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月红
(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 体育教研室,浙江 杭州 310018)
高职院校体育运动伤害事故应急管理机制研究
莫月红
(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 体育教研室,浙江 杭州 310018)
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实地调研法等方法,从浙江省10所高职院校体育运动伤害事故应急管理现状为切入点,对应急管理存在问题和制约因素进行深入调研与分析。借鉴国内外高校体育运动伤害事故应急管理的实践启示,结合体育运动伤害事故发展的规律以及我省高职院校的实际状况,提出了包括预控机制、处置机制、恢复机制以及学习机制等四方面内容的高职院校体育运动伤害事故应急管理机制的具体设想。
高职院校;体育运动伤害事故;应急管理;机制
近年来高校体育运动伤害事故频发,运动导致学生猝死的报道屡见报端。在追究责任的同时,我们不禁深思,是学生体质的问题还是学校管理的问题?原因是多方面的。高校体育运动伤害事故的发生因其多发性、不可预测性、多样性、严重性等特点,致使学生、教师谈长跑而色变,很多高校因噎废食,在运动会中取消了长跑项目。然而通过建立一套比较完善的体育运动伤害事故应急管理机制,可以预防体育运动伤害事故的发生和发展,尽量把危害与损失降到最低[1,2]。
高校体育运动伤害事故应急管理机制主要指高校的各个管理主体为了预防、处理体育运动伤害事故,保持或恢复校园秩序,保障高校师生正常的教学和生活,促进高校和谐健康发展,而建立的一套行之有效的处置办法和制度安排[2]。从现有文献来看,国内关于高职学生体育伤害事故的研究, 主要集中在以下4方面:①高校体育伤害事故现状调查;②高校体育伤害事故发生的成因及预防; ③高校与学生在体育伤害事故中的法律责任和赔偿机制研究;④体育运动伤害事故的风险识别及防控[3]。从研究性质上看,理论研究和现状研究较多,实证研究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策略研究并不多见;从研究内容来看,大多围绕体育伤害事故的责任认定,对体育伤害事故应急管理机制的研究较少。因此,建立健全高职院校体育运动伤害事故应急管理机制是当务之急。
本研究对已有文献梳理和实地调研的基础上,以公共危机理论为指导,并借鉴国内外高校体育运动伤害事故应急管理的实践启示,试图建立较为系统的高职院校运动伤害事故应急管理机制框架,以其有效预防体育运动伤害事故的发生,更加妥善地处置运动伤害事故,进一步减少运动伤害事故造成的不良影响,促进高校的稳定和社会的和谐。
当前,我国高校对体育运动伤害事故的管理和研究相对滞后,对运动伤害事故应急管理缺乏前瞻性认识[4]。本研究通过对浙江省10所高职院校的实地调研及文献整理,发现各个高校在应急制度建设、危机处理机制、善后处理机制等方面参差不齐,效率低下。主要体现在:
1.1 缺乏应急管理制度
应急管理制度是学校应急管理有效运行的保障。但目前大多数高校缺乏整体的制度设计,因此,当运动伤害事故发生时,很多高校措手不及,采用临时制定的缺乏依据的处理方式,处理效果往往不理想且易于造成遗留问题。应当说,制度规则建设薄弱是许多高校体育部门都存在的突出问题,其表现形式有:不重视制度建设,制度措施不完善与不配套,制度形同虚设,既有制度不落实等等。
1.2 组织机构不健全,缺乏常设性的运动伤害事故管理综合协调机构
没有固定的运动伤害事故处理工作小组,一旦事故发生,成立临时工作小组,等伤害事故过后,临时工作组解散,没有进行系统而有效的总结和归纳,不能有效地提升处理类似事故的应急能力。在新的伤害事故发生时,学校没有准备,在慌乱中又会再一次成立临时领导小组,如此循环,对高校的管理十分不利,对应急事件管理的制度建设没有任何帮助,在以后的突发事件中没有值得借鉴的方式方法,没有统一的管理,没有预警的作用。
1.3 缺乏校园体育运动伤害事故应急处理预案
从调研的情况看,浙江省高职院校普遍缺乏具体可操作性的运动伤害事故应急预案,有预案的高校基本也是指导性文件,不够具体明确。只有在预案中充分详细地列出运动伤害事故发生时的各项工作内容和处理步骤,应急处置工作才能有条不紊,才能够真正发挥作用[5]。一旦伤害事故发生,师生们可以按照手册的标准程序进行自救和他救,提高工作效率。
1.4 缺乏危机教育和不重视模拟演练
学校缺乏对学生的安全教育、防范意识教育、应对各种体育运动伤害事故的预案教育以及应急心理知识教育,使同学们在面临严重体育伤害事故时,集体恐慌而失去应对能力。教师应将各种运动伤害事故的应急预案告知全体学生,在醒目的位置挂墙公示,定期组织师生模拟演练,使他们了解和掌握如何预防、处理体育运动伤害事故的程序和方法,知道不同类别伤害事故的具体处理流程和方法。
1.5 学校场地设施质和量不能满足大学生锻炼的需求
调研的10所院校中,基本存在器材设备数量与锻炼人数上的不对称问题,容易产生场地器材纠纷。也有部分高校不重视场地、器材的定期检测、维修与更换。在实地考察中,我们发现很多器材如单杠、双杠、室外排球架支柱已生锈,很容易造成皮肤擦伤。有5所高职院校没有综合性体育场馆,篮球场与羽毛球场同在一个馆中,常常是篮球进入羽毛球场地,造成很大的安全隐患。
