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广彦
投资180亿元,从丹江口水库年均引水7.7亿立方米,横贯鄂北岗地约270公里,彻底解决鄂北干旱缺水问题,改善区域生态环境……湖北省委、省政府决策实施的鄂北地区水资源配置工程(以下简称鄂北调水工程),投资巨大、效益巨大、意义巨大、影响巨大,堪称湖北“一号工程”,被国家列入重点推进、优先实施的全局性、战略性节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之一。转眼工程全面开工建设一年多,笔者沿鄂北大地自西向东采访,亲睹鄂北速度,感受鄂北精神,领略鄂北风采,所见所闻,振奋人心。
创新精神,领跑业界速度
鄂北调水工程从规划构想到立项,从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到正式开工,前后两年,速度之快、效率之高,创国内大型水利工程建设纪录。“三年通水、五年建成”,工程实施能否再创新速度?答案不容置疑。目前,所有招标工作完成并开工建设,完成投资52.31亿元,完成国家投资计划的86%,完成率高于全国172项重点水利工程平均水平。领跑业界速度的秘诀之一:创新!
机制创新走在前。鄂北调水工程建设总工期45个月。全线自流引水,工程建设类型多样,有明渠、隧洞、暗涵、渡槽、管桥、倒虹吸,以及水库扩建、配套涵闸等。随着设计团队与施工团队的构成日益复杂,如按部就班,沿袭过去单一的施工管理方式,业主势必来回斡旋协调设计与施工单位之间,何以弥补这一短板?湖北省水利主管部门创新建管模式,在鄂北调水工程发包中鼓励采用设计与施工总承包(DB)模式,走设计与施工为一体的强强联合之路,由“联合体”按照总承包合同承担其设计和施工任务。“联合体”如同海上航行的联合舰队,综合多方能量,图纸设计和施工通盘考虑,同步进行,相互衔接,为工程顺利实施提供了保障。
承担第15标段隧洞施工任务的是华东院-中铁十八局联合体。第15标段隧洞是全线最长的隧洞,地层复杂,进口是六七米厚的古河床砂层,地下水与河床连通,16.5公里隧洞中Ⅴ类围岩达85%以上,许多洞段围岩自稳能力极差,遇水即崩解、泥化。项目经理曾志全说:“为增强施工安全性,我们及时调整,改原竖井交通施工方案为斜井交通施工方案,效果明显。6个支洞很快与主洞交汇,兵分两路加速掘进,在全线率先实现隧洞区间贯通,到2017年8月全线贯通没有问题。”项目常务副经理陶俊补充道:“作为施工单位,如果不是与优势设计单位联合搞总承包,其间修改图纸、重新制定施工方案,前后至少得耽误一个多月时间。”
在全国同类工程中大胆尝试设计与施工总承包(DB)模式,引起业界注目。黄河设计公司与中铁二十五局、长江设计公司与中铁十一局、华东院与中铁十八局均属国内一流设计和施工企业,彼此组成联合体,强强互补,合力破解难题,机制创新先声夺人,创造了鄂北速度。看得出,建设者们对这一新机制信心满怀。
技术创新攻难关。隧洞工程面对地层复杂难题,暗涵工程也遭遇边坡不稳困扰。湖北水总水利水电建设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湖北水总)承建的4.5公里袁冲暗涵工程,地表是膨胀土,地下是古河道淤泥带,工程最大埋深22.5米,平均埋深8.6米,开挖边坡极不稳定,常受裂隙性滑坡威胁,在鄂北地区水资源配置工程建设与管理局(以下简称鄂北调水工程建设与管理局)的指导下,项目部创新引进伞形锚护坡技术,基本确保了高边坡施工环境的安全。与此同时,他们还采用拼装式钢模板、边顶内外模采用自动行走式液压钢模台车、混凝土浇筑采用龙门布料机浇筑施工法,一次成型,省时省工。笔者现场看见,混凝土从罐车出机口通过皮带输送、溜筒接力,然后到达仓位,整个过程连续、流畅。其施工工法被中国水利工程协会批准为水利行业工法,成为鄂北调水工程首个水利“行标”。
第14标段兴隆—万福隧洞工程沿线地层多为Ⅴ类围岩,项目部采用光面爆破及悬臂式掘进机施工。光面爆破噪音小,施工效率高,安全性好。悬臂式掘进机由截割头切割岩石,岩石被截割后,石渣由星形铲板传输到皮带运输机上被运至机尾,直接卸于车厢里,由自卸车运出洞外。掘进机操作手张光新说:“一个循环进尺3米多,一次挖下140立方米左右土方碎石。”项目部副经理赵华江介绍,悬臂式掘進机适用于整体性较好、强度较低的围岩作业,施工速度较快、简便,整个开挖过程无震动,质量好,效率高,后续支护也比较方便。
