁卫生,常用生石灰粉或漂白粉杀菌消毒。对病鸭必须隔离治疗,对死亡鸭应深埋。选用优质高效疫苗,如注射抗1型、2型、5型鸭疫里默氏杆菌灭活菌苗可有效预防该病。多种抗生素都对鸭传染性浆膜炎有效,如甲砜霉素、氟苯尼考、新霉素及磺胺类药物等,均可选用。鸭疫里氏杆菌对多种抗菌素极易产生耐药性,应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用敏感药物。
[1]费伟.鸭传染性浆膜炎病的诊治[J].北方牧业,2016,(13):68-69.
[2]郭泽夫.一起鸭传染性浆膜炎的防治[J].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13,(11):40.
[3]黄健.鸭传染性浆膜炎的诊断与防治技术[J].农技服务,2008,25(5):71-72.
[4]李波.鸭传染性浆膜炎的诊断与防治技术措施[J].农技服务,2011,12(7):2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