2.1 构建体育运动伤害事故应急管理机制是应对危机的关键
从我省高职院校体育运动伤害事故的类型来看,小到皮肤擦伤,大到运动猝死,由此造成的家庭与学校关于赔偿纠纷愈演愈烈。因地制宜地构建体育运动伤害事故应急管理机制,分类分层地制定事故应急预案及应对策略,可以有效增强师生运动伤害事故的应对能力,提前做好防范的准备,一旦运动伤害事故发生,可以按照标准程序有条不紊地开展工作,这样不仅可以提高阻止运动伤害事故发生、发展和降低伤害事故不良影响的防御能力,避免严重运动伤害事故给学校和社会带来巨大经济损失和政治危害,而且可以持续有效地维持学校在师生和社会中的公信力和影响[6]。
2.2 构建体育运动伤害事故应急管理机制是提升危机处理能力的必须路径[2]
体育运动伤害事故应急管理机制是一个集预防、处理、恢复和学习机制在内的防范体系。危机处理的最佳状态是防患于未然,通过国内外相关案例的学习及系统性的危机处理来不断积累应对经验,提高危机防范及应对能力。被动应对是当前我国校园体育运动伤害事故处理的主要方式。只有建立体育运动伤害事故应急管理机制, 才能实现从被动的应对到主动防范的蜕变,才能通过全面系统的管理来降低校园运动伤害事故的发生以及由此带来的损失。
2.3 构建体育运动伤害事故应急管理机制是构建和谐校园文化的必然选择
创造和谐的校园环境是学校构建和谐校园的首要前提。和谐校园首要的前提是人与人的和谐。面对体育运动伤害事故,只有充分考虑到教师与学生的权利,才能避免学校与个体关系的本末倒置,才能激发师生的创造力与积极性,为创建和谐校园提供源动力及良好的校园环境。建立高校体育运动伤害事故应急管理机制,就可以有效解决事故发生后学校及个体的矛盾和冲突,使师生安全和正常的教学与生活秩序得到有效保障。
高校体育运动伤害事故的发展阶段包括事前、事中和事后。高校应急管理相应地也分为积极预防、快速处置、迅速恢复与学习总结等内容(详见图1)[7]。
图1 高职院校体育运动伤害事故应急管理机制框架
3.1 预控机制
预控机制是学校运动伤害事故的首要内容。首先,要加强应急管理组织机构建设,成立自上而下的应急领导小组,包括校级领导、办公室、保卫处、医务室及体育部等相关人员。其次,要强化风险控制与预警。包括风险信息评估与管理、应急预案建设、应急信息平台建设等内容。高校应急管理的风险信息评估与管理包括对大学生体质健康的重点筛查,建立隐患监测人群信息库和校园体育场馆、设施的监控与管理。应急管理预案建设应提前对各种可能发生的体育伤害事故进行比较全面的评估,根据伤害事故的类型、影响和危害程度,做好分类预警,制定不同的应急预案,实现运动伤害事故从预警-识别-应对-恢复-反馈的整个生命周期的有效管理控制[7]。应急信息平台建设包括校内各种类型的运动伤害事故报警电话和报警渠道,校内应急值班制度,以及利用互联网建设的安全应急信息平台等内容。根据本校实际,按照体育运动伤害事故的类型及严重程度,制定了体育运动伤害事故处理流程图(见图2)。再次,加强教育培训与情景演习。知识可以通过培训不断积累,技能则需要不断地练习才能熟练地掌握。应急技能的获取需要通过长期的情景演习及操练,对师生全面的救护技能培训至关重要[8]。最后,学校要加强设施与物资储备,包括应急资金的投入及急救包扎物品、心电除颤仪等物资的储备。
图2 体育运动伤害事故处理流程图
3.2 应急管理处置机制
对高校突发事件进行快速处置的基本目标是要尽可能地减小和避免运动伤害事故的危害和损失。高校体育运动伤害事故的快速处置管理可以包括以下方面:应急组织、应急指挥、应急控制、应急协调等内容。
由于运动伤害事故突发性、不可预见性等特点,使得运动伤害事故防不胜防。运动伤害事故一旦发生,马上启用应急处理机制。首先识别伤害事故的种类和性质,启动相应应急预案程序。一般的伤害事故,体育教师在维持正常教学秩序的情况下,临场应急科学救护或寻求学校医务室帮助。严重的伤害事故,除临场应急科学应急救护外,同时拨打120急救电话,并报告主管领导。决策者根据收集到的信息,综合权衡,全面考量,做出决策,快速将方案推进实施,降低伤害事故可能带来的影响和危害。其他相关部门和人员接到信息后,迅速快捷地按照既定预案明确工作职责,各就其位,各司其职,按标准程序采取相应措施(救助治疗伤者、疏散相关人员、封锁戒严、事态评估、处置措施等),确保应急处置工作有序开展,降低伤害事故的损害程度。
3.3 应急管理恢复机制
恢复与重建机制的目的包括两方面:①将严重的运动伤害事故所造成的危害和影响在短时间内消除;②认真思考与总结运动伤害事故所带来的机遇与负面影响,利用突发事故的契机改善高校的管理,增加相应制度的建设,化被动应对为主动防范。高校应急管理恢复工作包括:善后处置与恢复建设等内容。善后处置是对高校运动伤害事故所造成损失的评估,以及造成事故原因的调查进而对相关责任人进行的处罚。恢复建设包括有形设施设备的重建,管理制度、体育教学秩序重建和无形的声誉恢复与师生心理辅导。
3.4 完善高校突发事件学习机制