管理创新高效率。参建单位都是我国工程建设领域的强龙猛虎,可谓劲旅云集,群英荟萃。工程开工后各标段有序展开,比速度、比质量、比技术、比安全、比管理、比形象。春季攻势、秋收战役、大干百日等劳动竞赛此起彼伏。党员先锋岗、青年突击队前赴后继,15标通过“大干百日”劳动竞赛全线领跑。14标的“领导带班、党员带头、师傅带徒”劳动竞赛让潜能全面发挥。12标创造了前期准备15天就开工的“鄂北速度”。葛洲坝集团、湖北水总技术创新,科学管理,争当先锋;承担第3标段袁冲暗涵—孟楼倒虹吸工程的湖北大禹公司项目部一马当先,始终处于第一方阵。
工匠精神,造就精品工程
“鲁班奖”“大禹奖”是我国工程建筑和水利工程领域的皇冠,而今是鄂北调水工程瞄准的目标。各参建单位竞亮神器绝活,争皇夺冠,大显身手。
地处老河口孟楼镇和枣阳七方镇岗地之间的72公里低洼地段,全程采用倒虹吸,是目前亚洲连续最长的倒虹吸工程,全部铺设PCCP管。该管以抗高水压和抗氧化的优势广泛运用于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及其他输水工程。业主单位技术人员朱诗旭常驻PCCP标准管制造厂,见证并参与其制造与安装质量监督。他说:“PCCP管制造每道工序都严格把关,包括原材料都全程监控,确保PCCP管道产品质量优良。”PCCP产品出厂前后要通过初检、复检、终检和监理部门抽检四大检验关口,确保基地生产的PCCP管检验合格率达100%。鄂北调水工程建设与管理局党委副书记、副局长王满兴领衔的研究成果《鄂北水资源配置工程节水体系研究》进一步完善充实了PCCP管建设内容,为全面安装提供技术支撑。试验段通过验收并获全省文明工地称号,安全生产标准化二级达标。
PCCP管进入全面安装后,中国水利水电第十一工程局有限公司鄂北工程项目部负责第5标段21公里PCCP管道安装。笔者现场看见,大型履带吊车吊起每根重60吨的PCCP管,缓慢旋转180度,将其徐徐降落在宽达18.4米的深坑槽底中,工人们小心翼翼安装对接到位,槽坑两侧上面的挖机将土方回填已装好的PCCP管间隙,施工人员锹铲锤夯,碾压机分层碾压……每根管长5米、内径3.8米,管间净距1.5米,一节节地如此三排并列深埋地下,一条巨大的地下暗河向前延伸。
倒虹吸穿越后必须保证高水头压力下渠水顺利通过且滴水不渗。PCCP管设计流量38立方米每秒,工作压力0.4~0.6兆帕。每安装一节打压一次,每节分三次打压。技术员马和保手指压力表说:“指针停在0.6兆帕后,5分钟后仍然稳定,说明质量合格。”测量员王行胜在水准仪器前认真校核,确保三根管道中心距为6.1米。公司项目部党工委书记张晓明说:“PCCP管安装前后16道工序,工程技术和质量管理人员发扬工匠精神,一丝不苟,精益求精,安装精确到位。”
在襄州唐白河及夹河套低洼地带,PCCP管将以架设管桥方式穿越,眼下桥墩施工正在紧锣密鼓进行中。项目部总工程师赵洪琼介绍:“大桥八跨九墩,最大跨度65米,桥墩最高24米,每墩有18根长55米、直径1.5米的水泥桩扎在河底岩石上。”
PCCP管道安装毫不含糊,暗涵、隧洞、明渠等其他工程施工也处处体现工匠精神。工程全线有暗涵38座30.96公里,暗涵混凝土浇筑夏天怕高温,冬季怕低温,施工单位不仅要应对膨胀土,还要经受冷热不均等反常气候考验。从水泥进场,到现场浇筑;从搅拌运输,到振捣养护,都严把质量关,按照国家有关标准施工,没有蜂窝、孔洞、露筋、夹渣、裂缝等缺陷,实现“无缝对接”。目前第9、第10、第11、第12、第13标段间暗涵在加快靠拢,第2、第3标段间不到100米就将汇合,第12标段两个工区“牵手”后开始回填,各工地每天都有专职质检员监督指导混凝土、钢筋、模板等工序施工,从混凝土配合比、材料储备、仓面验收、施工机械到人员调配等全面技术交底,以达到内实、外光、线直、面平标准。第3标段项目部副经理李代全说:“为保证混凝土施工质量,夏季我们夜间浇筑,必要时还加冰降温,高峰时每月混凝土浇筑量均超过1.35万立方米。”大禹公司总经理助理第3标段项目负责人曾广然说:“大禹也代表工匠精神,我们一定要把一号工程建成国家优质水利工程。”
湖北省能进入全国水利工程施工质量一类省份,似乎从“一号工程”建设中就能找到答案。鄂北调水工程建设与管理局总工程师陈长江说:“鄂北工程技术管理标准要求高,宝林隧洞TBM掘进设备已经下线,大战还在后面!”
担当精神,创建优良环境
担当,是一种勇于接受的态度,更是一种敢于负责的行动。鄂北调水工程参建单位多,参建人员上万。鄂北调水工程建设与管理局发扬“千斤重担我先挑”的担当精神,吹响集结号,激励人们为工程建设做贡献。
对生命负责。“安全是最大的节约,事故是最大的浪费。”各工地创新安全管理,确保安全施工。在工程招标投标和合同签订时,明确安全生产职责,开展安全知识培训,在工地、工区悬挂安全标语和警示牌,警钟长鸣。汛期确保安全度汛,冬季开展防火防灾安全演练,杜绝爆炸、火灾等事故发生。乐城山隧洞支洞施工区出现300毫米大暴雨,由于防汛准备到位,汛时果断处置,没有出现人员伤亡和隧洞进水事故。沿途工地所见,工区封闭管理,人人头戴安全帽,胸挂上岗证,不同司机有不同驾驶证,特种机械设备操作员有特殊操作证,全部持证上岗。第10标段一工区负责人辛颖说:“施工队走南闯北吃苦不怕,最怕出安全事故。每个人来时完完整整,回去也是完完整整。”至今全线无一起安全事故发生。
对生态负责。鄂北调水工程寄托着沿线500万人民群众的期盼。工程自规划设计起就突出生态理念,少占田地,多暗涵隧洞,同步开展水土保持设计,力争把工程建成“绿色生命工程”。工程上马后一次性全额缴纳工程水土保持补偿费3739万元。下发有关环境保护文件和规定,各施工单位按时提交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監理月报。总长13.84公里的宝林隧洞地处中华山森林公园,为避免作业支洞破坏植被,工程采用TBM全断面掘进方式,确保生态环境无恙。鄂北调水工程建设与管理局干部职工去工地义务植树,各参建单位文明施工,美化工区。第16标段工地上竖起“生态文明始于心,水土保持践于行”等标语;第10标段工区门前立有“保护野生动物,不打鸟,不捉蛇,不捉青蛙,建设和谐美丽鄂北”的宣传牌;第13标段工地发现古墓及时保护遗迹,配合文物发掘;第15标段在各施工点设置洗车台,凡进出车辆都“洗澡”后放行;第14标段为避免隧道爆破施工影响群众生活,花600多万元引进无噪音的新设备。鄂北调水工程建设与管理局党委书记、局长李庆国说:“我们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送碧水也送青山,让沿线水旱无忧同时也有美好生态环境。”
对人民负责。鄂北调水工程涉及沿线老河口市、襄阳市襄州区、枣阳市,随州市随县、曾都区,孝感市广水市、大悟县等多个县、市、区,沿线市、县、镇、村各级领导上阵,分级组建指挥部和工作专班,扎实做好征地拆迁工作。全面公开补偿标准和办事程序,接受群众监督。严格按照国家规定,一个政策、一个标准、一把尺子,复查数据。一房换一房,一地换一地,还不满意换货币,方案细化,绝不让群众的利益受到损失。老河口市水利局党组书记、局长张国发等服务工程指挥部人员双休日基本没休息,讲解政策,促膝谈心。纪洪村党支部书记梁杰及时公正反映解决村民与工程建设的矛盾。丹襄服务指挥部办公室副主任张耀军说:“群众期望值高,工作难度大。很多工作都是乡村干部们挨家挨户上门做的,他们功劳最大。”沿线各地拆迁费、青苗费一次补到位,移民搬迁工作实现了无一件工作失误、无一人上访、无一起群体事件的“三无”目标。走进枣阳工程指挥部,“功成不必在我,建功必须有我”的醒目大字,就是地方干部服务工程建设的最好写照。
百姓的期盼是工程建设的动力,群众的支持是工程推进的活力。“引丹入枣 有水真好”“关心支持鄂北地区水资源配置工程就像关心爱护我们自己”……工程沿线到处可见这些感人心扉的标语。大悟县七里村等地有很多坟都是在修建高铁和高速公路时迁来的新坟,现在又要二次甚至三次迁坟,不少村民表示,为了调水工程,再折腾一次也值得。枣阳市七方镇秦庄村二组村民李相锐、李相铎两兄弟几年前花七八万元各自盖了新房,而今倒虹吸工程从这里过,兄弟俩带头拆房,附近20多个拆迁户一起响应,一周内全部拆迁完毕。黄集镇太山村四组村民李德平土地流转500多亩耕地创办的绿源家庭农场,正在鄂北调水工程生产性试验项目范围内。“今天调水工程用地,为的是明天菜地丰收。”眼看菜地丰收,但他宁愿牺牲自己利益也不耽误工程,提前腾出130亩菜地。张湾镇朱庄村妇女胡二花被襄州服务部聘为炊事员,她说:“自来水管里的水只能洗用不能喝,就连做饭炒菜都是用每桶5元的纯净水,一个月少则15桶,多则几十桶,服务部同志为引丹江水加班加点工作,我能为他们做饭也自豪。”类似的故事不知凡几,支持鄂北调水工程,早解人民之渴,建设幸福家园,已成为建设者和人民群众的共同奋斗目标。