学习机制也是高校应急管理机制的一个重要过程和内容。首先包括对本次事件的原因加以分析,对处置过程进行总结,寻找预防、防止类似事件重演的方案。其次是学习其他高校类似运动伤害事故的案例乃至国外的案例。案例分析与案例积累可以极大地丰富高校处理体育伤害事故处理的经验,提高应急管理能力,可以有效地避免类似运动伤害事故的发生以及更好处理类似伤害事故。
[1] 谭春叶.高校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制研究[D].长沙:湖南大学,2014.
[2] 朱江华.我国户外运动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机制研究[D].上海:东华大学,2013.
[3] 庄静.学校体育伤害事故法律归责及预防措施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4,48(1):53-56.
[4] 张育明.高校体育伤害事故处理与预防机制的法理研究[D].北京:北京体育大学,2011.
[5] 甘刚.建立普通高校学生运动伤害应急机制的研究[J].武汉科技学院学报,2008(1).
[6] 王菁,于善旭.体育伤害事故阻滞学校体育正常开展久治不果的致因与治理[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14,26(5):420-427.
[7] 莫凡,胡小东,孔庆文.高校突发事件应急机制研究[J].西南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6):100-104.
[8] 刘伟,张万红.加强我国高校应急管理能力建设的策略分析[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9(2):133-139.
Exploration of Emergency Management Mechanism for Sport Injurie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MO Yue-hong
(Sport Working Department, Zhejiang Technology Institute of Economy, Hangzhou 310018, China)
By the methods of literature study, expert interview and field research, this research takes emergency management of te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of Zhejiang province facing sport injuries as a cut-in point, and investigates and analyzes the current problems and restrictions of emergency management. After drawing on the practice of emergency management of sport injuries in colleges at home and abroad, and combining the development pattern of sport injuries and the practical situation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of Zhejiang province, this research proposes a framework for emergency management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facing sport injuries which consists of four aspects: controlling system, disposal mechanism, recovery mechanism and learning mechanism.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sport injuries; emergency management; mechanism
2015年浙江省高等教育课堂教学改革项目(kg2015871);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职业院校体育工作委员会课题(201509TZ13);教育部职业院校文化素质教育指导委员会“十二五”规划2015年度教育科研课题(WH125YB29)
2016-10-27
莫月红(1982-),女,浙江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学生体质健康评估与监测.
1004-3624(2017)02-0095-04
G807.4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