大禹精神,彰显时代风范
湖北省委、省政府提出要把鄂北调水工程建成“永久、生态、高效、廉洁”的民生工程,要求“质量千年大计、环境生态绿色、干部廉洁安全”。湖北省水利廳党组书记、厅长王忠法,水利厅党组成员、省纪委驻厅纪检组组长徐长水寄语广大建设者,要把鄂北工程打造成为廉洁阳光示范工程,向党和人民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鄂北调水工程建设与管理局组建后,局班子成员以身作则,带头当先锋,打头阵,增进团结,赢得民心。广大党员干部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高地,弘扬大禹精神,在防汛抗洪、险工险段、安全施工、技术攻关等紧要关头,冲在工程建设的最前沿,敢于担当,勇于负责,党员的先锋模范形象处处闪光,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无处不在。大家基本都是“白加黑”“五加二”地连轴工作,年长的舍家离子,年轻的推迟婚嫁,都为参加“一号工程”建设而自豪。
招标代理、设计、监理、代建和施工单位,满腔热忱投入项目建设中,演绎众多大禹故事,奉献精神无处不在。工地上有献了青春献子孙的老水利,有传承光荣传统的水二代、铁二代,有能顶半边天的娘子军,有同在隧洞施工的父子兵,有亲如姐妹的五朵金花,有安全生产的铿锵玫瑰,有跑遍山山水水却没时间旅游的项目经理,有铁面无私严格把关的工程监理,有工程“小能人”,有管理“小辣椒”,有退伍不退军魂的“兵哥哥”,有暴风雨中与洪水搏斗的共产党员,有为丈夫安心工作来工地探亲的家属慰问团,有奉献工地依然没有恋爱成家的大男大女,有分居两地至今依然丁克族的夫妻,有整日在工地、不能回家照顾父母的“不孝子”,有常年转战工地的夫妻炊事员,有刚走出校园的大学生,有吃苦耐劳的农民工,有每天要跑上百里路的汽车司机,也有在隧洞里挥汗如雨的风枪手……人人以不同方式奉献着,他们庆幸人生在鄂北,引水济民志无悔。
一位施工队长早餐啃馒头,晚上住板房,餐具就放工程车上,走到哪儿吃到哪儿。一位新郎,妻子有孕在身,为了鄂北调水工程建设,春节回去后孩子已经出生。一位项目经理说:“老婆一人在家,比我辛苦,按规定我的假期不少,但回家休息又挂念工地,干脆不休,一心一意干工程。”一位年轻母亲说:“最想见孩子,最怕说再见,不忍听见孩子撕心裂肺的哭声,每次都是趁孩子不注意悄悄离家回工地,刚培养两天感情,又在多日的思念中煎熬……”一位毕业不久的研究生说:“新颖的工艺、不同的建筑类型,让我时刻都有新收获,每天都在进步和提高,这一切都是伟大工程给予的。”一个年轻党员说:“这里工作严谨,人员素质普遍高,我要用更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一位基层干部说:“工程投资大,我要常怀律己之心,遵规守纪,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干事……”
“一号工程”,一流业绩。建设者们创造了“鄂北速度”,也创造了“鄂北生态”;创造了“鄂北品牌”,也创造了“鄂北精神”。鄂北调水工程建设与管理局党委书记、局长李庆国说:“‘一号工程是一条生命渠、幸福渠、生态渠,也是发展渠、团结渠、和谐渠。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在省委、省政府和厅党组领导下,只要上下各级一条心,这个重大民生工程就一定能早日惠及鄂北人民!”